12月29日,2017年全國農業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總結2017年及過去五年工作,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措施,并對2018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五年來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亮點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在會上介紹了2017年及過去五年農業農村經濟工作,并用“穩、增、優、綠、新”5個字概括總體情況。
具體來說:穩,就是糧食穩產,糧食總產達到12358億斤,“菜籃子”等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增,就是收入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超過13000元,增速繼續保持“兩個高于”;優,就是結構調優,籽粒玉米累計調減5000萬畝,糧改飼面積超過1300萬畝,生豬養殖進一步向玉米主產區聚集,農產品質量和品牌進一步優化;綠,就是方式轉綠,輪作休耕試點面積擴大到1200萬畝,化肥農藥使用量提前實現零增長,支持96個縣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新,就是動能向新,主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超過65%,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進入“快車道”,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農業農村“雙新雙創”迸發新活力。
他提到,農業農村經濟工作主要體現在六個方面。
一是著力鞏固和提升產能,糧食生產能力登上新臺階。糧食產量自2013年以來連續5年都在1.2萬億斤以上,表明糧食產能已穩定登上新臺階。
二是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體系質量得到新提升。五年來,農業部堅持市場導向,著力調整種植、畜牧、漁業結構,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重點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加快融合,減玉米、增大豆、擴飼草、調生豬、提牛奶等成效明顯。
三是著力提升農業科技和物質裝備水平,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目前,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自主選育品種占比達95%;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66%,5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5年提高3個百分點。這些指標表明,良種農技農機等現代生產要素已成為農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現代農業建設實現了由量變積累到質變提升的轉變。
四是著力治理農業資源環境突出問題,農業綠色發展取得新進展。五年來,農藥、化肥利用率分別提高3.8和4.8個百分點,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秸稈綜合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均達到60%以上,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5.3%,清理取締涉漁“三無”船舶3萬余艘、“絕戶網”90多萬頂,綠色這個農業本色正在變得更加清亮。
五是著力創新體制機制,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五年來,中央先后出臺了適度規模經營、承包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墾改革等重要文件,農村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建立。
六是著力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農民收入實現新提升。五年來,我們在鞏固傳統增收途徑基礎上,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農民收入5年累計增長超過50%,每年邁上一個千元臺階,2016年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為2.72,比2012年下降0.16。
當前農業的三大難題
在談到農業競爭力和農民收入現狀時,韓長賦認為,當前,我國農業效益不高、農民增收后勁不足的問題仍然突出。一是與二三產業比,農業比較效益不高。2016年我國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已降到8.6%,但農業勞動力仍占全國勞動力四分之一多,農業勞動生產率仍遠低于二三產業,“種地一畝不如打工兩周”。
二是農業產業鏈條短,農產品附加值不高。我國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但精深加工不足,產業鏈條仍然偏短、價值鏈單一,農民賣的大多還是“原字號”“初字號”農產品。
三是農業多種功能挖掘不夠,生態文化等價值拓展不充分。現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多元,到農村吃喝玩住、賞花摘果、體驗農事已經成為一種時尚。長期以來,農業生產更多考慮產品“夠不夠”的問題,對生產活動和環境中蘊含的經濟、生態、社會、文化價值挖掘不夠。
這些問題的背后,也存在著多方面原因。他提到,一是規模小。我國2億多農業經營戶,戶均耕地七八畝,農機裝備使用不經濟,規模效益不高。二是生產成本剛性上漲。勞動力、物化成本等不斷上漲,融資成本居高不下,我國玉米、大豆生產成本幾乎是美國的2倍。三是經營主體能力不強。新型經營主體缺乏管理營銷人才,小農戶會產不會賣,有產量沒效益。同時,國外農產品的競爭也是重要原因。
韓長賦在會上強調,建設現代農業,要把提升效益放在優先位置,重點向降低生產成本要效益、向適度規模經營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要效益、向拓展農業功能要效益、大力推進農業產業扶貧。
在降低成本上,要在“機器換人”、降低人工成本上做文章。農業部將制定出臺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的文件,推出一系列有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在農業經營規模方面,要積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一方面,要鼓勵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土地互換、土地入股等,擴大土地經營規模,提高規模效益。另一方面,要健全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多元化多層次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支持農業生產服務組織開展土地托管、聯耕聯種、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等直接面向農戶的農業生產托管,擴大服務規模。
韓長賦稱,在相當長時期內,小農戶仍是農業生產的基本面,要把幫助小農戶與現代農業銜接作為一項重要政策和工作。今后,農業部將會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與其帶動小農戶數量掛鉤,鼓勵各地將政府補貼量化到小農戶、折股到合作社,支持合作社通過統一服務帶動小農戶應用先進品種技術,通過代儲代銷等方式帶動小農戶抱團闖市場,引導推動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系,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等,帶動農民分享農業產業鏈增值收益。
在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農業部提出要把農產品加工業作為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加快修訂發布農產品初加工目錄,推動科企對接、銀企對接,尤其要支持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保鮮、儲藏、分級、包裝等初加工設施,推動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協調發展,支持主產區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增值,力爭到2020年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達到2.4︰1,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8%。
在拓展農業功能方面,要采取多種方式把生態文化價值轉化為經濟效益。比如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積極推進農業與旅游、文化、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讓農業有文化說頭、景觀看頭、休閑玩頭,讓農民有更多賺頭。值得關注的是,在政府實施的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中,政府要求推動落實金融服務、財政稅收、用地用電等雙創“政策禮包”,打通人才向農村流動的障礙制約,引導各類返鄉下鄉人員到農村創業創新,鼓勵發展分享農場、共享農莊、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產業。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此外,實現鄉村振興需要生態宜居的美好環境,建設美麗中國需要綠水青山的自然回歸。一方面,農業資源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圍湖造田、圍海造地、過度養殖、過度捕撈、過度放牧等現象不容忽視。另一方面,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生態需求為綠色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人們對優美環境和綠色優質農產品的需求大大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韓長賦在會議上表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要在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同時,重點抓好持續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加快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加強農業資源養護這三方面的工作。
當前,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利用率不高,仍然是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經過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已提前實現,這是一個重要轉折,具有歷史性意義。
韓長賦稱,現在零增長,以后還要負增長。下一步關鍵要在提高使用效率、減少使用總量上下功夫。今年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實施效果不錯,明年要繼續擴大試點范圍,再選擇100個果菜茶生產大縣大市開展整建制推進試點。加快推進綠色防控,明年選擇150個縣開展果菜茶病蟲全程綠色防控試點,力爭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
他提到,今年農業部啟動了第一批40個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范區建設,作為農業綠色發展的試點先行區,明年還將發布中國農業綠色發展報告。“需要注意的是,推進農業綠色發展,要統籌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既不能因為保供給、保收入而犧牲生態,也不能因為保生態而讓農產品供給、農民收入受影響。如果簡單采取減少種植、關閉養殖的辦法,就違背了綠色發展的本意,要防止出現這種情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第一財經 2017-12-3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