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農產品2015回顧及2016年展望

[ 作者:喬林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25 錄入:吳玲香 ]

外部經濟大環境仍不平靜

20151217日,美聯儲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是美聯儲9年多以來首次加息。自2008年年底金融危機以來,一直奉行的超低零利率政策結束,標志著美國經濟完全進入健康增長的新時期。雖然美聯儲加息的決策完全符合市場主流預期,此前市場對此進行的兩年左右時間的炒作也消化了其大部分影響力,但這并不意味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外部經濟大環境就此風平浪靜。

過去的一年,國內外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在經濟增速下滑的狀態下,市場對農產品尤其是對大宗農產品的需求是下降的,市場疲態短期內很難恢復,小麥、玉米、大豆及其下游產品價格難有好的表現。不過,突發的經濟事件等仍會為農產品期價大幅波動提供題材和機會。美聯儲決定加息后,商品市場尤其是農產品市場價格變化并不大,同時阿根廷政府下調大豆出口稅率,導致國際大豆價格下跌,但這僅持續了一天時間。

阿根廷是南美的農業大國,大豆、玉米、小麥等大宗農產品在其出口結構中占有重要地位。阿根廷大豆年均產量約為5500萬噸,是世界第三大大豆出口國;玉米產量高達2500萬噸,約一半用于出口,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和出口國。近兩年,阿根廷經濟增長乏力,加上政府提高農業出口稅、外匯管制、限制出口等措施,農業生產者的積極性下降,出口商囤積惜售導致出口量銳減。據阿根廷媒體估算,當前農業生產出口部門囤積的往季大豆價值預計在80億美元。

目前,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為經濟增長出臺各項政策與措施,這會對今后各經濟體與全球經濟變動趨勢產生深遠影響,農產品期貨市場也會深受這些政策與措施的影響。

從國際市場來看,一是全球經濟的復蘇不及預期。雖然美國經濟恢復較為穩定且進入了加息周期,但世界銀行、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仍不看好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因此,美元升值預期進一步強化將令全球大宗商品的價格、股市、匯市出現大幅動蕩。二是我國、歐洲等仍在不斷降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經濟狀態存在較大差異,如果這些經濟體經濟增長呈現長期低水平波動,那么將導致全球貿易流量下降,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能力也將減弱。三是日本、印度等國的經濟政策時有調整,這會刺激農產品價格頻繁波動。

具體到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外部經濟環境,在經濟增長放緩的大前提下,農產品價格更多的時候不會出現大幅上漲,維持低位平穩運行的可能性更大。當前,國內經濟仍處在結構調整的關鍵階段,傳統產業不僅去庫存也在去產能。盡管在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穩增長等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強化,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會松動,并逐漸走向寬松,但部分市場人士認為,GDP低速增長已經常態化,農產品工業需求減少,貨幣寬松政策短期內難以見效。

與此同時,從當前的主要進口品種和數量分析,油脂油料價格已經完全由國際市場主導,每年8000萬噸的大豆進口量以及飛速增長的豆油、豆粕、油菜籽、菜油、玉米、高粱、大麥等進口量,將使我國對這些農產品的定價權與主動權進一步弱化,我國農產品價格追隨國際市場波動的特征也將更加明顯。

我國農業政策調整進入高峰期

外部經濟環境畢竟不是決定農產品價格漲跌的主要因素,決定農產品價格長期走勢的內因仍是市場供求關系。2015年由于需求下降和供給過剩,全球農產品期現價格均出現了持續下滑,很多農產品期價腰斬后再度大幅下跌。與此同時,我國糧食市場存在的“三高”現象即高產量、高收購量、高庫存量尤其值得關注。今后這些問題如何解決、農業政策如何調整都將對農產品價格形成較大影響。

筆者從國家統計局了解到,2015年我國糧食總量達到了62143.5萬噸,比2014年增加1440.8萬噸,增長幅度為2.4%,實現了連續第12年增長。從我國糧食總產量增長的原因分析,主要是播種面積增加和單產提高所致。2015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70010.7萬畝,比2014年增加926.9萬畝,增長幅度為0.5%;全國糧食平均產量為365.5公斤/畝,比2014年增加6.5公斤/畝,提高1.8%。糧食不斷增產最終導致國內糧食主產區庫存居高不下,如黑龍江中央事權糧食庫存已突破1億噸,再創歷史新高。

筆者發現,2015年國際市場大豆、玉米、食糖、棉花等主要農產品期現價格都受到了供給過剩的打壓,大豆等農產品期價重挫。更引人注意的是,由于我國農產品價格高于國際市場價格,導致我國農產品進口數量龐大,這一方面加劇了我國農產品銷售的難度,增加了市場供給,加大了庫存量,沖擊了農產品價格;另一方面使得國內農業產業發展困難,從而引起有關部門對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視。我國針對農業方面的政策出現了重大調整,這將引起農產品期貨市場參與機構的變化。

當前,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和價格水平與國際市場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大量進口低價農產品的現狀不好改變,國際市場對國內農產品的影響依然較大,國內農業政策調整進入高峰期。從最新出臺的很多農業政策來看,農業生產方式、農業種植結構、價格形成機制等均在頻繁調整。

“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如要實行輪作休耕的試點,實行“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戰略,這實際上發出了適當調整糧食產量的信號。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陳錫文指出,進口大麥、高粱、DDGS、木薯等以替代玉米,使得國內玉米的銷售受到沖擊,出現滯銷積壓,這是我國糧食市場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因此,對我國政府和農民而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采取何種措施調節國內的糧食價格,以抑制玉米替代品進口的任意增長。

2014年,我國啟動了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2015年,有關部門在總結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繼續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同時調整了玉米等非口糧農產品的市場政策。從2015年新產玉米上市起,有關部門仍在東北地區實施臨時收購政策,大幅下調了玉米收購價,一度引起國內期現貨玉米價格“斷崖式”下跌,并觸動了農民的種糧收益等問題。此外,自2015年新產油菜籽上市開始,有關部門決定基本取消油菜籽的臨儲收購,產區油菜籽收購價與2014年上市時的價格相比下跌近2000/噸,政策調整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由此可見。

農產品價格的金融屬性需要重視

全球經濟高速增長時期,農產品價格的金融屬性表現得非常強烈,大量資金進入農產品期貨市場推高了農產品價格,并讓價格與價值發生了較大背離。目前,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全球農產品價格很大程度上由自身的供求關系所決定,但資金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依然不容忽視,農產品價格的金融屬性并沒有消失,只是表現得更為低調而已。

過去的一年,由于資金緊張,很多農產品產業鏈上的企業生存困難,農產品價格表面上來看是需求不足造成的,實現上是資金供給不足導致的。筆者在與很多投資機構溝通時了解到,2015年很多投資機構把農產品當成了宏觀對沖對象,他們一方面大量投資股市等市場,另一方面大量在農產品期貨市場拋空,農產品期貨市場存在很強的“打產能、打暴利”新現象。因此,對資本市場來說,2016年仍將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份,諸如美聯儲加息、我國降息與降準的事件會有很多,農產品價格的金融屬性可能會表現得強一些。

農產品期貨市場將得以長遠發展

隨著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上市品種的產業化和系統化,參與的涉農企業越來越多,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價格引導作用越來越明顯,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獲得了市場的認可與支持,估計2016年農產品期貨市場會更加活躍。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意見》重點指出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發展農產品期貨交易,開發農產品期貨交易新品種,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等,這與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長遠發展關系很大,為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意見》賦予了農產品期貨市場新的內容和使命,在加快推進我國特色農業現代化建設方面,農產品期貨市場的服務空間很廣闊。

為了提高農產品市場化程度,需要大力發展農產品期貨交易,而這又需要政府和各行業的管理部門簡政放權,市場的事情讓市場去解決。目前,一些行業管理部門已經取消了“不允許國有企業等參與期貨交易的行規”,一些部門開始鼓勵糧食企業利用期貨市場規避經營風險,更多的農產品產業鏈上的企業愿意使用期貨工具來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在農業產業客戶參與期貨交易比較積極的情況下,農產品期貨市場容量會得到擴大,市場形成的價格更具有代表性,對國內農業產業發展的指導性也更強,靈活的農產品市場機制將會形成。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已經上市的油菜籽、菜油、菜粕、大豆、豆油、豆粕、玉米、玉米淀粉等糧食及其加工品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這些品種產業鏈上的生產、流通、貿易企業均已大規模地參與到期貨市場中來,并有效地利用期貨工具為企業經營提供了風險控制保證。

目前,在食糖、棉花、小麥等農產品期貨市場上,很多大中型農業企業的表現都很活躍。隨著農業生產領域新型合作組織的出現,農產品期貨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礎將更加扎實。未來國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產品體系會更加完善,交易規模會再上一個新臺階,市場投資機會也會增加很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產品市場周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激情电影一区二区在线 | 日本一道久高清免费的视频 |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区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