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農業部新聞辦舉行農業結構調整專場新聞發布會。調減玉米后,如何保證農民種植效益?糧改飼試點應如何推進?水產品如何實現減量增效、綠色漁業?針對上述熱點問題,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說,農業結構調整要以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為方向,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統籌保供給、保收入、保生態。
種植業
聚焦玉米調減
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供求關系得到改善,但農業結構性矛盾開始顯現,階段性、結構性的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小麥、稻谷口糧品種供求基本平衡,玉米出現了階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的供求缺口逐漸擴大,去年進口8000多萬噸。同時,棉花、油料、糖料進口增加。
玉米調減是當前種植業調整的重點、熱點。余欣榮說,玉米調整的思路是,保產能、適當調、產業化。保產能,就是鞏固提升優勢產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確保玉米生產能力。適當調,就是適當調減非優勢區域的玉米面積,全國5年調減5000萬畝以上,鼓勵農民將退出的玉米改種市場需要、效益較好的其他作物。產業化就是促進玉米轉化加工,發展精深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條,把“糧倉”變為“糧倉”+“肉庫”+“奶瓶”+“糖罐”+“燃料箱”。
不過,當前玉米結構調整也面臨新問題。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說,主要擔憂種植效益難保。農民種什么看效益。前兩年玉米價格好,農民就擴種玉米。東北等主產區調查,玉米畝收益比大豆高200多元。農民擔心改種大豆后,效益趕不上玉米。同時,擔憂替代作物產品市場難銷。調減玉米,主要改種大豆、雜糧雜豆及優質飼草等作物。但大豆市場化收購,雜糧雜豆市場波動大,農民擔憂價格漲跌問題。
畜牧業
主抓草食畜牧業
優質飼草料供應不足是制約草食畜牧業發展的瓶頸。去年,農業部會同財政部在黑龍江、內蒙古等10個省區,選擇了30個縣開展糧改飼試點,以全株青貯玉米為重點,推進草畜配套,發展草食畜牧業。今年中央財政加大支持力度,將糧改飼試點范圍擴大到整個“鐮刀彎”地區和黃淮海玉米主產區,試點縣從30個增加到100個。
糧改飼試點實現了種養雙贏的良好效果。數據顯示,去年糧改飼計劃種植150萬畝,實際落實286萬畝,收儲優質飼草料995萬噸,超出了預期目標將近一倍。試點地區的全株青貯玉米平均畝產3.5噸,一畝地收入是1435元,比種植籽實玉米增收335元,農民得到了實惠。奶牛規模養殖場全面普及全株青貯玉米,生產一噸牛奶節約飼料成本300元,乳蛋白等質量指標有明顯提高。肉牛飼喂全株青貯飼料每出欄一頭節約飼料成本1000元,養殖效益得到了提高。
“發展方式相對落后,生態環境約束趨緊,是當前畜牧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余欣榮認為,推進畜牧業結構性調整,生豬布局優化和發展草食畜牧業是重點。
漁業
瞄準減量增收
全世界每3條魚就有2條是中國養的。在大農業中,水產品率先實行了市場化改革,漁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早已解決了吃魚難問題。但由于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近海魚類產卵場遭到嚴重破壞,海洋漁業資源持續衰退,內陸水域的淡水漁業資源也在嚴重衰退。目前水產品市場供給充足,但四大家魚等傳統水產品供給過剩,有的甚至壓塘嚴重,漁業進入了賣魚難的新常態,面臨產品結構優化、消費水平升級的新問題。
農業部漁業局局長趙興武介紹,目前,漁業部門正在大力推進漁業轉型升級,通過不斷優化水產品生產結構,來滿足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的需要,力爭養出來、賣出去、吃起來。
具體來說,養出來,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動養殖結構優化,鼓勵漁民多養生態魚,多養適銷對路的魚,增加優質高端安全水產品生產,調減結構性過剩的大路貨品種。賣出去,要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加強品牌創建,打造一批知名品牌,鼓勵水產品流通渠道創新,支持開展水產現代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借助互聯網發展電商、網絡銷售等,推動優質水產品進家庭。吃起來,要支持發展水產品加工,加強方便、快捷水產加工品研究,促進初級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協調發展,讓吃魚變得更便捷、更時尚,推進“吃魚革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2016-05-0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