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 董峻)為了解決科技力量分散、研究低水平重復、科技與經濟“兩張皮”等問題,我國著力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形成了全國資源共享的“一盤棋”格局、全產業鏈布局的“一條龍”組織模式,以及多學科協作解決區域性重大問題的“一體化”格局。
這是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3日受國務院委托,向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報告農林科技創新工作情況時說的。
2015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6%,主要農作物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63.8%,農業發展進入到更加依靠科技進步的新階段。
據韓長賦介紹,我國以解決行業、產業和區域性重大問題為導向,整合優勢科技資源,創新運行機制,構建了50個農林業科技創新聯盟,如農產品質量安全、農作物和林木種質資源等協同創新聯盟,種業、農機化、農林產品加工等企業創新聯盟,東北黑土地保護、黃淮海麥區控水提效、長江中下游地區稻田綠色增效等區域創新聯盟。
農業部、財政部還以產品為單元、以產業為主線,集聚全國優勢科技力量,建立了5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穩定支持2200余名專家開展技術攻關,破解了以往靠單個課題、單個項目、單個單位無法解決的產業難題。
為了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農業部等部門還支持農業企業建立了40余家國家級和部級重點實驗室,設立了現代種業發展基金,支持種子企業科技創新和兼并重組,認定了77個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支持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和成果轉化項目,逐步形成了企業創新和科研院所創新“雙輪驅動”的格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2016-12-2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