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鄉村建設》第3期目錄
■ 專稿
從信訪制度看社會穩定機制 趙樹凱 1
日新月異看大寨 大寨村委會 7
■ 特別關注:鄉村環保
生活垃圾正在嚴重污染鄉村生態環境 陳文勝 王文強 11
農村生態環境惡化誰之過? 賈建友 16
從垃圾處理看農民視野下的兩型社會建設 20
——以長沙市郊區民望村為個案的實證研究 馬潤生 李超峰 20
農業村的水污染亟待治理 何勇 26
湖南首個村級污水處理站遭遇“運行費用”之困 文翊 28
影響和制約基層環保工作的關鍵問題是什么? 祁國廳 31
加強對農民環保教育刻不容緩 彭巨水 33
■ 熱點解讀:農地流轉
農地流轉的現狀及對策 35
——來自重慶市、安徽宿州市部分區縣的調查 馬懷禮 華小全 35
《農村土地承包法》對基本經營制度的利弊 陸福興 41
如何解決阻礙農業發展的土地“細碎化”問題 呂邦列 45
一個鄉干部的耕地承包工作手記 田雨露 49
■ 鄉村故事
一個貧困村莊的新生 楊豪 51
嶺村印象 李建斌 55
■ 大學生村官
做村官第一年 王亮 59
從大學生村官視角看村域經濟的發展路徑 張吉星 63
■ 一線紀實
食品安全前路漫漫 王志振 66
農民增收難的原因與出路
村莊撤并,有哪些模式可以選擇 付得前 74
廣東農產品物流遭遇現代化難題 蔣明華 78
鄉鎮農村金融員工人身安全亟待保障
■ 星村縱覽
龍泉村:在農村合作組織建設進程中培育新型農民
—— 寧鄉縣龍泉村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與探索 張黎 向建洲 85
■ 縣鄉連線
中國農村教育的兩難選擇 張曉冰 92
怎樣的農民、怎樣的農業 劉放生 96
小城鎮建設不可忽視 胡曉芹 102
昔陽縣新農村建設之路 趙富華 108
鄉鎮的尷尬如何解 武文杰 115
拿什么留住鄉鎮干部的心 鄧叔明 118
■ 調查報告
新典型村莊調研報告
—長沙市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與農村持續發展調查 朱有志 劉新榮 121
■ 深度觀察
農民工城鄉流動的“海綿效應” 張德元 125
一個新的農民自治組織是怎樣建成的 趙俊臣 131
轉軌變型時期的農民增收 楊中萬 138
催生現代農業的新探索
—— 湖南攸縣 “北坪模式”的啟示 文會中 144
■ 海外窗口
泰國農民市場的體驗和觀察 周立 148
■ 一家之言
新農村建設的重點應轉向農民工 徐昌生 154
■ 想說就說
農業稅取消后的農民負擔
——中國鄉村發現網第三屆QQ論壇綜述
農村公益事業發展路在何方 黃遷海 162
我是農民我怕啥? 楚國良 164
■ 小貼士
鼓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優惠政策有哪些? 32/ 轉讓與轉包、出租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34/ 農村土地流轉合同應當包括哪些內容? 44/ 什么是轉讓? 58/ 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有些什么規定? 62/ 對未進行家庭承包的集體土地、水面等應如何流轉? 65/ 什么是轉包? 69/ 什么是互換? 77/ 什么是出租? 81/ 轉包與出租的區別主要有哪些? 107/ 什么是大學生村官? 147/ 大學生村官和公務員有何區別? 161/
《中國鄉村建設》征文及鄉村圖片征稿 168 編后記 169
相關閱讀:
兩型農村與生態農業國際學術研討會預備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