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張承惠在參加一個論壇上表示,簡單地把“三農”作為一類服務對象已經過時。她提出,未來農村生產組織方式至少有三層,第一層是工廠化的經營,農業現代化,這是最高層次,它的特點是標準化的生產;第二層就是規模化,也是當前政策的重點引導方向;第三層就是小農生產方式,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這種方式仍將長期存在。
其觀點的提出,正是基于目前農村發展主體呈現出的新態勢。從2000年開始,隨著農村家庭承包制度的確立,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農業領域流出。雖然我國財政支農資金大幅度增加,并采取了一系列積極的農業和農村發展政策,我國的農業農村發展處在較好的歷史時期,但這并不能阻擋農民進城的腳步,農村人口外流現象不斷加速。如今老齡化社會悄然而至,人口紅利逐步消失,首先影響的就是勞動力對外輸出的農村。完全脫離農業生產、長年在外打工的農民工比例增大,打工的兼業性減弱,舉家外遷勞動力增加。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是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也是政府倡導新農村建設的美好藍圖。然而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欠發達地區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和發達地區農村,造成這些地區青壯勞動力比重大量下降,農村空心化問題凸顯。在發達地區農村,例如東部沿海和大城市周邊的農村地區,農村生產組織方式多為現代化和規模化的生產;而在欠發達地區農村,特別是中西部的偏遠山區,農業生產還是以小農生產為主,而且生產主體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婦女。
法國發展農業的做法或許能給我們以啟示。二戰以后,法國政府通過向國外借款,利用價格補貼和國家擔保為農戶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同時農民購買農業機械還可以享受價格補貼。在逐步實現了農業裝備的現代化和規模化之后,一人耕作百余公頃的例子屢見不鮮,為城市提供了大量勞動力。同時,政府不失時機地做起了“專業化”的文章,通過合理地規劃和布局,形成了專門的農作物產區。法國農民的產品銷售渠道也十分暢通,既可以通過合作社組織,也可以通過網上銷售。從政府到各種農業組織都開辟了網站,方便農民的生產和銷售,也為農民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平臺。而對于農業生產中不可避免的災害,法國又建立了異常發達的農業保險業來進行保障。
這種“栽梧桐引金鳳凰”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一方面,在欠發達地區農村,農業比較效益較低,從事農業生產難以吸引農民,造成農業發展的人力資源匱乏和耕地拋荒等空心化現象。在這類地區,不僅要加大農業投入,還要大力發展農業的多功能性,如發展訂單農業、“農家樂”、旅游農業、創意農業等,增加農業效益。另一方面,必須加快培養新型農民,推動農村組織的發展。農村空心化直接影響即是農業面臨后繼乏人的危險。要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引進和造就各種專門人才。大力開展農民技能培訓,包括農民科技帶頭人、農產品營銷人才、農業科技推廣人才、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等。積極發展農業職業教育,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在培養新型農民的同時,還要注意推動各種農村組織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組織化水平,從而推動農業和農村的良好發展。
在金融支持欠發達地區農村發展模式的探索上,其實很多基層農村金融機構更多的是用自己的資金,包括擴大風險敞口去補貼農民,反哺真正有發展需求、未來也可以脫貧的農民,或者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的農民,降低他們的生產成本,幫助他們實現規模化生產,最終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在這方面,政府也一直給予相關政策的支持,如國家發放種糧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及對農業合作社的各項補貼,并建立各種發展基金引導農村金融機構發放貸款給有發展意愿的農戶。
這和金融精準扶貧的初衷不謀而合。筆者曾經走訪過一個山區縣,當地政府專門設立了精準扶貧小額貸款管理中心,為全縣有貸款意愿、有就業創業潛質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能安排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的農村經濟組織提供信用支持,三年內每年至少整合資金1000萬元,作為精準扶貧小額貸款的風險補償資金,按照1∶10比例撬動銀行放貸3億元,風險由政府和銀行按比例分擔。
政銀在農村合作的目標,就是希望通過幫助農業生產及引導信貸流向,在農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信用可以等同于財富。只要是誠實勤勞的農民,有良好的發展意愿,希望自己的努力獲得相應的勞動報酬,就不會因為沒有資產,沒有成熟的抵押品而得不到最便捷最廉價的金融資金支持。同時,打造金融精準扶貧的整體解決方案,完善農業產業鏈條的上下游,形成規模化經營,最終實現在農民生產之前解決其所有的銷售問題,避免產供銷脫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金融時報》2016-07-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