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孫維國:農村環境治理須激發農民參與積極性

[ 作者:孫維國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15 錄入:王惠敏 ]

近日,全市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推進會召開。會議指出,自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已較好地完成公路沿線、鐵路沿線和村莊主干道兩側陳年垃圾集中清理,河洪道環境整治等工作,農村環境臟亂差現象有了明顯改觀。會議要求,各縣區、各部門要分階段扎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解決農村“十亂”現象。同時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盡快足額落實農村保潔專項經費,建立有人管、有設施、有制度、有經費的“四有”農村環衛長效機制。

加大農村環境治理力度,不僅必要,而且必須。故而,在農村環境治理上,政府要將農村與城市放在同等重要地位予以長效的制度性安排。然而,農村不同于城市,這種不同既體現在農村整體環境與城市不同,也體現在農民的職業角色與市民不同,還體現在信息傳播和教育水平的不同。也正因此,長期散居的農耕生活習慣,使農民的環保意識薄弱。這種意識的長期性使得很難在短期內改變。

村民的生活方式轉變,也直接關乎垃圾的長效治理。所謂生活方式轉變,就是改變一些生活陋習,向文明生活方式轉變。比如,自覺愛惜周圍環境,不踐踏樹木花草,不隨手亂扔垃圾,自覺將垃圾裝入垃圾袋,并進行分類處理。這些文明生活方式的轉變,非一朝一夕能實現的,也恰因此,村民生活方式的轉變顯得至關重要。這需要深入開展公民教育,也需要制定共同遵守的村規民約,予以約束規范。

這就要求,政府在落實治理農村環境責任的同時,還應采取切實措施,運用政策杠桿的“撬動效應”,教育、鼓勵、引導農民,讓農民積極參與到農村環境綜合治理行動中來,養成自覺保護環境的習慣。只有農民主動作為,積極配合,廣泛參與,清潔鄉村,整治鄉村環境才能取得實效,實現可持續治理的良性循環。反之,如果農民成為“旁觀者”,便難以取得實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蘭州新聞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国产免费综合网 | 亚洲精品AⅤ视品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三州在线观看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韩国三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