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28日,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年會(2025)暨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7月26日下午,由中國農村發展學會鄉村治理專業委員會承辦,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協辦的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年會(2025)平行論壇六“多元共治視角下鄉村治理現代化”成功舉行。論壇共分為學術前沿對話、論文交流、會議總結三個單元。
論壇第一單元“學術前沿對話”,由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鄉村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文勝主持。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左停作了《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治理機制探索》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安徽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副院長吳宗友作了《在情境中行動:新視域下的小農綠色生產意愿與行為悖離現象》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趙光遠作了《多元共治要強化共同目標引領》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華中師范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陸漢文作了《脫貧地區幫扶資產管理的典型模式及其形成邏輯》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產業經濟與對外開放研究所所長虞洪作了《基于大食物觀的耕地“非糧化”治理實踐與優化建議》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廣州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謝治菊作了《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韌性發展的邏輯機理》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浙江財經大學法學院副院長陳建勝作了《青年發展型鄉村:一個分析框架及實踐機制》的專題學術報告;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韓成福作了《以縣域經濟發展帶動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專題學術報告;西南大學國家治理學院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張明作了《激勵還是抑制:環境規制和村民公共治理參與》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委員、長沙理工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劉祚祥作了《閑置農房盤活的金融化選擇及其治理邏輯研究》的專題學術報告;農發會鄉村治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教授胡揚名作了《“雙重擠壓”背景下農村居家養老設施建設的核心價值、現實挑戰與優化策略研究》的專題學術報告。
論壇第二單元“論文交流”,由農發會鄉村治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陸福興教授主持。山東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曲延春對論文《化繁為簡:基層減負的簡約治理路徑論析》進行了匯報。廣東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劉暢對論文《多層級治理的執行縫隙:鄉村振興績效損失的生成邏輯和機制解釋》進行了匯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王璐對論文《中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發展何以實現供需結構平衡?》進行了匯報。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張寧對論文《鄉村全面振興進程中城鄉融合的制度創新與治理機制》進行了匯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碩士研究生周彥邦對論文《集體社會資本:鄉村振興背景下村莊再組織化發展機理的新解釋》進行了匯報。
論壇第三單元“會議總結”,由中國農村發展學會副會長、鄉村治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文勝主持并對論壇進行了總結。陳文勝院長指出,本次鄉村治理專委會平行論壇匯聚了眾多專家學者的智慧,圍繞“多元共治視角下鄉村治理現代化”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最后,陳文勝院長對本次平行論壇的參與人員和工作人員表示衷心感謝,并宣布將在吉林舉辦鄉村治理專委會第三屆年會,為推動鄉村振興與鄉村治理現代化貢獻更多智慧與力量。(胡澤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