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5日,第47個世界環境日。中國將“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確立為今年環境日的主題,旨在推動社會各界和公眾積極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以實實在在的行動共建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6月4日 央視網)
陶淵明用“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描述了一個別有洞天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令人向往,而現實世界中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卻讓人扼腕嘆息。我們不能止于痛心,而應當主動作為,用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我們要義不容辭地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認真對待環境問題,嚴禁做表面文章,敷衍應對,得過且過。
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共建“碧水青山”,需要廣大生態環保干部攻堅克難“四綱四要”。
堅守環境保護的“四條底線”是共建“碧水青山”的前提。一是確保實現污染減排以及水氣廢治理等考核目標,二是確保不發生重特大環境污染責任事故,三是各類環保法律法規有效推廣實施,四是確保環保隊伍的風清氣正,忠誠、干凈、有擔當。
處理好環保工作的“四大關系”是共建“碧水青山”的保障。一是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二是處理好執法與服務的關系,三是處理好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環境需求與環境治理效果的關系,四是處理好環保系統內和系統外的關系。
推進環境保護的“四大工程”是共建“碧水青山”的核心。“四大工程”即大力推進依法監管提升工程、優質服務提升工程、生態創建提升工程、環保民生實事提升工程。只有扎實推進“四大工程”,才能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注重環境保護的“四個創新”是共建“碧水青山”的關鍵。“四個創新”即創新思路、創新舉措、創新機制、創新考核,廣大生態環保干部要注重“四個創新”,努力開創環保工作的新局面,贏得生態文明建設新優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山九仞,豈一日之功”。廣大生態環保干部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去對待“環境問題”,主動去擔當大環保大變革的重任,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把立志與實干相結合,在新時代書寫生態文明建設的新作為。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去擁抱偉大新時代,用奮勇建功的改革探索開啟壯闊新征程。
(作者單位:樂山市市中區環境保護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