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北方鄉村盲目填塘成隱憂

[ 作者:東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25 錄入:實習編輯 ]

【生態視點】

近期的武漢水患引發人們關注。如果說連續強降雨是引發水患的外因,那么“填塘造陸”則被認為是重要內因。有統計數據顯示:幾十年來,僅武漢城區就有近90個湖泊因人為因素消失。

南方水災固然讓人心憂,但北方城市周邊鄉村蓄水、分洪功能日漸衰弱,也已成為隱憂。其中,“填塘造陸”無疑是削弱分洪能力的罪魁禍首。在人居聚落中,天然湖泊、坑塘與人工排水設施共同承擔著蓄水、分洪的功能,而為了滿足營建需求所進行的“填塘造陸”行為則使這一功能降低或消失。

“填塘造陸”形成內澇隱患

在我國北方一些鄉村,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原有居住空間不能滿足現實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對就近的坑塘進行填埋后建房無疑是解決問題最直接的方法。這種現象在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江蘇等地十分普遍。由于大多數村莊沒有統一科學的規劃,這種“填塘,造陸”行為不僅是對舊有鄉村格局秩序的破壞,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也為自身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誠然,在當前及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北方的黃淮海流域似乎沒有決口泛濫的可能,但天時無常,一旦突逢特大暴雨,填平了坑塘,村莊將無有效的排水、蓄水場所,形成內澇在所難免。于是,“村為巨澤,人為魚鱉”,人屋俱受其災,可能造成的嚴重損失不容忽視。

一個村莊聚落就是一個具備各項基本功能且相對完善的人居空間,水體的存在與環繞是村莊面貌生動活潑的前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很多地區有意識地掘池引水美化環境,而有些地區盡管具備地理上的天然優越性,卻對坑塘水體不加利用改善反而肆意破壞填埋,實屬荒謬。

缺乏科學規劃導致現狀堪憂

以魯西南為例,這一地區為黃淮河流域,水體資源頗為豐富。在該地區的鄆城縣,村莊大部分坑塘被視為閑置宅基地填埋使用,房屋用地嚴重不合理,個別地方甚至“村內舊房荒廢,村外新屋成群”,且新建村莊沒有有效的排水排污系統。顯然,缺乏科學合理規劃、只圖眼前利益不顧長遠發展是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

鄆城縣程屯鎮程屯村原有大面積坑塘互相貫通,系清末民國時期為御寇而開挖的寨壕擴展而成。20世紀90年代初,這里尚是綠水環繞、楊柳成蔭的景象,誰知此后20多年,坑塘水域面積竟然減少了90%以上,村西大面積坑塘水域于2015年被填平建樓。程屯鎮所轄仝老家村的中心為大面積坑塘水體,最早形成于元末明初,幾百年來才形成現有水域面積,極具特色,但長期以來該村對水域并未進行科學合理的開發利用,現狀堪憂;而距離該村8公里外的冷莊村西也有一片坑塘水域(歷史上為梁山泊西岸),由于當地政府將其作為“宋江湖”納入統一旅游規劃,稍加浚治整理,現在不僅功能完備,而且環境優美。

當然,也有村民持“坑塘無用”一說,對村中坑塘的浚治疏導難度提出疑問。但對比就地疏浚治理與以巨大的土方量填埋,哪個更省時省力,答案不言自明。

留住坑塘形成特色人居空間

從歷史發展來看,村莊原有或現存坑塘都是經歷數百年形成的,在暴雨洪澇時期曾經發揮過重要的蓄水、分洪、排澇功能;此外,對這些坑塘進行合理的規劃設計,還能改善環境、提升人居品位,形成獨具特色的人居空間。

眼下,“千城一面”這個城市通病已被全社會普遍認識并正在逐漸摒棄。2013年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在無山或少山的平原鄉村地區,有些地方原本具有獨特的水體資源優勢,雖然“望不見山”卻“看得見水”,而水體本身就是鄉愁的內容之一。在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應當最大限度地減少甚至叫停鄉村的“填塘”行為并善加規劃治理,以積極保護鄉村自然的人居格局,還鄉村一個溝塘縱橫、水清人樂的美麗生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2016年07月23日 10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一色屋成人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 | 日本男女无遮羞羞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