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新農人崛起:轉型、跨界和鄉賢回歸

[ 作者:21世紀經濟報道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06 錄入:吳玲香 ]

在梅州當地和許多地區,農民將肖健這種返鄉創業的本地人稱為“鄉賢”。在新農人的構成上,回流的鄉賢往往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組建者。

種地十多年,廣東梅州的農民林干松終于有底氣說“不差錢”了。

20151124日,在與廣東省省長朱小丹通過網絡視頻遠程對話時,林干松明確談到要用20萬元來購買種子、肥料,購置農機和擴大生產規模。這20萬“融資”,來自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眾籌。林干松要做的,是用自己種出來的生態大米沖抵利息和少部分本金,并用賣稻谷的收入償還剩余款項。

上互聯網金融平臺“吃螃蟹”的林干松,有別于傳統農民。而像他一樣在近年崛起的“新農人”正在推動農業的轉型升級。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是其中亮眼的秧苗。這個群體的“新”在于,他們具備產品思維,擅長傳統農民力不能及的品質控制、規模化生產和品牌化營銷。

在農產品滯銷頻現而優質、安全農產品走俏的背景下,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也將領銜“農業供給側”的農產品結構調整,同時,解題“誰來種地”。

新農人的思維創新

供應安全而優質的農產品,并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林干松的規劃是,要種出健康的生態大米,需要使用優質肥料以提振作物植株生長,需要購置農業機械推進標準化作業。沒有錢,一切改變都無從談起。在接觸互聯網眾籌平臺后,這位老農民憂慮十幾年的“找錢”問題最終得到實質性的解決。

201510月,林干松決定攜手某眾籌網站,發起“世界長壽鄉蕉嶺的生態大米1期”認籌項目。他將100畝生態大米種植基地分為400等份,每份500元起投,以1000的倍數加投。投資者可選擇兩種回報方式,一是本金退還,10斤生態大米沖抵500元投資的“利息” ;二是按照20%的年化收益率獲得收益。項目上線的24小時內,47名陌生人認籌金額達到20萬元。

“以往沒有抵押物銀行不敢放貸,現在互聯網金融幫助我靠誠信、靠產品質量籌到了錢。”林干松說。

實際上,林干松所在的廣東梅州,處于欠發達的粵東北山區,是農業大市的典型代表。梅州的“典型”在于,規模小、地塊零散的種養專業戶占據農業經營主體的“大多數”。

占據“大多數”的傳統散戶生產標準化程度低,致使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抵押物,他們往往遭遇“融資難”、“租地難”,難以增加投入提高農產品質量,陷入了吊詭的“惡性循環”。

引進眾籌的林干松,不僅解決了融資的問題,也讓他經營的生態大米拓寬了銷路。從這個角度看,林干松完成了傳統農民向“新農人”的轉型。

“新農人”,是近年來在互聯網興起的熱詞,公眾往往將該群體和安全、優質和品牌化的農產品聯系起來。在官方文本中,公眾眼中的“新農人”被描述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國務院早前印發的《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將這個群體細分為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四大類別。其中,前三類主要由傳統種養能手通過規模化、組團聯合的方式轉化而來,而第四類更多強調資本運作和全產業鏈經營。

與脫胎于傳統農民的林干松不同,梅州籍商人肖健是新農人中的“跨界者”。2011年,在深圳銷售醫療器械的肖健返回家鄉種植金柚,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三五年間,憑借對金柚質量的標準化把控,他成立的廣東梅龍柚果股份有限公司已躍升為當地農業巨頭。

在梅州當地和許多地區,農民將肖健這種返鄉創業的本地人稱為“鄉賢”。在新農人的構成上,回流的鄉賢往往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組建者。

“我想做的事情是,構建農業可循環的產業鏈條,用質量實現農產品的升值增值。”肖健告訴記者。據這位農業“掌門人”介紹,他的企業運作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由公司提供農資產品和種植方案指導,農戶生產的農產品達到預定標準后返銷公司,再由公司統一品牌化營銷。目前,梅龍公司的品牌化金柚已經遠銷香港,優質金柚售價已達到20/個。

“統一用肥用藥方案其實就是在做金柚的標準化生產。”肖健說。他提到,“公司+農戶”的模式不僅讓金柚的供應有所保障,也讓傳統農民種植的農產品生產實現提質增效。

廣東省博士團團長、梅州市農業局局長劉玉濤表示,新農人的“新”在于思維的“創新”,新農人具有質量把控意識和產品營銷理念,有助于推進農產品的標準化和品牌化,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新農人具備一定資本,還能夠有效解決傳統農業的“融資難”問題,一開始就能高標準進行規模化生產。另外,新農人還能以新帶老,帶動傳統農民耕山致富。這有助于一個地區農產品質量的整體提升。

組織化管理助推農業經營主體升級

新農人的創新,給予農產品提質增值的土壤;而政府管理的創新,也給農產品標準化拓寬了發展空間。從供給側視角看,要實現農產品結構的調整,主要思路是質量不齊的產品往統一的“高標準”靠攏。這顯然不是單一的經營主體力所能及的。政府部門提供的其中一大方案:抱團共進。

2013年開始,梅州農業部門著手梳理全市農業經營主體信息,對4000多家涉農經營主體進行遴選、登記、編碼、培訓,并按照產業進行分類。梳理工作歷經兩年,全市的涉農經營主體大多數被動員參與到了十二個市級農業協會。這十二個協會包括金柚、慈橙、客都稻米、農資等,囊括了全市農業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經營主體。依托農業協會,梅州農業形成以協會為龍頭的“行業協會+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普通農戶”的多層次新型經營體系,這個體系既包括四大類別的新農人,也包括傳統的普通農戶。

劉玉濤將農業經營主體的管理比喻為“抓豆子”。“如果面前有幾千顆豆子,你怎么抓都會有遺漏;如果把這些豆子先沾成12個球,你就很容易抓住了。”

劉玉濤介紹說,將新農人、農業技術專家和傳統農民“捆綁”在同一個組織中,有助于推進共同的農產品質量標準建立。協會品牌一致對外,會員的利益捆綁在一起,因而不得不協調、遵循統一的農產品標準,以在市場贏得穩定的辨識度。

“協會成員都是行家,彼此之間知根知底,誰家的柚子好、誰家的不好,大家都清楚,可以互相監督。通過協會行業自律,不僅促使大家對柚果生產標準化形成共識,還可以促進協會成員抱團發展、打響梅州金柚品牌。”2013年加入梅州金柚協會的肖健說。

華南農業大學博導、廣東省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賴作卿認為,以農業協會為核心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逐步成型,能促進社會分工和抱團發展,降低交易成本,分散市場風險,同時將增強農業內部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和互相監督約束能力。

事實上,利用大數據管理推動農產品提質增值已經初顯成效。以梅州金柚為例,在近三年市場供求關系沒有明顯波動的情況下,金柚的收購價年年升高,從2012年的1.48/斤、2013年的1.82/斤升至2014 2.36/斤。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一二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老熟女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 | 亚洲熟女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一级中文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