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上午,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研究生讀書匯報會第二期在里仁樓舉行,湖南師大鄉研院院長陳文勝教授、副院長陸福興教授、瞿理銅副教授出席匯報會。
博士研究生李珺圍繞《文化、權力與國家》一書中“權力的文化網絡”與“國家政權內卷化”兩大核心概念展開,分析其論證路徑與結論;隨后指出書的歷史局限性,將眼光放在當代,看當代鄉村文化背后的權力變遷,從而探討研究可進一步延伸的空間。
碩士研究生田珍圍繞《教育漫話》一書中的主題——如何培養一名合格的紳士,介紹了書的主要內容,對洛克的德育思想進行了簡要論述,并從洛克的德育思想出發對當代家庭教育進行了探究,分享了她的思考。
碩士研究生曹倩針對《生育制度》一書中,作者對生育、婚姻、家庭以及親屬的分析,從社會分工的角度、社會結構的完整性出發,論述了種族延續對于人類個體生存的必要性;隨后分析了生育制度應該根據具體的時代背景做出分析,并提出關于生育制度的幾點思考。
碩士研究生朱燁圍繞《新鄉土中國》一書的寫作背景、主要內容、經典句子以及對鄉村治理啟迪四個部分展開,對“鄉村治理”中的兩委關系、群干關系、鄉鎮財政、招商引資等具體觀點進行了分析,從而對鄉村治理體系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碩士研究生易永喆針對《城市化轉型與土地陷阱》一書中土地開發權及人的城鎮化兩大問題展開分享,辯證分析了我國城市化轉型過程中的土地問題,總結為“望聞問切”四個方面;同時她對書中所運用的論證方法做了系統歸納,概括為“追史溯源,綜合比較”,書中的論述手法值得借鑒學習。
在教師點評環節,瞿理銅老師認為讀書首先要“讀進去”,然后“跳出來”,最后再回到書本。研究生階段學習研究方法很重要,不僅要學習理論知識,最重要的是學習思考問題的方式。
陸福興老師認為,讀書要站在歷史的邏輯下,同時綜合自己的思考,對前人的觀點做出進一步的改進。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的,不能脫離社會經濟的大環境單獨討論教育或文化。結合自己的思考和體會,才能理清問題的關鍵環節所在。
陳文勝在點評中認為,讀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發現社會變遷和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不能迷信本本,要始終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大歷史觀,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角度,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話語體系下看待社會現象與社會制度,尤其是同一名詞在不同歷史場景、不同社會生產力背景下的不同含義,只有這樣才能找到現象背后的原因。讀書不能碎片化閱讀,不能孤立靜止片面地理解有關判斷和概念,要建立一個“從哪里來、現在何處、將往哪去”的坐標分析框架,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總體趨勢,審視文獻的歷史貢獻及其歷史局限,找到自己研究的突破方向。(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