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2023南國書香節開幕,由中央宣傳部和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指導的2023新時代鄉村閱讀季首屆“鄉村振興好書薦讀”發布活動在廣州舉行,向社會公布100種入選圖書和100種提名圖書。
根據發布的“鄉村振興好書薦讀”圖書名單,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陳文勝教授主編的《中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叢書入選全國首屆“鄉村振興好書薦讀”(100種)圖書,《中國鄉村何以興》和《大國小村》兩本獲100種“鄉村振興好書薦讀”好書提名。
《中國鄉村振興示范村》叢書由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由陳文勝教授負責組建了一個由長期關注、從事“三農”研究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媒體精英等組成的跨區域作者隊伍,并擔任主編,湖南省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與改革發展研究所所長王文強研究員擔任副主編。叢書共10本,分別是《十八洞村》《花園村》《戰旗村》《潯龍河村》《景溪村》《郎德上寨》《袁家村》《振興村》《張莊村》《大梨樹村》,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蔡昉研究員作序推薦,入選“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
《十八洞村》作者: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教授陸福興;《花園村》作者: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編輯部主編、資深媒體人嚴碧華;《戰旗村》作者:四川省農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四川農業大學授藍紅星,四川農業大學教師張正杰;《潯龍河村》作者:湖南省政協經濟科技委員會主任、中南大學教授吳金明,湖南潯龍河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劉紅峰博士,國家稅務總局黨校長沙分校教師吳雙;《景溪村》作者:河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申端鋒;《郎德上寨》作者:中共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委員,會宣傳部副部長龍志波,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融媒體中心紙媒綜合部主任、主任記者宋堯平;《袁家村》作者:中共陜西省咸陽市委農工辦主任、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兼職教授趙強社,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趙曉峰、講師張貫磊等;《振興村》作者:山西農業大學形勢與政策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龐麗銣;《張莊村》作者: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毛澤東研究》編輯彭秋歸;《大梨樹村》作者:遼寧省直工委原副調研員張玉潔。
《大國小村》對十八洞村展開了全景式、立體化的描述,通過對駐村扶貧工作隊、產業變遷與經濟重構、村莊治理、苗寨文化、苗寨社會結構、苗寨環境等方面多維一體的分析,詳細呈現了國家脫貧攻堅戰略在一個村寨的落地生根與開花結果,生動刻畫了十八洞村人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的歷史縮影與現實樣本,深刻反映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內在要求與基本規律,見證了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數億農民如何實現從奮力擺脫貧困到穩定解決溫飽,從實現總體小康到邁向全面小康的偉大進程,濃縮了中國這個超長歷史、超大國土、超多人口的大國消除農村絕對貧困現象和貧困根源的社會變革,清晰呈現了精準扶貧理念給中國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帶來命運變化的現實圖景,從現實微觀層面詮釋了“中國奇跡”是如何創造的制度邏輯。
《大國小村》得到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錫文等多位專家學者在《人民日報》等報刊雜志公開發表書評,給予高度肯定,入選2023年第六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優秀讀物,2022年度全國農家書屋推薦書目、2022年湖南省優秀社會科學普及作品(書籍類)。本書哈薩克語版于2022年正式出版,并已授權一家出版社出版發行英文版。外文版的出版把中國精準扶貧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樣本真實、客觀地介紹給海外讀者,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湖南力量。
《中國鄉村何以興》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五大振興和縣域經濟角度入手,將政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探討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路徑。該書立足于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戰略遠景,以理論分析為基礎,以現實問題為導向,通過探討大國鄉村的現代化趨勢與方向,研判“為何要振興”“振興的方向”,通過探討鄉村規劃、鄉村教育、鄉村產業、鄉村文化、鄉村風貌、鄉村治理等實踐命題回答“振興什么”“怎么振興”“誰來振興”,通過探討縣城戰略問題探索“從哪里突破”,使理論與經驗相對照,提出以和美鄉村為目標構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框架與路徑選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張曉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校長鄒學校,中國人民大學“杰出學者”特聘教授、中央農辦鄉村振興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程國強,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部部長、教育部首批文科“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徐勇,中國農業大學文科資深講席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李小云,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建華等多位學者聯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