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上午,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舉行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學習座談會。湖南省人大農業委原主任委員、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宗林等專家學者參會,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陳文勝教授主持會議。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陸福興教授、胡揚名教授、瞿理銅副教授、劉茜副教授、謝宗藩碩導,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經濟學院副院長、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陳雯以及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全體研究生共同就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討論。
與會人員均認為,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聚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既延續了去年的工作部署,又提出了新的工作任務和要求,接續部署了202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點工作。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一個明確的政策導向和任務部署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為現階段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被實踐證明了的成功的工作機制和工作方法。文件提出的“兩個確保、三個提升、兩個強化”總體框架是今年和以后一個時期的工作重點,重點突出,既有宏觀方向,又有具體細節。
劉宗林結合在“三農”領域多年的工作經驗,就文件精神進行了全面解讀。他認為,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2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連續第21年聚焦“三農”議題。中央連續多年出臺文件置頂“三農”,充分體現了“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地位。今年一號文件明確一條主線,即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在推進鄉村振興上全面發力,各地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要因地制宜,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陳文勝結合自身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對文件精神進行了全面解讀。他認為,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2024年及今后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路線圖”, 進一步明確“三農”工作重點抓什么、怎么抓,力求讓農民得到更多實惠。
陳文勝認為,如何貫徹落實一號文件,需要充分認識三大差異。一是宏觀背景的差異。浙江的“千萬工程”是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時期、國民經濟處于黃金時期推進的,那時“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能力強勁;而當下國際環境復雜,國民經濟下行,城鎮化放緩,中西部很多地方的財政保運轉發工資都已經舉步維艱,難以釋放浙江推進“千萬工程”時期的相應財政紅利。二是區域發展水平的差異。浙江推進“千萬工程”時,已經高度現代化或高度城市化了,開始進入城鄉融合發展階段;而無論是發展水平還是地方財政能力,初步城市化和尚未城市化的中西部地區到今天都還沒有進入當年浙江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尤其浙江是糧食主銷區故主要發展工商業,而中西部地區大多是糧食主產區故主要發展農業,其中差別不言而喻。三是現代化發展階段的差異。中國農業農村進入現代轉型的關鍵階段,今天的農業早已不少過去的傳統農業,是機械化、智能化全面推進的農業,在不斷減少勞動力的需求,而工業化、城鎮化不僅放緩且以高新技術為趨勢,也不斷減少對勞動力的需求,農民的收入增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陳文勝認為,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進程,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靠運動式發展我們也有過深刻的歷史教訓。那么,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不可能同步推進。就要根據各個地方的發展進程,因地制宜,分類推進。這不僅決定著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成敗,更決定著中國式現代化與民族復興的成敗。(孫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