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上午,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研究生第二十六期讀書報告會在里仁樓舉行,研究院院長陳文勝教授、陸福興教授、胡揚名教授、謝宗藩碩導和全體研究生參加了匯報會。研究生們逐一匯報了讀書情況,并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享了對所讀書籍的理解與思考。
博士研究生張寧匯報了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并從歷史演進、三個關鍵、經驗借鑒三個模塊,以“如何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始終是中國政治的主線”為主題詳細探討這本書,分享了作者關于央地關系、選任制度、君權地位的觀點,將這本書的關鍵詞概括為“中央集權”“分權制衡”“皇權至上”,并從學科的角度總結了對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歷史經驗。
碩士研究生吳意對費孝通的《江村經濟》進行了深入的研讀,并從農戶家庭中的再生產過程和土地的利用兩個核心的關鍵詞出發,闡述家庭不僅是經濟活動的組織單元,更是社會關系和文化傳承的核心。同時,土地的利用是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石。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代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對當代中國鄉村治理的深刻啟示。
碩士研究生程洪匯報了王亞南的《中國官僚政治研究》,并圍繞”官僚政治是什么、怎么存在、往何處去?”這三個問題來詳細探討這本書,即中國古代官僚政治是一種社會體制,它是專制政治的補充物,建立在地主經濟之上,以儒家思想為精神控制手段,通過兩稅制和科舉制這兩個杠桿支撐其成熟與發展,要擺脫這種前現代官僚政治,必須依靠人民的自覺自動和政治參與,最后根據這本書的內容作了一點自己的思考。
碩士研究生張源匯報了錢穆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并從中國歷代政治制度的演變、制度演變的特點、認識與評價一項制度的標準、結語這四部分來詳細探討這本書。首先從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政權的演變、選舉制度、經濟制度、兵役制度的變遷幾個方面來概括本書的主要內容;其次概括了制度演變的四個特點并展望了中國將來的發展和目標;最后著重介紹了錢穆先生的主要觀點——認識與評價一項制度的標準,即認識與評價一項制度的幾個關鍵點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么。
碩士研究生譚明明匯報了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并從“為什么社會狀況還算良好的法國,會爆發殘忍血腥的大革命”這個問題入手,分析了中央集權制的弊端:一是階級分裂,二是社會自治消失,三是行政權與司法權混淆,四是外省淪為首都的附庸,五是文人成為首要政治家;在路易十六時期,因為財政管理不善和政府改革混亂,導致社會矛盾激化,加劇了革命的爆發;最后,她針對這本書,提出了自己的批判與思考,托克維爾忽視了對統治者性格、軍事力量和國際競爭因素的考慮,其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傾向,但托克維爾對法國歷史與政治的深入研究和從不同角度研判問題的思路,可為文獻閱讀與論文寫作提供借鑒。
碩士研究生熊祉陽匯報了亨廷頓的《變化社會中政治秩序》,并從作者介紹、政治衰朽的原因、政治衰朽的對策、不足之處這四部分來詳細探討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認為發展中國家政治衰朽是因為缺乏政治秩序,并提出要通過政黨組織建立起良好的政治秩序的觀點,最后講了這本書的不足之處,即沒有在強大政府與獨裁統治中劃分出清晰界限和對政黨作用的過分推崇。
在教師點評環節,四位導師對各自學生的讀書報告進行了點評,肯定了同學們在讀書方面取得的進步,并指出了存在的問題。
陸福興老師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讀書要積極學習他人的讀書方法,取長補短,緊扣關鍵點來組織匯報內容,對核心觀點進一步深入理解并闡述,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
胡揚名老師提出,讀書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表達能力,要深入思考書中觀點,用自己的語言有邏輯有條理地表述;二是寫作能力,要主動探索論文寫作方法,多加訓練,為畢業論文的寫作夯實基礎;三是分析判斷的能力,一方面要積累閱讀量,另一方面要投身于社會實踐。
謝宗藩老師點評道,讀書要拓展視野,發散思維,閱讀中遇到的困惑或許會在另一本書中得到靈感和啟迪,要學會融會貫通。另外,謝老師強調要將閱讀國外經典著作與中國社會實踐相結合,用思辨的眼光看待問題,有自己的判斷和立場。
隨后,陳文勝老師對此次讀書匯報進行了點評和總結,他肯定了研究生們在每次讀書匯報中的進步和成長,但同時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陳院長對所有研究生們寄予以下三點期望:第一,明確讀書目的。讀書要以知識獲取和學術研究為主要目的,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廣泛閱讀相關領域的經典著作,訓練自己的學術表達能力。第二,提取關鍵詞。關鍵詞是對書中核心觀點的概括和提煉,抓住了關鍵詞,也就基本把握了書中要領。第三,培養閱讀習慣。讀書要持之以恒,肯下功夫,研究生階段需要大量閱讀,增加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效率和質量。(王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