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王玉平:培育農村文化發展的內生機制思考

[ 作者:王玉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31 錄入:實習編輯 ]

【摘要】就我國的基本國情來說,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絕不能忽視農村這個廣闊地域和農民這個龐大群體。因為鄉村是文化的母體,原生態的鄉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活水源頭。要使農村文化建設確有成效并能與時代同步,必須著眼于培育農村文化發展的內生機制,切實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盤活各類民間文化組織,保護和傳承好農村的傳統鄉土文化根脈,并努力使鄉土文化走向產業化,提高文化生產力,造福一方百姓,形成地方特色,方可使農村文化建設獲得不竭動力。

【關鍵詞】農村文化;內生機制;培育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鄉村是文化的母體。但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如火如荼的新農村建設,從硬件上加快了農村走向城鎮化的進程,文化卻相對滯后,且原生態的農村文化日漸衰落。雖然由行政主導的城市文化“反哺”農村的文化傳播活動,不斷為農村輸送文化新氣象,引領和推進著農村文明的發展。不可否認的是,這種自上而下的“送文化”,只是暫時性地緩解了農村社會精神生活的困乏,無法實現常態化發展,并且還常常使農村的內生文化被遮蔽甚或壓抑。致使國家花大力氣進行籌劃、主導和推動的農村文化建設,往往無法落地生根。一旦國家力量從鄉村社會撤退,其所輸送的文化甘露便很快干涸,農村的文化建設則難以為繼,中華民族的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就會淪為理想中的烏托邦。

要使廣闊的農村大地真正煥發出文化生機,使龐大的農民群體真正成為文化創造者、文化建設者和文化享有者,需要轉變思路,立足于唯物史觀,因為“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實事出發,從分析這些實事中找出方針、政策、辦法來”[1](P853)。農村文化建設,應從當今中國農村的具體實際出發,尊重農村習俗,保持農村特性,將文化建設放到農村經濟社會一體化的大格局中進行統籌,把著眼點放在有利于農民提升素質、發展生產,有利于保持農村良好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有利于建設好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讓農民在農村文化建設中唱主角,切實發揮其主體作用,使地域文化、傳統文化再現中華文明活水源頭的張力。必須著眼于培育農村文化發展的內生機制,發展和創新農村公共文化活動,挖掘農村文化的內在源流,當為農村文化建設的治本之路。

一、切實尊重農民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

農民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歷史上任何一種文化體系的形成和演變,都是人的實踐活動的結果,都是以主體的生存發展實踐為根基的,是其主體實踐過程不斷自我凝聚、升華、積累的產物。正如馬克思所說:“歷史上的活動和思想,都是‘群眾’的思想和活動”,決定歷史的是‘行動著的群眾’”[2](P103~104)。無疑,農民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勞動群眾的文化首創精神以及原生態的生活實踐,是文化產品誕生的沃土,經久不衰、富有民族特色和鄉土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往往最具中國特色,最有藝術魅力。

農村文化建設,必須深深扎根于民眾之中,奉行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原則,因為,“為了誰、依靠誰是我們推進文化改革發展的根本問題,決定著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方向”[3]。努力喚醒民眾的創造潛能,使農民積極主動、發自內心地參與農村的公共文化活動,這就需要強化農村文化主體的自身建設,著力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境界水平,增強農民的致富本領和生產能力,培育現代農民,這是農村文化建設的目的。這意味著,農民群眾既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同時也是文化建設的對象,只有當這兩個方面互為表里、互相支撐并自覺融洽時,才能真正成就農村文化建設中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

從具體操作層面上來說,如何使農民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獲得主體地位呢?

首先,農村文化建設要立足于農民素質提升,謀劃農村“大文化”建設的格局,從意識形態、主流價值觀、道德風尚、文化藝術、教育、衛生、體育等多個方面提升農民的思想觀念,改變農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培育新式農民。著力培養土生土長的農村基層農民文化隊伍,充分發揮民間藝人、文化能人、文化經紀人在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傳承民族民間文化方面的積極作用,打造一支屬于農民自己的文化骨干隊伍。農村文化建設還須體現在農民的利益主張之中,以利益共享促進價值共識,與農民勤勞致富、增長本領、提升素質結合起來。主動適應廣大農民“求富、求知、求樂、求美”的綜合性文化需求,在滿足農民群眾文化娛樂需求的同時,讓農村群眾從活動中學到更多致富本領,創造更多財富,增加幸福指數,提升生活質量。

其次,在制度上確保農村文化建設中農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基層文化人才隊伍是文化改革發展的基礎力量。要制定實施基層文化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完善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優秀文化人才服務基層。”[4]理順政策引導機制,建立健全農村文化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機制,形成有利于優秀文化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良好環境。這就需要各級政府要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使其成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選拔的農民文化骨干,要制定出切實可行、具體有效的培養計劃,加強業務和技能培訓,采用送出去系統學習,將專家學者及專業文化工作者請進來進行短期培訓等多種形式,幫助農民文化骨干掌握文化知識,增進藝術技能。

農村文化必須深深扎根于農民群眾之中,喚醒廣大民眾身上的創造潛能,將他們組織起來,使他們行動起來,這是農村文化建設取得成效的根本條件。

二、保護和傳承農村傳統鄉土文化根脈

由世代農民創造、傳承的農村傳統鄉土文化,是流淌在一代又一代農民身上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脈。雖然因歷史的變遷和生活方式的轉換,農村文化在自身內容和呈現形式上都發生了這樣或那樣的變化,但凝結在農村文化之中的深層內核和文化根基卻源遠流長。傳統鄉土文化,承載著歷史的記憶,體現了不同時代的風貌,是一個地區具有標志性的文化品牌,正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在某種程度上,若失去了鄉土文化就等于斷了農村的“根”,也會斷掉一個民族的“根”。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文明產生的原始基礎主要是農村,是人類所依附的土地。但在當今,鋪天蓋地的快餐式外來文化、城市文化、現代文化的巨大沖擊,掩蓋了傳統厚重的鄉土文化。傳統鄉土文化置身于這樣的境況之中: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生存能力也越來越脆弱,傳承發展變得越來越艱難,直接危及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及其根脈。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依附于土地、生長于農村的豐富鄉土文化資源日漸失去自身的生存根基,致使農村文化建設無所依從,出現了許多“盲點”。

要拯救和保護傳統鄉土文化。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不斷吸收、融合各種文化資源積淀而成的鄉土文化,不管是民俗文化、民間藝術,還是手工技藝,都是當地勞動群眾在長期實踐中過濾出來的,其中承載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所呈現出來的藝術形式,包含著歷代勞動群眾的生存策略和生存智慧,是人類對大自然的理解、對自身理解的經驗積累。我們應該像拯救瀕臨消失的物種一樣來拯救已經處瀕危狀態的鄉土文化。從保護農村文化生態的視野,統籌謀劃、科學部署,對重要項目、重要作品、重要技藝,建立科學有效的搶救保護和開發利用機制,系統發掘和整理鄉土文化。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將現存的各種鄉土文化,運用高科技手段通過實物、聲音、文字、圖像等多種形式保存下來。對民間藝人、傳統工藝的傳承人,要做為“活文物”進行發展性保護,通過培養鄉土文化傳人、培育民間習俗來刺激鄉土文化的內生,回歸鄉土文化的本體。

要發展和創新傳統鄉土文化。毛澤東早在1957年就號召,要“移風易俗,改造國家”[5](P606)。傳統鄉土文化做為一種農耕文明的自然生長,在承載著歷史和傳統、包含著現代文明基因的同時,也存在著歷史的局限性。比如傳統禮俗中的誠敬謙讓、和眾修身的禮義原則,在當代社會仍然值得提倡,而那些繁縟瑣碎的細節、形式則早已不適宜于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和行為規范,是應該擯棄的。所以對歷經歲月磨礪而留存下來的傳統禮俗、民風民俗、歷史文化,應進行辯證的否定,進行合理的揚棄,需認真辨析,擇善而從。各級政府要加強引導和管理,剔除糟粕,存留精華,為其注入能夠相互融合的現代元素,使傳統鄉土文化不斷添加新的生命活力,走上健康傳承發展、不斷發揚光大的軌道。

要努力實現先進文化與傳統鄉土文化的結合。傳統鄉土文化要保持自身的生命活力,必須不斷提高文化自覺意識,明確知道自身之優劣長短,不斷剔除舊有的痼疾,以開放包容的氣度,主動接納現代文明的引領和養分,追隨時代進步不斷實現自我超越。將先進文化植入鄉土文化的沃土,使傳統文化不斷實現向現代化的轉換,使先進文化的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具有深厚的精神基礎。這里的關鍵是找到先進文化與傳統鄉土文化有效結合的鏈接點,讓先進文化的因子像泉水滲入大地一樣,浸潤農民的日常生活,讓先進的價值理念成為鄉土文化的內核,并走進農民的內心世界。這尤其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納入到對傳統鄉土文化的引領、推動和發展之中,使其與鄉風民俗相對接,與當地文化特色、傳統藝術表現形式相對接,為廣大農民接受核心價值理念找到歷史依托、奠定實踐基礎。同時,要轉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表述方式,建立一套農民能理解、樂接受的“核心價值觀”話語系統,力求與農民的心態、判斷和興趣相接近,讓他們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增強老百姓的認同感。充分利用鄉土文化人才,讓農民在農村文化大舞臺上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唱響主旋律。通過政府主導、群眾主體、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等途徑,挖掘蘊藏在農村的特色文化,促進農村文化的內生增長。

三、盤活民間文化組織

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確保農民對鄉土文化傳承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民間文化組織的作用至關重要。鄉村社會的各類民間文化組織,為鄉土文化的展示、存活和發展提供了一個個功能獨特、內容完備的場所和平臺,是傳承和保護鄉土文化的重要陣地和中堅力量。因為傳統鄉土文化,一般是滲透到農民的心理,轉化為農民的思維方式、行為特性以及風俗習慣來彰顯其存在和力量,通過民間藝人口傳心授而得以流傳。所以,發展和保護民間文化組織,能為傳承鄉土文化營造適宜生存的環境和場所,使其保持活性狀態,發揮出自身的社會功能。民間文化組織是維護地域特色文化的生力軍,它們或者以藝術形式、或者以手工技藝傳承歷史文脈,使農民群眾在此找到家園的歸屬感,為培育農村文化人才搭建起有效平臺。

但是據相關數據顯示,多數民間文化組織的生存狀況卻令人不樂觀,諸如組織松散、年齡老化、后繼乏人、經費短缺、缺少支持等等制約因素,使民間文化組織常常舉步維艱。堪稱湖北文化品牌的黃石愛樂合唱團,同樣處于尷尬的夾縫中。該團團長在2012年“兩會”期間,曾經對記者這樣傾訴自己的苦衷:“我們作為一個民間文化團體,能做到在全國乃至世界上都有所名氣,這中間歷經的艱辛是外人想象不到的,就希望這次兩會能讓政府更多地關注一下我們民間文化團體的生存環境”[6]。

要盤活民間文化組織,加強組織管理是當務之急。政府及文化宣傳主管部門要起到操盤手的作用。其一,政府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和規范引導職能,對民間文化團體的發展做出整體規劃。將所有依法注冊登記的民間文化藝術社團納入常態化管理范疇,根據不同團體的各自特色進行分類引導,及時協調、研究解決民間文化社團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組織聯合各方力量,發揮各自優勢,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推動民間文化產品不斷實現向文化精品的邁進。其二,政策支持,在積極扶持的同時,加強規范和監管。加大對民間文化社團的經費投入,建立起公平競爭的公共服務體系和監控評估體系,使民間文化社團真正成為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的社會自律性組織。其三,建立起政府對民間文化社團的綜合協調機制,在民間社團和企業之間牽線搭橋,使雙方攜手聯營,促成區域內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贏發展。政府還可成立文化發展基金,重點扶持優秀文化社團不斷壯大,鼓勵各類文化藝術愛好者依法成立相關專業協會,開拓凝聚文化藝術人才的陣地,使各類民間文化組織、各種民間藝術人才真正成為文化建設的生力軍、主力軍。

四、創造農村文化生產力

農村文化建設的內源力量,還有一個重要條件就是要因地制宜地走出一條文化產業化的路子。傳統鄉土文化是一方百姓的精神礦藏,也應當并且能夠轉化為造福當地百姓的物質財富。做好鄉土文化產業,有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推助農村經濟、滿足城鄉人民多樣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助文化傳承,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統一起來,使文化產業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支撐,是實現文化富民、文化惠民和文化育民并舉的通達之路,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經濟價值和民生意義。

廣大農村具有悠久而豐富的文化資源,勞動群眾經歷數千年積累的民俗文化、生產經驗、手藝文化的傳承,理應回歸到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去,在鄉土文化產業化的過程中,不斷吸收最新科學技術、增強文化認同,這是文化、經濟與鄉土社會發展相結合的有效模式。其實,將傳統鄉土文化轉化為物質生產力,已不乏成功的范例,如河北邯鄲以民間資本“入股”形式搞的“股份大舞臺”,組織具有地方特色各種技藝協會等等群眾自辦的文化合作組織,就是在服務村民、滿足自身文化需求的同時,積極開拓市場,成為致富渠道,進而孵化為農村文化產業。還有一些發端于農村的鄉土文化、民間手工藝品步入產業化發展道路,發揚、傳承了傳統技藝,促進了農民增收,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如著名的臨沂柳編,就是山東臨沂柳編手藝產業在農民祖輩“打柳編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農村文化產業,臨沂人感悟“走東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編花籃,”形成了“家家搞柳編,戶戶是工廠”的格局,折射出柳編這一民間工藝在臨沂人民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民間手工技藝在漫長的農業社會發展中,作為農業生產之外滿足人們衣食住行需要的重要生產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被不斷增添新的內容,成為一條延續不斷的造物文脈。傳承和創新傳統鄉土文化,與文化產業接軌,會使鄉土文化獲得源源不斷的經濟基礎和人才支撐。

鄉土文化產業化的關鍵是做強文化市場。既要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還要遵循市場化運作規律,爭得政府和民間的合力推動,在保護傳承、做響品牌上下功夫。統籌協調保護傳承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讓有生命力的民間文化回歸有內涵的、符合文化發展規律的狀態,以民間藝術生產、民間藝術展覽、民間藝術表演、民間藝術出版等形式使其成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建立傳習場所,培訓傳習人才,讓更多的人走近民間藝術。同時將傳統的民間藝術和現代藝術有機結合起來,在繼承的基礎上發揚光大。

要使鄉土文化轉化為經濟增長點,形成經濟和文化相互支撐、相互作用、共贏共生的格局,還要提升農民的文化消費觀念和文化消費能力。因為農民的消費習慣一般是秉承節儉、實用的原則,常常重物質生活輕精神生活,不論經濟條件優劣,在日常消費中大都是精打細算,量入為出,認為物質生活的消費是必須的,而文化消費則是可有可無的,再加之一些精神文化產品往往脫離農民的實際需求,導致農民沒有文化消費的興致和欲望。“據聯合國《國民經濟核算年鑒》顯示,在人均GDP達到3 000美元左右的中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文化消費比重占居民消費總量的7.6%。我國在2009年人均GDP就達到5 000美元以上,但我國農村文化消費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所占比重尚不足3%,因此,我國農村文化消費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農村文化消費將進入戰略機遇期。”[7]要提高農村文化消費水平,提高農民消費需求和消費興趣是前提。針對目前我國農村的農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齡普遍偏大(“空心村”現象)的狀況,通過教育、培訓等方式,提高農民素質,促使其文化消費的多樣化發展,努力為農村中老年居民提供他們所喜聞樂見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傳統文化產品,提供能幫助他們盡快脫貧致富的農業科技類產品。要提高農村文化消費水平,各級政府適時引導、加大投入,因地制宜開拓農村文化產品市場是關鍵。通過市場手段,使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達到優化配置,采取或直接投資、或資金補貼、或免費示范等多種形式,為農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支持傳統工藝、民俗文化產業的發展,拓寬農村文化消費渠道,優化文化消費環境,引領廣大農民成為鄉土文化產品的制造者、享用者和消費者。同時,挖掘農村的傳統歷史文化資源,突出地方特色,使資源與資本相結合,利用好農村原生態的田園風光優勢、紅色資源優勢,扶持傳統特色文化旅游產業、綠色生態旅游產業、紅色文化旅游產業,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與旅游相結合,以旅游促文化消費,提高文化消費能力。

總之,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充分利用民間文化基因,進行積極創新,將經典的民間文化作為一種文化資本,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轉化為一種現實的生產力,造福一方百姓,形成地方特色,即可使農村文化建設獲得不竭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 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www.news.cn,2011-10-18.

[4]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公報[N].人民日報,2011-10-19.

[5] 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

[6] 民間文化渴望關注扶持.黃石信息港435000.com,2012-01-04.

[7] 胡昱.想消費有消費能消費[N].光明日報,2012-02-09.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北師范大學學報》 2016-08-3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在线 |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不卡 | 这里精品国产清自在天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