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后鄉土性:理解鄉村社會變遷的一個理論框架
鄉村社會從歷史到今日,已發生了諸多的變遷。如何理解當下鄉村的形態、問題和未來方向,是鄉村社會研究領域理論探討的重要方向。鄉土性概念是基于20世紀上半葉的經驗現實從社會結構-文化功能的維度對中國鄉村社會基本性質的理論概括,后鄉土性是為分析和解釋經歷系列改造和轉型之后鄉村出現空巢社會、兼業生計、〖JP+1〗自治與建設并行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現實形態、特征、性質、成因及其應對提供一種理論框架。相對于過密化論、二元發展論、新鄉土社會論、“空心化”論或城鎮化論,后鄉土社會論把后鄉土性的維續和鄉村的變遷視為現代化背景下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社會的一種新常態,從而為理解鄉村社會的現實、問題和趨勢提供了一種客觀中性和建設性的分析框架,可有效地解釋鄉村變遷的歷史原因、現實問題的根源,以及建設與發展的可能路徑。
理解和認識中國的鄉村社會,不只是了解當下鄉村是怎樣的形態,把握現實形態下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以及是怎樣變遷而來的,意義更為重要。關于鄉村社會的結構與變遷問題,實際上是鄉村社會研究領域的一個核心問題。對鄉村社會變遷的理論探討,將有助于增進對鄉村現實問題的認知,對推動這一研究領域的理論進展也有著積極意義。
一、解釋鄉村變遷的幾種理論視角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甚或將來,鄉村都是中國社會的重要構成。鄉村社會從歷史到今日乃至未來,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的移動,發生著這樣那樣的變遷。如今,鄉村社會是什么樣的形態?是由何種形態變遷而來的?又是怎樣變遷的?這些關于鄉村社會變遷的問題,一直是學界關注和探討的問題。既有從社會史角度,也有從社會學、人類學視角,還有從政治學、經濟學等角度,來考察和探討鄉村社會變遷諸問題,形成了諸多理論解釋。下文梳理和回顧其中幾個主要的理論,目的在于說明后鄉土性的概念框架所要解釋的鄉村變遷問題,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解釋在理論脈絡中的意義。
1.鄉土社會
中國的鄉村社會變遷研究曾受功能主義人類學理論與方法影響較大。功能主義人類學重要代表人物拉德克里夫-布朗在中國講學交流期間,就曾提出“對于中國鄉村生活社會學調查的建議”,認為“在中國研究,最適宜于開始的單位是鄉村,因為大部分中國人都住在鄉村里;而且鄉村是足夠小的社區。”布朗建議開展鄉村社區研究要包括三個部分:
一是共時性研究,二是鄉村社區外部關系的研究,三是歷時性研究。①中國社會學的社區研究倡導者吳文藻較為認同布朗的建議,在中國大力推進了鄉村社區的社會人類學調查研究。費孝通在云南和江蘇農村開展的村莊研究,是鄉村社區學派具有代表性的研究。
社區學派對鄉村社會變遷的考察與分析,主要采取功能主義的策略,也就是對鄉村社會主體的行動以及與其相應的制度的功能加以分析,如費孝通提出:“如果要組織有效果的行動并達到預期的目的,必須對社會制度的功能進行細致的分析,而且要同它們意欲滿足的需要結合起來分析,也要同它們的運轉所依賴的其它制度聯系起來分析,以達到對情況的恰當的闡述。這就是社會科學者的工作。”②
鄉村社區研究以村落為考察對象,將社區視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文化整體,通過對其社會文化制度的功能分析,揭示微型社會的結構,以及所發生的變遷和變遷的機制。
在對鄉村社區的經驗考察基礎之上,費孝通作了“鄉土社會”的理論概括:“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說中國社會的基層是鄉土性的,那是因為我考慮到從這基層上曾長出一層比較上和鄉土基層不完全相同的社會,而且在近百年來更在東西方接觸邊緣上發生了一種很特殊的社會。”③鄉土社會理論主要是從社會結構-文化功能的維度對20世紀上半葉中國鄉村社會的總結,鄉土社會在結構上是傳統的,與現代社會呈鮮明對照,與鄉土社會關系結構相對應的,則是鄉土文化在其中所發揮的功能。
鄉土社會理論高度凝練了中國傳統鄉村社會與文化的經驗事實,為理解鄉村社會結構及鄉土文化功能提供了一個重要框架,讓我們可以把較多的鄉村社會現象和問題置于這個框架之中來加以分析和認識。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和現實是,在現代化大潮中,鄉村社會已經并正在發生著劇烈的社會變遷,鄉土社會理論只有更新,才能更準確概括和解釋當下中國鄉村社會的結構及其特征。
2.內卷化與過密化
對現代化和市場化沖擊下的小農及其農業生產的特點,吉爾茲(C.Geertz)將印度尼西亞的小農生產概括為“內卷化”(involution)。小農生產的內卷化傾向及特征主要有兩種基本表現:一是小農家庭對小農生產的依賴,即小農經營方式已內卷為鄉村社會的構成;二是小農生產的邊際收益的滯脹,即小農家庭的生產經營狀況受制于傳統鄉村社會與文化因素,難以取得突破性的變遷。④
中國的小農在現代化過程中,又有怎樣的變遷與特點呢?黃宗智認為,吉爾茲對印尼小農所作的“內卷化”概括,也能反映中國小農家庭及鄉村社會變遷的特征。在對長江三角洲鄉村社會變遷史的研究中,黃宗智用“過密化”理論解釋了小農家庭與鄉村社會變遷的規律和特征。⑤所謂“過密化”,是指在人地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小農家庭的生產面臨著勞動力日均邊際收入水平遞減的現象與問題。對小農家庭來說,由于耕地規模是有限的,所以隨著家庭人口的增長,即便農業總產量會緩慢增長,而家庭人均邊際收入水平的增長是非常緩慢的,甚至可能是負增長。小農生產的“過密化”問題使得傳統鄉村社會出現有增長而無發展的現象,即小農經濟總量可能在增長,但鄉村社會未能得到真正發展。
無論是“內卷化”還是“過密化”理論,都對鄉村社會的經濟基礎和特點作了高度的概括,為理解小農家庭的經濟活動與鄉村社會變遷之間的關聯,提供了一種視角。但是,這一理論視角有著濃厚的結構決定論色彩,將傳統鄉村社會變遷與發展的滯后性歸結于社會文化結構和人地關系結構,那么對鄉村變遷中的差異性就難以作出合理的解釋。
如果從波蘭尼(K. Polanyi)的“嵌入性”(embeddedness)角度來看小農生產的“內卷化”現象,⑥或許還可理解傳統小農生產與現代市場經濟的本質差別,而把小農生產的發展困境歸結為人地矛盾導致的“過密化”問題,這并不足以準確揭示中國傳統小農家庭與鄉村社會在現代化大潮中的境況和問題。農民堅守著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規模農業生產,并承受著較低收入的生活壓力,這樣生存形態并不意味著小農毫無進步和發展,而且緊張的人地關系只是其中的影響因素之一,而非決定性或關鍵性原因,因為農民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能動性來破解人地矛盾的結構困境,而小農生產之所以維續著、變遷著,那主要是因為小農生產并非孤立的,而是嵌入于鄉村社會與文化之中,隨鄉村社會存在而存在、隨其變遷而變遷。
3.底層社會
如今,在社會快速轉型與發展的過程之中,鄉村社會常被視為底層社會,即由社會底層群體構成。如李強關于當前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倒丁字形”理論,⑦根據國際職業指數(ISEI),將農民職業視作社會底層職業,因為按照這一職業分數(23分),排在現代社會職業系統的底層位置。在中國,農民群體的規模依然很大,因而他們構成了倒“丁”字中的一橫,也就是當今中國社會的底層大眾。
還有學者從歷史的、政治社會學的視角,將鄉村社會視為底層社會。裴宜理認為,由農民構成底層社會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從一個重要側面,反映了底層農民受壓迫、受剝削的現實。⑧斯科特(J.Scott)將東南亞小農視為遵循“生存倫理”和“安全第一”原則的“弱者”群體,或者說是“無權群體”,他們的生存與反抗形態,其實并非像一些農民起義或農民革命研究所描繪的那樣,而是有著他們平常的“弱者的武器”,也就是他們生活與反抗的日常形式。⑨
無論從社會分層的角度,還是從歷史、政治的視角,底層社會理論雖在一定意義上闡釋了農民和鄉村社會的地位特征,但是,鄉村社會并非同一性的,所有鄉村并不都是一樣的。而且農民群體亦非同一的,農民對自己階層地位的認同有著差異性的分布,⑩而不是按照國際標準所劃分的那樣,統一為社會底層。在社會高度分化的今天,中國的農民群體其實是一個復雜多樣的群體,廣義上的農民現已分化成多職業、多階層的群體。
4.二元發展論
在發展經濟學中,有一種理論觀點認為,現代化發展進程中會出現較為發達的現代部門與相對滯后的傳統部門的二元分割,而且傳統部門的勞動力會被吸引和轉移到效率更高的現代生產部門。如約翰遜(D.G. Johnson)認為:“今后幾十年,農業部門和農村地區的就業調整將會成為中國所面臨的主要困難。”“隨著經濟增長,農業所需做出的主要調整是改變它所使用的資源數量和結構。”⑾
就中國鄉村發展的現實和中國特色的制度而言,二元結構與鄉村發展有著自身相對獨特的意義。筆者曾提出,當前中國鄉村社會變遷在結構上出現了“雙二元”的格局:一方面,諸如戶籍制度等已有的制度安排型塑了城鄉分割的二元結構;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后,鄉村勞動力流動“給原先的二元結構增添了一層,即體制內與體制外的二元化。”⑿因為對于流動的農民來說,他們既要在城市與鄉村之間來回流動,又要在體制內與體制外之間擺動,由此實際形成鄉村居民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二元化格局。
從二元發展論的視角來看待和解釋鄉村社會變遷,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強調了結構、制度因素對遷所具有的決定性的意義,盡管鄉村變遷也被視為一種社會過程,但這一過程卻是方向和軌跡已被結構、制度決定的動態過程。也就是說,在現代化過程中,鄉村社會變遷受這一大趨勢及其相應的結構和制度安排所制約。二元論的問題和局限在于,對鄉村變遷的動因和未來作宿命論的理解,將鄉村發展的未來走向歸之于現代化的趨勢,或是將工業化國家鄉村終結的歷史看作是當今鄉村社會的未來走向。理解當今中國鄉村社會變遷,確實需要以現代化的社會轉型作為大背景,然而同時也需要關注和思索為何鄉村與現代社會共存這一現實問題,以及當今鄉村社會的特質與性質問題。
二、后鄉土性:特質與性質的維度
如何理解和解釋現代化進程中的“鄉土中國”的社會變遷呢?對這一問題,或許有多個維度、多種解釋框架。將經歷現代化變遷之后的鄉土社會理解和解釋為具有“后鄉土性”,主要是基于中國鄉村社會的特質和基本性質而言的。
用后鄉土性來概括和解釋當下的中國鄉村社會,是要說明在現代化的大趨勢下,中國鄉村社會具有著自己的一些特質。正是這些特質,使得鄉村變遷與社會現代化并行相隨,而非被現代化所取代。
“特質”是文化相對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本尼迪克特在對文化比較研究中,發現不同類型的文化有著不同的特質,如“阿波羅型”文化與“酒神型”文化的差異,就主要體現在各自有各自的文化特質。⒀
現代化進程中的鄉村社會,有著與城市社會所不同的特質。鄉村社會的特質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村落共同體;二是熟悉關系;三是情感與道義聯系。鄉村社會的存在和維續是以村落或村莊為物質基礎和空間載體的,就物質形態和空間形態而言,鄉村社會就是由一個個村落或村莊構成的。如果沒有村落,鄉村社會也就無從談起。所以,村落或村莊是鄉村社會特質的核心標志。鄉村居民聚村而居,共同分享著一定邊界范圍內的資源,在一定邊界范圍內共同生活,并對這一邊界范圍內的人有著認同心理,在此基礎上也就形成了村落共同體。村落不僅僅是一種地域性社會空間,而且還是一種社會生活共同體。作為一種共同體,村落既有地域的共同性,即村民聚居在這個共同的地方已有歷史的延續性;此外,村落也有社會經濟與文化心理的共同性,也就是指村民在生產生活與文化心理上有著密切的互動和聯系,因而具有許許多多的共同之處。
盡管在城市化的快速擴張過程中,每年會有數萬個自然村落隨之消失。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年輕的農村人以入學和就業等方式步入城市化的軌道,即便在村里成家立業的村民,其中也有一大批人不在村莊里“安居樂業”,而是要進城打工。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到的事實是,目前村落依然廣泛地存在和延續著,依然有大量的人口居住和生活在村落之中。從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來看,到2012年,全國仍有58.8萬多個村民委員會,鄉村住戶有2. 7億多戶,鄉村人口有9. 7億多。⒁由此可見,村落作為鄉村人口的生活共同體,雖經受著現代化與城市化的沖擊,但依然是現代社會中具有相對獨立性和自身特質的構成之一。
村落共同體的維續和變遷,為鄉村社會的結構特質的形成奠定了時空基礎。正是因為村落共同體內的各家各戶是長期生活于這個時空場域,祖祖輩輩在此繁衍生息,彼此之間相互守望,由此也就彼此相互熟知、知根知底。所以,鄉村社會在結構上仍是由熟悉關系構成的,熟人社會仍是鄉村社會的特質。
關于當前鄉村社會的關系與結構特質,基于費孝通的“熟悉的社會”論,已有多種多樣的觀點,有“半熟人社會”的觀點,認為在村民自治選舉中,行政村內的社會關系不同于自然村落的熟人關系,而是一種半熟人關系。⒂而“無主體熟人社會”論則出,后革命時代的鄉村社會出現了“空心化”的特征,熟人社會逐漸走向沒有主體的熟人社會。⒃還有一種“弱熟人社會”的觀點,從社會網的分析角度,認為一些村落中村民之間的網絡是間接連接構成的,所以村民之間也難以熟知。⒄甚至在一些媒體上,根據鄉村社會出現的人情冷落的個例事件,延伸出鄉村社會“熟人關系的陌生化”觀點。
“熟悉的社會”是對鄉村社會的地方性與整體性結構特征的一種概括,而非指微觀的、個別的人際關系或社會網絡狀況。經歷經濟轉型、社會與文化變遷之后,鄉村社會中諸多微觀結構與行動都可能已發生這樣那樣的變化,其中就包括人際關系和交往方式的變化。然而,村落共同體的地方性以及共同體的整體性特征依然留存。
在村落共同體中,村民之間的關系是熟悉的。熟悉的關系并非指具體的兩個個體間的交往情況和熟知程度,而是指村落社會關系是相互熟知的。熟悉的社會是一種信息非常對稱的社會,也是一種信息透明的社會。信息對稱指的是自我與他人是知根知底的、相互能達成默契的。不論兩個村民個體之間是否有直接的交往和互動,也不論一個人對其他個體具體情況的熟知程度如何,人們都能達到相互熟知或知根知底,因為村落共同體本身就是一個信息透明的社會。在一個固定的場域里,個人及其社會關系的信息其實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人們的行動信息也容易被村里人所知曉,并不一定需要專門的努力就能達到。
熟悉關系仍代表著鄉村社會的一種特質,因為這是與城市社會關系有著本質區別的。盡管在城市化擴張和鄉村勞動力流動的沖擊下,鄉村社會熟悉關系也處于變遷之中,但在村落生活共同體依然存續的情況下,基于地緣和血緣而形成的熟悉社會關系的特征也繼續留存。
在鄉村社會,村民之間有著這樣或那樣的情感與道義聯系,這也可以說是鄉村社會的特質之一。特別是在村落社會里,人們的情感與道義聯系尤為明顯。在城市社區,居民雖也居住生活在同一個小區空間里,而且在一些單位集中居住小區,有些居民之間也可能相互認識。但是,他們之間并不會基于小區而產生緊密的聯系。而在鄉村社會,村民之間會基于地緣關系、血緣關系以及姻親關系形成較為密切的情感與道義的聯系,這種聯系會在鄉村居民的社會行動中得以體現。例如,鄉村各地都有各種各樣的人情禮俗,人與人之間有著基于一般互惠原則的禮尚往來,由此產生了鄉村社會內“禮物的流動”的習俗。⒅村民之間的人情交往,以及禮物的交換,既反映出鄉村人際之間的情感聯系,也體現出基于情感而產生的道義與責任原則。也就是說,鄉村社會的村民之間既有進行情感聯系的基礎和需要,同時也有維系情感聯系的責任和義務。
后鄉土性概念的提出,也是用來概括和解釋當前中國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理解中國鄉村社會,需要從整體上把握其基本性質。那么,將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概括為后鄉土性,究竟是出于怎樣的理解呢?或者,后鄉土性所概括的是鄉村社會的哪些性質與特征呢?
后鄉土性的意義是,鄉村社會在經歷現代社會轉型與變遷之后所顯現出的鄉土性特征,亦即轉型與變遷之后的鄉土性。在一般現代化理論中,社會的現代化轉型是與工業化、城市化過程相伴隨、相統一的,也就是說,鄉村社會的現代化轉型的基本走向和結果也就是城市化,傳統鄉村將走向終結。然而,中國鄉村社會發展與變遷經驗則顯現出不一樣的現實,那就是鄉村社會也在經歷著快速的現代化轉型,與此同時,鄉土性的特征又以不同形式和形態維續著,由此構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鄉村社會變遷與發展經驗。
之所以用后鄉土性來解釋如今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是因為鄉土性特質在一系列鄉村改造與建設過程中,已經并正在發生著變遷,鄉村已從鄉土社邁入后鄉土社會。后鄉土性的轉換突出地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封閉穩定的村落共同體已轉換為“流動的村莊”。變遷之后的鄉土性特征,突出地表現在村落所發生的巨大變化之上,那就是在改革開放后,鄉村人口大量向外流動,如今的村落已演變為“流動的村莊”和“空巢社會”。⒆由此看來,如今的鄉村社會,雖然村落共同體依然存在和延續,但共同體內的主體以及主體的社會行動都已發生了實質性的變遷。
鄉土社會的村落共同體是村民共同生產、生活的統一體,而在“大流動”的背景下,村落成為主要由老人、婦女和兒童留守的“空巢社會”,村落主體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已經與村落發生了分離,大量的村民大部分時間已不在村莊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而是要向外流動來尋求營生的機會,村落社會主要由老人和婦女來支撐和維持著。
鄉村“空巢社會”的來臨,某種意義上說是后鄉土性的典型表現,也可以說是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鄉村社會變遷與發展的“新常態”,因而沒有必要將這一鄉村形態與特征悲觀地理解為鄉村的“空心化”,甚或村落的“終結”。⒇鄉村向空巢社會的演變,雖帶來諸多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但同時也要正視這一現實及其內在意義。一方面,鄉村空巢社會意味著鄉村及其鄉土特質以一種新的形態維持和延續下來;另一方面,鄉村居民在鄉村與城市之間的社會流動也以一種中國特有的方式調和著城鄉二元對立,為鄉村和城市發展提供了一種具有彈性的機制。
其次,依靠土地以農業為主的生計模式已轉換為農業+副業的兼業模式。后鄉土社會的另一個重要變遷就是農戶生計模式的轉型,盡管在鄉村發展進程中,農業經濟與糧食生產也在不斷增長和發展,但是對于多數農戶而言,農業卻已經不再是主要的生計模式。多數農戶的生計模式屬于農業+副業的兼業模式,而且越來越多農戶的主要經濟收入與生活來源是依靠外出打工或工商經營,從農業收入在農戶總收入中所占比例來看,較多農戶的主業其實已從農業轉型為非農業。
盡管“民以食為天”,盡管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但農業之于鄉村居民的生計來說,其地位或重要性卻已經發生改變。這一變化是現代化和市場化背景下鄉土社會的一個重要轉型,也是后鄉土性的又一典型特征。
此外,鄉土文化在與現代性文化的交匯融合中走向分化和多元化。文化是人們在生活中形成的知識、規范和價值系統,隨著現代性文化不斷向鄉土社會的滲透,村民生活方式從單一的村落生活邁向鄉-城兩棲生活,社會經濟的轉型驅動著鄉土文化的變遷。
雖然村落共同體仍在維續,但是,在現代性和市場文化的沖擊之下,鄉村文化的“鄉土本色”已經漸漸淡去,鄉土文化出現傳統與現代、本地與外部的分化,知識、規范與價值觀念正走向多元。如今,我們在鄉村社會也能看到一些傳統的、鄉土的文化元素,但越來越多的鄉土文化成分如傳統的技藝、道德和價值觀念漸漸離我們遠去,變成了社會記憶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此可見,不斷變遷的鄉村文化已具有了后鄉土性的特征。
所以,無論從村落的結構,還是從村民的職業結構,以及鄉村文化的構成來看,當前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都與傳統鄉土社會有了巨大的改變。正是在這些改變中,我們既能看到一些留存的鄉土特質,又能看出鄉土社會走向后鄉土社會的過程。
三、后鄉土性的歷史與經驗事實
鄉村社會的后鄉土性特征的形成,其實是經歷了一系列歷史變遷的結果。從歷史的角度看,鄉土社會所經歷的一些重要變遷歷程是值得關注的。就其對鄉村社會性質的影響而言,有兩大類的歷史過程對后鄉土性的形成作用顯著。一是在1949年后對鄉村社會的一系列改造的歷史事件。二是改革放后的市場轉型。
1949年后到1980年代初農村改革前,某種意義上說,對鄉村社會的改造成為鄉村變遷的歷史主旋律。鄉村改造是多方面的、一系列的,首先是鄉村土地制度的再造。鄉村土地革命的全面推進,確立了土地公有制的新制度安排。鄉村土地制度的更新與改造,實際上已經改變了鄉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制度基礎與制度框架,同時也意味著鄉土社會的制度基礎已經發生變化。
其次是農業經營體制和鄉村社會架構的改造。農業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歷史,改變了農戶自主個體經營體制,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最終轉向集體經營體制,也就是“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農業生產經營體制。這一經營體制顯然與鄉土社會的小農家庭的個體經營體制有著非常大的差異。對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的改造,實際上也改變了對鄉村社會的構成方式。在農業合作化和集體經營體制下,鄉村社會的農戶與村落的基本構成形式,增添了合作社、生產小隊和生產大隊等生產經營組織,這些派生出來的新型組織改變了鄉土社會的原結構,同時也面臨著派生結構與原結構的整合問題。由此看來,后鄉土社會是由鄉土原結構和鄉村改造派生出的結構而構成的社會。
鄉村改造還包括對鄉土文化的改造。“破四舊”和“文革”事件以政治運動的方式推進了對鄉村文化的改造,為了再造與集體化經營體制相對應的新文化體系,許許多多傳統的、民間的和鄉土的文化要素被列入“舊文化”或“封建文化”的范疇之內,成為重點改造的對象。鄉土社會中的風尚、習俗、信仰體系和價值觀念等經歷改造之后,已經發生了重大改變。改革開放后,鄉村的一些地區雖根據社會記憶,努力地恢復和重建鄉土文化,然而即便如此,被改造的鄉土文化其實已經難以復原,恢復與重建的鄉土文化實際上已具有后鄉土性了。
鄉土社會經歷一系列改造的歷史事實,反映出鄉土性無論在制度基礎方面,還是在經濟與社會結構方面,乃至在文化層面,都已發生了較大程度的變化,鄉村改造運動已改變或沖淡了“鄉土本色”。(21)盡管鄉土性的一些元素如村落共同體、熟悉關系和禮俗傳統仍部分地維續著,但是,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其實已發生改變,變遷之后的鄉土性特征也就具有了后鄉土性。
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全面推進之后,鄉村社會也在經歷著市場轉型的歷史過程,城鄉二元分割格局下的鄉村,也開始面向并走向市場社會。理解后鄉土性與鄉土性之間的差別,市場轉型是一個重要的視角。在鄉土社會里,雖然也有地方性市場體系,農民也會與市場或多或少有一定聯系,如從市場中獲得一些工業品和生產資料。而隨著向市場社會的轉型,農民與市場、鄉村與市場、基層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則演變成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社會聯系。市場之于鄉村社會的生產和生活而言,已經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直接地面向市場,并且要依托于市場來獲得資源和機會。
后鄉土社會與鄉土社會相比有一個突出特征,那就是鄉村社會的流動性大大增強,亦即大量的鄉村居民在向外流動,流動既有空間上向鄉村之外流動,也包括職業或生計上向農業之外流動。后鄉土社會這一典型特征的形成,究其本質而言,實際上是市場轉型的一種結果。鄉村社會之所以出現大流動,歸根到底就是市場力量和市場機制驅動與作用的結果。廣大農民為了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他們也在不斷地“闖市場”,試圖通過市場機制來爭取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生活。
既然鄉村社會也在經歷市場化轉型,那么,為何沒有出現工業化國家那樣的鄉村城市化,而是形成了大量“農民工”在鄉村與城市之間來回流動的后鄉土社會呢?這或許就是中國鄉村變遷與發展的特有經驗,這一經驗可概括為具有“雙二元格局”的特征,也就是除了城鄉社會經濟二元格局之外,還存在著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制度二元格局,(22)因為“農民工”雖然可以在城市社會尋找到市場機會,但這機會大多屬于體制外的機會,大量“農民工”仍然難以通過制度安排的途徑融入到城市社會。
由上述分析可見,后鄉土性反映的既是鄉村社會改造與轉型的歷史過程,同時又是當前鄉村社會變遷的經驗現實。基于這些歷史和經驗事實,后鄉土社會理論的解釋框架是:當前鄉村社會的村落共同體、家庭農業、熟悉關系和禮俗習慣依然存在和維續著,表明鄉土性特征仍部分留存;然而,如今的鄉土性已經受到系列鄉村改造和市場轉型的影響,不流動的鄉土已演變為“大流動”的“空巢社會”,鄉村社會結構出現了分化和多樣化;隨著國家農村建設的推進和深入,鄉村社會空間的公共性越來越強;鄉土文化在與現代性文化的交匯和碰撞下,也產生了文化與價值的多元化趨勢。
四、后鄉土社會的理論解釋效度
作為一種理論解釋框架,其意義關鍵在于理論解釋的有效性。那么,后鄉土社會理論的解釋效度究竟如何呢?對一種理論解釋有效性的評估或判斷,并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而是具有相對性。所謂相對性,就是指要相對于其他相關理論、要針對具體的現實問題、要針對相應的實踐。
在關于鄉村社會基本性質的理論概括方面,鄉土社會理論主要是基于20世紀上半葉中國基層社會的經驗事實而作出的一種概括與總結。如今,時過境遷,鄉村社會的現實狀況已與當時的情形發生較大差異。如果繼續用鄉土社會的理論框架來解釋當前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顯然不能將鄉土變遷的部分涵蓋進去,從而導致理論解釋的非窮盡性。理論解釋需要與時俱進,需要針對現實經驗而不斷更新發展。后鄉土社會的理論解釋框架正是對鄉土社會理論的繼承與發展。在對鄉土社會理論的更新與拓展方面,也還有一種“新鄉土社會”論觀點,這一觀點也是基于鄉土社會所發生的改變和變遷而提出,也是試圖對當前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而提出的。不過,該論點主要是概念性的,以及對經驗現實的描述,(23)并沒有對新鄉土性作進一步理論分析,而且用“新鄉土”來解釋當前鄉村社會性質,存在價值判斷之傾向。現實的鄉村是從鄉土社會變遷而來,是否為“新”,仍需要更多歷史和經驗的事實作進一步論證。
相對于過密化論和二元發展論對鄉村發展問題的社會史與經濟學的解釋,后鄉土性為分析和解釋鄉村社會發展過程及現狀提供了一個綜合框架。過密化論和二元發展論雖分別從人地關系和傳統與現代部門的差別角度,解釋了鄉村發展的滯后性,底層社會論也是從政治與權利的角度闡釋了鄉村的弱勢地位。然而,當下鄉村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并非僅僅為人地緊張問題和經濟發展滯后問題,運用后鄉土性的框架來加以分析和解釋,則更加貼近現實經驗,并可綜合性地概括當前鄉村社會的基本形態和基本性質,及其來龍去脈。一方面,后鄉土性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探析鄉村社會變遷的歷史過程和現實狀況,而不是僅僅關注鄉村發展的滯后性。就現實而言,鄉村發展存在差異性,而非普遍的滯后、普遍的底層,有些地區的鄉村已取得理想的發展。另一方面,從后鄉土社會的視角去分析和理解當前鄉村的基本性質,可以更加全面地認識鄉村經濟、政治、社會與文化所發生的變化。
在“三農”問題研究領域,不同的研究提出和關注各種各樣的、甚至是瑣碎的問題,而對基本問題及其性質則并未作出有效的分析和總結。針對當前鄉村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現實問題和挑戰,后鄉土社會的理論框架較為清晰地揭示了基本問題或根本問題,也就是鄉土社會在遭遇系列改造和市場轉型之后所面對的農民何以獲得均等市場機會、鄉村社會發展如何調和城鄉二元及體制內與體制外二元的雙二元分割以及鄉村文化斷裂與矛盾何以修復與重建等問題。
針對現代化大背景下的鄉村發展實踐,諸如鄉村“空心化”與衰落論等觀點,注重用“問題”的框架來分析現實及其成因,此類分析傾向于關注鄉村發展中負面的現實,以及現實的消極意義。而從后鄉土社會的視角來看鄉村社會的流動與空巢化的實,可以理解現代化和市場化的大勢與這一現實之間的聯系,并未完全將其視為悲觀的結果。與此同時,又不像城市化理論那樣將鄉村終結看作是一種必然趨勢,而是把后鄉土性的維續和鄉村的變遷視為現代化背景下中國鄉村社會的一種新常態。盡管這一社會形態也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后鄉土社會的存在對調節城市化與鄉村發展的二元對立也起到了彈性作用。
總的來看,后鄉土性為理解和解釋當前中國鄉村社會的現實、問題和趨勢提供了一種客觀中性和建設性的分析框架,這一理論有效地解釋了鄉村變遷的歷史原因、現實問題的根源,以及建設與發展的路徑。
五、結論與討論
從學科演進的內在規律看,學術研究的本質意義在于推進相關領域理論的發展,也就是要在研究積累的基礎上對一些基本問題及其基本性質提供一般性的認識。關于中國鄉村社會的社會學研究,可以說已經累積了較多的歷史變遷和現實問題的經驗研究,要進一步推進其向前發展,就需要有理論自覺,(24)亦即在已有研究經驗積累的基礎上,開展各種各樣的理論概括與思想爭鳴。鄉土社會理論正是根據20世紀上半葉的經驗現實而對中國鄉村社會基本性質的一種理論概括和解釋,鄉土性本色集中反映了工業化、現代化遲滯發展背景下鄉村基于土地的農耕生計而衍生出的社會與文化結構特征,以及變遷的形態和機制。后鄉土性概念是對鄉土社會的變遷歷程和現實形態的一種概括,目的在于為理解當下鄉村社會的現狀、問題及其基本性質提供一個解釋性框架。
后鄉土性既反映了鄉土社會經歷一系列變遷與轉型之后所具有的基本性質,也代表了中國鄉村社會變遷的歷史和現實形態所具有的特質。從后鄉土性的視角來理解鄉村社會變遷,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鄉村社會在現代化、城市化背景下所發生的改變,并能正視變遷與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理解當前鄉村的現實形態和問題所具有的一些特質。如今,鄉村空巢社會的出現,是否代表鄉村都在衰落凋敝?是否意味著會一直衰落下去直至終結?如果從后鄉土性的角度去理解這一現象,就可以將其解釋為鄉土社會變遷與發展所處的一個階段、一種新的常態。在后鄉土性階段,鄉村仍保留著部分鄉土特質,諸如村落共同體、熟悉關系、家庭農業和小傳統禮俗等,但鄉村社會的基本性質已經發生改變,不再是傳統的鄉土社會了。在后鄉土社會,人們的生計模式走向兼業化,鄉村治理不斷邁向公共管理,鄉土文化在走向多元化。
至于后鄉土社會所面臨的問題與困境,可能需要聯系市場轉型和城鎮化的大勢去加以全面地理解和積極地應對,如果僅僅消極地看待這些問題,并以悲觀的態度去進行批判,可能會影響我們對問題基本性質的客觀把握和深入的理解,也對問題的應對和解決缺乏建設性的見解。用后鄉土性的框架去分析和理解當前鄉村社會變遷與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可有效解釋這些問題的歷史聯系和宏觀層面的原因,同時可針對現實的形態和特征積極地正視問題,探索應對問題的有效路徑。
注釋: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文雜志》2016(1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