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19~2020)
陳文勝 王文強 主編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ISBN:978-7-5201-7162-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摘要
本書對2019年以來湖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主要進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進行了深人分析,對當前湖南鄉村振興的基本態勢作出了研判,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推進湖南鄉村振興的對策建議。
湖南在實現鄉村振興階段性目標上取得了良好進展:一是以產業振興為重點推動鄉村生活富裕,在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加快農民增收和消除貧困、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二是以人才振興為關鍵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在實施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推動鄉村就業創業等方面取得了較好成效;三是以文化振興為根本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在農村思想道德文化建設、補齊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短板、推進移風易俗、開展鄉風文明陣地建設等方面的成果較突出;四是以生態振興為支撐打造鄉村美麗家園,在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計劃、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治理、造林綠化、鄉村建設規劃等方面的工作進展順利;五是以組織振興為保障構建現代鄉村治理體制,在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推動農村公共供給轉向普惠型、深化村民自治實踐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績。但同時,湖南在農村決勝全面小康上還面臨著不少困難與挑戰:一是農民收人水平偏低,持續增長困難較大;二是區域農村發展差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存在薄弱環節;三是貧困地區發展基礎薄弱,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壓力較大;四是農村人居環境與群眾的期盼還有距離,鄉村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的風險還較大。
隨著湖南農業農村發展進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推進鄉村振興銜接融合的新階段,當前鄉村振興的基本態勢是:一是扶貧工作由超常規治理向常規治理轉變;二是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供給由對貧困地區的特惠向城鄉融合的普惠轉變;三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由結構調整向全產業鏈融合轉變;四是農民增收由依賴傳統路徑向激發新動能轉變;五是鄉村治理由注重管理服務向多元共治轉變。
加快推進湖南鄉村振興的建議是:一是以農民需求為導向對標對表“補短板”,加快推動義務教育、社會保障、農村安全飲水、基層公共服務、農村危房改造、農村通組道路全覆蓋。二是突出市場導向發展精細農業“保供給”,建立區域農業產業布局的正面清單與負面清單,著力打造知名品牌,構建差異化農業支持保護機制,提升農業設施裝備現代化水平。三是著力縣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就業機會“促增收”,發展富民鄉村產業,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實體經濟集聚,加強縣域產業項目建設。四是完善鄉村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增活力”,加快各類鄉土人才培養,加大人才下鄉引導力度,探索建立從縣到村的鄉村振興促進會,推進城鄉人才交流。五是推進財政支農、農地制度、農業管理改革“強動力”,完善多元投人機制,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本書還對長沙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武岡市從脫貧攻堅向全面小康與全域鄉村振興邁進的改革創新實踐探索、長沙縣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踐探索、江永縣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銜接的實踐探索、祁陽縣推進全域鄉村振興的實踐探索、華容縣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踐探索等進行了深入調查分析,對湖南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創新、推進疫情防控與農村全面小康有機銜接等進行了專題調查研究,以總報告、區城篇、專題調研篇的形式,對湖南鄉村振興進行了多層面剖析、多視角審視。
關鍵詞: 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 城鄉融合
【目錄】
B.1 湖南2019~2020年鄉村振興研究報告
Ⅰ 總報告
B.2 長沙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研究
Ⅱ 區域篇
B.3 從脫貧攻堅向全面小康與全域鄉村振興邁進
B.4 以城鄉融合發展建設全面現代化先行示范區
B.5 “老少邊窮”縣的高質量脫貧奔小康樣本
B.6 推進農業大縣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協同發展
B.7 洞庭湖地區農業大縣的全域鄉村振興之路
Ⅲ 專題調研篇
B.8 湖南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調研報告
B.9 推進疫情防控與農村全面小康有機銜接
B.10 長沙縣潯龍河村的鄉村振興多元投入機制創新實踐
B.11 后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