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岳陽縣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如何落實“提速、升級、增效、惠民”的工作目標,應該走什么樣的路?選擇什么樣的發展方式?是決定我縣工業經濟能否科學跨越的關鍵性問題,近期,我局圍繞調結構、轉方式,加快我縣工業經濟發展為主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形成了一些思考,現將有關情況綜合如下:
一、我縣工業經濟發展強勁,成效顯著
近年來,我縣堅持以招商引資為抓手,依托龍頭企業做強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產業升級,優化產業結構,促進了縣域經濟科學跨越式發展。2009年我縣被評為湖南省經濟強縣,并榮獲湖南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先進單位,在岳陽市新型工業化工作綜合考評中排名全市第一。
1、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核心,工業主導地位明顯增強。我縣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一大批優勢骨干企業迅速做大做強,2009年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28家,實現總產值130億元,同比增長32.7%;實現工業增加值40億元,同比增長31.6%。工業占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34%上升到2009年的42%。新型工業化真正成為了縣域經濟發展的第一推動力。今年來,我縣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要求,對臺灣農民創業園、生物醫藥工業園、建材工業園、麻塘電磁鐵工業功能區、新開食品功能區和鹿角臨港產業區“三園三區”進行了科學定位,實行錯位發展。著力推進以科倫制藥、頤通管業為龍頭的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產業??苽愜洿a線已于4月27日投產、高速塑瓶生產線5月底正式投入生產;總投資4.68億元的頤通管業項目3月31日投入試運行;華虹服裝投資8000萬元年產60萬件高檔純棉免燙休閑服裝生產線和利爾康二期項目正式投產。今年元至5月,全縣已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61億元,同比增長39.9 %,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17.6億元,同比增長31.5%;完成工業投資27.48億,同比增長37.9%,完成技改投資17.35億,同比增長27.3%。預計二季度完成工業總產值8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24.8億元。
2、以項目、招商為重點,規模企業日趨壯大。堅定不移地抓項目建設,做到依托優勢抓項目,在價值含量最大的地方建項目,搶抓政策機遇上項目,優化投資環境引項目,主動有效溝通爭取項目,以優質的建設拓展項目。不斷創新招商方式,積極開展專業招商、以商招商,今年我縣爭取國家重點項目59個,計劃爭資12.29億元。招商引進項目35個,合同引資35.7億元,到位資金8.27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10個,正式投產項目9個,新開工項目17個。確定重點工程項目15個,安排城建投資6000萬元,儲備土地1000畝。3月8日,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30畝的岳陽市固虹鋼結構件加工項目簽約落戶縣生物醫藥工業園,預計今年10月份投產,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年創稅在500萬元以上;3月22日,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50畝的湖南天冠家俱項目簽約落戶縣新墻農業工業化園,預計年納稅400萬元以上??偼顿Y35.7億元,由泰國正大公司與我縣合作建設的100萬頭生豬養殖加工一體化項目(良種養殖、飼料加工、食品加工城)和投資5.5億元的湖南樂邦制藥有限公司都已簽約,這些項目的相繼落戶我縣,成為調結構,促發展的儲備庫。 2007年到2009年我縣規模工業企業增了38家,總產值由53個億增加到130個億,年增幅57%。
3、以五大產業為龍頭,延伸產業鏈條,產業集群初具雛形。我縣以 “三園三區”作為產業發展的平臺,逐步形成了以豐利紙業、芭蕉扇業、湘渝焦糖、洞庭米業、中南化工、金??萍?、永盛紡織為龍頭的輕紡化工和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以金城、弘泰、華雄、天欣等為代表的建筑陶瓷產業集群;以湖南科倫、民康醫藥、昱華玻璃、向紅機械、大力神電磁鐵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和機械制造業產業集群。 2009年我縣工業企業完成稅收1.48億,增幅居全市第一位,工業對財政的貢獻率明顯提高。特別是我縣的生物醫藥產業以科倫藥業為龍頭,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企業由原來的6家增加至現在的10家。湖南科倫的龍頭作用推動了本地上下游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共同發展,如湖南利爾康、湖南同安醫藥、富和科技、昱華玻璃、民康醫藥、鵬程紙業、鑫鹿包裝、金諾包裝等企業今年元至5月份完成工業產值3.3億元,同比增長24%,完成利稅5100萬元,同比增長15%。
二、工業經濟轉型升級面臨的主要挑戰
我縣工業生產發展來勢喜人,但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基礎弱等原因,工業全面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經濟總量偏小、產業結構單一、發展方式粗放、生態壓力漸增等系列問題。
1、從經濟總量看,規模工業總量及個數與先進地區差距較大。2009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只有128家,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40億元,僅占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總量的0.94%,占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總量的6.94%,規模企業增加值總量和個數在全市六縣市中僅排第五位。
2、從技術含量看,規模工業生產工藝粗放,結構不優。我縣規模工業生產60%以上還是依靠資金、勞動力、自然資源等生產要素的粗放投入實現的,單位產品消耗資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和容積率低、投入產出率偏低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從人才配置分析,高層次人才占全部人才的比重與經濟發達地區比較,有較大差距;從技術要素投入分析,我縣高新技術產業保持2.3%的增幅發展,但占比遠遠低于同期發達地區;從機制管理創新分析,雖然成立了大輸液、建陶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爭得了一些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但品牌創新在全市還處于落后位次,“國”字號品牌還沒有實現零的突破。
3、從資源環境看,節能減排工作已初見成效,但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2006底,我縣按照全省統一部署,關停了全縣所有中小造紙企業,同時積極支持豐利紙業投資3億元,新上堿回收生產線、5.1萬噸制漿、3萬噸A級衛生紙、中段廢水深度處理、3萬噸木漿生產線5個項目。2009年萬元GDP綜合能耗明顯下降,COD、SO2排放總量都在控制指標范圍之內。但還是有少數企業由于缺乏環保設施或設施不完善,很難穩定達標排放;環境違法現象比較突出,個別企業鋌而走險搞偷排或超標排放,這些也成為工業發展的瓶頸。
為此,我縣要在尋求更大的經濟總量基礎上、更嚴峻的資源環境制約中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單一依賴資源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轉變發展方式勢在必行。
三、找準轉方式、調結構的著力點和支撐點
一是以“三園三區”為載體,實現園區特色化??茖W定位“三園三區”,實現錯位發展,充分發揮特色園區在生產要素流動上的“洼地效應”,關聯產業落戶上的“集聚效應”,產業轉型升級上的“輻射效應”。臺灣農民創業園要搶抓政策機遇,全力推進100萬生豬產業鏈項目建設,并積極招商引資,盡快引進一批農業產業化龍頭項目落戶園區,使之成為全省示范性的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基地;生物醫藥工業園要突出以科倫藥業為龍頭的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延伸上下游產業鏈條;建材工業園要按照環保、提質、增效的要求,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加快技術改造升級;麻塘電磁鐵功能區要著力技術改造,加快創新體系建設,致力打造全國重要的電磁鐵產品基地;新開食品功能區要積極改造傳統工藝,實現產品升級,形成全市食品加工新亮點;鹿角臨港產業區要加快規劃建設力度,充分利用產業優勢帶動商貿物流業發展。
二是圍繞五大產業,促進產業集群化。產業集群體現的是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前景和競爭力水平。首先,要緊緊圍繞我縣初具規模的生物醫藥、建材、機械制造、食品、輕紡化工支柱產業配置生產要素,注重圍繞產業鏈條的上下承轉與遞接,積極引進一批新項目、新技術、新工藝,形成一個產業鏈條配套、關聯企業集聚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其次,大力發展商貿物流、金融、中介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以榮鹿一級公路和鹿角碼頭建設為支點,嚴格保護、有序利用臨湖岸線資源,完善港區航運物流設施,加強航運物流與臨港工業互動發展,將鹿角臨港產業區建成湘江流域重要的航運物流集散地。積極引進現代物流企業,支持同安藥業、海納物流、和田配送等物流企業做大做強。創新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運作模式,大力支持縣域中小企業發展;鼓勵發展中介服務業,重點發展公正、代理、信息技術服務機構,規范市場交易行為,降低市場交易成本,為加速產業集群化提供優良的環境。
三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高端化。搶抓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機遇,以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為主攻方向,引進、培育“四低一高”(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出、高產出)產業,研究提出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以科倫為龍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以頤通管業為重點,做大做強新材料產業;以向紅機械、大力神為依托,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
四是實施品牌戰略,助推產品品牌化。品牌是附加在產品身上無形的價值,也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價值。企業要快速長足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力,實施品牌戰略是必由之路。要以市場為導向,著重在生物醫藥、機械電子等方面,集中培育一批具有本地特色、有較高科技含量和市場占有率的名牌產品。完善品牌戰略規劃,按照企業不同等級的創建要求,力爭培育一批、申報一批、儲備一批,形成梯隊名牌產品不斷涌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