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衡陽縣人民政府專門發出通報,對該縣電力局在電網建設、優質服務、可靠供電等方面進行特別表彰,給局長胡曉成記三等功,并號召全縣各單位向他們學習。這是該局繼獲得省電力公司一流縣供電企業、省文明單位等稱號后的又一殊榮,是縣委、縣政府對該局從戰略高度抓好電力建設,有效地促進電力建設和縣域經濟和諧發展的充分肯定。
衡陽縣經濟建設如火如荼,與電力建設密不可分。為打造安全高效電力網,該縣加快電網改造步伐。據統計,2000年以來,全縣共投入電網建設資金近2億元,超過前50年的總和。2004年起,新架一條110KV電源線路,新建一座110KV變電站,實現了該縣110KV電網由原來的單一電源供電變為環網供電,大大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和電壓質量。同時,該縣加快對變電站的新建、擴建和增容建設,分別在樟樹、界牌、井頭、關市等工業項目集中地區布局1座500KV、1座220KV、4座110KV變電站,確保新增工業項目用電。目前,全縣初步形成以220千伏為中心、110千伏為骨干、35千伏為主體的供電網架,徹底破解了電網供電能力不足的瓶頸。同時,該縣投入農網改造資金1.02億元,完成改造計劃的117%,使農民用電價格從原來的1元/度降低到0.588元/度,年減輕農民負擔3000萬元以上。
優良的用電環境成了衡陽縣招商引資的優勢品牌。在該縣我們可以看到,廠房建到哪里,高壓線就架到哪里。福建三安集團在該縣關市鄉投資8億元興建大型選礦區,由于當地變壓站容量不能滿足工業需要,縣電力局在局長胡曉成的帶領下,克服重重困難,在短短2個月內就完成了新變電站的選址、報批、籌備等工作,同時,根據三安集團的用電需要,對主供變壓器增容2次,并把高壓線架到了層巒疊嶂的選礦車間門前,為三安公司的先期投產和早日擴產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在大規模電網建設中,征地、規劃等政策處理是供電企業最為棘手的工作。在衡陽縣,每遇到這些難題,縣主要領導都會親自協調解決。新中源陶瓷集團投資8億元在該縣樟樹鄉建立衡利豐項目,為了方便該項目建設和生產,該縣縣委書記鄒文輝、代縣長白一峰與該縣電力局積極向上爭取在新中源陶瓷集團附近建造一座500KV中心變電站,并想方設法解決建設中的征地拆遷、補償、運輸等難題。短短的5個月時間,該中心變電站已完成報批、論證、立項、征地拆遷、土建、引入和輸出線路的電源走廊建設。寬松和諧的電網建設環境吸引了上級電力部門的資金投入。近期,又將投資近億元在全縣的中心地段新建220千伏輸變電工程。
在建設安全高效大電網的同時,該縣電力局始終繃緊優質服務這根弦,想方設法把“清涼”和“溫暖”送給千家萬戶。縣電力局認真落實《員工服務行為十個不準》、《供電服務十項承諾》、《三公調度十項措施》等,并向社會公布10項優質服務承諾,在城鄉聘請13位“電力輿論監督員”,每年召開二至三次座談會,及時聽取監督員的意見。同時,電力110搶修班推行“警式搶修”和“零點行動”,把變電站設備的計劃檢修工作和需要較大面積停電的檢修工作,都放在零點以后進行。今年7月7日上午11時許,縣城商業城地段由于施工車輛不慎撞斷高壓電桿,造成大面積停電。電力局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后,立即展開搶修,盡管地面溫度接近40度,但他們采取輪流上桿、輪流休息的辦法,在下午4點之前完成了高難度的搶修工作,提前為群眾送去了“清涼”。
安全高效的大電網和高水平的優質服務,結束了杉橋、潮江等部分鄉鎮逢年過節停電和縣城內負荷高峰期拉閘限電、故障搶修停電的歷史,極大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據了解,今年上半年,衡陽縣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用電量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22.4%、21.1%;全縣生產總值比上年同期增長11.2%、工業總產值增長18.1%、財政總收入增長 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