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的縣域面積占全省的89%,縣域人口占全省的81.3%。湖南的省情,決定了“四化兩型”建設的主戰場應在縣域,縣域經濟應成為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增長點。
  
  一、縣域“四化兩型”建設需完成“六大轉變”。一是發展思路向農業現代化與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的聯動轉變。“四化兩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農業是第一大局,新型工業化是第一推動力,城鎮化是方向,信息化是保障。縣域“四化兩型”建設,必須把農業現代化納入這個體系中統籌謀劃,依靠農業發展支撐工業化,依靠工業化推動城鎮化、促進信息化,在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的帶動下,轉而推進農業現代化,實現四者間的有機結合與聯動發展。二是發展結構向精深加工的特色品牌競爭型轉變。縣域經濟多為低附加值的生產型產業結構,這是導致縣域產業競爭只有數量優勢而無市場優勢的根本原因。轉變縣域經濟發展方式,首先必須深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由糧豬型農業向特色型、多元化品牌農業轉型;由粗放的資源消耗型初級產品生產,向以市場為導向的深加工、效益型品牌產品生產轉變。要結合縣域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倡導特色經濟,著力差異發展,扭轉同質競爭消耗資源的局面,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發展道路。三是發展主體向非公經濟轉變。非公經濟作為在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有生力量,其產權明晰、經營靈活、生產效率高且易吸納勞動力等特點,對于縣域經濟具有獨特的意義。要進一步啟動民間投資,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有集體企業的改制重組,以存量吸引增量、以增量激活存量,使非公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四是發展要素向科技創新和勞動力素質的依托轉變。傳統縣域經濟主要依賴增加資源、資本、勞動等要素的投入,由此引發生產效率低下、結構失衡和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等諸多矛盾。應把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本作為更為重要的發展內在要素,以提高科技創新和應用能力為基礎,以高新實用技術的應用和改善勞動力素質為關鍵,重點培育新型農民、技術人才、現代企業家等。五是發展途徑向低碳、生態轉變。推進縣域“四化兩型”建設的關鍵,是著重發展低碳高效農業、生態循環農業,構建“兩型農業”生產體系;大力推進企業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發展,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協調發展,著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縣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六是發展空間向國內外兩個市場轉變。縣域推進“四化兩型”建設,需要在更大范圍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堅持項目、資金、人才“三引”并進,借助外力、啟動內力、激發企業活力“三力”齊發,向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方向轉變,提高縣域經濟的外向度和發展活力。
  
  二、縣域“四化兩型”建設需強化“五大抓手”。一是抓投入。增加對現代農業的財政投入,優化投入結構;完善財政稅收政策,設立財政專項資金,鼓勵縣域優勢特色工業發展;改變二元分割的單邊投入機制,構建城鄉一體化財政投入體系;加大城鎮化中的社會保障投入,突出財政在民生問題上的保障和引導功能;創新縣域財政投融資信用擔保、風險補償機制,建立金融機構支持的激勵機制。二是抓基礎。加大農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生產保障能力和自然災害抵御能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加速現代農業發展;加強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產業協作配套建設,積極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提升縣域“四化兩型”建設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三是抓改革。深化省直管縣的改革,推進突出農民主體地位的鄉村民主改革,改革行政運行機制,推進政府職能向總量、質量、效益并重的方向轉變,加快推進縣域社會管理創新;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明晰產權、強化用途管制、嚴格控制總量的前提下,允許農村集體土地進入土地市場進行交易流轉。四是抓示范。選取具有一定基礎和特色的縣市進行“四化兩型”建設試點,積極開展“綠色縣”、“城鄉一體化示范縣”等示范創建工作,充分發揮榜樣的典型帶動作用。五是抓法制。完善有關法律和規章,制定促進縣域“四化兩型”建設的具體辦法,特別是要增強農村干部群眾的法制觀念和依法辦事的能力,規范政府的行政行為,為縣域經濟實現“四化兩型”營造良好法律環境。
  
  

 作者單位:湖南省農村發展研究院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2019 | 久久精品—区二区三区美女 | 亚洲一区二区偷拍精品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综合 | 亚洲综合色在线综合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