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籌縣域城鄉發展,推進縣域“四化兩型”建設,是富民強省、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被譽為中國“甲魚之鄉”、“黑楊之鄉”、“珍珠之鄉”、“苧麻之鄉”的漢壽縣,近年來著力城鄉一體化示范縣建設,加快“四化兩型”建設步伐,在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中不斷探索縣域發展新路徑。
一、工作:鎮村同治見成效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積極推進改革創新,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一是城鄉一體化規劃基本形成。全縣總面積2034平方公里,總人口80萬,轄15個鎮、14個鄉和一個經濟開發區,549個行政村(居委會)。根據全省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綱要,鄉鎮城鎮化應“重點建設中心鎮、中心村,適當兼并自然村,加快改造空心村”,2006年在城鎮體系規劃基礎上,聘請了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規劃設計院對全縣的村莊進行了布局規劃。并且先后對太子廟示范片、南湖示范片進行了規劃,對罐頭嘴鎮和巖汪湖鎮開展了鎮村同治,對149個村莊進行了規劃編制。2011年又規劃了在縣城及周邊建設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區,初步形成了以一個中心城(龍陽鎮),五個中心鎮(太子廟、蔣家嘴、軍山鋪、罐頭嘴、豐家鋪),47個中心村為主的整體城鎮發展格局。
二是基礎設施日益完善。2007年以來,按照市委對城鄉經濟發展的要求,提出以鄉鎮政府所在地和周邊行政村為主要對象,以改善公共設施和治理環境衛生為主要內容,以治理“臟、亂、差、散”為工作重點,實行統籌規劃、重點支持、鎮村互動、建管并重、滾動推進,逐步改善農村面貌的新農村建設任務,全面啟動了以鎮村同治為重點的新農村建設。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全縣村鎮建設每年投資都在5000萬元以上,各鄉鎮集鎮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已基本配套。2009年,罐頭嘴集鎮基礎設施改造共投入資金1100多萬元,解決了近萬人的飲水安全,整修了近千米的文化街,建起了農民休閑場所,基礎設施基本上能滿足20年的發展需求。2010年,對巖汪湖集鎮進行了全面改造,初步形成西洞庭湖國家濕地公園旅游度假村的框架。
三是環境衛生明顯改觀。2010年5月,漢壽縣在學習株洲攸縣經驗后,全面開展以鄉鎮集鎮環境衛生整治為重點的農村清潔工程。2011年又將整治的重點轉移到通鄉主干道及主道附近的主干渠。全縣共清淤
四是城鎮經濟主導地位突出。城鎮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為活躍的區域,集中了大部分的工業、科技和科技力量,主導著全縣經濟增長和社會的文明進步,據調查,5個建制鎮,2011年人均純收入增長都在600元以上,其中三產業的拉動力度最大。豐家鋪鄉引進長沙有關企業投資2300萬元修建了一座占地20畝,門面300間,攤位200個的集商居為一體的邊貿大市場,帶動了該鄉的建筑業發展,拉動了該鄉的經濟發展,提升了城鎮化化水平。據調查,該鄉鎮今年新增餐飲店4家,娛樂休閑等服務行業正在快速發展。
幾年來,漢壽縣開展鎮村同治,在城鎮周邊進行農村建設連片示范,對推動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一是補充作用。在城鎮周邊率先推進新農村建設,有利于把城鎮周邊作為城鎮功能配套的延伸區來建設,去發展;有利于繁榮城鎮經濟,發展城鎮產業,對于推動新型經濟,發展城鎮產業,推動新型城鎮化快速發展具有補充作用。二是示范作用。在城鎮周邊率先推進新農村建設,可充分發揮城鎮周邊的區位和交通優勢,無論是在產業發展、基礎建設、鎮村同治方面,還是在文明創建、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都要比遠離城鎮的地區節約成本,容易見效,能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三是橋梁作用。在城鎮周邊率先推進新農村建設,有利于城鎮農產品加工企業建立原村料基地,能在農民與企業之間搭起一座橋梁,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和農民增收,對推動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具有橋梁作用。
二、問題:城鄉一體有困難
近年來,新農村建設與城鎮化建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還存在不少困難與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發展不平衡。近年來,城鎮化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和進步,但在基礎建設上仍呈現出較大的差異性和不均衡性。這種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縣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整體推進,全縣湖區經濟發展較快,山丘區經濟發展較慢。根據整體規劃,巖汪湖鎮今后要成為漢壽縣的旅游重鎮,是繼清水湖之后的第二張各片,豐家鋪鄉今后要成為漢壽的邊貿重鎮,是湖區農產品與山區林產品的互換貿易區,由于多方面的制約,目前還不能起到主體作用。
二是特色不明顯。由于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鄉鎮集鎮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力度不大、生態環境質量不優、人員素質不高已成為制約城鎮生活質量提高和投資環境改善的重要因素。目前,盡管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的硬件上有較大改善,但文化、娛樂、體育、環衛等方面的設施還較為滯后,社會服務功能不強。可以講,全縣還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特色鄉鎮。
三是機制不完善。新農村建設是政府主導、農民主體、部門服務、社會參與的建設機制。搞建設離不開資金支持,而現實情況是政府財政窮,難拿出錢;農民依賴觀望,不想掏錢;部門“爺爺”多,項目過于分散;社會煩,件件事都出錢。由于機制不健全,支持力度相應的減弱,建設速度相應的放慢。
四是輻射不全面。由于鄉鎮工業基礎薄弱,工業企業競爭力不強,工業結構和職能過于雷同或近似,幾乎都是農產品的粗加工,相互間分工協作和經濟互補不夠,特別是小城鎮規模不大,功能較弱,加之鎮村同治和小城鎮培育的力度有限,缺乏帶動整個縣城經濟發展的足夠的經濟輻射能力。
三、對策:科學謀劃建機制
以統籌城鄉發展為抓手,促進新農村建設階段性轉型升級,推動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目標。漢壽的城鄉一體化發展,還應按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抓好五個方面的工作:
1.科學布局規劃。立足推動城鄉資源合理配置,城鄉建設協調推進,城鄉發展互促共榮,加大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布局規劃,在現已確定的“龍株太”一體化建設思路上應確立“主攻一點、圍繞三線、建好一園、形成體系”的城鎮化發展格局。主攻一點:即以縣城建設為中心,抓好縣城及縣城周邊地區的功能區建設。建好三線:即抓好沿319國道一線集鎮、沿S205一線集鎮、沿軍巖聶旅游公路一線集鎮的中心鎮輻射區建設。建好一園:即以長常高速公路太子廟互通口至龍陽鎮五里橋至巖汪湖鎮五美橋沿線6個鄉鎮區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啟動巖汪湖鎮的“百城千鎮萬村”新農村建設工程,率先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加快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步伐。在布局規劃上要徹底改變目前城鄉規劃存在分割現象、建設存在分開現象、管理存在分治現象的狀況。一要突出產業規劃重點;二要突出特色和優勢,抓好一批重點鎮的布局與規劃;三要按照結構調整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突出抓好一批中心村的規劃和建設。
2.健全發展機制。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困難和因素有很多,主要因素是城鄉管理不對稱,重城鎮輕鄉村,如豐家鋪鄉,在山丘區應該是大鄉,集鎮人口約5000人,并且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邊貿集市,但得不到建制鎮的待遇。并且建制鎮在規劃管理、集鎮管理上沒有執法的主體。在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進程中,政策導向、政策牽引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在這一戰略實施中的政策不一致、不同步、不均衡的問題較明顯,已成為整合城鄉資源,影響整體推進的政策障礙。因此要積極完善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在實施城鄉一體化戰略的過程中應注重政策的一致性。一是土地集約經營,開發利用政策的一致性;二是城鄉公共設施建設資金投入政策的一致性;三是城、鎮、村管理方式,綜合服務配套政策的一致性;四是農民、居民戶籍管理同等待遇的一致性;五是外引內轉的優惠同等政策的一致性。
3.強化鎮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途徑就是建設。抓好中心鎮和中心村建設是統籌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關鍵。一是主導產業建設。生產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也是新農村建設的支撐點。在產業建設上要立足“四鄉”特色,突出“六大產業”,發展“一鄉一品”。全縣重點圍繞“甲魚”、“油茶”、“蔬菜”,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工作,在基地建設、產地認定、質量認證、品牌打造上下功夫,加大農民培訓,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龍頭企業培育的力度,建成一批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確保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加快新一輪的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安全飲水,鄉村道路建設,危房改造工作,建立農村水、電、路等工程設施管理維護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服務水平。目前,首要的是解決好中心鎮的安全飲水問題,像豐家鋪集鎮還有將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是靠肩挑手提用水。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要整合資源、整合項目,確保重點。三是人居環境建設。重點抓好村容村貌和鄉鎮集市的環境整治,實施田、水、路、林、村綜合治理,規范村民新建住房和宅基地管理,組織開展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水源為主體的“三清”建設大行動,大力開展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廁、改廚、改欄、改浴工作,總結推廣“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送、縣處理”的垃圾處理機制,進一步完善鄉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組織保障機制,評比激勵機制,保潔工作機制,資金籌措機制,責任約束機制和檢查獎罰機制,確保全縣鄉村達到環境整治,容貌美觀,生態良好,鄉風文明的目標。四是基層陣地建設。基層陣地是引領城鎮化發展的龍頭,要加大扶持力度,搞好鄉鎮機關院落改造和政務中心建設,搞好農村村級組織活動中心建設。據調查,豐家鋪鄉22個村現在還有15個村無陣地。
4.突出示范帶動。已確定的現代農業示范區是率先統籌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樣板工程。示范區內要達到“四化”標準。即農業生產標準化。示范區內無公害農產品比重要達到100%,綠色食品比重達到60%以上。經營組織合作化。示范區生產經營活動主要通過合作社組織,產業建設項目主要依靠合作社實施。基礎設施現代化。建成一大批農田、水利、道路、能源等樣板工程,真正形成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現代農村新格局。率先城鄉一體化。把示范區作為全縣統籌城鄉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先行區,率先實現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城鄉共建,城鄉聯網、城鄉共享。近兩年要通過整合涉農項目,強化政策扶持抓好“八個三”的項目建設。
5.統籌領導力量。統籌推進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是一個有機整體,必須明確城鄉一盤棋的整體思路,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建立有利于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機制。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組織、統一協調、統一推進。切實改變“兩個攤子各搞各,各路力量散到撮”的狀況,從組織機構、領導力量、措施途徑上搞好結合,統籌各方,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推進城鄉一體化戰略目標的實現。
(作者簡介:余習瓊,歷任澧縣宜萬鄉黨委書記、縣委副調研員,漢壽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政府副縣長,2011年6月至今任中共漢壽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統戰部部長。)
文章來源:《湖南領導參考》201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