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十一五”工作的基本回顧
過去五年特別是近兩年,全縣人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實施省委“一化三基”和“四化兩型”戰略,努力踐行民本岳陽執政和發展理念,按照“以大智促發展,以大愛保民生,以大氣強基礎,以大德壯隊伍”工作思路,乘勢而上,奮力突破,圓滿完成“十一五”目標任務,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突出做大做強,縣域經濟快速發展。2010年,預計完成地方生產總值125.8億元,年均增長12.2%;財政總收入達到4.2億元,年均增長21.3%。
工業主導地位更加凸顯。園區從無到有,投入5億多元加快園區建設,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三園三區”發展格局已經形成。產業由小到大,生物醫藥、建材、機械制造、農產品加工、輕紡化工五大產業初具規模,工商稅收占財政總收入比重上升到71%。企業由弱到強,規模工業企業達到131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家,“國內領先”科技成果1項,天欣科技在天交所成功上市。組建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累計為企業擔保貸款3850萬元,較好解決了企業融資難問題。我縣先后被評為湖南省推進新型工業化先進縣、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先進縣和全民自主創業先進縣。
農業基礎地位更加穩固。全國第16個、我省首個國家級農業示范園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選址已經完成,“三通一平”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啟動;中糧集團糧油產業園等項目已落戶我縣。糧食連續五年實現增產增收,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和全省糧食生產標兵縣。省、市級農產品龍頭企業達到18家,有湖南著名商標4個、湖南名牌產品4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確權發證等工作順利完成。
第三產業發展來勢更加強勁。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張谷英五星級度假中心、引景區項目已啟動建設,張谷英村榮獲“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村莊名片”稱號;大云山森林公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景區。商貿流通日趨活躍。被評為全省勞務外派基地縣;升級改造致富步行街和中心市場,同安物流、海納物流、和田商業廣場配送中心相繼建成投運或啟動建設;家電下鄉完成銷售6.2萬多臺(件)。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怡和、天成、富安等商住小區相繼建成。
通過做大做強,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綜合實力顯著提升,三次產業結構比由2005年的32:34.9:33.1調整為23.9:45.3:30.8,2008、2009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縣域“經濟強縣”。
突出統籌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把新型城鎮化建設作為推動城鄉發展的動力源,以縣城建設帶動新農村建設,實現城鄉良性互動。
著力提升文明縣城新形象。構建“一核兩圈”新型城鎮體系,大力實施“東擴、西移、南拓、北靠、中提”戰略,圍繞建設“天藍、地綠、水清、街美、人文明”的現代文明縣城,強力推進“五創”提質,實現“大干實干巧干三五年,再造一個新榮城”的目標。貫通五路交匯中心、長豐南路等主干道路;改擴建東方路、車站路、天鵝路、興榮路、林沖路等城區道路;完成厚德廣場、縣委黨校新擴建改造工程、縣城新汽車站、縣體育館等公共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新包舊”、拆圍見綠、背街小巷改造、城區亮化、人行道板鋪設等市政工程建設;取締城區營運三輪摩托車,新上城市公交和出租車,縣城綜合功能顯著增強。省級文明縣城創建已通過省專家組驗收,省級衛生縣城正在接受省愛衛辦檢查驗收。
著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完成岳坊、大坳等水庫處險加固,解決11.6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農網改造覆蓋面達到70%。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減負政策,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5家,流轉農村土地10.2萬畝,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12.2萬人。積極實施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我縣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新農村建設先進縣。
著力構建城鄉互動新格局。把縣城建設與鄉鎮集鎮建設、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生活要素向農村輻射。新墻、公田、筻口、張谷英、麻塘5個集鎮躋身國家、省、市重點集鎮行列;完成通暢通達工程1750公里,有線電視覆蓋率、移動電話普及率和互聯網入戶率明顯提高。
突出項目帶動,發展后勁顯著增強。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抓手,作為加快發展的載體,以項目建設促進發展、推動發展。
圍繞“兩型”要求引項目。注重招大引強,引進項目389個,到位內資36.4億元。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唐人神飼料加工和海立機械項目已經落戶,總投資4.68億元的頤通管業、總投資2.48億元的湖南科倫液-固雙腔軟袋生產線等項目已經投產,中國建材集團投資2億元的南方水泥項目已經竣工即將試生產;豐利紙業投資3.4億元新上5個技改項目;富和科技、固虹鋼結構、華虹服裝等22個項目總投資都在億元以上。
圍繞提升承載能力建項目。爭取國家重大投入項目150個,到位資金12億元。完成鐵山引水工程、城市供水擴建等基礎項目建設;岳榮新一級公路、榮鹿一級公路城區2.3公里、岳汨路(岳陽縣段)建成通車;建成文里22萬伏、5個11萬伏和12個3.5萬伏變電站,供電能力顯著提高。
圍繞增進民生福祉辦項目。事關長遠發展、事關民生的重點工程項目加快推進,涉及教育、衛生、住房等方面的省、市實事全面完成,發展動力和后勁明顯增強。
突出民生為重,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終極目標,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
保障體系不斷健全。26.4萬人次參加社會養老、失業、醫療、生育、工傷保險,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被評為全國基層低保規范化建設先進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6%,五年補助支出1.89億元;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進展順利,參保率達到90.6%。大力推進救災救濟和社會救助,發放救助資金9491萬元。全面落實移民后扶政策,被評為全國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扶先進集體。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被評為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在全省率先建立縣職業教育中心,縣職業中專被評為全國農村成人教育先進學校,并入圍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示范學校建設項目;優化學校布局,新建了明德小學,順利撤并高中2所,調減中小學校49所。推進衛生體制改革,鄉鎮衛生院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實行零差率銷售;率先建立大病醫療救助體系,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免費健康體檢14萬多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連續六年位居全省一類縣行列,被評為全省流動人員信息化管理先進單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服務“一盤棋”工作先進單位。岳陽花鼓戲被定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評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胡明海獲得亞運會激流回旋雙人皮劃艇冠軍。節能減排強力推進,縣污水處理一期工程投入營運,關閉9家小紙廠,豐利堿回收與中斷廢水深度處理工程等重點項目建成運營,主要污染物排放減少12.8%。總投資5.76億元、面積17萬畝的環洞庭湖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已經啟動。城區有線電視數字化平移改造全面完成。高標準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順利推進。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和全省檔案工作先進單位。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落實“三更”和“兩個維護”要求,堅持大接訪活動,建立領導接訪、干部下訪、包案處訪制度,一批群眾反映突出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堅決徹底打擊黑惡勢力,大力開展禁毒禁賭工作。堅持“三問三幫”和義務巡邏,綜治民調排位上升到全省第7位。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夯實基層基礎,加強隱患排查和專項治理,事故四項指標均在控制范圍之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明顯增強。
突出改革創新,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改革,創新管理,政府公共管理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規范化管理逐步推進。率全省之先推行黨政管理績效評估,注重績效考核和考核結果運用。加強公務員隊伍作風建設,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認真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開展“一風帶三風”和“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不為亂為就讓位”作風建設主題活動。穩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全面實行“鄉財縣監管,村賬鄉代理”。東洞庭湖砂石、蘆葦等資源開發公開拍賣和綜合治稅取得重大突破。行政監察、審計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查處一批違紀違法案件,完成審計項目132個,核減工程造價3405萬元。
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建立目標任務跟蹤問效機制,加大督查考評力度,執行力明顯提高。認真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電子政務建設大力推進,政務、村務公開面達到100%。出臺一系列關于鼓勵投資、支持創業的優惠措施,發展環境更加優化。建立和完善了公共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
民主法制建設加快推進。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廣大群眾的監督,承辦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議案、提案、建議1123件,辦結率100%。扎實開展“五五”普法教育。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認真開展“兩清理一規范”活動,以“十無五有”縱深推進農村綜治工作。加強老干部組織建設,落實老干部待遇。積極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工商聯等群眾團體開展工作,認真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國防教育、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不斷加強。統戰、文聯、史志、殘聯、保險、民族宗教、氣象、郵政、鹽務、石油、供銷社等工作都有新進步。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縣五套班子共同奮斗、全縣人民努力拼搏的結果,必將極大地鼓舞全縣人民的信心和斗志,必將產生歷史性、深層次的重大影響!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岳陽縣發展和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五年實踐,我們深切體會到,推進岳陽縣和諧崛起、科學跨越,必須始終堅持科學謀劃,真抓實干。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縣五套班子齊抓共管,把科學發展觀貫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始終,通過“四化兩型”謀劃發展,圍繞民本岳陽“九項工程”部署發展,按照“四大”推動發展,形成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局面。必須始終堅持項目帶動,協同推進。堅持園區建設與城區建設協同推進,產業鏈的招商與新興產業的招商協同推進,對央企的招商與對民企的招商協同推進,優化項目建設環境與打黑除惡、干部隊伍建設協同推進,一以貫之地把項目作為加快發展的強大引擎,積極招大引強,全力推進項目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創新管理,凝聚合力。轉變發展觀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發揮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熱情,形成推進富民強縣、科學跨越的強大動力。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重。下大力氣解決老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歷史遺留問題和民生實事,普惠發展成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在肯定成績、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發展中的困難和工作中的不足:一是經濟總量還不大,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帶動性強的戰略性投資項目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多,岳陽縣的優勢和潛力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二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壓力很大,產業結構不優、產業層次不高、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較為突出;三是經濟發展環境、社會治安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就業、環保、安全生產等方面壓力加大,維護穩定任務艱巨;四是政府社會管理、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有待加強,部分群眾生產生活還存在一定困難,少數公務員思想、能力、作風等方面還存在與規范管理要求不相適應的地方。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二、“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在新的起點上推動科學發展、促進富民強縣的關鍵時期;是在新的條件下落實“四化兩型”戰略、推進科學跨越的重要時期。我們仍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一是世界經濟的回暖復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推進,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我們爭取更多的政策,加快發展;二是國家促進中部崛起力度加大,建設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綜合交通運輸樞紐,有利于我們憑借區位和資源優勢,爭取更多的發展條件;三是湖南全面推進“四化兩型”戰略,為我們承接技術和產業轉移、加快兼并重組和以低成本獲得生產要素帶來了空前的機遇,是借勢借力發展的大好時機;四是“十一五”期間的快速發展,我縣的基礎條件大為改善,產業實力明顯提升,民生需求整體上從生存型邁入發展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全縣上下有加快發展的強烈愿望和堅定信心,有利于將各種內外發展條件,轉化為長遠發展的持久動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嚴峻挑戰,必須尋求突破。一是改革發展的壓力越來越大,改善民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必須不斷解放思想,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二是轉方式、調結構任重道遠,必須在新的起點上謀劃新一輪發展。三是土地、資金、能源等要素資源趨緊,必須突破瓶頸,吸納有效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四是國家對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必須發展低碳經濟,倡導綠色消費。五是社會組織管理和維護穩定的任務艱巨,必須創新社會管理,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既要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又要認清挑戰、應對挑戰、戰勝挑戰。必須更加注重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促進社會和諧,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努力推動我縣經濟社會新一輪大開放、大發展、大跨越。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富民強縣為主題,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做大做強為主線,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四化兩型”,認真踐行民本岳陽執政和發展理念,堅持“以大智促發展、以大愛保民生、以大氣強基礎、以大德壯隊伍”,著力建設“四湖五區”,強力推進“六大發展”,推動經濟社會科學跨越,為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到2015年,全縣地方生產總值達到212億元,年均增長11%;財政總收入突破8.5億元,年均增長1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90億元,年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94億元,年均增長17%。
——經濟結構顯著優化。到2015年,全縣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45%;非公有制經濟占GDP比重提高到90%;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4.2:52:33.8。
——城鄉建設顯著加快。到2015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8平方公里,縣城人口達到15萬人,城鎮化率達到45%。城鄉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人民生活顯著提高。到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7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770元,年均分別增長11%和11%,中等收入者增多,人民群眾擁有更多財富。
——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到2015年,全縣單位GDP能耗控制在1.0噸標準煤以下,森林覆蓋率達到33%,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0%。
——社會建設顯著進步。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全縣總人口不超過74.45萬人。基本構建起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養老保險達到4.8萬人。不斷增加就業崗位,農村勞動力轉移15.7萬人,新增城鎮就業3.3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7%以內。
——公共服務顯著提升。加大政府公共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安全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實現以上奮斗目標,必須著力建設“四湖五區”,推進“六大”發展,即建設生態東洞庭湖、民生東洞庭湖、富饒東洞庭湖、和諧東洞庭湖;建設新型工業帶動區、現代農業示范區、濱湖城鎮樂居區、商貿物流集散區、休閑旅游魅力區。突出做大做強,優化優先發展;推進城鄉統籌,互動互促發展;強化項目帶動,提質提速發展;加快園區建設,集聚集約發展;促進包容性增長,共推共享發展;堅持改革創新,開拓開放發展。
“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1、以轉變發展方式、做大做強為主線,著力建設新型工業帶動區
主動對接環長株潭城市群建設和長江經濟帶建設,把新型工業化作為第一推動力,以新型工業化為動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以新型城鎮化為載體帶動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以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加速產業轉型升級。
加快工業園區平臺建設。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土地集約、生態環保的要求,完善“三園三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承載能力,構建特色突出、優勢互補、錯位發展的工業發展平臺。縣生物醫藥工業園要積極爭創省級工業園區,加強產學研結合,優化升級產品結構;發展壯大湖南科倫、頤通管業、利爾康生物酶、海立機械等骨干企業,重點打造生物醫藥、先進制造、新材料產業集群。臺灣農民創業園要著力引進臺灣農業優良品種、先進技術和優秀企業,規劃建設好核心區,配套建設優質葡萄、苗木花卉、名貴水產、生豬養殖、有機茶等示范基地,建成湖南現代農業的先導園、城鄉統籌的示范園、旅游觀光的休閑園、海峽交流的親情園、科技農業的效益園。建材工業園要加大天欣科技等建材企業技改力度,加快擴產提質升級,做大品牌,努力建設建材產業集群。臨港產業新區要依托東洞庭湖和鹿角港優越條件,建好鹿角碼頭(2000噸兼顧3000噸級)和榮鹿一級公路,加快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支持南方水泥、豐利紙業等企業加快發展,以工促貿,借港發展,努力建設商貿物流基地。食品工業功能區和電磁鐵工業功能區要利用現有條件,發揮現有優勢,努力建設成為以科技創新、產品研發、標準認證為核心的特色功能區。2015年,入園規模企業達到120家以上,園區工業增加值突破80億元。
積極培育優勢產業集群。積極對接省“四千工程”和市“千百十工程”,重點圍繞生物醫藥、建材、機械制造、農產品加工、輕紡化工等產業,大力引進一批重大工業項目和產業鏈項目。完善產業配套,促進一批專業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發展,形成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搶抓國家實施“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的有利時機,積極培育扶持循環經濟、先進制造、新材料等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建材、輕紡化工、礦產資源開發與加工等傳統產業。2015年,全縣工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以上,新增上市企業2家以上。
不斷提升工業服務水平。大力實施企業成長工程,在發展環境、財政支持、用地、融資等方面采取扶持措施,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子。優先保障重大工業項目用地,爭取新增貸款10億元以上。充分發揮工業發展基金和工業引導基金的作用,支持企業實施技改,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節能減排。加強自主創新,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集中、向產業集聚。引導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打造一批在全國、全省有競爭力的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
2、以強農富農為目標,著力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農業持續增效、農村可持續發展。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規模化經營。鞏固糧食生產大縣、生豬調出大縣地位,穩定糧食生產;鼓勵農民集中連片種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推進產業化加工。以臺灣農民創業園為平臺,推進泰國正大集團100萬頭生豬產業鏈、中糧集團糧油產業園、唐人神30萬噸水產飼料等項目建設,做大做強芭蕉扇業、湘渝焦糖、洞庭米業等龍頭企業,加快傳統種養、水產業升級換代,力爭三年內成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推進標準化生產。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動植物疫情防控、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和認證體系。推進機械化作業。著力提高農業機械裝備水平和農業機械使用效益,提升重點農作物、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水平。推進專業化服務。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協會、中介組織、購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等,建立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推進市場化運作。推廣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農超對接等經營模式,讓更多的農產品進入大型超市。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搶抓國家統籌城鄉發展的政策機遇,整合糧食“千億產業、百億物流”工程、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小農水試點縣、標準糧田示范等項目,改善農村道路和農田水利設施條件,加強病險水庫處險加固、渠道防滲改造、大型灌區配套、水土流失治理和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加快低壓電網改造、大中型沼氣及農村戶用沼氣工程、信息網絡等工程建設,加強農村環境治理。
強化保障促進農民增收。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逐步建立穩定的財政支農投入增長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村災害救助和農業保險體系,認真開展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實施農民創業工程和“陽光工程”,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和就業能力;加快發展城鄉服務業,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堅持“依法、有償、自愿”原則,有序推進土地、山林、水面的使用權流轉;完善農業服務體系,規范管理、大力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讓農民獲得更多利益。
3、以統籌城鄉發展為重點,著力建設濱湖城鎮樂居區
主動對接環長株潭城市群發展,積極承接岳陽中心城區東擴南延,構建以縣城為核心、近城區集鎮(一圈)為依托、其他集鎮(二圈)為節點的“一核兩圈”新型城鎮體系,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清、街美、人文明”魅力新榮城。
提高城鄉規劃水平。堅持規劃引領,依據“人口集中、產業集聚、資源集約、商品集散”原則,按照宜游、樂居濱湖城鎮的城市功能定位,高標準編制縣城總體規劃和集鎮規劃,完成岳榮新公路、岳汩路、榮鹿路、臨港產業新區、榮灣湖等重點地段的控詳規劃,實現縣城控詳規劃全覆蓋,逐步推行村莊規劃審批制度。扎實做好“一核、兩圈、三線、三園、兩景”區域規劃管理和規劃執法,建立完善控建拆違長效管理機制。
加速縣城擴容提質。在加快縣城東擴、南拓進程的同時,重點以榮鹿一級公路和鹿角(2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碼頭為主軸,臨港產業新區為主體,加快縣城西移進程;重點以長豐北路為主軸,榮灣湖為核心,加快縣城北靠進程。深入推進“五創”提質,建成五星級酒店,加快推進城南河-榮灣湖風光帶、縣城公園建設,規劃建設縣體育活動中心、文化活動中心、巴陵文化廣場、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群眾藝術中心、圖書館等公共設施,加快公交站場、公廁、垃圾站、供排水管網等市政設施建設,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增強城市服務功能。
切實改善人居環境。大力推進城區綠化,改善空氣質量。從源頭治理抓起,從突出問題改起,著力解決視覺污染、塵土污染、生活污染等問題。重點加強對交通秩序、禁炮和殯葬、集貿市場等方面管理,實施城鄉衛生推進工程,大力整治縣城“臟、亂、差”,建立衛生管理長效機制,鞏固省級文明縣城、省級衛生縣城創建成果,將縣城建成美麗、溫馨的家園,提高市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指數。
著力提升市民素質。大力實施市民素質教育工程,深入開展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民主法制和文明禮儀教育,積極開展“青年文明號”、“文明社區”、“五好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扎實推進公民文明行為基本知識普訓,培養廣大市民的文明習慣,提高市民素質。
加速推進集鎮建設。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配套完善集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轉移到集鎮和縣城安居樂業。加快筻口、新墻、公田等重點中心集鎮建設,帶動區域發展;推進月田、相思等邊貿集鎮建設,發展邊貿經濟;精心打造張谷英、云山等旅游名鎮,樹立品牌形象。
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加速“兩轉三集中”(即加快土地流轉、加快勞動力轉移,實現項目向園區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土地向大戶集中),加快以農村道路、飲水安全、農網改造、環境整治、清潔能源等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綜合配套村級衛生室、農家書屋、基層組織陣地等公共服務設施,改善農村和農業生產生活條件,努力建設富裕、和諧、文明、秀美的新農村。
4、以構建現代服務體系為關鍵點,著力建設商貿物流集散區
以縣城為核心,以臨港產業新區和城關、鹿角、新墻、新開等重點集鎮為支點,以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岳長高速、107國道和洞庭湖航運為依托,高標準建設商貿物流集散區。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高起點規劃臨港產業新區,大力培育一批現代物流企業,著力把臨港產業新區建設成為運輸條件優越的商貿物流基地。加快新墻物流園、新開物流園、同安醫藥物流配送中心建設,提高貨物吞吐量。
積極發展商貿流通業。統籌規劃商業網點布局,支持和田等商貿龍頭企業樹品牌、創特色。加快發展專業市場,升級改造重點農貿市場。繼續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引導扶持連鎖經營等新型流通業態向鄉村延伸,完善農村商貿流通網絡。全面落實家電、汽車、摩托車、農機、建材下鄉和“以舊換新”等國家擴大內需政策措施。保護消費者權益,積極發展消費者權益保護中介機構,加大消費糾紛調處力度。
統籌發展其它服務業。嚴格禁止城區小產權房開發,規范房地產稅收一體化,促進房地產業提質升級。積極發展商務服務、社區服務、家政服務、教育培訓、就業中介、文化娛樂、餐飲等生活服務業,形成城鄉便民利民的網絡化服務格局。
5、以科學開發旅游資源為切入點,著力建設休閑旅游魅力區
整合旅游資源,提升競爭力。樹立大旅游理念,充分發揮東洞庭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張谷英古建筑群、大云山國家森林公園、相思山、公田溫泉等旅游資源的品牌效應,重點打造東洞庭湖濕地、鄉村歷史文化、生態休閑三大旅游板塊。
完善旅游要素,擴大影響力。推動優勢旅游資源統一規劃、開發、營銷和管理,整合東洞庭湖濕地景觀、沿湖人文景觀和奇特景觀,完成張谷英五星級休閑度假中心和引景區旅游商業一條街建設,打造大云山國家4A級風景區、國家生態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將旅游開發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增加旅游元素,豐富旅游內涵。
促進旅游轉型,增強吸引力。積極研發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加速開發一批旅游文化精品節目,加快發展旅游娛樂,大力發展地方特色餐飲、綠色餐飲、健康餐飲,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推動旅游業從單純的觀光游向休閑游、度假游、體驗游等多種形態并重轉變;由單純的門票經濟向“吃、住、行、游、購、娛”產業經濟轉變,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使我縣成為岳陽目的地游的必游地和向往地。力爭“十二五”期間旅游人數突破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20億元。
6、以保護和利用為核心,著力建設生態、民生、富饒、和諧東洞庭湖
東洞庭湖是我們的“母親湖”,占全縣總面積的48.9%,資源十分豐富。加強東洞庭湖保護和利用,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然趨勢,是建設“兩型”社會的客觀要求,是造福湖區群眾的最佳選擇。
著力建設生態東洞庭湖。堅持“保護第一,生態優先”的原則,加強濕地保護。全面落實春季禁漁制度和捕撈許可證制度,嚴格保護漁業資源。加強東洞庭湖區生態保護和新墻河流域綜合治理,將治水、治污、治沙、治病有機結合,促進人與水、砂、葦、漁、鳥共生共存,讓岳陽縣天更藍、水更清。
著力建設民生東洞庭湖。切實解決湖區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實際困難,加大血防投入,預防血吸蟲病,確保所有患有晚期血吸蟲病的群眾都得到免費治療;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規范管理湖區計劃生育工作。繼續鞏固東洞庭湖漁民解困工作成果,確保所有漁民子女享受“二免一補”政策;確保所有漁民納入大病救助范圍,并享受免費體檢;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特困漁民納入城鄉低保救助體系。
著力建設富饒東洞庭湖。加強項目對接,加快推進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重大工程,力爭將東洞庭湖綜合治理納入長江流域治理重點。綜合利用淡水、岸線、砂石、漁業、蘆葦等資源,規劃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和民生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快東洞庭湖濕地公園建設,把東洞庭湖建成湖南乃至全國獨具特色的游湖、訪古、觀鳥精品旅游區;發揮通江達海優勢,打造黃金水道,大力發展現代航運物流業。
著力建設和諧東洞庭湖。全面融入環洞庭湖生態經濟圈建設,加強與東洞庭湖周邊縣(市、區)的交流、協作,促進區域共同發展。加強東洞庭湖區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提高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規范航道管理,保證過往航船安全。依法打擊搶占湖場、霸占漁市、破壞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確保湖區和諧穩定。
7、以基礎設施建設為突破口,著力提高綜合承載能力
統籌謀劃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和建設,促進城鄉基礎設施有效銜接,努力構建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
構建便捷暢通的交通運輸體系。堅持提升干線、打通節點、完善路網的原則,依托京珠高速、岳長高速、107國道、岳榮新公路、岳汩公路等,實現與其節點連接;完成鹿白線、S306線、榮寶線、梅城線等公路升級改造;啟動沿湖路、107線東移、甘田至關王、中洲至張谷英、群力至雙港、麻塘至楊華等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岳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構建縣域“七縱五橫”交通主骨架。完成榮鹿一級公路、岳長高速縣城連接線、鹿角(2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碼頭和月山貨運碼頭建設。完成渡改橋、改造危橋197座,新建改建客運站21個,完成通鄉公路、通暢通達工程2858公里。
構建人水和諧的水利設施體系。高標準完成麻塘垸、中洲垸的配套建設,繼續實施新墻河沿岸重點堤垸堤防加固工程,提高防汛抗洪能力。完成小型水庫處險加固,確保水庫安全。實施山塘清淤、升級、改造工程,加強灌區配套,完成灌排泵站改造。實施水利血防滅螺工程,加快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建設,解決16萬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逐步建立安全有效的防洪抗旱保障體系、水資源保護利用體系。
構建保障有力的能源供應體系。新建2個11萬伏、6個3.5萬伏變電站,重點解決好農村變壓增容和線路改造問題,完成農網和城網改造。加快推進華能岳陽二廠和萬石湖風力發電項目的前期工作。完成天然氣輸氣管網建設,擴大天然氣供應覆蓋面,優化居民和工業企業能源供應結構。推廣普及沼氣、太陽能等新型能源,爭創全省農村沼氣示范縣。
構建安全高效的信息網絡體系。按照統籌規劃、集約建設、資源共享要求,加強新信息骨干網、信息平臺等建設,打造服務“三農”的綜合信息平臺。推進村村通寬帶工程,提高鄉鎮、村互聯網接入能力。加快設計數字化、裝備數字化、管理數字化進程,縮短新產品開發周期,提高企業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加快電子政務網、科技信息網和數字電視網等工程建設,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互聯網三網融合。整合固定電話、移動電話、互聯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絡資源,構建全面覆蓋、高效靈敏的社會管理網絡和信息化網絡服務平臺。
8、以大、優項目建設為抓手,著力增強縣域綜合競爭力
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科學發展,必須抓大項目、好項目。要切實承擔好抓項目的責任,全力推進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推動科學發展,以項目建設促進目標任務的完成。
大力開展招商引項目。充分利用區位、資源、平臺等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引智、引行力度。規模求“大”。突出招大商、大招商,重點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民營500強等戰略投資者,主動跟蹤對接。質量求“高”。重點引進一批與現有五大產業轉型升級的關聯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和“兩型”項目,加速產業集約化,促進產業多元化。方式求“活”。采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小分隊招商和“一對一”招商,五年累計利用外資5000萬美元以上,到位內資80億元以上。
積極對接政策爭項目。重點圍繞涉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態環保、民生保障等方面的375個重大儲備項目,特別是305個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加強項目策劃、包裝、開發和建設力度,加大前期投入,深化前期論證,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式爭得最大支持,充分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和社會協調發展的支撐與拉動作用。
優化發展環境建項目。優化融資環境。搭建政銀、銀企合作平臺,加大銀信部門融資力度,支持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加快發展,為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優化社會環境。依法嚴厲打擊擾亂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不法行為,重點打擊強攬工程、強買強賣、強裝強卸等不法行為的黑惡勢力和保護傘。優化服務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政府部門職能監管,營造寬松、規范、有序、和諧的政務環境。
9、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推進包容性增長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建立完善符合縣情、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切實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體驗到更多的和諧幸福,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提升公共保障水平。統籌做好各類就業再就業工作,實現經濟增長與就業增長的良性互動。認真做好失地農民拆遷安置、水庫移民后扶、特力商城危房還建等工作,著力解決一批重大民生問題。堅持以社會保險、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為主體,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進一步健全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5%;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強社會救濟救助,積極發展以養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繼續實施農村安居工程。加大住房公積金制度建設力度。
完善社會服務功能。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大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快發展學前教育,統籌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完成縣中醫院建設,繼續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推行“服務零距離、藥品零利潤、醫患零糾紛”,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努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大力推進食品藥品放心工程,確保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加大科普教育和科技創新推廣力度,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推進產學研結合。加強文化惠民服務能力建設,加大網吧整治力度,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打造特色文化精品,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強人口計生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穩定低生育水平;全面落實計生獎扶政策,爭創“省優縣”。更加注重管理通脹預期,穩定價格總水平。推進人才強縣戰略,創新人才培育、引進和使用機制,創造條件吸引人才、用好人才。高標準建設廣播電視技術中心和縣綜合檔案館。做好老齡工作,落實老干部待遇,改善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進農民健身工程和農民健身運動。
全面推行黨政管理績效評估。加強生態環境建設。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大力發展綠色經濟。重點抓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鐵山水庫、新墻水庫、大坳水庫、岳坊水庫等重要水源涵養區保護與建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加強生態公益林管護;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資源保護措施,防止礦產資源的無序開采與流失,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大力實施節能減排,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加快節能重點工程建設,加強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大力實施農村改水改廁工程,加強農村戶用沼氣池建設。全面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和“三同時”制度,嚴格環保準入、排污許可,強化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和重點排污企業在線監控;抓好工業污染、城鎮生活污染、重點流域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和農村面源污染防治,推進城鄉同治,保護好青山綠水,努力讓人民群眾喝上干凈的水、呼吸到清新的空氣。
10、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著力構建社會管理網絡
推進改革創新,優化社會管理,著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公共秩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全面推行黨政管理績效評估。以績效評估推進黨政管理理念、體制、機制和方式方法的創新,以管理創新推動科學發展,激勵干事成事。完善縣鄉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績效考核體系,推動工作高效開展,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推行村(社區)治理績效評估,進一步加強村級(社區)組織管理,實現黨政績效管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覆蓋。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強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著力轉變職能,積極推進以擴權強縣為主的省直管縣管理體制改革。加強財政體制改革。實行全口徑預算管理改革,建立財政支出優先滿足基本公共服務需要的保障機制。加強公共事業改革。深化公益性事業單位勞動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保制度改革,增強活力,改善服務。深化農村綜合配套體制改革。全面完成鄉鎮機構改革任務;推進林權制度配套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推進土地增減掛鉤試點,探索農村廢棄宅基地綜合利用;深入推進鄉村公益性債務化解。
不斷創新社會管理。創新公共事務管理。積極培育和發展各類社會組織和行業協會,支持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建立社會組織參與公共事務決策機制。創新財政管理。加快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擴大政府采購,加強項目建設財政評審。健全完善對自然災害、突發性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推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
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開展“一風帶三風”、“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不為亂為就讓位”為主題的干部作風建設活動,深入開展“三問三幫”民心懇談和義務巡邏活動,充分運用民意調查手段,排查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堅持“防打控”一體化,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涉黑涉惡勢力、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暢通民意和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健全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著力減少矛盾、緩解矛盾和解決矛盾,最大限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完成縣信訪大廳建設,加強城鄉電子防控網絡建設,推進管理數字化。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積極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突出抓好交通、消防、校車、建筑等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三、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縣建設“四湖五區”,推進“六大發展”戰略的起步之年,做好2011年工作至關重要。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5%,財政總收入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各項社會事業同步推進。
1、突出抓好事關經濟建設的基礎工作。工業:重點抓好“三大工程”,即規模工業企業擴張工程,新增規模企業20家,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60億元以上,爭創省、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先進單位。規模工業企業成長工程,盡快促成湖南科倫雙室軟袋生產線、南方水泥一期工程、豐利紙業熱電聯產、向紅機械人機隔離和硝酸肼鎳起泡生產線等項目投產;支持建材企業加快升級改造,全面提升產品品質。規模工業企業創新工程,鼓勵企業增加科技含量,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以上。農業:重點抓好“三大建設”,即項目建設,加快推進100萬頭生豬產業鏈和中糧集團糧油產業園項目,啟動唐人神30萬噸水產飼料和紅薯深加工項目建設,爭取農業項目資金3億元以上;產業建設,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30萬畝,適度擴大水果、油茶、竹木、水產等大宗農產品生產規模;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完善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新增土地流轉面積2萬畝以上,創建省、市級名牌產品3個。招商引資:合同引資20億元,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4個,新投產項目8個以上;爭取國家重點投入到位資金5億元以上。國土:新增土地儲備2000畝,爭取項目資金1億以上,完成國土資源交易市場及地質災害信息化中心建設。城建投:爭取融資1億元以上,土地出讓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
2、突出抓好事關長遠發展的重點項目。園區:生物醫藥工業園要完善供水、排污等基礎設施配套,新引進投資過5000萬元規模企業5家以上;建材工業園要完成洪山洞板塊二期土地平整,新引進投資過5000萬元規模企業3家以上;臺灣農民創業園要加快核心區基礎設施建設,引進3-5家有先進技術、帶動力強的臺資企業。縣城建設管理:進一步深化“五創”提質,強化規劃管理,啟動五星級酒店建設,建好中醫院、廣電技術中心、縣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污水處理廠管網工程和縣城天然氣工程,加快城南河-榮灣湖風光帶建設,完成勞動路、賀坪東路、富榮西路、富榮東路等建設;配套完善供水、污水管道、排水溝渠等市政設施,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基礎設施:交通方面,全面完成榮鹿一級公路建設,啟動岳長高速連接線、鹿角(2000噸級兼顧3000噸級)碼頭建設和張谷英-城山舟等干線公路建設。水利方面,啟動麻塘垸堤防加固工程;完成小農水重點縣項目建設、小型水庫處險加固工程、山塘清淤工程;解決2.65萬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問題。電力方面,改造3.5萬伏公月線16千米,擴建3.5萬伏饒村變,新建3.5萬伏步仙獅山變;加快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重點對未改村及部分已改村和過載、重載配電臺區進行完善改造。湖區:做好東洞庭湖綜合治理規劃基礎工作;加大東洞庭湖綜合治稅和砂石開采監管力度,著力化解葦砂、漁砂矛盾,保護生態環境;爭取鹿角漁港碼頭建設項目;加強沿湖風光帶水域環境治理,規范碼頭漁船停靠秩序。環鐵山庫區資源保護:積極探索環鐵山庫區生態補償機制,切實抓好環鐵山庫區森林綠化工作和面源污染治理,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農村“清潔家園”行動。
3、突出抓好事關民生改善的實事工程。全面完成省、市實事工程,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就業有增長。切實抓好就業與再就業工作,新增城鎮就業46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90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000人,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外派勞務輸出1000人。收入有提高。合理調整收入分配結構,健全勞動工資增長機制,推進企業集體工資協商制度,實現勞動效率與勞動報酬同步提高。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和勞動爭議仲裁,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醫療有優惠。擴大醫療保險、醫療救助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面;完成縣中醫院建設,加快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設立健康體檢專項資金,免費健康體檢率達到30%以上,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的醫改實惠。養老有保障。扎實抓好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加快推進鄉鎮敬老院建設。住房有改善。加大商品房開發力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及農村危房改造,大力推進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賃房建設,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教育有發展。繼續推進校舍安全工程建設,優化教育布局,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逐步化解義務教育負債。
四、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
進一步提高科學發展的能力,提升科學謀事干事水平,努力把岳陽縣科學跨越的目標實現好,把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維護好。
強化責任,提高執行力。嚴格執行目標責任制,把目標責任細化量化,逐級分解,做到任務分解到人,責任落實到崗。加強對經濟工作、財政體制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使政府的決策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岳陽縣的實際,更加富有成效。嚴格執行服務承諾制、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不斷完善行政服務網絡,推動政府工作全面提速增效。定期開展工作講評,完善督促檢查機制,努力提高工作效能。嚴格行政問責,堅決杜絕行政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現象。
優化管理,提高創新力。全面推進縣政府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理順職責關系,積極探索、實行有機統一的大部門管理體制。認真貫徹實施《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推進依法行政。嚴格編制管理,堅持凡進必考,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進一步調優隊伍結構。完善政務中心建設,辦好政府門戶網站,拓寬公開渠道;延伸縣、鄉、村政務公開網絡,積極推進政務、村務公開;逐步建立民政優撫、助殘救濟等公共服務資源的公開、公平分配機制,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機關績效評估考核機制和重點工作督辦機制,切實加強項目立項、投資、建設、招投標和安全管理。
勤政廉政,提高公信力。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精減會議和文件,改進文風政風。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誠懇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齊心協力推動發展。嚴格控制部門財政預算和一般性支出。完善信息公開制度,規范權力運行。強化行政監察,發揮和運用審計監督經濟秩序職能,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努力提高政府公信力。
各位代表!未來五年的藍圖已經繪就,新一年的工作已經開始。讓我們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開拓創新,務實求為,著力建設“四湖五區”,推進“六大”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富民強縣、科學跨越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