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堅持“保增長、擴內需、強基礎、調結構、促和諧”的工作方針,迎難而上,負重奮進,生產總值破200億元,人均GDP過3000美元,財政收入愈14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超80億元,綜合實力穩居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前五強,“爭一進百,科學跨越”的戰略目標加速推進。
一、綜合
總量不斷擴大,結構逐步優化。據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資料修訂及初步核算,2009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33億元,同比增長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8.50億元,增長5.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20.88億元,增長17.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1.95億元,增長14.0%。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5.0: 58.1: 26.9調整為13.5:57.2:29.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達21368元,同比增加1921元。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
農業經濟平穩發展。2009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28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農業產值19.03億元、林業產值2.33億元、牧業產值19.95億元、漁業產值1.58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39億元。
糧食生產形勢較好。2009年,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為88.46千公頃,同比增加5.66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種植67.29千公頃,同比增加6.43千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達47.32萬噸,同比增長7.1%。其中稻谷45.15萬噸,同比增長4.8%;蔬菜50.55萬噸,同比增加0.7萬噸。肉類總產量9.61萬噸,增長9.3%;水產品產量1.96萬噸,同比下降0.18萬噸。全年出欄肉豬112.68萬頭,同比增加3.51萬頭;出欄羊31.63萬頭,同比增加2.06萬頭;出籠家禽681.15萬羽,同比增長5.3%。
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就。2009年,全市加大支農投入力度,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改造縣鄉公路27.2公里,新建鄉鎮到村水泥(瀝青)路175公里,有力地改善了農民出行條件。全市新建、整修、配套、清淤各類水利工程10680處,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20座,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51.5萬畝,增強了農業抗旱防汛能力。全年投入1905.58萬元資金建設飲水解困工程,幫助42545人解決了飲水困難。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55.70萬千瓦,同比增長7.8%。新建農村沼氣池3610個,清潔能源的推廣使用起得新進展。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生產快速發展。2009年,全市完成工業總產值344.78億元,同比增長23.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215.91億元,同比增長34.6%。實現工業增加值109.96億元,同比增長1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79.00億元,同比增長25.0%。工業經濟拉動GDP增長8.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2.5%。規模工業增加值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71.8%。
支柱產業更優更強。2009年,全市完成日用陶瓷31.81萬件,同比增長16.5%;工業陶瓷43.61萬噸,同比增長18.5%;花炮2160萬箱,同比增長24.0%。陶瓷產業進入全國百佳產業集群。陶瓷產業上繳稅金33398萬元,同比增長3.6 %;鞭炮煙花產業上繳稅金12793萬元,同比增長9.5%。陶瓷和鞭炮煙花兩大產業實現的稅收收入分別占全市財政總收入的23.5%和9.0%。陶瓷產業園入園企業達46家,投產40家,產值突破25億元。
新型工業化穩步推進。2009年,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榮獲湖南省、株洲市兩級“紅旗單位”。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4.81%,比上年提高了1.45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全部資產利稅率達31.78%;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15.37%;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達9.96%;工業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54.71億元,同比增長70.08%;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60.22%。
建筑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09年末,全市擁有等級以上建筑安裝企業34家,其中勞務分包企業11家。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2.7億元,同比增長20.5 %;實現增加值7.9億元,同比增長20.5%;完成房屋施工面積176.6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93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持續高速增長。2009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1.7億元,同比增長48.8%,其中:城鎮以上投資67億元,農村投資10.9億元,農戶投資3.8億元。
項目建設超常推進。2009年爭取國家項目30多個,資金2億多元,五大融資平臺實現融資8.8億元。全年在建和新建基礎設施項目40個,總投資達21億元,項目建設和投入規模創歷史之最。成功爭取滬昆高鐵在醴設站,高效完成岳汝高速征地拆遷安置任務;順利完成江源大橋、淥江書院橋、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江源路、城區天然氣管網建設及狀元洲文化公園改造;基本完成左權南路延伸線、車頓橋廣場和東正街改造;穩步推進國瓷路建設、淥江大道拓寬(三期、四期)、陽三路改造(一期)、公廁和垃圾站建設;計劃投資六個億的醴陵大道建設也已開工。
房地產投資快速發展。2009年末,全市有房地產開發企業33家,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1.3億元,同比增長43.6%;商品房施工面積85.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0%;竣工面積29.8萬平方米,銷售面積4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2.9 %;實現銷售額11.1億元,同比增長51.1%。
五、交通運輸和郵電通信業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2009年,全市完成客貨運換算周轉量77.8億噸公里,其中完成貨運量7125萬噸,完成貨物周轉量74.5億噸公里,完成客運量6527萬人次,完成旅客周轉量28.3億人公里。
郵電通信業進一步發展。2009年,全市共完成郵電通信業務總量40608萬元,同比增長16.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19.8萬戶,其中農村電話用戶12.2萬戶,移動電話用戶41.5萬戶,互聯網用戶3.8萬戶。
六、國內貿易和市場物價
消費品市場持續興旺。200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98億元,同比增長22.2%。分地域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36.82億元,同比增長23.4 %;農村消費品零售額32.16億元,同比增長20.9 %。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59.28 億元,同比增長21.9% ;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8.26億元,同比增長23.7%;其他行業零售額1.44億元,同比增長26.4 % 。全市共設立家電下鄉備案網點155家,汽摩下鄉備案網點56家,共銷售下鄉產品50516臺,其中“家電下鄉”41289臺,“汽摩下鄉”9227臺;銷售金額達16250萬元,
市場物價增幅回落。2009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99.7 %,比上年低4.3個百分點,商品零售價格總指數為 99.3%,比上年低4.0個百分點。
七、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
招商引資效果明顯。2009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8個,實際利用外資6226.5萬美元,引進內資15.3億元。年末全市實有外商投資企業35家,完成銷售收入11.19億元,實現利潤總額9007萬元,出口創匯9946.03萬美元。
外貿出口穩中有增。2009年,市委、市政府組織企業參加了上海華東交易會、德國漢諾威工業博展會、德國法蘭克福陶瓷禮品展、景博會和春秋兩季廣交會,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全年新批自營進出口企業12家,年末擁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達169家。全年完成外貿出口總額5.06億美元,同比增長9.3%;出口收匯2.06億美元,同比下降6.2%。
八、財政和金融
財政收入突破14億元。2009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14.20億元,同比增長20.0%;其中:上劃中央兩稅4.42億元,同比增長6.7 %;上劃所得稅0.74億元,同比增長3.7 %;一般預算收入9.04億元,同比增長29.6%。一般預算支出17.81 億元,同比增長24.6%。
金融機構信貸投放快速增長。200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97.73億元,同比增長22.7 %;各項貸款余額41.54億元,同比增加10.90億元,同比增長35.6 %。
九、文教體衛、環保和安全生產
科技興市工作力度加大。2009年科技工作躋身國家首批知識產權強縣行列,繼續保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稱號。全年安排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1項,科學技術支出本級2112萬元,引進科技項目資金178萬元。申請專利495項。年末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7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8.22億元。
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教育成果不斷鞏固。2009年全市小學入學率為100%,輟學率為0%,升學率為100%;初中入學率為100%,輟學率控制在0.4%以內,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學校達95.26%,普職招生比例大體相當。有學習能力的三殘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普及程度等各項指標均達到全省、全國先進水平;2009年底,全市擁有普通中學42所,在校學生22703人;小學178所,在校學生51082人;高考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達1678人。各項指標位居株洲之首,創造了新的歷史;完成了62所義務教育合格學校建設,被評為“全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全省學前三年教育先進縣(市)”。
文體活動蓬勃開展。2009年,全年免費送戲下鄉80場,完成30家“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圓滿完成了全年為民辦實事工作任務。成功舉辦了耿飚誕辰100周年紀念活動、醴陵市首屆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動;精心組織了釉下五彩瓷首博展、建國60周年攝影展、詩詞吟誦會、中老年人紅歌演唱會、冬季環城賽跑、“電信杯”羽毛球賽、首屆自行車賽等各類活動;組織參加株洲市十一屆運動會獲得優異成績,參加省藝術節獲1金1銀和1個特別獎。
衛生服務水平不斷提高。2009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全市參合農民為77.75萬人,參合率達93.0%;累計補助9.3萬人次,補助金額達7125萬元。開展了鄉鎮衛生院管理年活動,推進了鄉鎮衛生院項目建設,加強了社區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有效防控了甲型H1N1流感。“降消”工作繼續推進,全年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100%;醫療救護體系進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48個。
廣播電視實現“村村通”。2009年,投入資金7.88萬元,安裝直播衛星設備168套,為邊遠山區解決了看電視、聽廣播難的問題。在全面完成數字電視整體平移工作基礎上,進一步拓寬了網絡用戶入戶率。年末全市電視和廣播覆蓋率均為100%。
環保整治成效顯著。2009年,全面開展城區爐窯整治工作,拆除了煙囪52個,完成23座爐窯改造,銷毀氰化池30個;開展了造紙企業污染集中整治,關閉規模以下造紙企業52個,完成16家規模以上造紙企業治理;圓滿完成了全國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年末全市已有175家瓷業企業使用了天然氣,用氣量達4.25億立方米。
安全生產形勢逐步好轉。2009年,全市發生各類安全生產傷亡事故227起,死亡33人,傷309人,直接經濟損失13.78萬元,其中:煙花鞭炮行業事故3起,死亡4人,傷3人;煤礦企業發生事故1起,死亡2人,傷1人;道路交通事故223起,死亡27人,傷305人。億元GDP事故死亡人數為0.156人,醴陵市首次被評為“全省安全生產先進縣(市)區”。
十、人口和人民生活
全市人口有所增加。2009年末,全市戶籍人口為1045496人,其中: 農業人口892770人,非農業人口152726人;男性536543人,女性508953人,男女性別比為1.054: 1。全年計劃生育率達89.8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98‰,比上年降低1.6個千分點。城市化率達到41.01%。
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09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150元,同比增加1728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7701元,同比增加928元,增長13.7%。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145元,同比增加1327元,增長13.5%;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462元,同比增加601元,增長12.4%
城鄉居民收入穩定提高。2009年末全市在崗職工49281人,年平均工資21757元,同比增長15.0%。城鄉居民的儲蓄快速增長。2009年末,城鄉居民儲蓄余額為78.13億元,增長19.1%,其中農村居民儲蓄27.83 億元,增長22.4 %。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穩步推進。2009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數6406人,幫助330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員186200人,城鎮人口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2%以內。
社會保障工作進展順利,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2009年,全市企業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11653人,失業保險新增參保人數3102人,醫療保險新增參保人數5550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87101人,新增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331人。城鄉低保享受人員分別達到23621人和29500人。
注:
1、“年末全市在崗職工”計算口徑為全部國有、集體單位和港澳臺外商投資企業的在崗職工。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統計,增速按可比價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