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第一年。一年來,面對一系列重大事件和嚴峻考驗,我們緊緊圍繞建設生態、宜居、創業的三湘首善地區,率先在全省建設全面小康的目標,解放思想,科學發展,負重奮進,迎難而上,圓滿完成了縣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一)經濟平穩快速發展,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全年完成GDP370.3億元,同比(下同)增長17%;完成財政總收入40.7億元,增長27.5%;完成工業總產值714.4億元,增長23.8%;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3.3億元,增長31.6%。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16887元和7885元,增長6.6%、20.9%。在第八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比中排名百強縣第37位,躍居中部第一。榮獲2008年度全國中小城市實力百強、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全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稱號,被列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
(二)工業主導地位突出,經濟內生動力增強。實現工業增加值226.7億元,增長20%。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一區七園”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606億元,增長25.3%。努力促進產業集聚,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三大產業完成產值428.6億元,增長34.9%。70家億元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560億元,增長26.5%。工業經濟在提質增效、技術創新、開拓市場、節能減排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單位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工業對GDP的貢獻率達72%,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三)現代農業穩步推進,農村發展基礎夯實。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8.9億元,增長7%。積極推進國家現代農業創新長沙示范區建設,規劃34萬畝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高效示范工程,推動100個現代農業項目建設。農業聚集效應凸顯,金井、榔梨、跳馬、安沙等地農產品加工集群不斷壯大。糧食生產、生豬調出繼續保持全國先進,茶葉、蔬菜、花木產業優勢明顯,葡萄、食用菌等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規范發展,農村土地流轉步伐加快,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新建和改造縣鄉公路40.4公里、村級公路381.1公里,完成水利工程8000處,造林13000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66%,成功創建全省新農村電氣化縣。
(四)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城鄉消費總量擴張。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9億元,增長22.1%。出臺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啟動長沙縣商業網點規劃編制工作,中南、星沙、毛塘鋪等現代物流園區發展加快,農貿市場提質改造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順利推進,星沙商貿圈日趨成型。大力發展旅游業,承辦長株潭互助游啟動式暨長沙市第三屆鄉村休閑旅游節,接待旅游人數946.2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0.9億元。擴大區域形象宣傳,優化房產項目環境,規范房產市場秩序,與市房產局聯合承辦長沙市第26屆房交會。
(五)融城對接步伐加快,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立健全城鄉規劃編制體系,星沙新城概念規劃拓展到30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得到有力保障,新的拆遷安置政策全面兌現。武廣客運專線、黃花機場擴建等國家、省市縣重點工程進展順利,星沙大道南延線、萬家麗北路、萬家麗南路、芙蓉南路等縣市對接通道全面竣工。全縣人民盼望多年的團結垸退田還湖工程啟動建設。全力參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成功創建全國文明縣城,對黃花機場和縣城的戶外廣告、門店招牌、道路標識進行整治更新。大力加強城市管理,不斷優化人居環境,啟動社區物業化管理試點工作,創建全省首個節水型縣城。
(六)招商引資取得突破,改革開放成效顯著。實際到位外資2.29億美元,增長18.3%;引進縣外境內資金61.4億元,增長26.7%。成為全省首批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重點縣。成功舉辦工程機械與汽車產業合作洽談會、現代農業投資合作洽談會以及“滬洽周”有關活動。南方航空公司、廈門航空公司、實泰物流、中鐵軌道、遠大凈美機、長株潭煙草物流園等一批大項目順利落戶。眾泰轎車項目下線生產,長豐發動機、陜汽環通一期、博世二期等項目進展順利。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實現出口9.8億美元,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升。
(七)高度關注民生改善,社會建設協調發展。新增財力的70%以上用于保障民生,人民群眾幸福指數進一步提高。全面啟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全省率先實現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員參與。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稱號。省示范性縣級職教中心初審通過,全面推進合格學校建設,啟動家庭教育示范縣創建工作,被評為全省規范教育收費示范縣。積極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穩步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工程。鞏固計劃生育“國優”地位,保持低生育水平穩定。完成第七次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整合3000萬元用于村級基本運轉和村干部補助,40項為民辦實事工程完成年度計劃。高度重視農村環保工作,深入推進農村環保綜合整治工程。完善應急機制,支援四川抗擊地震災害,妥善處理“冰災”、“問題奶粉”等重大事件。深入推進創建平安縣工作,開展縣級領導大接訪活動,建立“四級(縣、鄉鎮、村、組)三調(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人民調解)”網絡,認真做好特護時期安全保衛工作,有效化解了金融危機造成企業停產關閉引發的群體性矛盾,確保了社會大局穩定。
(八)政府建設得到加強,民主法治進程加快。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辦理縣人民代表大會議案1件,辦復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106件、政協委員提案85件,辦結率、滿意及基本滿意率均達100%,“民意直通車”得到有效落實。政務服務進一步提速提質,減少審批時限,減免報建費用,減省審批程序,群眾滿意度大幅提高。深入推進財稅體制、投融資體制等改革,財政資金管理更加規范。嚴格規范行政、事業單位“四項費用”(接待費、差旅費、培訓費、會議費)使用,全面實施公務員“陽光工資”改革。貫徹落實《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公民旁聽政府全會、政府常務會議制度。加強審計、監察和法制工作,認真貫徹《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加強政府合同管理,完善重大決策專家咨詢制度,打造法治、效能、責任、誠信政府取得初步成效。
工會、團委、婦聯、工商聯、殘聯、僑聯等群團組織和各協會取得良好成績,編辦、老干局、行政學院、610辦、臺辦、人事、民族宗教、統計、史志檔案、供銷社、駐京辦、駐長辦、機關事務、移民等部門工作取得新成就,省市垂管部門、駐縣部隊、駐縣金融機構等全力支持,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2008年政府工作凝聚了全縣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全縣上下團結奮斗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各界人士,向駐縣部隊、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長沙縣發展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遇到的困難比預計的要大,經歷的挑戰比預想的要多,但取得的成績比預期的要好,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必須堅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大解放,根據國際國內先進水平,提出工作要求,確定發展目標,用改革和發展的方法推動政府工作。我們實施的“統籌發展,分類指導”戰略,強化“南工北農,以工哺農”舉措,堅持走“興工強縣,強農富民”之路,為加快發展指明了方向;用國際視野打造長沙縣,以現代管理理念推進產業發展和城鄉建設,為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必須堅持把握大局,科學決策。面對歷史罕見的冰凍災害,我們主動把握、科學決策,奮力組織抗災,開展生產補損,把冰災損失降到最低程度;面對房產市場需求不足,我們主動出擊、積極應對,營造良好環境,出臺扶持政策,保持了房地產業平穩發展;面對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我們審時度勢、超前謀劃,搶抓宏觀調控機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在困難和挑戰面前,我們贏得了時間,經受了考驗。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民生為先。始終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把改善民生、服務群眾放在首位,想問題、做決策、安排資金首先考慮群眾受益。我們實施的農村綜合改革,切實減輕了鄉鎮和人民群眾的負擔;推進的農村環保綜合整治工程,大大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開展的為民辦實事工程、下鄉送溫暖活動,人民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探索中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障、公共交通一體化,將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必須堅持規范管理,改進政風。我們突出權力運行過程的公開,擴大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將人民群眾的評價與監督作為改進政風的動力;把效率意識貫穿于政府工作的全過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將方便人民群眾作為改進政風的目標;堅持制度管事,管事務必從嚴,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在回顧成績、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前進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對經濟增長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財政增收難度加大,挖掘替代財源缺乏更多途徑;主導產業國際競爭力仍然不強,服務業等領域大項目落戶還不多;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建設投入仍然不足;政府自身建設需進一步加強,干部思想和作風有待進一步改進等等。對此,我們深感責任重大,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9年工作任務
2009年將是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面臨困難最大、挑戰最嚴峻的一年。金融危機的影響正逐步從金融領域向實體經濟擴散、從沿海向內地擴散,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進一步加深,企業經營困難增多,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就業形勢嚴峻,社會潛在矛盾可能增多。壓力與動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我們面臨國家宏觀政策調整的重大機遇,一些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可以干了;我們具有堅實的發展基礎,縣域經濟社會相對處在一個較高的層面上;我們具有經濟結構性優勢,產業分布比較廣,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等主導產業集聚效應凸顯;我們具有良好的發展載體,總投資逾1000億元的100個重大項目的實施,特別是團結垸退田還湖工程等一批重大項目的啟動,將為縣域經濟發展開辟更加廣闊的天地。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我們必須把形勢估計得嚴峻一些,把困難考慮得充分一些,把潛在優勢切實轉化為扎實工作、干事創業的精神力量,轉化為迎難而上、乘勢而上的巨大動力,弘揚實干精神,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主動地位、實現率先發展。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把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作為首要任務,把推進項目建設作為根本途徑,把調優經濟結構作為主攻方向,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強大動力,把進一步改善民生作為目的要求,奮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努力將長沙縣建設成為最具競爭實力、充滿經濟活力、富有人文魅力的中西部首善地區。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GDP完成430億元,增長15%,力爭435億元,增長16%;財政總收入完成46.7億元,增長15%,力爭50億元,增長23%;實現工業總產值856億元,增長20%,力爭872億元,增長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38元,增長8%,力爭18575元,增長10%;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70元,增長10%,力爭8830元,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5億元,增長17%,力爭100億元,增長26%;實際到位外資2.52億美元,增長10%,力爭2.56億美元,增長12%;實際到位縣外境內資金72.6億元,增長18.3%,力爭73.7億元,增長20%;新增城鎮就業6600人;萬元GDP能源消耗下降4%,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4%。
圍繞以上總體要求和目標,著力抓好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重大項目建設,著力擴大投資
把握項目建設重點。深入開展“兩幫兩促”活動,優先實施拉動作用大、群眾受益大的項目,按照重點向有利于產業升級、有利于民生改善、有利于生態環保的項目傾斜原則,突出抓好團結垸退田還湖等十大基礎設施項目、航空新城等十大產業發展項目、縣域交通路網建設等十大民本民生項目建設,全面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強勢推動。按照“現代理念、人文情懷、世界眼光、國際水準”的要求,加快團結垸退田還湖項目開發,打造湖南最大的城市湖、生態最美的休閑地、城市旅游的龍頭、文化名城的亮點、和諧星沙的窗口。
創新項目融資渠道。加強與中央、省、市的銜接,實行項目跟進,爭取更多的項目投資。鼓勵和吸引多種社會主體,采取拍賣、出讓、出租、抵押、轉讓或授予特許權等多種經營方式,實現項目投資主體的多元化、服務運營的市場化。推進信用征信、信用擔保、市場誠信等體系建設,實施政府與金融機構的全面合作。
保障項目用地供應。爭取上級國土部門的大力支持,突出破解項目用地瓶頸,加快報批進度。抓好規劃節地工作,對全縣規劃建設的道路重新進行論證,在路幅、綠化等方面挖潛。嚴格清理閑置土地,依法查處假投資、真圈地行為。推廣多層工業廠房,提升土地利用率。認真落實《城鄉規劃法》,大力加強批后管理工作。維護群眾利益,支持群眾合理訴求,嚴格按政策將征地拆遷資金補償到位,妥善處理好征地拆遷中的各種矛盾。
(二)立足調優結構,加速推進新型工業化
壯大優勢產業集群。以經開區為龍頭,著力推進“一都一廊”(中國工程機械之都、湖南汽車產業走廊)建設,努力打造一批千億級產業。以園中園建設促進產業聚集,通過產業聚集吸引相關企業進入園區發展,拉長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做大做強新材料、新能源和食品加工業,依托電子信息大力發展光伏產業。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股權投資、跨國并購等方式,到海外投資辦廠、跨國經營,收購、并購外國公司。引導中小企業與大企業進行配套,通過聯合、融資等形式實現重組。
精心打造產業載體。充分發揮經開區產業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創新“一區七園”的發展模式,科學合理布局,明確產業分工,有效整合資源。加快園區土地利用規劃覆蓋,加大土地儲備力度,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增強園區項目集聚、產業孵化、創新創業的承載功能,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完善銀企合作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平臺,引導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
強力推進自主創新。積極引導、鼓勵、扶持企業技術創新,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更加緊密的“產學研”聯系,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推動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項目產業化,扶持中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企業群體建設。
(三)立足農民增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創新農村改革發展機制。建立以項目為載體的涉農資金整合機制,采取擔保、參股、貼息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資農村,大幅增加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投入。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和林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專業化生產和市場化運作。加強村級組織管理,提高村級干部素質,營造權責對稱、陽光透明、包容創新的發展環境,進一步激活農村內生動力。
積極發展現代農業。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大力推進國家現代農業創新長沙示范區建設,促進土地、資金、管理、人才等生產要素在農村的全面整合。組織實施好“2461”(兩大基地、四大精品園、六大產業優勢區、100個現代農業項目)工程,抓好34萬畝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高效示范工程,加快建設有機茶、釀酒葡萄、設施蔬菜栽培、花木等精品園區,提升農業產業發展水平。推進農產品品牌經營,培育一批帶動能力強、外向度高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全面提高農業科技水平,積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觀光休閑農業。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農村交通、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基礎設施區域聯網、資源共享。深入推進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扎實開展農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推進農村安全飲水、病險水庫治理、灌區渠系配套和山塘清淤擴容,加快農村機耕道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以沼氣為主的農村能源建設,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大力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理,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建立新型農民培訓機制,培養知識型農民,引導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推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完成農民技能培訓2700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2000人。加大農村扶貧開發力度,幫助農民開拓農產品銷售市場,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四)立足提升品質,推進新型城鎮化
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制定和完善星沙新城規劃、城鄉一體化建設發展規劃,擴大城鎮控制性詳規覆蓋面。加快西接東拓、融城對接步伐,完善東八線至東十二線“第三個20平方公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市縣對接口建設進度,更深吸納長沙市經濟輻射。突出縣城和經開區的輻射帶動功能,強化衛星城鎮和中心集鎮的開發建設,逐步實現與市區的深度對接。搶抓航空城、外環線、城市輕軌、長株高速建設的機遇,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
優化城鎮人居環境。以讓人民喝干凈水、吸新鮮空氣、吃放心食品,創造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空間為目標,全面推進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深化公益性事業市場化改革,強力推進社區物業化管理試點,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凈化工程,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創建國家節水型縣城,為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奠定基礎。采用國際化的理念,努力打造具有區域特色的生態集鎮和村莊,積極推進全國生態縣建設。
(五)立足擴大消費需求,引導第三產業發展
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著力引進一批有品牌、有規模、上檔次的服務業項目。突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建設星沙、毛塘鋪、黃花空港等現代物流園區,大力發展服務外包、融資擔保等服務業,促進現代服務業與新型工業的融合。著力提升生活性服務業,優化業態布局,增強星沙商貿圈吸引力。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建設,著力培育動漫、影視、湘繡、茶藝、園藝等文化產業,做好陶公廟會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作。充分發揮旅游經濟的拉動作用,繼續抓好楊開慧故居、紀念館建設及石燕湖、威尼斯酒店升級達標工作,加大工業旅游開發引導力度,完善暮云野生動物園配套服務功能,著力打造“板倉小鎮”。
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充分發揮消費拉動經濟的作用,深挖城鄉消費潛能。積極培育住房、汽車、旅游、通信、商貿等傳統消費熱點和文化、健身、信息等新興消費熱點。深入推進中南汽車世界等八大專業市場、“萬村千鄉”農村市場建設,全面推動“汽車下鄉”、“家電下鄉”工程。調整和優化商貿業布局結構,鼓勵發展便民商業網點。
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充分發揮房地產扶持政策的刺激效應,促進房地產投資增長和消費升級。認真實施《關于進一步促進長沙縣縣域房地產業發展的意見》,加快房地產項目周邊配套設施建設,讓在縣內購房者得到更多實惠。利用房地產市場調整期的重大機遇,進一步加快實施安居工程,加快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步伐。
(六)立足破解發展難題,深化改革開放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狠抓優化環境政策措施的落實,強化項目審批“一站式”服務,推行重大項目審批全程代辦制,開辟工業項目報建快速通道,進一步減省審批程序、減少審批時限。充分挖掘人文優勢,加強區域品牌策劃與行銷,搭建影響海外平臺。深入推進無線星沙建設,按國際理念努力將星沙打造成國際社區、創業樂園和宜居城市。
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抓住全省承接產業轉移發展加工貿易重點縣的機遇,圍繞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引進關聯項目,發展屬地配套。積極儲備一批重大基礎性、戰略性項目,為投資后續增長奠定良好的基礎。全面落實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進一步完善重大項目領導聯系、全程代辦和綠色通道制度,加快項目竣工達產進度。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繼續深化財稅改革,建立穩定的財政收入增長機制,大力培植財源,加強稅收征管,優化支出結構,增強財政的調控功能。深化金融體制改革,鼓勵金融部門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增強對農業、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創新融資手段,采取引進融資擔保公司、建立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申請發行企業債券等多種措施,籌集項目發展資金。
(七)立足改善民生,重視和諧社會建設
大力推進創業富民。深入推進“創業富民”活動,著力打造最佳創業基地。完善創業服務體系,出臺創業扶持政策,發展創業服務機構,加強創業能力培訓,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者貸款發展。重點扶持初始創業,引導農民大膽創業,支持能人帶頭創業,幫助大學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有效激活二次創業,積極引導本土企業增資創業,不斷壯大企業實力。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抓好科技成果的引進、轉化與推廣,打造科技成果對接平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增強科技核心推動力。堅持教育的公益性質,全面推進星沙國際學校、望仙中學、丁家小學、中南小學建設,加快52所合格學校建設,繼續抓好省示范職教中心和省示范職業中專創建工作,重視學前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發展職業教育,努力打造教育強縣。全力推動文化立縣、文化興縣工作,加快星沙文體中心建設,新建一批鄉鎮文化站,繼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推進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逐步健全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和藥品供應體系,著力改善縣屬鄉鎮醫院的醫療條件,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加快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打造人才聚集“洼地”。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事情出發,繼續抓好為民辦實事工程。最大范圍、最大限度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成果,在2008年基礎上,加大給困難家庭送溫暖力度。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推動城鄉居民醫療保障一體化,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整合資源要素,逐步建立城鄉一體的公共交通運營機制。突出開展瀏陽河、撈刀河水污染治理,深入推進集鎮生活污水、分散性農村居民生活污水、生豬養殖業廢水和農村居民生活垃圾處理工程,探索在全國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農村環保新模式。
建設食品安全縣。堅持“標本兼治、懲防并舉、城鄉并重”的原則,健全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建立食品安全檢測體系,集中整治食品生產經營秩序,抓好種養、加工、流通、消費等環節,加快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綠色供應鏈體系,努力創建食品安全縣。
維護社會安全穩定。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完善縣城電子監控系統,加強流動人口管理,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提高對社會面的安全防控能力。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的信訪工作,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完善“四級三調”聯動的大調解機制。健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強化各類隱患排查整改,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八)立足提高科學發展能力,全面建設開放式政府
增強政府決策能力。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和人民團體的意見,虛心接受群眾監督和輿論監督,把依法行政貫穿于政府決策、執行和監督的全過程。進一步貫徹落實《湖南省行政程序規定》,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完善重大事項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政府重要會議旁聽制度和專家咨詢制度。
增強行政執行能力。扎實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不斷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和行政能力。提高行政效能,加強信息公開,狠抓工作落實,確保政令暢通。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分類考核,促進鄉鎮協調發展。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推行網上審批,推動政務提速。嚴格公務員的教育、培訓、使用、管理和監督,鼓勵政府工作人員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大力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作風,壓縮不必要的政務開支,把有限的財力用到加快發展、保障民生的事業上。
加強廉政建設。深化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育,引導政府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加強行政監察,強化審計監督,真正形成對權力運行的有效監督和制約。完善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制度,嚴格規范事權、財權和人權,從源頭上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依法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堅決懲治各類腐敗分子。
各位代表,長沙縣正處在一個關鍵的節點上,責任容不得我們推卸,機遇容不得我們耽擱,考驗容不得我們回避。讓我們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縣人民,堅定信心,逆勢而上,奮力推動縣域經濟社會的新一輪大發展,為早日率先在全省實現全面小康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