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面對極為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諸多困難挑戰,全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努力拼搏、從容應對、攻艱克難,著力轉方式、調結構,抓項目、強基礎,惠民生、促和諧。實現了全縣經濟社會穩步健康發展,質量效益不斷提高,發展活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一、綜合

    經濟發展提速,2010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679210萬元,增長15.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7967萬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5706萬元,增長21.5%;第三產業增加值235537萬元,增長13.3%。

    經濟結構得到優化。2010年,在全縣生產總值中,三次產業比重為15.9∶49.4∶34.7,其中二、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第一產業比重下降0.3個百分點。

    就業再就業穩定。全縣城鎮新增就業人員275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691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91%,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就業援助率100%,穩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0.4萬人,實現勞務收入10.4萬元,培訓殘疾人職業技能及實用技術人數90人。

    二、農業

    農業生產較穩發展。2010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為107967萬元,比上年增長3.9%。其中農業、林業、牧業、漁業及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分別為55403萬元、3061萬元、47059萬元、1264萬元、118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0.6%、5.5%、7.7%、7.7%、5.3%。全縣糧食播種面積24.49千公頃,產量136652噸。油料種植面積3.42千公頃,產量10936噸。蔬菜種植面積5.72千公頃,產量138283噸。烤煙面積2.08千公頃,產量6047噸。這些指標均比上年較穩增長。全年出欄生豬71.29萬頭,增長0.27%;出欄牛1.13萬頭,增長34.29%;出籠家禽254.09萬羽,增長4.34%;水產品產量2280噸,增長3.12%。

    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全縣共有10家市級及以上龍頭企業,其中省級一家。實現企業總產值26598萬元,增長38.28%;帶動基地總產值24100萬元,增長7.21%;實現銷售收入26598萬元,增長42.34%;實現利稅4328萬元,增長40.78%。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點1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93個,合作組織成員1.57萬人。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提高。全縣農村固定資產投資36951萬元,增長40.51%。全年開工各類水利工程3910處,投入資金9060萬元,完成土石方415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1平方公里。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9座。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620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3670畝。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321058千瓦,增長7.64%。

    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全縣改造縣鄉公路9.9公里,新建成鄉鎮到村水泥(瀝青)路47.3公里。新建農村沼氣池586口,新增通電話自然村4個,新增通寬帶行政村7個。解決3.33萬農民的飲水不安全問題。

    三、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經濟快速發展。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115家,完成增加值315587萬元,增長28.3%。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9220萬元,增長28.2%;重工業增加值306380萬元,增長28.3%。

表1:2010年嘉禾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指標名稱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31.56                  28.3

#輕工業                            0.922                  28.2

重工業                             30.638                 28.3

公有制經濟                         2.91                   14.1

非公有制經濟                       28.65                  32.1

#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            0.092                  7.2

小型企業                           31.56                  28.3

園區工業                           6.84                   119.43

采礦業                             4.72                   -1.59

#煤炭                              4.72                   -1.59

制造業                             26.65                  36.48

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         0.19                   2.19

主要產品產量有增有減。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166.7萬噸,減少8.99%;發電量1461.8萬千瓦時,減少20.81%;水泥20.34萬噸,減少41.4%。鋼材4.78萬噸,增長38.82%,鑄鐵件52.38萬噸,增長59.94%。

表2:2010年嘉禾縣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情況

指標名稱                        計量單位        絕對數      比上年±%

原煤                            萬噸            166.7       -8.99

發電量                          億千瓦時        0.15        -20.81

水電                            億千瓦時        0.15        -20.81

水泥                            萬噸            20.34       -41.4

生鐵                            萬噸            22.57       94.74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4.43        6.22

鉛                              萬噸            0.12        -86.75

    工業經濟效益明顯好轉。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銷率達99.81%。實現利稅188642萬元,增長38.7%;盈虧相抵后實現利潤總額104221萬元,增長59.4%;綜合效益指數245.83%,比上年增加42.09個百分點。

    新型工業化強力推進。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7.03%,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2.43%,拉動經濟增長9.8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中:采礦業增加值4.72億元,減少1.59%;制造業增加值26.65億元,增長36.48%;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供應業增加值4.19億元,增長2.19%。園區工業增加值6.84億元,增長119.43%。全縣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億元的企業35戶,比上年增加23戶。

    建筑業穩定發展。全縣完成建筑業增加值16273萬元,增長17.1%。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6.84萬平方米,增長57.02%;房屋建筑竣工面積14.81萬平方米,增長39.38%。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快速擴大。2010年,全縣計劃投資50萬元以上城鎮施工項目110個,新開工項目90個,已投產項目92個。全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0961萬元,比上年增長32.6%。其中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74010萬元,增長31.6%;農村固定資產投資36951萬元,增長40.5%。

    工業投資結構逐步優化。全年工業投資162175萬元,增長30.54%,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2.2%,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43780萬元。

    五、國內貿易

    城鄉消費市場繁榮。2010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149萬元,增長18.2%,分地域看,城鎮和鄉村零售額分別為104937萬元、15212萬元,分別增長18.7%和15.5%。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4484萬元,增長13.2%;零售業零售額102790萬元,增長18.9%;住宿業2228萬元,增長16.4%;餐飲業10647萬元,增長14.3%。“家電下鄉”政策成效顯著,“家電下鄉”全年累計銷售家電2.95萬件,增長69.2%,銷售金額6382萬元,增長75.2%,發放補貼資金622萬元,增長69.7%。

    六、對外經濟和旅游

    對外貿易中外貿出口總額111萬美元(海關數),增長11%,且全部民營企業出口。

    招商引資取得新成績。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407萬美元,增長19.2%。實際利用省外境內資金107858萬元,增長8.1%。外派勞務37人。

    旅游業逐步發展。全年接待國內旅游者47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4億元。

    七、交通和郵電

    交通運輸業穩步發展。2010年,全縣公路旅客周轉量11734萬人公里,增長8.94%;公路貨物周轉量為267624萬噸公里,增長23.59%。年末機動車保有量43191輛,增長3%。

    郵電通信業快速增長。全年郵政業務總量1144萬元,增長11.1%;電信業務總量為38197萬元,增長50.47%。

    八、財政、金融、保險

    財政收支同步增長,財政收入總量和質量同步提高。2010年全縣完成財政總收入43706萬元,增長32.8%,其中;上劃中央級收入19170萬元,增長37.7%;上劃省級收入3124萬元,增長26.8%;一般預算收入為21412萬元,增長29.6%。地方稅收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3.34%,比上年增加0.04個百分點;總稅收占財政總收入的比重為86.94%,比上年增加0.34個百分點。全縣完成一般預算支出84166萬元,比上年增長31.69%。

    金融保險事業穩步發展。2010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542955萬元,比年初增加77101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405921萬元,比年初增加55765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39849萬元,比年初增加20912萬元,其中短期貸款65946萬元,比年初減少1561萬元,中長期貸款72618萬元,比年初增加23423萬元。全縣金融機構盈利3900萬元。保險事業平穩發展。全年保費收入10340萬元,增長10.8%。其中財險公司保費收入2102萬元,壽險公司保費收入8238萬元,全年各項賠款和給付支出1550萬元,增長26.4%。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2010年,全縣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6.34億元,增長65.1%。專利申請61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件。

    綜合技術服務得到規范。全縣全年開展食品質量監督抽查93批次,定期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90批次。工業產品定期抽查合格率79.2%。新發放工業品生產許可證3個。年末有各類氣象臺1個,自動觀測點13個。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全縣建設義務教育合格學校9所,中心城區新增義務教育學位500個。小學在校學生40698人,招生7302人,畢業生5730人;普通初中在校學生14610人,招生5045人,畢業生4908人;普通高中在校學生3148人,招生1223人,畢業生1093人。幼兒園在園幼兒8978人。各類民辦學校6所,民辦學校在校學生514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為99.99%。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廣播電視、衛生、體育事業全面發展。2010年末,全縣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年末有線電視累計入戶44956戶,其中年內新增410戶,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全縣醫療衛生機構25個,其中醫院20個。擁有床位總數519張。全縣衛生技術人員126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06人,注冊護士452人。體育事業不斷發展。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不斷增多。全縣體育館1個,運動場78個,各類訓練房8個,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2項次,全民健身活動參加人數14.8萬人,28個行政村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十一、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耕地保護與用地保障得到平衡。全年批準建設用地99.57公頃,建設占用耕地55.19公頃,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34.54公頃,補充耕地381公頃,凈增加耕地326公頃,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6931公頃。

    礦產資源勘探得到加強。截止年末,已發現的礦種18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5種,煤炭儲量9965萬噸,實施地質勘查項目(含續作項目)2個,實施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66個。

    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城區空氣質量達標率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監測斷面功能區達標率100%,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52.4分貝,交通噪聲平均值64.8分貝,建成煙塵控制區1個,控制區面積4.1平方公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3081.99萬噸,二氧化硫排放量2115.33萬噸。

    生態環境有所改善。全縣人工造林2982.5公頃,退耕還林166.7公頃,封山育林28.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3.89%。

    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全縣發生各類事故58起,死亡24人,比上年增加23起,增長65.7%,少死亡3人,下降11.1%;發生較大事故1起,比上年減少2起,少死亡10人,分別下降66.7%和76.9%;沒有發生重大、特別重大事故。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35,比上年下降30%;工礦商貿企業從業人員十萬人生產事故死亡人數16.56,比上年下降17.03%;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11.45,比上年下降7.14%。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人民生活收入增加,消費水平進一步改善。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5元,比上年增加1416元,增長11.5%;農民人平純收入5586元,比上年增加644元,增長13%。全縣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0515元,增長11.3%,其中食品、衣著、教育文化娛樂服務分別增長5.6%、48.4%、33%。全縣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性支出3887元,增長7.71%,其中食品、衣著分別增長7.98%、1.33%。城鄉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為37.53平方米和30.7平方米。

    社會保障得到加強。全縣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3707人,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人數8035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7010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363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7115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159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不斷鞏固,參合人數275080人,參合率91%,全縣領取城鎮最低生活保障費人數8514人,發放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經費1551.3萬元。城市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155元,農村低保對象月人均補助60元。完成改擴建鄉鎮敬老院11所,完成改擴建農村“五保之家”6所,實施災民住房和農村安居房改造250戶,發放救災救濟款305萬元,農村低保覆蓋率5%,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80張,收養各類人員60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備16個,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6個。

注:1、本公報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嘉禾縣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因2010年為人口普查年,根據國家制度規定,本年統計公報不發布相關人口數據。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 久久精品久国产 | 日韩中文字幕图片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动漫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青青青欧美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