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2日在漢壽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縣 長 宋云文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連同《漢壽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一并審查,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十一五”工作回顧
“十一五”的五年,是我縣發展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之一。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強縣、旅游活縣”戰略,順利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的目標任務,取得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進步。
——“十一五”,經濟質量穩步提升。地區生產總值跨上百億臺階,達到116.5億元,是2005年的2.3倍;三次產業結構由36.8:26.7:36.5優化為28.7:30.3:4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1.37億元增加到2.33億元,其中工商稅收由4414萬元增加到1.73億元,翻了近兩番,占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達到了74.1%,提高了41.9個百分點。
——“十一五”,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岸蝿摌I”全面推進,完成工業投入55億元,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6.7%;積極促成煤機、康普藥業等16家企業實施總部經濟轉移,凈增規模企業38家、稅收8500萬元;中聯重科及其配套產業園的落戶與開工建設,標志著我縣引進戰略投資者和建設現代產業集群實現了重大突破;開發區完成基礎建設投入2億元,新增入園企業55家,成為縣域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十一五”,農村發生深刻變化。投入9.3億元加強新農村建設,100%的鄉鎮、89.5%的村通了水泥路,16.5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得到解決。農民負擔切實減輕,農業機械化大面普及,產業化進程加快,農村各項改革取得了明顯實效。
——“十一五”,生態旅游方興未艾。建成了西洞庭湖3A級景區和一批農業旅游示范點、星級休閑農莊、星級旅游飯店,成功舉辦了4屆文化旅游節,年接待游客突破4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億元,被評為“中國生態旅游百強縣”。
——“十一五”,縣城“南進西拓”步伐加快。完成城鎮基礎建設投入8億元,建成了縣城污水處理廠,新建芙蓉路、振興路、辰陽南路等骨干道路4.4公里,升級改造主街大道10條、小街小巷60余條,新建商品房100萬平方米,城鎮化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被評為“省級衛生縣城”。
——“十一五”,基礎建設力度空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41.2億元,是“十五”時期的4.5倍。漢壽沅水大橋建成通車,硬化通鄉通村公路1086公里,改造危橋13座,建成農村客運站場12個。培修加固了一線大堤,整治病險水庫35座,改造排區泵站52處。改擴建變電站7座,改造農網312個村,全縣電力總容量達到29.6萬千伏安,翻了一番。
——“十一五”,群眾所得實惠明顯增多。財政發放惠農補貼5.9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3171元增加到5848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400元增加到14896元。堅持為民辦實事,解決了一批就業、就學、就醫、出行、住房等民生問題,新建鄉鎮敬老院22所、廉租房5萬平方米、漁民安居房286套;城鄉低保由15.5萬人次增加到36.4萬人次,保障金額由785萬元增加到4063萬元;各類社會保險參保人數由7.2萬人次增加到27.7萬人次;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36%。
——“十一五”,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教育強縣建設扎實推進,投入1.12億元改善辦學條件,建成合格學校36所,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所有鄉鎮衛生院和所有村衛生室得到恢復。文化、科技、體育事業發展成效明顯,修復了帥孟奇故居,先后獲得了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等殊榮。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連續11年實現耕地占補平衡。積極實施了一批節能減排工程,“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順利完成。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縣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的一年。這一年,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突出轉方式、調結構、打基礎、惠民生、創滿意,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勢頭,較好地完成縣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1、突出打牢基礎,項目建設扎實推進。堅持用項目支撐規劃,用規劃引領發展,認真編制“十二五”規劃,儲備重大項目200個以上,計劃投資600億元以上。全年爭取上級各類資金10億多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3.8億元,增長51%。中聯重科工業園10萬平方米主體廠房基本建成,完成投資4.5億元;漢太一級公路全面開工,建成安置小區9個,拆遷房屋118棟,完成投資1.5億元;徠木電子等項目建成投產,林之神、開源置業等28個千萬元以上項目成功引進,12家中聯重科配套企業順利簽約。
2、突出調整結構,產業升級步伐加快。以“二次創業”為主導提升工業質效,完成技改投入11億元,增長52%;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19.3億元,增長33.5%。太子化工和桃花源機械、漢氮和長江化肥等企業實現重組,廣源、鑫源等6家企業節能減排項目陸續建成,裕興紡織、康普粉針制劑等19個技改擴規項目相繼投產。以產業化為抓手加快農業發展,糧食生產繼續保持全國、全省先進,林改工作位居全省第一;漢壽甲魚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國家地理標志產品”,3萬畝油茶開發任務基本完成。以生態旅游為龍頭活躍三產,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億元,增長18.2%。清水湖4A級景區創建、巖汪湖旅游特色鎮建設有序推進;家電、汽摩下鄉和農機推廣活動持續開展,財政補貼5081萬元,拉動消費2.8億元,被評為“全國家電下鄉工作先進縣”。
3、突出整治環境,城鄉面貌大幅改觀。全面開展鄉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建立了長效保潔機制,清理死角垃圾1.6萬噸,整治亂搭亂建3500處,鄉鎮集鎮和國省干道沿線面貌明顯改觀。通過村民自治、一事一議、以獎代投,發動群眾整修山塘1000口,疏浚渠道800千米。啟動了縣城第四次規劃修編和開發區規劃編制工作,支持9個鄉鎮編制集鎮規劃,規范設置了縣城區街道名稱和門牌號碼。深入開展建設秩序專項整治行動,依法處置違規開發建筑75宗,拆除違法建筑2.8萬平方米。芙蓉西路建成通車,龍陽北路得到拓寬改造,地表水廠、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等重大項目扎實推進,城鄉基礎條件進一步改善。
4、突出改善民生,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縣財政投入1.16億元,全面完成了省、市、縣為民辦實事任務。聶家橋至毛家灘、軍山鋪至月明潭公路建成通車;新增各類參保對象10.2萬人次;19個校安工程項目相繼竣工,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形象穩步提升;建成了縣人民醫院綜合樓,改造鄉鎮衛生院3所,新增標準化村級衛生室94個,新農合縣鄉醫院住院平均補償率達到60%。推行“村為主”工作模式,綜治、維穩等工作進入省、市先進行列,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內。第六次人口普查有序推進,安全生產全面加強,平安漢壽建設深入開展,應急救援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文化、廣電、科技、氣象、地震、老齡、方志、檔案、保密、文聯、工青婦、國防動員、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等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進步。
5、突出七項行動,人民滿意政府建設深入開展。堅持縣鄉整體聯動,以陽光決策、審批提速、規范執法、環境治理、困難幫扶等七項行動為著力點,制定了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啟動了規范行政處罰裁量權基準工作,清理取消行政許可80項,審批時限縮短了30%。開展了滿意機關、滿意鄉鎮長和滿意科局長評選活動,人民滿意政府建設進一步深化。自覺接受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監督,堅持定期向人大報告、與政協協商政府工作,139件人大代表建議和160件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滿意率達到97.2%;800多件市民網上訴求妥善處理,回復率達到100%。加強了縣鄉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建成村級政務代辦點72個,被評為“全省政務公開先進縣”。落實“一崗雙責”,黨風廉政建設全面加強。
各位代表,“十一五”的五年是極不平凡的五年。在遭遇千年一遇的冰雪災害、有水文資料以來的特大冬汛、金融危機嚴重沖擊實體經濟等多重困難與挑戰的夾擊下,取得了好于預期的成績,得益于歷屆縣委、縣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礎,得益于縣委的正確領導和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得益于全縣上下的同心同德、銳意進取。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感謝全縣人民的信任與支持,并向給予政府工作積極幫助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所有關心支持漢壽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難與不足,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不大,產業結構不優,經濟發展方式比較粗放;城鎮總體規模偏小,城鎮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區對縣域經濟發展帶動力不夠;財政實力不強,對公共服務投入不足,社會保障水平較低,一些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還比較困難;在社會轉型的矛盾多發期,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有待加強,公務員隊伍的服務意識、服務水平有待提升。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并繼續采取有力措施,堅持不懈地做好工作,不負全縣人民的重托和期望。
“十二五”工作部署
“十二五”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民富縣強的總體目標,深入推進“工業強縣、旅游活縣”戰略,突出項目建設增后勁,著眼轉變方式調結構,立足改善民生促和諧,加快職能轉換強保障,努力建設裝備制造強縣、棉麻產業大縣、綠色農業基地、生態旅游中心和濱湖水鄉名城。
主要奮斗目標是:
——經濟更具實力。實施經濟發展倍增計劃,到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億元以上;財政總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其中一般預算收入達到4.5億元以上;實施重大項目200個以上,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80億元以上。
——發展更有活力。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1.7:37.0:41.3;工業增加值達到60億元以上,形成1個100億主導產業,1家50億元的旗艦企業,2家10億元的大型企業,力爭培育1家上市公司;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以上。
——城鄉更加宜居。農村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工業企業實現達標排放;城鎮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完成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全縣生態鄉鎮達到60%以上,讓龍陽大地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
——生活更為寬裕。力爭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收入增長同步,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1萬元、2.4萬元,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超過60%,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社會更顯和諧。社會管理體制更加完善,以人民滿意為主題的服務型政府建設全面推進,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口自然增長率保持在6‰以內,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有尊嚴,勞動更加體面,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為實現上述奮斗目標,“十二五”期間,我們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集中力量抓好九項工作重點。
1、壯大工業產業園。堅持擴大總量和提高質量并重,堅定不移地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工業園區特別是經濟開發區,力爭到2015年,經濟開發區開發面積達到8平方公里以上,規模企業達到80家以上,工業產值突破150億元,形成布局合理、產業集聚的“一區兩園帶多鄉”的工業發展格局。
2、加快建設新城區。以建設宜居城市為目標,加快縣城“南進西拓、東展北優”步伐,啟動縣城水系治理工程,抓好行政中心建設,提升城市水平,力爭到2015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6平方公里,全縣城鎮化水平提高8個百分點以上。
3、全面建設新農村。以“龍株太”一體化為先導,推進城鄉統籌,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加強農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繼續對一線大堤和病險水庫進行加固整修,實施環洞庭湖基本農田建設、國家糧食產能提升、農業綜合開發等工程,加強農田水利建設,五年建設旱澇保收農田60萬畝以上。
4、打好生態旅游牌。進一步整合文化旅游資源,抓好重點景區建設,西洞庭湖濕地爭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清水湖旅游度假區爭創國家4A級景區,鹿溪景區爭創國家森林公園,力爭到2015年,全縣旅游接待人數突破1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3億元。
5、加快交通網絡化。建成漢太一級公路、軍山鋪至巖汪湖到聶家橋公路、巖汪湖至西湖公路,抓好石長鐵路復線和長常城際鐵路建設,完成巖汪湖千噸級碼頭建設,抓好鹿溪至花巖溪旅游公路和農村危橋改造、客運站場建設,構建以公路為主、水運和鐵路為輔,對接航空的便捷交通網絡。
6、社會保障全覆蓋。積極啟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和社會救助實現全覆蓋,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7、建好居民安居房。房產開發中小戶型比例達到規定標準,同時新建廉租房10萬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1600戶,新建改造公租房900套,援建農村愛心房500戶,城鎮住房困難家庭保障面達到100%。
8、增強競爭軟實力?;酒占皩W前教育和高(職)中教育,完全小學以上學校建成為合格學校,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基本建成一鄉一所中心幼兒園,通過教育強縣評估驗收;加快“兩館三中心”(博物館、檔案館、體育中心、文化藝術中心、職工活動中心)和漢壽劇院等標志性文化工程建設;加大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引進和交流力度,全縣專業技術人才達到1.9萬人以上。
9、提升群眾安全感。全面推進平安漢壽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切實加強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進一步健全“村為主”自治功能,提高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
各位代表!“十二五”將是漢壽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宏偉的藍圖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堅信,勤勞智慧的漢壽人民,一定會把美好的藍圖變成現實,我們的事業將更加興旺,我們的家園將更加美麗,我們的生活將更加幸福!
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至關重要。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漢壽的發展機遇非常難得,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漢壽的發展也充滿了壓力和挑戰,國內通脹預期增強、銀根地根趨緊,經濟環境更加復雜多變。在新的一年里,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保持強烈的責任心和緊迫感,把發展的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今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0%以上,完成省市下達的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
主要抓好七個方面的工作:
一、搶抓機遇強化基礎
搶抓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千方百計擴大投入,夯實發展基礎,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億元以上。
1、積極爭資引項。進一步完善“十二五”項目儲備庫,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支持,抓緊項目申報和核準進度,力爭有90個以上重大項目進入省“十二五”規劃。新開發投資過2000萬元的重大項目60個以上,篩選15個重大項目開展前期工作,抓緊軍山鋪至蒿子港高等級公路、軍山鋪至巖汪湖到聶家橋公路等重大項目的規劃和爭取工作,全年爭取上級投資達到全市中上水平。
2、加快項目建設。全年安排重點工程項目80個以上,完成投資35億元以上,實現“十二五”項目建設開門紅。抓好巖汪湖千噸級碼頭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為長常城際鐵路開工建設搞好協調與服務,加快石長鐵路復線建設,漢太一級公路完成2座橋梁主體工程建設,路基基本成形;啟動滄浪河水系改造與城市建設一體化工程,加快蔣家嘴排區泵站更新改造,繼續抓好一線大堤培修和建筑物除險;力爭巖汪湖110KV變電站開工建設,建設2個電氣化鄉鎮;加快移動網絡、通信基站、數字電視網絡升級工程等項目建設。
3、注重招商選資。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獎勵機制,嚴格工作程序,積極兌現獎勵與扶持政策,推動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創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點,積極承接符合科學發展要求的產業轉移項目,主攻戰略投資者,積極爭取中聯重卡、佳能電子、中諾電子等項目落戶。強化招商主體責任,力爭全年引進內資13.2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2300萬美元以上,引進投資過千萬元的工業項目15個以上。
二、推進工業企業“二次創業”
引導工業企業開展以技改擴規、產品研發、管理創新和品牌培育為重點的“二次創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規模工業總產值突破100億元,稅收達到1.5億元以上。
1、發展園區工業。加快“一區兩園帶多鄉”建設,抓好經濟開發區總體規劃修編,完成中聯大道、天星路、金鳳路和安置小區等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中聯重科及其配套產業園建設,確保中聯重科如期投產見效,12家配套企業年內建成投產,力爭經濟開發區規模企業產值突破50億元,稅收突破1億元。進一步提升龍陽工業園,加強蔣家嘴老工業基地建設,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啟動500畝工業新區建設,抓好廣源麻業10萬錠緊密紡、長江化肥15萬噸合成氨等項目建設。全力以赴爭取鹿溪林業產業園立項,加大基礎建設、產業扶持和稅費扶持力度,打造“鹿溪家裝、生態環?!逼放啤?BR> 2、推進產業升級。制定紡織、食品等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規劃,力爭全年實施1000萬元以上技擴改項目15個以上,完成投資14億元以上。積極推動總部經濟轉移,實施康普、煤機、徠木電子等擴規項目10個以上,力爭億元企業達到28家以上。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引導企業加快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步伐,繼續抓好重點企業的節能減排,嚴控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項目上馬。鼓勵企業加大產學研合作,年內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家以上。
3、竭誠幫扶企業。繼續堅持部門聯系企業等服務制度,對重大項目實行跟蹤服務,及時掌握項目動態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對重點企業實行貼身服務,政府工作人員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對重要機遇實行協同服務,在園區申報、企業上市、品牌創建、人才引進、技術創新等機遇搶抓上,政府與企業協同作戰,形成合力。對重大問題實行專題服務,搭建政銀企融資平臺,力爭新增企業貸款1億元以上;積極幫助企業對上爭取項目資金;繼續開展“就近務工、建設家園”活動,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題。
三、積極發展現代農業
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1、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制定糧棉油、果蔬林、豬魚禽等主導產業標準化生產規程,創辦標準化示范基地50個以上。鞏固水稻、棉花、油菜等傳統產業,新擴低改油茶3萬畝以上,種植特色蔬菜15萬畝以上,爭創全國生豬調運大縣。加強漢壽甲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推行標準化養殖,抓好市場化營銷,進一步提升漢壽甲魚品牌。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新增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8家以上,新發展專業合作社80家以上,探索組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力爭3-5家合作社進入國省重點扶持對象。
2、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在加強農村斷頭路、安全飲水、國土整理、農村電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抓好后續管養,確保長期受益。建立健全集體動員、受益農戶協商、民主管理監督等村民自治機制,擴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覆蓋面,讓群眾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主體。大興農田水利建設,除險加固小一型水庫5座,整修山塘1000口,疏浚渠道800千米,維修機埠150處,增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
3、切實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加強農民實用技術和技能培訓,加大農業機械化推廣力度,健全土地林地流轉服務平臺,讓更多的農民進廠務工、進城創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萬人以上。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等體系,啟動農機市場建設。嚴格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強農民負擔監管,確保農民負擔不反彈。
四、加快宜居城鄉建設
以城鄉統籌發展為路徑,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努力建設精品城市、美麗鄉村。
1、以高水平的規劃引領城鄉發展。按照到2030年縣城區30萬人口、建成區30平方公里的目標,著眼于龍陽、太子廟(開發區)和株木山一體化發展,完成第4次縣城總體規劃修編工作。突出濱湖水鄉特色,抓緊制定漢太一級公路兩廂、滄浪河沿線、三堤兩港等區域控制性詳規。制定蔣家嘴區域發展規劃,支持鄉鎮編制集鎮規劃,加快工業、商貿、旅游等特色小城鎮建設,加強農村居民建房管理,逐步實現規劃全覆蓋。
2、以市場化的方式建設新型城鎮。走經營城市建城市的路子,通過BT、BOT等方式加快城市建設,儲備土地2000畝以上,確保土地收益最大化。加強城建投融資平臺建設,力爭為城市建設融資2億元以上。加快城市新區建設,逐步拉開“三縱四橫”的道路骨架,加速城市擴容步伐,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年內,完成振興西路二期建設,積極推進地表水廠和垃圾壓縮中轉站建設,抓緊荊楚路、濱湖路、花園路建設前期準備工作。
3、以精細化的管理提升城市品位。以交通、市場、建筑三大秩序整治為重點,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機制,依法整治亂停亂靠、亂擺亂放、亂搭亂建等行為。加強社區管理與服務,重視社區基礎建設,擴大居民自治范圍,使社區成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力量。加強城市公廁、環衛、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建設,新開通2條城市公交線路,抓好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改善人居環境。加強城市個性化設計,對大型單體建筑和成片開發小區規劃嚴格把關,建設一批城市精品和標志性建筑,提高城市品位。
4、以兩型化理念建設生態鄉村。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繼續抓好巖汪湖示范片和示范點村建設,實施“藍天、碧水、綠地”行動,指導和支持鄉鎮抓好垃圾集中處理,鞏固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成果,將整治范圍擴大到國省干道和縣鄉道路沿線以及鄉鎮集鎮周邊村莊。扎實推進生態縣建設,抓好植樹造林,加強水源保護,小一型以上水庫和大型湖泊禁止投肥養殖,繼續壓減珍珠養殖面積1.3萬畝,創建5個以上省級生態村,啟動縣城污水處理廠二期和開發區污水處理廠建設。
五、著力擴大消費需求
以擴大消費需求為著力點,拉動經濟增長,增強發展活力。
1、積極培育和擴大消費需求。認真落實居民收入分配改革的政策措施,著力提高城鄉中低居民收入,增強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居民消費預期。繼續實施“家電汽摩下鄉”和家電以舊換新活動,深入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加強農村市場建設,推動農村消費升級。規范市場秩序,強化消費維權,強化物價監管,加強商務執法,營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2、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西洞庭湖濕地旅游度假村建設。抓好清水湖旅游度假區擴建工程,大力拓展會議會展、體育休閑、鄉村旅游等領域。積極整合文化旅游資源,加強帥孟奇故居保護工作,抓好屈原等歷史名人遺址遺跡的保護性開發。加強旅游宣傳和區域協作,積極拓展外地客源,提升漢壽旅游影響力。
3、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快發展物流業,推動物流基礎設施和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快發展房地產業,強化房產開發商完善配套設施的責任,穩定和擴大住房消費。加快發展金融業,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加快組建小額貸款機構。鞏固提升商貿、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積極發展社區服務、移動通信、醫療保健等新興服務業。
六、切實改善社會民生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改善民生,集中力量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
1、建設公共財政。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從緊控制公務支出,把有限的財力向基層傾斜、向困難群眾傾斜、向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全面保障人本支出,把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作為財政支出的第一序列,統籌安排好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城鄉低保、社保補貼等民生支出。重視和關心基層工作,完善村級組織運轉保障機制,整合資金支持鄉鎮機關和村級活動場所改造,提高鄉鎮干部、離退休人員津補貼和義務教育教師績效工資財政保障標準。
2、完善社會保障。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健全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全年新增各類參保對象1萬人次以上,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月人平增加140元。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年內新增城鎮就業4500人以上。加強住房保障體系建設。逐步提高農村五保供養標準,集中供養面達到20%以上。完善社會救助體系,抓好優撫安置工作,重點解決低收入群體和特困群體因病、因災致貧等問題。
3、提升教育形象。質量是強教之基,是立校之本。深化素質教育改革,切實促進教育公平,確保教育質量穩中有升。建設一批好學校,以培育校園文化為重點,繼續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完成縣一中、詹樂貧中學基建工程,建成11所合格學校,加強職業中?;A能力建設,推進縣鄉中心幼兒園建設。選聘一批好校長,強化校長及骨干任期責任與年度考核,建立健全能上能下的用人機制。培養一批好教師,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實行績效考核與待遇分配掛鉤,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
4、讓群眾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繼續做好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居民健康信息建檔率達到50%以上。在鄉鎮衛生院開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試點,切實減輕群眾基本用藥負擔。新農合縣、鄉醫院住院補償率分別達到54%、76%以上,確保居民真正享受醫改實惠。加強重大傳染病、血吸蟲病防治力度。進一步健全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完成4所鄉鎮衛生院改造,開展名院、名科、名醫創建活動,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提高醫務人員職業素質和服務水平。
5、發展各項事業。加強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穩定低生育水平。發展文化事業,抓好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對文化精品創作給予支持。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繼續保持全市競技體育領先位置,加快體育中心建設。抓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水利普查工作,積極推進人防工程建設。加強耕地占補平衡項目建設,嚴格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重視老年工作,發展老齡事業。抓好人事人才、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方志、檔案、保密、對臺、氣象、地震、文聯、殘聯等工作。重視和支持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工作。
6、建設平安漢壽。祈求平安是人民群眾最質樸、最基本的愿望,保障平安是政府宗旨所系、使命所在。大力開展重點整治和專項斗爭,保持對地方黑惡勢力露頭就打的高壓態勢。積極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優化縣城治安管理模式和警力配置,改革“110”接處警機制,探索交巡警一體化模式,增強快速出警能力。加強隊伍自身建設,堅持公正廉潔執法,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開展領導干部“大下訪大走訪”活動,完善“村為主”綜治維穩模式,引導群眾依法表達訴求,主動化解社會矛盾。堅持安全生產警鐘長鳴,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制,對重大安全隱患實行掛牌治理,加強朝陽橋安全監管,完成高危企業達標建設22家以上,嚴防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各位代表,民生連著民心,辦好民生之事,是人民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年,在全面完成省市為民辦實事任務的同時,縣政府將繼續堅持辦好10件實事。①新建或擴建新興魯家河、大南湖、鴨子港、酉港沙包等集中供水工程,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人口2萬人以上。②改造洲口至龍打 、滄港捕撈至龍陽赤崗斷頭路,完成酉港西堤危橋、月明潭紙料洲危橋改造。③對軍山鋪中山口、鴨子港南堤等108個村實施農村電網改造。④城鎮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提高15元、達到178元,農村低保月人均補助水平提高12元、達到78元。⑤新建廉租房3.95萬平方米、972套,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425戶,完成蔣家嘴企業棚戶區改造280戶。⑥蔬菜農殘超標率控制在6%以內,確保不發生重大群體性食品中毒責任事故。⑦改造縣城區小街小巷10條。⑧新建或改造農貿市場2個。⑨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并向特困家庭提供不超過2萬元的社會保險貸款貼息。⑩支持鄉鎮建設垃圾一體化處理項目10個。
七、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要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廣大公務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就不能輕飄飄過日子,我們一定要增強責任意識,讓人民賦予的權力更好地服務人民,努力建設有作為、負責任、守清廉的人民滿意政府。
堅持狠抓落實,加強部門管理。政府形象由部門來體現,政府工作靠部門來落實,建設人民滿意政府責任主體在部門。牢固樹立“民為邦本”的行政理念,完善考核督查辦法,在加強對鄉鎮考核督查的同時,強化縣直部門責任與考核,增強公務員服務群眾的主觀能動性,下大力解決“權力尋租”、行政不公、不敢擔責等問題。堅持領導帶頭,強化工作推行,切實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問責必嚴,失責必究,確保政令暢通。
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監督。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審議意見,主動搞好規范性文件報送備案工作,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高質量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虛心接受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堅持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則,廣泛聽取意見,科學論證分析,確保政府的各項決策經得起時間、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堅持優化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突出服務首位意識,建立與轉方式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加強行政效能監察,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聯合審批等制度,完善“一個窗口對外”、“一站式服務”機制。嚴格行政裁量權基準,切實做到公正執法,杜絕“三亂”行為。加強縣鄉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啟動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支持政務服務向村級延伸。加強政府網站和電子政務內、外網建設,推進網上行政審批,提高縣長熱線、縣長信箱辦理質量。
堅持廉潔自律,維護政府形象。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開展人民滿意政府建設評選活動。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建筑工程、土地交易、政府采購、資金監管等重點領域的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加強審計監督、績效評價、綜合驗收,從源頭上制止和約束腐敗。厲行勤儉節約,珍惜民力民財,狠剎奢侈浪費,把干部的政績和政府的形象樹立在人民心中。
各位代表!新的形勢催人奮進,新的征程任重道遠。我們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更加創新的精神、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銳意進取,奮發圖強,為建設民富縣強的新漢壽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