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推進“一轉三化”戰略,著力實現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和構建兩型社會,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發展形勢向好,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市內生產總值182億元,增長13.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45億元,增長3.4%;第二產業增加值129.27億元,增長14.4%;其中工業增加值123.63億元,增長14%,規模工業增加值86.04億元,增長15.1%;第三產業增加值46.26億元,增長12.5%。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5%、71%、25.5%。

    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79225萬元,增長14.7%,其中一般預算收入86137萬元,增長20.7%。

    2011年,冷水江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0352元,增長12.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15元,增長17%,連續7年保持全省經濟十強縣市地位。

    新型工業化取得新成效。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7.9%,其中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9家,實現高新技術總產值2143833萬元,增長32.8%。

    城市建設形成新格局。2011年,全市商品房房屋銷售面積31.3萬平方米,增長32.2%;完成銷售額89182萬元,增長52.8%。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建成區面積達21.5平方公里,城市污水處理率達53.1%。

    大交通格局已經初具雛形。婁新高速冷水江段加快建設,資水大橋已貫通,已全面進入路面施工階段。S217線寒石公路全部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完成農村公路建設12公里。全市擁有省道60公里,縣鄉村道442公里,16個鄉鎮辦實現了村村通工程,。

    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全市35個試點村率先進行統籌城鄉發展試點建設;在此基礎上,再次新增38個村跟進,被評為湖南省統籌城鄉發展新農村建設示范縣市。全年累計完成水利建設投資8800萬元,完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4處,解決農村1.8萬人的飲水困難和飲水安全問題。

    物價漲幅得到較好控制。201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105.2%,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104.7%,物價有所上漲。

    安全生產形勢較好。全年共發生各類事故105起,同比下降37.9%;死亡26人,同比上升52.9%,其中煤礦事故3起,死亡18人,同比上升100%;道路交通事故61起,同比下降20.8%,死亡7人,同比下降30%;消防事故39起,無人員傷亡;非煤工礦行業實現零死亡。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為0.150。

    二、農業

    農林牧漁業生產平穩。2011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06896萬元,增長3.4%,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64491萬元,增長3.4%。全市耕地面積87600畝,農作物播種面積穩中有增,全市糧食播種面積7.47千公頃,增長1%。全年實現糧食總產量43982噸。出欄生豬31.33萬頭、牛1.14萬頭,與去年持平。

    2011年,冷水江市注重發展現代特色農業,蔬菜總產達6100萬公斤,總產值達到1.98億元。改造低產田480畝,新增大棚105個,發展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養豬場61家,壯大了瑞生源生物科技、響蓮葛根、宏達乳業、富康油茶等企業,加快建設特色水果、中藥材、無公害蔬菜、油茶等農產品生產基地,迅速發展了潘橋銀凱、巖口三友等休閑農業,實現農副產品加工業總產值4.5億元,與去年相比,增長了8.4%。

    農機機械化程度進一步提高。2011年共推廣各類先進適用農機具2178臺套,完成部級農機購置補貼項目140萬元,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20.64萬千瓦,農業機械化率大幅度提高。

    水利建設強勢推進。全年完成水利投資8800萬元,中連溪防洪工程、布溪防洪堤、鄉鎮溝渠疏浚項目紅旗灌區節水增效項目均已完工,水毀工程修復和山平塘清淤及病險水庫加固工作完成,新建了一個市級山洪災害預警系統。

    三、工業與建筑業

    2011年,冷水江市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全市100家規模以上工業共實現總產值3279409萬元,同比增長32.7%。其中輕工業總產值121338萬元,增長46.8%;重工業3158072萬元,增長32.2%。輕重工業之比由上年的3.4%:96.6%轉化為3.7%:96.3%。全市規模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98.8%。實現利稅124570萬元,增長14.7%,累計實現利潤31687萬元,增長35.7%。全市完成工業增加值123.63億元,增長14.0%;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6億元,增長15.1%;9家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完成高新技術產值2143833萬元,實現增加值58億元,增長26%。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為8.3%,工業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冷水江市再次進入全省新型工業化先進縣市行列。

    主要產品產量實現較大增幅。2011年,全市產原煤398萬噸,略有下降;發電84.4億千瓦時,增長13.2%;生鐵258.2萬噸,粗鋼271.3萬噸,鋼材316.6萬噸,略有增長;純堿13.1萬噸,增長18.3%;水泥25.1萬噸,下降9.4%%;銻品6.8萬噸,增長20.2%;中成藥266.8噸,增長53%;氮肥(折純)23.3萬噸,增長8.9%;服裝398.4萬套,增長12.8%。

    建筑業發展較快。全市建筑業實現增加值56454萬元,增長24.5%。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08.3萬平方米,增長18.6%;房屋建筑竣工面積49.3萬平方米,增長19.7%。

    四、固定資產投資

    項目建設成效顯著。2011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5553萬元,增長44.6%。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434427萬元,增長45.3%;農村固定資產投資210248萬元,增長39.6%;房地產開發投資60878萬元,增長58.7%。項目個數增長較快,全年施工項目235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97個,本年投產項目個數206個。

    工業技改投資繼續增長。2011年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9.3億元,其中技術改造投資完成313866萬元。華新水泥建設進展順利,閃星公司3萬噸銻品深加工項目、2萬噸銻冶煉擴能升級改造項目完成選址,電子科技園建設啟動,東苑數碼廣場等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五、內外貿易

    2011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6486萬元,增長20.3%。從消費區域看,城鄉市場共同發展,城鎮消費品零售總額420493萬元,增長20.6%,鄉村消費品零售總額45993萬元,增長18.0%。

    外貿發展成效顯著。2011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58080萬美元,增長39.1%,其中出口17022萬美元,增長50.0%,進口41058萬美元,增長35.0%。新增外貿企業2家。

    招商引資向好。2011年,合同利用外資40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631萬美元。引進匯美華天五星級酒店、LED照明及應用建設等招商項目12個,合同引進市外境年資金30.2億元人民幣,實際到位25億元人民幣。2011年11月1日,響蓮集團的葛根產品搭載“神舟八號”升入太空,成功完成太空育種實驗。

    六、交通郵電

    交通運輸業科學發展。全市擁有省道60公里、縣鄉村道442公里。公交公司全年完成營運里程1900萬公里,客運量3600萬人次。道路運輸審驗車輛3078臺,審驗率達78%,完成車輛綜合性能檢測任務3200臺次。

    郵電通信業平穩發展。2011年,全市郵電業務總量20689萬元,增長5.5%;年末互聯網電信寬帶用戶達21272戶。

    七、財政、金融與保險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179925萬元,增長14.7%,其中一般預算財政收入86137萬元,增長20.7%;上劃中央收入81696萬元,增長9.6%,上劃省級收入11392萬元,增長10.7%。一般預算支出187679萬元,增長16.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2819萬元,教育支出26007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8195萬元,環境保護支出4416萬元。財政總支出215212萬元,增長19.1%。

    金融業運行平穩。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59963萬元,較年初增加125057萬元。城鄉居民儲蓄余額達620478萬元,較年初增加52227萬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31608萬元,較年初增加138252萬元。其中短期貸款326239萬元,較年初增加130401萬元;中長期貸款358275萬元,比年初增加62615萬元。貸存比為69%,成功創建省級金融安全區。

    保險事業穩步發展。2011年,全市保費收入14032萬元,同比增長10.5%,各項賠款與給付支出3419萬元,同比增長63.1%。

    八、科技和教育

    科技創新能力提升。2011年,“葛根”項目獲科技部“富民強縣”專項計劃,實現婁底零的突破。申報省級項目8個,立項2個。申報婁底市科技項目5個,立項5個。受理本市科技計劃項目42項。申報專利109項,其中授權42項。連續兩屆通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考核。通過省科技廳成果鑒定1項,婁底科技局成果鑒定3項,成功申報省科技成果轉化示范縣。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2011年,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2.6%;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為100%。全市共有幼兒園56所,在園幼兒10791人;小學55所,在校學生28822人;普通中學29所,在校學生19965人;中等職業學校8所,在校學生7358人。全市基礎教育水平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第九次被評為青少年主題教育活動全國先進單位,教育綜合考核位居婁底市第一名。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2011年,市文工團惠民送戲下鄉演出83場,市電影公司下鄉免費放映電影1816場,建成111家農家書屋。有文化館1個,組織文藝活動11次,辦培訓班8次;有公共圖書館1個,藏書13.4萬冊。成功申報3家省級問物保護單位,《梅山儺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廣電事業蒸蒸日上。全市擁有市級廣播電視臺1個,鄉鎮廣播電視臺12個,12個鄉鎮全部輸送有線信號,數字電視用戶發展到5萬戶,能收看的基本標清電視節目68套。市電視臺一年來播發各類新聞3000多條,專題近百部,被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采用各達11篇。

    衛生事業持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為96%,各醫療機構共接診301061人次,住院17707人次,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群眾門診看病費用下降38.6%。疾病防治工作有條不紊,建立城鄉居民衛生檔案23.45萬份,降氟改灶5348戶,無償獻血3336人次。婦幼保健工作一年一臺階,孕產婦住院分娩6185人,住院率99.95%。

    體育事業取得新進展。擁有體育館1座,組織運動員參加高級別賽事7次,羽毛球隊獲省常年賽女子雙打第二名,男子雙打第八名,男子單打第四名,為歷年最好成績。舉重隊獲省常年賽1金5銀3銅。太極拳隊參加首屆湖南武術節獲團體一等獎1個,個人單項獎8項。農科村籃球隊省“強民杯”農民籃球比賽第一名。舉辦群眾體育活動8次,被省體育局評為“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

    十、人口、資源與環境保護

    2011年,全市年末總人口367236人,總戶數147223戶,其中農業人口179136人,非農業人口174676人。年末常住人口328578人,城鎮常住人口249207人,城鎮化率75.84%,人口出生率15.24‰,人口自然增長率8‰。

    生態環境大幅改善。到2011年底,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0.83%,生態環境進一步向好。

    環境保護明顯加強。全年實現化學需氧量削減438噸,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31550噸,氨氮243噸,氮氧化物2508噸,鉛35.94噸,5項指標均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給我市的減排任務。

    環境基礎監測任務扎實完成,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球溪、郭家橋2個省控斷面分別符合Ⅱ類、Ⅲ類水質標準。征收排污費首次突破千萬元,達1050萬元。對錫礦山地區進行繼續環境整治,拆除非法爐、落后爐50臺(套),拆除反彈手工作坊100余處。實現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8.3%。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2011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52元,增長12.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8515元,增長17.0%。

    居民消費有所提高。2011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12176元,增長15.9%;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4309元,增長23.1%。

    民生保障進一步加強。2011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795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594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663人。企業養老保險新增參保4243人,征繳基金11796萬元;失業保險新增參保3534人,征繳基金569萬元;工傷保險參保人數新增擴面23000人,征繳基金1655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年末參保人數13298人,征繳基金6810萬元;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征繳基金7173萬元,實現了全覆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征繳基金2928萬元,實現了全民化。從2011年7月1日開始,發放60周歲以上農村居民養老金每人每月60元;從2011年11月28日開始,發放60周歲以上城鎮居民養老金每人每月60元。

    至2011年底止,我市在冊城市低保對象7543戶,共17443人,月人均補助由原來的150元提高到180元;農村低保對象5678戶10998人,月人均補助由原來的65元提高到101元。在農村五保供養方面,分散供養的年標準由去年的1365元提高到1980元,集中供養的由去年的2800元提高到3600元,做好了民生保障工作。

附注: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國內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色欧另类欧欧美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淑妇性爱视频 | 亚洲精品视在线看1 |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亚洲色大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