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2009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及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查,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一、2009年財政收支預算執行情況
(一)收入預算完成情況
2009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83800萬元,為調整預算182000萬元的100.99%,比上年增長31.02 %;完成全市統一口徑的地方財政收入144727萬元,為調整預算143550萬元的100.82%,比上年增長32.29%,超額完成市政府下達地方財政收入考核任務;完成上劃中央兩稅39073萬元,為調整預算38450萬元的101.62%,比上年增長26.50%;完成上劃中央、省市所得稅 26509萬元,為調整預算31068萬元的85.33%,比上年增長19.07%;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31426萬元,為調整預算30900萬元的101.70%,比上年增長52.23%;完成縣級一般預算收入86792萬元,為調整預算81582萬元的106.39%,比上年增長30.53%。
1、縣級一般預算收入分項完成情況
工商稅收59305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6.89%,比上年增長34.91%;
耕地占用稅5000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25%;
契稅4800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0%,比上年增長 37.14%;
非稅收入(包括排污費、教育費附加、行政性收費、罰沒收入、國資有償使用收入等,下同)17687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08.51%,比上年增長17.64%。
2、征收部門完成情況
國稅部門完成60003萬元,為調整預算60000萬元的100.01%,比上年增長22.99%;地稅部門完成68001萬元,為調整預算68000萬元的100%,比上年增長34.11%;財政部門完成55796萬元,為調整預算54000萬元的103.33%,比上年增長36.78%。
(二)支出預算完成情況
全縣完成財政總支出279018萬元,為縣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的調整預算224200萬元的124.45%,比上年增加 57764萬元,增長26.11%。
支出分項完成情況為:
基本公共管理服務支出35588萬元,為調整預算35260萬元的100.93%,比上年增長21.75%;
公共安全支出11376萬元,為調整預算7753萬元的146.73%,比上年增長22.48%;
教育支出49826萬元,為調整預算42164萬元的118.17%,比上年增長34.09%;
科學技術支出3543萬元,為調整預算2967萬元的119.41%,比上年增長43.27%;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609萬元,為調整預算987萬元的163.02%,比上年增長1.96%;
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38290萬元,為調整預算29976萬元的127.74%,比上年增長31.65%;
醫療衛生支出21094萬元,為調整預算13880萬元的151.97%,比上年增長64.18%;
環境保護支出7455萬元,為調整預算6610萬元的112.78%,比上年增長186.29%;
城鄉社會事務支出8487萬元,為調整預算5019萬元的169.10%,比上年降低2.01%(同比降低的原因是上級專項減少);
農林水事業支出40295萬元,為調整預算30210萬元的133.38%,比上年增長17.44%;
交通運輸支出10694萬元,為調整預算6396萬元的167.20%,比上年降低30.22%(同比降低的原因是上級專項減少);
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10351萬元,為調整預算9926萬元的104.28%,比上年增長12.67%;
其他支出(包括稅務部門征管經費、人武部經費、貸款利息、住房公積金等)6090萬元,為調整預算5664萬元的107.52%,比上年增長13.85%;
國土出讓金支出34320萬元,為調整預算27388萬元的125.31%,比上年增長42.08%。
(三)收支平衡情況
2009年,縣級一般預算收入加上上級給予的稅收返還補助、各項結算補助、上年結轉支出及結余等,減去一般預算支出和上解支出后,實現收支平衡,并略有結余。
二、2009年財政工作情況
200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指導下,財稅部門圍繞“奮力搶擂先導區,加速挺進五十強”目標,科學應對金融危機持續蔓延,減收增支因素明顯加劇的不利影響,堅持科學理財促發展,為民理財建和諧,依法理財提效益,緊扣增收節支重點,加快精細管理步伐,預算運行積極穩健,收支再創歷史新高,并提前超額實現了“十一·五”既定目標。
(一)把握政策導向,服務經濟發展,蓄足財政增收后勁
大力培植財源,實現財稅運行與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是財政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2009年,財政部門牢牢把握中央實施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一攬子政策的契機,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挖掘財稅增長潛力。一是重點支持園區建設。突出財力支持重點,全力打造縣經開區和金洲新區兩大經濟強勢平臺。全年安排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87億元;預計兌付園區收入體制分成資金近1億元;由財政提供擔保或兜底到位貸款2.15億元。財政支持兩大園區建設的資金超過了6個億。二是積極幫扶企業發展。全面落實增值稅轉型政策,抵扣固定資產購置增值稅5000多萬元,與企業共渡了難關;安排工業發展基金1800萬元,為71家企業爭取上級節能技術改造專項資金1978萬元 ,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對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貸款貼息,幫助企業消除了發展障礙;擴充擔保公司資本金,有效發揮融資功能,為中小企業擔保貸款2.8億元,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三是著力激活第三產業。兌付購房補貼2204萬元,拉動了房產投入和銷售;兌付家電、汽摩下鄉補貼2256.6萬元,安排農貿市場提質改造、“萬村千鄉”工程280萬元,刺激了農村市場消費;調度資金5000萬元,支持了灰湯溫泉度假區、溈山風景旅游區開發。四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安排煙葉稅返還2260萬元,實現了農民和財政雙豐收;農業綜合開發投入3200萬元用于菁華鋪規模農業開發、溈山富硒茶基地等重點產業化項目建設,農業資源和資金的整合效應逐步顯現;投入716萬元支持生豬、米業等一般產業化優勢項目。
(二)完善征管機制,多措并舉抓收,壯大財政綜合實力
今年以來,面對諸多減收因素,縣政府進一步強化調度、分析、通報等抓收措施,保證了階段任務的順利完成,月入庫進度和增幅始終位居全市前列。一是完善征管機制。健全了財稅三局目標管理責任制,將國土、房產等重要執收單位納入考核范圍,督促預算收入單位立足目標找差距,明確措施求突破,形成了“時間往前排,進度往前趕,提前沖刺,多收超收”的抓收氛圍。預計全年收入過千萬的單位達14個,其中玉潭鎮2.5億元,經開區、金洲新區跨過了2億元、1億元臺階,另有5個單位過5000萬元,挑起了全縣收入的半壁江山。二是規范征管秩序。財政部門積極發揮協稅護稅作用,與稅務部門齊抓共管,通過所得稅匯算清繳、全員全額申報、運用納稅評估軟件實行分類管理等措施,進一步加強了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稅源的監控;繼續深化“收支兩條線”管理,運用非稅收入征管信息化系統,嚴格了征收項目和標準;全面推進契稅和耕地占用稅直征直繳,完善了“先稅后證”、“稅后用地”、納稅申報等制度,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管理穩步推進。三是堵塞征收漏洞。發揮稽查和稅偵的拳頭作用,加大了對偷稅漏稅的打擊力度;嚴格落實清欠計劃和責任,采取“清理核實、限期收繳”等辦法催繳欠稅,切實做到了應收盡收,顆粒歸倉。2009年,在財政總收入規模取得新突破的同時,收入質量進一步提升,縣級收入中稅收收入占79.62%,同比上升2.2個百分點。
(三)關注弱勢群體,改善民生福祉,增強財政保障能力
牢固樹立為民理財的理念,重點安排資金解決人民群眾當前生產生活中最急迫的困難,讓人民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惠民政策全面落實。全年發放糧食直補和綜合直補8827萬元,農村中小學“兩免一補”7437萬元,良種補貼2196萬元,退耕還林和生態效益林補助等2050萬元,水庫移民后期扶植762萬元,農村中小學改危738萬元,石油價格補貼250萬元。社會保障不斷完善。重點安排城鄉低保資金8512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資金10522萬元,大病醫療救助資金615萬元,重點優撫對象醫療補助450萬元,計生獎勵扶助577萬元,農村勞動力就業培訓資金320萬元,安居工程資金1314萬元,落實軍轉干部待遇資金690萬元。“三農”投入逐步加大。重點安排縣鄉公路建設資金15383萬元,新農村建設資金1218萬元,水利建設資金5309萬元,動物防疫資金364萬元,扶貧資金568萬元。
(四)堅持改革創新,完善體制機制,提升財政理財水平
一是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從元月1日起在108家預算單位鋪開。全年支付系統共支付資金135000萬元,其中直接支付29194筆,支付資金131969萬元,直接支付比例達97.75%。二是非稅收入征管信息化系統在388家執收單位全面上線運行,非稅收入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得到進一步提升。三是深化部門預算改革,按照“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的要求,實行綜合預算打捆,全面推行零基預算。四是公務卡消費在17家縣直單位成功啟動,運行良好。五是進一步完善工資保障體系,縣財政共計安排支出8079萬元,穩步推進規范公務員津補貼及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實行績效工資制度等改革。
2009年財政工作取得的成績是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科學部署,縣人大、縣政協有效監督、大力支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同心協力的結果。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縣財政改革和發展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可用財力的增長與財政保障、配套或兜底的需求矛盾較為突出,增加了預算安排和執行的難度;二是落實積極財政政策,綜合運用財政職能保增長、保穩定、促發展,還需研究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三是預算制度和財政管理制度改革仍需深化,財政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和透明度仍需不斷提高。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通過健全和完善公共財政職能,深化財政改革,采取有力措施逐步予以解決。
三、2010年財政預算(草案)
2010年全縣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指針,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搶擂先導區,決勝大河西,崛起中西部,挺進五十強”戰略部署,充分發揮積極財政政策作用,以“增收節支、提升績效,改善民生、推動發展”為目標,進一步推進財源建設,壯大收入規模,調優支出結構,深化財政改革,不斷加大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的投入,有效提高財政工作的績效水平和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建設繁榮富強的寧鄉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基于上述指導思想,結合全縣“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規劃以及2009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確定2010年財政預算收支計劃(草案)。
(一)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安排
1、收入確定的依據
剔除財稅自然增長因素,通過分析我縣經濟發展的走勢,我們認為,2010年要實現高基數上的穩健增長,財政部門務必保持清醒頭腦,挑戰面前想辦法,機遇面前求突破。
一是發展有機遇。從宏觀政策導向看,2009年12月5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0年仍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發揮投資拉動、刺激內需的作用。隨后,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明確提出了大幅提高下鄉家電產品最高限價;將汽車下鄉政策延長實施至明年年底;延長實施家電以舊換新政策;適當增加農機購置補貼資金規模等一攬子促進消費的政策措施,為經濟保持企穩向好態勢創造了條件。
二是增收有潛力。從鄉鎮、園區發展態勢看,縣經開區的青島啤酒、加加集團新上生產線,海大鋁材、中財化建、杉杉新材料、聚力催化劑等項目投擴產,預計新增稅收1億元左右;金洲新區的三一重工、圣得西生產基地、歸一建材、宏宇耐磨、龍豐鋁業、鑫州智能等項目投擴產,預計新增稅收1億元左右。骨干鄉鎮后勁較強。預計玉潭鎮新增3500萬元、城郊鄉新增1800萬元、白馬橋鄉新增1500萬元,夏鐸鋪鎮新增 1400萬元,歷經鋪鄉新增800萬元。從三次產業發展形勢看,農業產業化進程加速推進,煙葉、優質稻、油茶、生豬等特色種養業迅速壯大,預計煙葉種植新增稅收4000萬元(含煙葉稅、增值稅、所得稅)。工業經濟蓬勃發展,預計新增工業項目160個,計劃投入92.7億元。邦寧農產品電子交易所、豪德商貿市場、灰湯中部華天城等一批標志性商業、旅游業重點項目加快推進;房地產預計新開工110萬平方米,建成100萬平方米,銷售110萬平方米,完成投入35億元,預示著第三產業步入新一輪發展快車道。從項目投入拉動效應看,預計全年新開工項目320個,竣工220個,完成項目投入220億元,完成建安綜合稅3億元,其中長花灰韶高等級公路、京珠復線、石長鐵路等國家、省市重點工程預計新增稅收1億元左右。
在預測來年增收趨勢的同時,對減收因素也必須進行充分考慮。一是國家延續執行的有關產業扶持和稅收優惠政策,如增值稅轉型改革、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率調整、所得稅政策調整預計將分別導致減收6000萬元、2800萬元、3000萬元左右;二是煤炭資源逐步減少,運行成本不斷增加,導致傳統產業稅收貢獻率下降。特別是長沙礦業集團宣布破產,大成橋仁壽礦區、煤炭壩蔡家灣、喻家坳太平等7家煤礦的關閉整合,將造成三個資源型鄉鎮的稅收出現滑坡。三是我縣經濟結構調整的速度還較為緩慢,許多企業更多參與的是產品制造加工的低端環節,產品附加值不高,企業利潤微薄,創造的價值與享受的優惠政策不成正比。
2、收入任務的安排情況
財政總收入任務220000萬元,比2009年完成的183800萬元增加36200萬元,增長20%。其中:上劃中央兩稅46750萬元,比上年增加7677萬元,增長19.65%;上劃中央、省、市所得稅37960萬元,比上年增加11451萬元,增長43.20%;縣本級一般預算收入94240萬元,比上年增加7448萬元,增長8.58%;政府性基金收入41050萬元,比上年增加9624萬元,增長30.62%。分解到征收部門的任務是:國稅局71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0997萬元,增長18.33%;地稅局82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3999萬元,增長20.59%;財政局67000萬元,比上年增加11204萬元,增長20.08%。
一般預算收入分項目安排情況:
工商稅收65190萬元,比上年增長9.92%;
耕地占用稅5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
契稅58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83%;
非稅收入17750萬元,比上年增長0.36%。
(二)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安排
2010年,安排縣級一般預算支出178653萬元,比上年預算增加39550萬元,增長28.43%。財政支出的安排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有保有壓的原則。按照建設公共財政的要求,在兼顧一般的同時,優先保證重點支出需要。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突出“三個優先”,新增財力優先保障工資到位;優先安排民本民生支出;優先安排教育、新農村建設支出;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增長。二是收支平衡的原則。繼續堅持量入為出與量出為入相結合,既體現實際需要,又考慮財力可能,努力增收節支,確保財政收支平衡。
支出分項目安排情況: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8726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4.61%;
公共安全支出8373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9.12%;
教育支出36484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24.31%;
科學技術支出1995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23.53%;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600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9.09%;
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3046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12.90%;
醫療衛生支出4268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1.81%;
環境保護支出500萬元,與上年持平;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175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48.92%;
農林水事務支出14896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1.93%;
交通運輸支出4155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57.98%;
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8875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1%;
其他支出(包括稅務部門征管經費、人武部經費、預備費、貸款利息、住房公積金等)7422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12.56%;
國土出讓金支出34138萬元,比上年預算增長36.07%;
收支預算結果:當年收支平衡,并略有節余。
(三)工作措施
一是深化體制創新,推進財源建設。按照“劃分(收入)范圍、屬地征管、核定(收支)基數、增長分成、超收(分類)留成、短收分擔、一定三年”的原則,制定新一輪縣鄉(園區)財政管理體制,激發鄉鎮培植財源熱情,進一步理順園區財稅體制,壯大鄉鎮實力,做大做強園區經濟,促進鄉鎮(園區)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引導各種要素向優勢產業集聚,做大、做強、做優骨干企業,形成特色產業群,壯大支柱財源,提高園區經濟對財政的貢獻率發揮財政杠桿作用。靈活運用貼息、擔保、以獎代補等政策,放大財政資金的引導效應,拓寬融資渠道。科學把握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落實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政策措施,協同有關部門加強與上級溝通聯系,及時捕捉政策和項目資金信息,爭取上級對我縣各項事業的資金傾斜,保持縣域經濟平穩增長。
二是強化財稅征管,力保收入增長。進一步完善稅源建設管理機制和考核辦法,全面調動征管部門和鄉鎮(園區)的積極性;全方位監控稅源變化動態,健全重點稅源稅負評估體系;強化零散稅收征管責任,做到既抱“西瓜”又撿“芝麻”;完善協稅護稅網絡,推進“金財工程”和納稅“陽光行動”;采取依法治稅與稅務內部稽查相結合,加大對稅收征管過程的監督。著力提升房地產稅收一體化的系統性和實效性,強化契稅、耕地占用稅和國土收入管理,嚴格減免審批,加大對單位和項目的欠款追繳。深化非稅收入征管信息化建設和“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規范賬戶管理,實行源頭控收;加強票據管理,做到以票管收;理順征繳關系,實現依法征收。加強對國有資本經營的監管,保障國有資本收益權不受侵害。
三是優化支出結構,建設公共財政。堅持“促進發展、關注民生”的理財思路,不斷增強公共財政的保障能力。立足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認真執行規范津補貼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確保各項法定支出的穩步增長和重點支出的及時到位。繼續深化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鄉財縣管鄉用、投資評審等改革措施,穩妥推進和完善公務卡消費改革、厲行節約制度,嚴格規范、控制非生產性支出標準和公務消費規模。加大社會保障投入,推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配套改革,著力推進鄉鎮、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和保障性;全面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加強再就業培訓,提高創收致富的能力。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支持農村路網改造,改善村容村貌,促進城鄉一體化。強化財政監督,對社會保障、經濟建設、財政強農惠農等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支出進行重點監管,發現薄弱環節,堵塞管理漏洞,推動財政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
各位代表,保運轉、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始終是加速崛起的根本,始終是財政事業的要務。2010年,將是充滿機遇與挑戰的一年,財政工作壓力更大,任務更重。我們將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發展意識、民生意識、創新意識,以扎實的作風,過硬的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各項財政工作,為早日實現“五年五十強,十年過百億”的戰略目標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