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下午,省人大農委原主任委員、省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劉宗林在長沙泉昇大酒店御泉廳為“金智惠民嵐皋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輪訓班”作專題授課。
劉宗林以《念好現代農業“三字經”》為題,強調農業是永恒的產業,只要人“吃”的功能不消失,農業就不會消亡;農業是最原始的產業,其他產業都由農業孕育;農業又是朝陽產業,它與現代最新科技融合,必將充滿無限生機活力。為此,他從十個方面來講解如何念好現代農業的“三字經”。第一,要定位農業的三大功能,分別是食物供給、生態涵養、文化傳承功能,強調這三種功能要統籌兼顧,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以犧牲一方為代價換取另一方的發展。第二,要明確農業三大屬性,即基礎性、社會性、準公益性。第三,要把握農業的三大特征:經營生命、雙重風險、不飽和勞動,要根據農業的特征來組織生產經營,以提高農業質量和效益。第四,要聚集農業三大要素:土地、資金和人才,充分發揮“兩只手”的作用,暢通城鄉資源要素城鄉雙向流動渠道,使農業資源配置與其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地位大體相匹配。第五,要打造農業三大鏈條,著力打造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使三鏈條既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擴大相互間包容互惠,減少摩擦掣肘。第六,要筑牢農業三大支點:一是優良品種,要推廣優良品種,提高農業效益;二是科技進步,科技創新是農業轉型發展的根本動力;三是經營模式,建立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家庭經營,基本模式,能最大限度提高效益的適度規模經營。第七,要構建農業三大體系,即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第八,要強化農業三大保障,分別是組織領導、政策支持、改革推動。第九,要實現農業旺產業、美環境、富農民的三大目標。第十,要瞄準農業三大方向:業態創新、空間拓展、數字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