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李俊:轉型期農民維權的行為邏輯

[ 作者:李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10 錄入:王惠敏 ]

——基于政治心態的檢審

摘要:當前,農民仍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礎。社會轉型的不斷加劇、利益結構的高度分化和利益矛盾的日益激化致使農民維權行為成為一種頻繁的社會現象,并呈現出訴求內容的經濟性與政治性交織、行為方式的多元性與遞進性交融、組織手段的離散性與聚集性共存三大趨勢。然而,農民維權形式的選擇與農民社會政治心態的變化休戚相關,很大程度上政治心態的情勢決定著農民維權行為的性質和方向。轉型時期農民呈現出政治認知失衡化、政治情感持續化以及政治態度臣民化等多元政治心態,規制著農民維權的行為選擇。因此,必須深入推進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構筑權益維護的制度平臺,建立心態管理體系,以之調適農民政治社會心態,促使農民維權行為規范有序運行。

關鍵詞:農民維權;行為邏輯;政治心態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廣袤的農村地區的穩定事關國家安寧與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著名政治學家亨廷頓指出,“在現代化政治中,農村扮演著關鍵性‘鐘擺’角色?!薄八皇欠€定的根源,就是革命的根源。對政治體制來說,城市內的反對派令人頭痛但不致命。農村的反抗派才是致命的。得農村者得天下。”而農村是否穩定根本上取決于農民的權益是否得到維護。農民權益的保護和拓展程度直接關系到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十八大報告再次強調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建立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但農民權益的維護并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導致農民維權活動時有發生,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農村乃至全國的政局穩定。繼而農民維權問題成為影響中國政治前景和改革方向的主要因素以及探索中國政治發展的關鍵。本文以具有典型中國農村特征的達州市2為考察藍本,分析其農民維權行為的發展態勢。事實上,當前學術界和實務界對農民維權行為的研究和關注主要集中在行為本身上,鮮有人從政治心態的視角來檢審農民維權行為的基本邏輯。而“心態是觀察、記錄、理解社會變遷的重要窗口,也是形成社會發展基本判斷的重要依據,更是社會合作、動員和管理的重要資源?!毙膽B問題的把握對于分析農民維權行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擬以政治社會心態為視角來檢審農民維權的行為取向,試圖考察其背后的發展邏輯,以之調適農民的政治心態,進而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一、農民維權行為的發展趨勢

轉型期農民維權行為是一種頻繁現象。亨廷頓指出,現代化通常給農民帶來兩大沖擊:一是農民勞動和福利的客觀條件惡化,二是農民需求的主觀愿望上升。兩者的矛盾必然帶來農民維權行為的發生。這些維權行為主要發生在經濟建設項目領域的征地拆遷、安置補償、生產經營管理和農民民生項目領域的分配、管理等工作中,主要表現為上訪、群體性事件、訴訟等形式。當前,農民維權已主要從“以法維權”向“趨利維權”轉換。根據訴求不同,體現為直接利益型、半直接利益型和無直接利益型維權。事實上,中國正處在劇烈的社會轉型之中,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思想觀念都在深刻的變革和調整,四位一體的同步轉型使得中國的社會轉型比其他國家更為艱難和復雜,也使得農民的維權行為因此而展現出與社會轉型相呼應的發展趨勢。

(一)訴求內容的經濟性與政治性交織

在當下日益頻繁的民眾維權行為中,無論是從較為溫和的信訪,還是從外觀激烈的群體性事件來看,農民的維權事件都占居多數。信訪部門的數據顯示:涉農信訪自2006年以來呈總量遞增趨勢,年均信訪量保持在信訪總量的60%左右。而從急劇飆升的群體性事件來看,農民群體性事件所占的比例也不容小覷,已經占到全部群體性事件的30%至60%。農民信訪和農民群體性事件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首要因素。而經濟利益遭受侵損并對其生存構成嚴重威脅,乃是致使農民借助信訪和群體性事件維權的重要原因?!鞍踩谝弧笔寝r民的生存要義,農民追求的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較低的風險分配與較高的生存保障;農民只有在最后的生存底線受到威脅時,才會奮起抗爭。在中國,土地和房屋是農民最重要的財產,是農民安身立命的基礎。而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土地承包、移民安置補償等政府政策,在不健全的現行法律法規背景下,使得農民的土地和房屋無法按照市場化原則得到應有的補償和安置。而“對于農民而言,土地不僅是一種收入方式,更重要的是一種生存和生活方式?!鞭r民一旦失去房屋和土地,就將陷入生存的窘境,既難以立足于城市,又無法重返農村。據農業部調查,近幾年農民上訪65%以上是為了土地。因此,土地征收成為了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最大問題。因此,生存安全所訴諸的經濟利益成為當下農民維權行為的直接動因,支配著中國農民行為的基本邏輯。在達州,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和移民安置高度關涉農民的核心利益,是引發農民上訪、群體事件及影響社會穩定的最重要問題。如:2014年,因治理長灘河修建防洪堤,達川區征收安云鄉(現已劃歸通川區)樓房村、七河村部分土地,兩村共94人社保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此事件已造成村民多次群訪及越級上訪。宣漢白巖灘水庫部分移民因補償標準、集中安置、土地調整、擴建范圍等原因,不穩定隱患突出。2013年有40余戶移民不愿簽訂安置協議,并多次集資赴省進京上訪。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的廣東烏坎事件也是這方面的典型事例。由此可見,農民的處境決定農民維權行為的訴求更多地呈現出經濟性的特征。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轉型的加劇,農民的維權行為也不單純基于經濟利益的驅動。在生存無虞的情況下,農民維權行為的原始動力也呈現出政治訴求的特點,追求公平正義也成為農民維權的一定動因。社會轉型帶來思想觀念的深刻變革,公平正義的觀念深入人心,農民的內心深處建立起對公平正義,尤其是最低限度的正義要求即“底限正義”樸素的道德情懷。作為實現社會正義所不可突破的最低標準,底限正義具有維系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價值。當前,“要求懲治貪官污吏”、“村務公開和民主理財”、“民主選舉”和“民主決策”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農民維權行為的核心議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和惡化,構成對農民心目中絕不能讓步的、最低限度的正義情感的嚴重踐踏和傷害。農民越來越認識到,問題的根源主要是公共權力機關未能有效行使公共權力才導致自身權益受損,進而將維權的矛頭轉向基層政府和村級組織,要求政府革新施政行為,保護其政治權益,以捍衛公平正義。當下農民以捍衛村民自治、選舉等政治權利為訴求的維權行為,其初衷正是通過動員廣大農民的參與來約束公共權力,進而促使公共權力公正行使,保護公民政治權利以實現最低限度的公平正義。這使得當下農民的維權行為在具有經濟性的同時也呈現出一定的政治性。訴求內容的經濟性與政治性的交織,成為當下農民維權行為的一個典型特征。

(二)行為方式的多元性與遞進性交融

為了實現被侵損的經濟利益和政治權利,當代農民展開了形式多樣的維權行為。受社會轉型期傳統與現代激烈碰撞、博弈時代的影響,農民維權的方式呈現出多元化的態勢。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的深度發展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治國方略的貫徹執行,強化了國民的法治思維。面對日常生活中的權益受損,無論是土地征收、房屋拆遷,還是土地承包糾紛、環境污染,農民首先采取的是訴諸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身權益。因此,調解、復議、仲裁、訴訟、信訪等法律救濟手段成為農民維權的第一選擇。除此之外,農民也正在嘗試采用多種維權方式促進維權結果的實現。有關農民維權行為的實證研究顯示,農民運用維權資源的能力已大幅提升,一方面,農民通過建立諸如“農民協會”等社會組織,借助組織的集體力量來實現維權目的;另一方面,根據新聞媒體的特征和功能,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團結同類群體,爭取社會支持,向政府高層傳達心聲,以增強其權益實現的可能性。與此同時,農民維權抗爭的行為方式也越來越呈現出非法化、激烈化的傾向。大規模的、情緒激烈的集體上訪、逼退、游行、示威、請愿、靜坐、暴力圍攻等對抗性的手段,成為農民在法律制度的框架之外用以維權的行為方式。

所有這些行為方式,在同一時空場域下都展現出傳統與現代、合法與非法的多元化并存特征。這些維權方式,盡管表現不同,但本質上都是農民基于權益受損的事實而對政府做出的“反應性”或“應對性”行為。改革開放三十余年農民維權抗爭的實踐證明,農民對維權行為方式的選擇具有強烈的邏輯遞進性特征。在發生權益受損的事件時,農民一般會首先選擇和平的“溝通性”方式向政府表達自己的意見和不滿,然后才會選擇“迫逼性”方式,最后才有可能實施“敵視性”行動,這些行動因此而被視為農民維權的“三步曲”。斯科特關于東南亞農民的反叛與生存的研究同樣得出農民維權行為存在著由弱至強、由合法的溫和表達至非法的激烈對抗的遞進演化趨勢這一結論。山東平度拆遷縱火案和云南晉寧突發群體性事件就是農民維權的極端事件。這些事件暴露出一些干部處理復雜問題能力嚴重不足,外加諸多因素影響,致使矛盾不斷積累,最后演變成流血事件。在當前形勢下,各種群體的利益訴求相互交織、碰撞,如果沒有穩妥有效的引導協調和約束機制,利益沖突很容易激化升級。事實上,大規模的、情緒激烈的集體上訪、逼退、游行、示威、請愿、靜坐、暴力圍攻等非法化、激烈化、對抗化的手段,通常是農民維權不得已最后的選擇,但凡復議、訴訟、調解、仲裁、信訪等合法的渠道能夠維護自身受損的權益,農民絕不會輕易考慮這種直接的政治對抗方式。這使得農民維權抗爭的行為方式呈現出多樣性和遞進性交融共存的特征。

然而,社會實踐的發展并不完全按照上述邏輯遞進路線行進。盡管法律提供了復議、訴訟、調解、仲裁、信訪等合法的渠道,也提供了大眾傳媒等暢通的現代手段,但無數個歷經艱難的維權教訓驗證,上述渠道并不能完全保證維權目的的實現?;凇敖洕嬎恪钡墓杂X和對自己即將陷入行動困境的認識,農民對維權方式的選擇就會不拘泥于傳統,往往更加實際。在農民看來,法律僅僅是維權博弈中可供選擇的路徑之一,維權究竟采用何種方式(是人治還是法治的方法,是合法還是非法的方式)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某種手段在表達利益、解決糾紛上是否具有實效,能夠實用。因此,農民會把法律看作是權宜救濟的手段,如果這種手段預期不能達到維權的目的,農民可能從一開始就會選擇非法化、激烈化的對抗性方式來表達意愿、維護權益。而這已成為新時期農民維權行為的又一個表征和趨勢,值得我們研究和重視。

(三)組織手段的離散性與聚集性共存

社會轉型期農民的維權行為同樣如此。2014年度達州市涉法涉訴信訪案件主要集中在民生民利上。統計顯示,2014年,信訪群眾的訴求排前三位的分別是:不服民商判決152件次,占18.7%;反映公安系統不作為、辦案質量不高等問題125件次,占15.3%;反映執行問題112件次,占13.7%;三類問題共占47.7%。反映問題主要涉及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日常的鄉村生活中,權益受到基層政府或者村級組織侵害的主體,往往是單個的農民。受損權益的個體性使得農民維權抗爭的組織手段呈現出離散性的特征。馬克思在分析19世紀初法國小農的特點時,指出,小農的“生產方式不是使他們互相交往,而是使他們互相隔離?!毙∞r經濟的封閉性和保守性使得農民如同一盤散沙,彼此之間缺乏聯系。當來自外界的侵害只針對少數農民個體時,受到權益侵害的農民個體往往很難得到來自其他農民的支持,維權抗爭通常只能依靠個人或家庭的力量。因此,具體的事件與具體的訴求決定了這種議題式維權抗爭行為的多發性和離散性。而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的興起,為農民依靠個體維權的實現提供了助力和可能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到1.7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27.5%。雖然網民數量和互聯網普及率與城市4.41億的網民數量和62%的互聯網普及率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農村互聯網覆蓋的迅速增長和普及狀況確是毋庸置疑。網絡世界的去中心化、碎片化、互為主體性和跨地域性特點突破了傳統金字塔模式對一元信息的嚴格控制,傳統政府對信息發布和控制的權力逐漸弱化?;ヂ摼W背景下信息傳遞的交互性、網絡狀使得“網民不再是單項式的被動地接受信息的受眾,而常常是主動地利用互聯網發布自己的信息與觀點,制造強大的網絡輿論,對政府處置突發事件甚至輿論引導能力產生巨大的壓力?!被ヂ摼W在言論表達和查處侵權事件上的功用,使得農民維權依賴個體有了現實的可能性。不少農民借助網絡,通過BBS論壇、博客、微博、微信、人際媒介等大眾網絡媒介將權益受損的前因后果及維權經過公之于眾,借助網絡的力量成功實現了自身權益的維護。2010年江西宜黃縣委書記帶人機場圍堵上訪拆遷戶,而發生的“女廁攻防戰”的宜黃事件就是上訪人運用現代網絡維權的典型。

對不同群體之間的社會沖突,社會科學家威廉姆斯認為,群體之間的沖突能夠促進各個群體內部成員之間的凝聚力和整合度,“一個認同感較強的社會群體,當意識到外部威脅是對群體整體的威脅時就將導致內部團結的加強。”與外部群體的沖突將會使群體內部的成員產生“生死與共”、“同舟共濟”的感覺,從而增強內部的團結而一致對外。同樣,農民在艱難的維權過程中也越來越發現并認識到,面對強大的權勢階層,單打獨斗的維權勢單力薄,常常非但不能取得希冀的結果,反而會遭受到更大的權利侵害甚至是滅頂之災;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自身權益的維護。土地征收、房屋拆遷、生態環境污染、林地產權改革等侵權事件侵犯的農民權益不止一家一戶,相似的處境使差異性極大的不同個體因面臨共同的權益受損問題而產生了共同的利益訴求和目標,因而使農民意識到組織起來維權所具有的意義。如:2007年廈門PX項目事件和2012年四川省“什邡事件”都是這方面典型案例。因此,農民維權抗爭中,各種各樣的“農民維權組織”、“農民維權協會”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將以前維權抗爭的散沙般的農民個體緊緊凝聚在一起,有組織地實施維權行為。而手機、計算機及互聯網、復印機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村的逐漸普及,為農民維權抗爭的凝聚性、組織性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手機、計算機及互聯網、復印機等現代信息技術以其迅捷性、即時性和交互性克服面對面互動的傳統方式的不足,實現了維權農民之間更大范圍、更加緊密、更加便利和及時的溝通、交流和聯系,增進了農民維權行為的組織性和聚集性。這正如李普塞特所言,“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的發展,許多農民在階級的網狀系統中已經變得比較統一,越來越像生活在工人社區中的工人”,意識到具有共同行動的利益基礎,因而建立強有力的組織來捍衛自身的權益就成為了現實。由此可見,聚集式與離散式的維權行為都是農民理性選擇的結果,聚集與離散的共存就成為了轉型期農民維權行為的基本情勢。

二、農民維權行為的多元心態

農民政治心態是指一段時間內農民群體中形成的政治共識、各類需求滿足與否的感受和情緒,以及社會政治價值取向共同構成的一種社會的心境狀態。農民的政治心態如何直接關系著農民維權行為所采取的方式方法。良好的政治心態有助于農村社會的和諧穩定,而非正?;恼涡膽B或極端政治心態的滋生蔓延,則會促使農民維權行為向極端化方向演化發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政治心態問題關涉著農民維權行為的性質和方向。

(一)權利意識的增長與相對剝奪感強烈,農民政治認知失衡化

計劃經濟時代,國家權力對鄉村社會的全面主導和控制,致使社會上所有重要資源幾乎都被政府所壟斷。在強大的國家面前,任何個人幾乎無獨立存在的權利。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行,使原本高度同質化的單一型社會向異質化的多元型社會轉化,社會主體的利益分化愈加劇烈。而政治民主化改革的發展,傳統國家對社會的高度管控逐漸松綁,寬容、理性、民主、法治的社會宏觀環境的出現更是極大激發了社會主體的權利意識,越來越多的民眾開始從臣民、順民向公民身份轉換,也使得農民維權的意識覺醒,維權行為不斷升級,從最初的“實際的利益侵害維權”走向“潛在的利益侵害維權”,從“資源競爭性維權”走向“主動為爭取更多權利的維權”。農民權利意識空前增長,他們對利益侵害問題,對權利的維護問題,比任何時候都更加活躍和敏感。

然而,經濟增長雖然以一定速度改善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但同時激發了人們更大的需求欲望,這種需求欲望與現實滿足之間不斷擴大的差距導致了人們的社會挫折感和被剝奪感更加強烈?,F代化的展開消融了農村和城市之間交通、運輸、通訊、教育的障礙,城鄉之間的溝通、交流和對社會生活的切實感受,使得農民越來越意識到相比于其他群體自己所處的社會惡劣境況,因此,現代化雖然使農民的絕對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但農民仍然對現實生活感到不滿。托克維爾對法國大革命之前農民狀態的描述可謂一語中破。他說,“社會的進步使所有其他階級富裕,卻使農民灰心喪氣;文明唯獨與他們作對?!碑敗稗r民認識到他們在物質條件上的艱難困苦比社會上其他集團糟糕得多,而這一切又不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他們就產生了不滿”;當“農民不僅開始意識到自己正在受苦,也認識到能夠想辦法來改變自己的苦境”時,就會積極行動起來改善眼前的物質生活和勞動條件,農民維權行為就應運而生。在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存在和過度提取農村資源扶持城市發展策略的長期執行,造成城鄉收入差距過大。城鄉之間過大的貧富差距造成了“富?!钡呢毨?,盡管農民的絕對生活水平在提高,但這種生活水平的改善程度遠不及社會其他階層的改善程度,農民的相對剝奪感由此出現,并伴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而愈益強烈,致使農民“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碗來罵娘”。這種發展型相對剝奪感在農民對自己利益受損的事實有切身感受時就尤為深刻和突出,由此而催生嚴重的社會后果。社會學家格爾指出,“每個人都有某種價值期望,而社會則有某種價值能力。當社會變遷導致社會的價值能力小于個人的價值期望時,人們就會產生相對剝奪感。相對剝奪感越大,人們造反的可能性就越大,造反行為的破壞性也越強?!弊罱鼛啄臧l生的帶有騷亂特點的群體性事件,多與這種失衡的政治認知心理直接相關,公民權利意識的增長和相對剝奪感的強化,一定程度上是近年來農民維權抗爭行為攀升的重要心態動因。

(二)國家認同感強化與政治忠誠度穩固,農民政治情感持續化

政治認同本質上是社會公眾對政治權力、政治價值、政治秩序的信仰、遵從與歸依,它往往表現出政治情感上的歸屬感或依附感。正是如此,任何政治統治的穩固,都必須以民眾的認同、信任與支持為基礎,否則,政治統治難以持久維持。因為,“政府存在的理論基礎,決定其權威施用的合法范圍,而人民服從與忠誠政府的程度,就取決于其能否滿足人民的需要?!薄伴L期持續的有效性,可以給予一個政治系統合法性。”所以,一個國家只有致力于經濟與政治建設,使其執政的業績或績效符合民眾的期望,表現出較強的有效性,民眾才會對國家與政府產生合法性認同,國家才能因此祛除民眾反叛的心理,保持長久的穩定。近兩年高壓反腐常態化(如中央對山西塌方式腐敗、中石油腐敗以及南充市賄選案件的查處)大大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高壓反腐提升了民眾的政治認同度和政治信任度以及政治效能。然而,若政治體系不能及時地提高滿足民眾需求的能力,以適應來勢快得多的政治抱負和期望的高漲,政治體系就會陷于危機和動蕩之中??梢?,滿足民眾的需求,乃是獲得民眾政治認同的根本途徑,關涉到國家政局的穩定和政治統治的合法性。

在中國,農民是人口最多的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農民的政治認同直接關系著國家全局的穩定。這正如鄧小平所說,“中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農村,中國穩定不穩定首先要看這百分之八十穩定不穩定?!睘榱藢崿F農民對現存政治體系的認同和農村地區的穩定,改革開放后家庭承包經營、稅費改革、農村義務教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的推行,極大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根本上改善了農民的生存狀態,解決了歷史上長期困擾農民的溫飽問題,并使得農民的生活水平不斷得到提高。數據顯示,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從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2013的8895.9元,恩格爾系數從1978年的67.7%下降到2013年的37.7%,農民從改革發展中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持續得到改善的生存狀態使得農民對黨和國家政權的政治認同得到強化。而2006年以來,統籌城鄉、林權改革、農業生產綜合能力建設、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等改革措施的貫徹實施,尤其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農民權益維護和實現的政策決定出臺,使得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農民。正是生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和提高,使得農民內心深處對國家和政府產生了無盡的感激,生發出對國家熱烈而深厚的心理認同和信任。所以,即便當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絕大多數農民往往只是把原因歸結為具體的制度政策以及實施這種制度政策的基層干部,并不否定整個政治制度和價值體系。在他們看來,只要黨和政府對相關的制度和政策進行合理的調整并有效約束基層干部,他們的權益就能夠得到維護,用不著采用暴力、脅迫等非法的方式。因此,對國家政權高度認同的心態,使得農民維權通常選擇在制度的框架內采用調解、仲裁、訴訟等合法的方式展開,維權抗爭行為相對克制并限于特定的時空場域,已有的或即將發生的維權抗爭行為都有自己的心理和行為底線而不會危及和動搖整個政治統治的合法性,表現出較為穩固的政治忠誠度。

(三)政治效能感弱化與維權挫折感強烈,農民政治態度臣民化

鄉鎮政府是國家政權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是直接面對廣大農民,承擔地方事務治理職責的政府,其活動效應直接關系著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狀態,因而受到農民的特別關注。所以,就農民而言,他們總是對基層政府寄予著厚重的期待并希望政府對這種期待給予有效的回應和良好的互動。因此,基層政府的治理能力和對農民需求的回應能力決定著農民對基層政府的信任度。這種政治信任是政治支持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構成政治制度合法性的基礎。對政府的高度信任可能使公民更愿遵紀守法、更支持政府的倡議并自愿追隨政治領導;而低度的信任必然使政治領導活動更為艱難,導致政府在一系列國內政策方面無法得到支持而頻頻誘發各種騷亂,最終導致公民對政治制度及其基本價值信任的崩潰和瓦解。可見,農民對基層政府的信任,對于政府的通暢運行和社會穩定具有重大的意義。對政府的信任一旦流失,極易導致社會秩序的失衡和失范。

當下,農民維權抗爭,不單單是因為其權益受到了來自基層政府的侵害,對基層政府治理效能的失望更是深層次的心態原因。在中國,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推行國家政策、保障農民權益,是鄉鎮基層政府的基本職責所在。這種職責要求基層政府按照原本的角色要求和社會期待,超脫出具體的社會利益糾葛,以公正客觀的立場和姿態來執行政策,處置和化解各類利益矛盾和利益沖突。但獨立利益主體地位的凸現卻消解了基層政府的公共性,改變了基層政府本應的運作特性。自利性特點驅使基層政府往往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性執行中央的政策,從而導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中央惠農政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走樣變形,使得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遭受損害。而另一方面,自利性特點也致使基層政府在土地征收、房屋拆遷、土地承包經營、林權改革等具體政策執行領域與民爭利,通過資源掠奪和利益裁截,侵害農民依照國家政策本應獲得的經濟權益。調查顯示,僅征地拆遷與補償政策一項對農民的政治信任的影響具有統計顯著性,并具有消極作用。加之陳舊的社會管理方式、鄉村治理中嚴重的官僚主義作風和腐敗現象,使得農民對基層政府充滿怨恨和不信任。農民對各級政府的信任度從高到低依次逐級遞減,他們對黨中央國務院的信任程度最高,對鄉鎮黨委政府的信任程度最低。面對權益受損,基于對黨中央國務院和整個國家制度的高度信任,農民通常選擇調解、復議、仲裁、訴訟等體制內的方式作為維權的手段,希望借此能夠引起基層政府的重視,從而達到恢復自己受損權益的目的。但基層政府對農民權益的冷漠使得農民的訴求往往被束之高閣,遲遲不能得到解決。這迫使農民明白“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的維權潛規則,迫不得已鋌而走險,訴諸大規模的情緒激烈的集體上訪、游行、示威、靜坐、暴力圍攻等非法的體制外方式來維權。事實上,政府的無效治理導致的積怨也成為了當下群體性事件的重要根源之一。可以說,正是政治效能感弱化和強烈維權挫折感的臣民式政治態度的驅使,農民才會采用體制外的非法方式維權。

三、農民維權行為的心態調適

心態與行為是緊密相連的,心態是隱性化的行為,行為是顯性化的心態;心態是行為的深層次的原因,行為是心態的表層次的結果。由上可見,隨著社會轉型的不斷加劇,人們行為失范的政治心態也不斷地發生著分化和調整,社會心態藍皮書顯示2011年中國社會總體信任度突破了60分的底線,而“信任”的一個社會控制功能就是“表達和維持信任所基于的共同的價值觀念?!睋耍瑯嫿ǚe極健康的政治心態以規約民眾行為就成為黨和國家當前面臨的一項十分緊迫的課題。2006年召開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注重人文關懷與心理疏導”;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不難看出,注重心理疏導,培育積極向上的政治社會心態是中共執政的主旨。因此,要規范農民的維權行為,就必須實現農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正確調適農民的政治心態。

(一)推進基層治理改革,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增強農民公正感和公平感

公平公正是任何一個社會制度的首要價值目標,是衡量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個社會普遍感受到的是被剝奪、被歧視或遭受偏見,那么表明這個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很不完善很不成熟。對于農民而言,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和方向高度關涉著公平公正的主觀感受。當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水平不斷提高時,農民的公平公正感受自然就越強烈,也會進一步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換句話說,農村基層治理的水平與農民的公平公正感是一種正相關關系。

然而,隨著民主權利意識的迅速成長,農民公平公正觀念正日益強烈,對社會不公正的感受成為維權行為的誘因之一。當前,不斷深化的市場經濟、急速分化和調整的利益格局和頻繁的流動性,使得農民尤其是權益遭受侵害的農民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感受正在整體性遞減。對民眾與信訪人員心理狀態的比較研究發現,在對相對被剝奪感認知的歸因分析中,“社會不公正”(19.2%)是導致老百姓社會心態不佳的最主要原因;而信訪人員在社會地位的評價和預期方面的相對剝奪感比普通民眾更為強烈,他們的正向情緒水平顯著低于普通公眾,而負面情緒水平又顯著高于普通公眾。這種負面情緒多指向貪污腐敗、房屋拆遷、貧富差距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社會政治利益關系問題,與社會存在的不公平感有直接的關系。這種隱性不滿極容易導致激烈的行為傾向甚至導致群體性事件??傮w而言,當前農民對于中央政府的支持和信任程度比較高,但對于具體地方性的政策安排和執行則疑慮重重甚至不信任。這種疑慮和不信任最初往往來自民事糾紛,或者農民與村組織、基層政府以及其他團體的小矛盾和小沖突,但由于這些矛盾、沖突和糾紛沒有在基層政府獲得“公平公正”的處理,農民無奈之余只有訴諸更高層的政府權威,試圖通過更高一級的政府權威甚至中央權威來實現自己所訴求的“公平公正”。而這種對公平公正的強烈訴求正是導致維權抗爭行為發生的邏輯使然。事實上,農民的不公正感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但其歸根結底都在于基層治理體系不完善,治理能力不強所致。在本質意義上,治理體系是社會利益關系、政治權力關系和公民權利關系相互聯系、整體構成的有機系統。據此,必須推進基層治理體系改革,通過政策創新實現制度和機制創新,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當前,我國農村改革進入了深水區和攻堅期,只有突破各種體制和機制壁壘,才能激發農村的活力和農民的積極性。政府必須進一步改善民生,提高服務農村和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水平;必須在城鄉統籌和城鄉一體化中加快戶籍、保障、救濟、土地等制度的改革步伐,健全和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從而增強農民的公平感和公正感,使農民維權行為趨于理性化。

(二)健全利益表達機制,構筑權益維護的制度平臺,增強農民政治效能感和認同度

完善的利益表達機制是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的關鍵。實踐表明,能否為民眾提供一套有效的制度性政治參與、利益訴求和權益維護的渠道,事關農村的穩定與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十分重視社會矛盾的源頭治理,普遍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利益表達與協調機制。為民眾提供暢通、及時、有效的制度化利益訴求渠道?;诖耍癖娍梢酝ㄟ^規范有序的利益表達與協調機制對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進行表達以獲得補償的機會,消解民眾對政府的不滿與怨恨,實現矛盾和沖突的自我化解與消融,從而,增強民眾的政治效能感和對政府的認同度。

事實上,利益表達與政治效能感和政治認同相輔相成。利益表達制度完善和渠道暢通可以增強民眾的效能感和政治認同度,民眾的效能感強和政治認同度高反過來又可以促進利益表達的規范有序。即擁有較高政治認同度和政治效能感的個體,相信自身對政治的影響力,擁有較強的政治自信心和政治自尊心,能推動個體在法律的框架內積極有序地實現權益的維護;而政治認同度和效能感較低的個體則對自身影響力缺乏自信而疏于參與和表達,繼而極易尋求體制外的極端方式維權。這正如社會學家科塞所言,“那些缺乏發泄不滿的渠道的人,其自我被剝奪感越強,則越可能懷疑現存分配方式的合法性?!碑斍?,隨著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農民的政治效能感和國家觀念正在被逐步疏離,越來越呈現出整體性淡化的趨勢,農民對一些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機正日益成為社會穩定潛在的“政治風險”。研究顯示,“當前中國農民階層對國家與社會的責任義務觀念的普遍性缺失已經成為一個趨勢。這種缺失不僅表現為農民群體國家觀念、國家意識、國家利益觀的薄弱,而且日益成為當前中國國家(政府)與農民(鄉村)間權利義務關系中制度性關聯的最顯性的障礙。”農民利益表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利益表達的形式單一、利益表達正式渠道堵塞以及利益表達的觀念落后等,正是造成此種困局的原因。因此,必須加強基層民主機制的建設,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完善權利和利益表達的法律制度和協調機制,加強政府與農民間的理性溝通,最大限度的維護和保障農民權益。只有讓農民有話可以說、有冤可以訴,并得到有尊嚴的公正對待,才能增強農民的政治認同和政治效能感,從而使農民的維權行為趨于合法有序。

(三)建立心態管理體系,構建一體化的調控機制,培育農民積極的政治心態

長期以來,政治心態問題在維權行為中的重要性沒有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雖然推進基層治理改革,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健全利益表達機制,農民的公平感、政治效能感和對黨和政府的認同度能夠增強,但公平感、政治效能感和認同感僅僅是政治心態的一部分,農民積極的政治心態的養成還需要政府重視心理干預、心理疏導和心理咨詢在社會治理尤其是矛盾調處和群眾接訪等相關群眾工作中的重要意義,通過建立心態管理體系,對心態進行監測、疏導、預防和干預,培育農民良好的政治心態。為此,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強調,要“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心理干預、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機制”。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4年2月26日印發的《關于創新群眾工作方法解決信訪突出問題的意見》要求完善聯合接訪運行方式,“推行律師參與接訪、心理咨詢疏導和專業社會工作服務等第三方介入的方法,促進問題解決”;主張健全經常性教育疏導機制,“確立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的心理預期,自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梢?,中央十分重視群眾的心理和心態問題在民眾權益維護中的重要作用,強調把握心理規律加強心理管理。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及時有效地把握轉型期農民的不滿情緒與不穩定因素以及農民政治心態的發展變化,那么對于防范和化解潛在社會矛盾、引導農民正確維權都將發揮重要作用。然而,我國尚未就農民的心理狀態建立常態化的管理機制,以適時的監測和評估農民心態的發展變化趨勢,沒有就農民行為取向的心理動機作科學研判和預測,自然也就很難準確把握維權農民維權行為的方向、性質和幅度,更談不上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和干預??傮w而言,農民政治心態尚處于管理的空白區或盲區,這非常不利于對農民行為的有效調適。

據此,為了順應轉型社會下利益矛盾的多發和日趨激烈的特征,政府必須建立一種以預防性、服務性、可持續性為導向的常態化而非應急性的心態管理機制。一是建立心理監測、輔導、調試以及風險預警等分層的屬地化的社會心理干預與服務系統,探索將其納入政府管理范圍,實現與農村現有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效接軌,試圖通過柔性管理以形成農民積極的政治心態。二是建立專業化的針對上訪人員和極端維權人員心態監測、評價與干預體系,以準確預測他們的心理變化趨向,及時發現并化解社會矛盾和社會風險,防止農民極端維權行為的發生。三是將心態監測與心理干預系統納入黨委政府的政策決策和執行系統之中,推動決策的科學化和政策執行的有效化。四是建立心態干預聯動體系??梢栽谛旁L局下設立政治心理疏導、預防和干預中心,建立政治心理監測的綜合信息系統,以求及時有效地掌握農民群眾、上訪人員和極端維權人員的心理狀態,客觀準確研判農民政治心態發展趨勢和維權最新狀況。信訪部門要完善針對潛在信訪人群的預防機制,以社會矛盾和農民心態沖突為主線,會同農村社區、基層組織、志愿者隊伍、基層政府和各職能部門實現信訪工作的聯動整合。從而,針對農民政治心態偏差加以及時有效調適,促使農民維權行為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在此基礎上,要加強農民維權與政府維穩的信息建設,實行標本兼治,夯實維護穩定的社會基礎。一方面,要加強情報信息系統建設。更新完善維穩信息平臺,健全維穩信息臺帳,堅持常態化排查調處農村不穩定因素并及時看護維穩網絡信息平臺;著力強化情報信息意識,健全維穩信息報送機制。完善專群結合的情報信息網絡,建立黨委、政府牽頭,公安、國安、防邪為主體,宣傳、統戰、民宗、武警、軍隊和其他部門相結合的多位一體的情報信息工作體系,實現情報信息收集工作的協作與資源共享。特別是加強涉穩突出問題信息報送工作,確保涉穩突出問題及時報告、化解。另一方面,要完善社會穩定監測預警機制。堅持定期召開農村維穩形勢分析研判會,及時分析研判維穩形勢;定期展開社情民意調查,及時掌握各種社情民意;同時,強化對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的管理,建立黨政統一領導、職能部門齊抓共管的管理體制,以應對涉穩負面輿論,加強輿情監控,封堵、刪除有害信息,密切關注各種農民上訪苗頭和網絡群體性事件趨勢,確保不發生現實社會和虛擬社會的大規模群體性聚集事件。

總之,農民仍是中國社會結構的基礎。農民的權益訴求和農民的政治心態,根本上影響著農村乃至國家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為此,必須加以高度重視和有效回應、正確引導和及時調適。然而,“改造小農,改造他們的整個心理和習慣,這件事需要花幾代人的時間?!迸嘤退茉燹r民正確的政治心態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件永無止境的事業,需要長期關注和不懈努力。

作者系西華師范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院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學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五月天丁香婷婷深爱综合 | 新91精品中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欧美专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美女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