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徐志剛等:新農保與農地轉出:制度性養老能替代土地養老嗎?

[ 作者:徐志剛?寧可?鐘甫寧?紀月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5-11 錄入:王惠敏 ]

——基于家庭人口結構和流動性約束的視角

摘要:本文系統研究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對家中有老年人(60歲以上)和無老年人兩類家庭土地轉出決策的影響與機制,并識別了在家庭面臨不同流動性約束條件下的差異。在理論分析作用機制的基礎上,利用農業部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兩期數據,用PSM-DID方法進行了實證分析。研究表明,對于無老年人家庭,加入新農保能提升預期養老保障水平,制度性養老保障會替代土地養老保障功能并降低土地經營邊際效用,促進土地轉出,這種作用在家庭流動性約束較弱情況下尤其顯著;而在流動性約束嚴重情況下,加入新農保的長遠利益和短期家庭支出增加,會促使家庭短期減少閑暇、增加勞動強度和時間,無益于土地轉出。對于有老年人家庭,新農保會增加老年人生活保障和家庭福利,降低老年人農業勞動供給,促進土地轉出,特別是在流動性約束較強情況下;而在流動性約束較弱情況下,新農保對老年人生活保障和家庭福利的提升作用較弱,促進土地轉出作用也較弱。

一、研究背景與意義

在我國農村長期缺失制度性養老保障的情況下,農村土地因其帶有社會保障功能被許多學者認為是抑制農戶轉出農地的重要因素。自1992年起,雖然農村土地流轉經歷了三次高潮,但小規模農戶仍占主導地位,大量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市場交易并不積極。一種解釋是因為農村土地不僅是農戶的生產資料,還是農戶穩定就業的保障,同時還承載著經濟功能和保障功能。農村社會制度性保障體系的缺失使得土地成為農村家庭至關重要的一道生存和養老保障。但是,關于制度性養老保障缺失是否構成農戶轉出土地的實質性障礙其實尚缺乏扎實的研究支撐,特別是對不同人群、不同家庭的影響是否一致還遠未達成共識。

我國近年來在農村推行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簡稱“新農保”)為采取計量經濟策略識別制度性養老保障對農戶土地轉出決策的影響提供了系統的經驗事實。文章主要借助農村新農保實施的經驗事實,系統考察養老保障對于農戶土地轉出決策和行為的影響,并討論制度性養老保障對土地養老保障功能的替代性。從邏輯上講,如果農地的養老保障功能確實構成了農戶土地轉出的實質性障礙,那么完善和推廣新農保及提高農戶參與度會有利于其替代農地的保障功能,激勵農戶釋放和轉出農地。

二、主要內容(研究假說、方法與數據)

(一)研究假說

本文通過構建一個農戶兩期決策邏輯分析框架,就新農保對農戶土地流轉和勞動力時間配置決策的影響進行了理論分析,提出了以下幾個可檢驗研究假說:

假說1:對于無老年人家庭,制度性保障會發揮替代土地養老的功能,參與新農保會增加農戶土地轉出概率。

假說1.1:對無老年人且流動性約束較強的家庭,參與新農保會減少農戶家庭閑暇,增加農戶家庭勞動時間,主要是非農業勞動時間。

假說1.2:對無老年人且流動性約束較弱的家庭,參加新農保會促進農戶轉出土地,減少農業勞動時間。

假說2:對于有老年人家庭,參與新農保會增加農戶土地轉出概率。

假說2.1:對有老年人且流動性約束較強的家庭,新農保會降低老年人農業勞動供給,促進子女增加非農勞動時間,增加家庭土地轉出。

假說2.2:對有老年人且流動性約束較弱的家庭,新農保替代土地保障功能被弱化,其促進家庭土地轉出的作用會被弱化。

(二)研究方法

估計新農保對農戶土地流轉和勞動力時間配置影響并檢驗上述假說的常用策略是基于處理組(參保戶)和控制組(非參保戶)兩期數據的倍差法(DID),這種處理效應估計方法需要參保戶和非參保戶滿足變化“共同趨勢”假設,但由于農戶決定參加新農保有很強的自主性,存在“自選擇”問題,處理組和控制組基本特征往往有系統性差異,“共同趨勢”假設難以成立,處理效應估計就會存在偏誤。傾向得分匹配法(PSM)可幫助緩解這種因自選擇問題導致的“共同趨勢”不成立問題,因為它能夠在非同質的控制組和處理組中篩選出同質度高的樣本進行配對分析。本文即采用傾向得分匹配基礎上的倍差法(PSM-DID)來估計處理效應。這種方法綜合了DID和PSM兩種方法的優勢,先用PSM構建同質度高的控制組和處理組,有效控制參保組與非參保組可觀測變量的系統性差異,更好滿足可忽略性假定,再基于兩期數據和“共同趨勢”假設,用倍差法有效估計處理效應。

(三)所用數據

研究所用數據為農業部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的調查數據,該數據庫每年在全國范圍內調查300多個行政村,2萬多農戶。由于新農保在2009年9月展開,因此,本文利用2008和2012年兩年數據對農地轉出情況進行分析,以2008年作為基期,2012年作為實驗期。

為了系統分析新農保對不同人群、不同家庭土地流轉和勞動力時間配置決策的影響,研究進行了分組分析。一是,根據農戶有無參與新農保,將農戶分為參保組和非參保組兩組。二是,按照當期家庭中有無60歲以上老人將農戶家庭分為有老人家庭和無老人家庭兩類樣本。綜合上述兩個分組,將有老人家庭分為參保組(老年人領取養老金、子女繳納保費)和非參保組(老年人未領取養老金、子女未繳納保費)兩組,將無老年人家庭分為參保組(繳納保費)和非參保組(未繳納保費)兩組。

三、主要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主要結論

研究發現,新農保這種制度性保障對傳統的土地養老保障有明顯的替代性,無論家庭有無老年人,加入新農保都能促進家庭土地轉出,不過作用機理因家庭人口結構而異,作用強度也因家庭面臨流動性約束情況的不同而呈現一定的異質性。

1.對當期無老年人家庭而言,相比傳統的自我儲蓄和土地養老方式,加入新農保能以較少保費獲得未來同等的養老保障水平。制度性養老保障帶來的家庭預期養老保障水平提升,不僅可降低當期儲蓄養老和就業壓力,也能替代土地養老保障并降低土地經營的邊際效用。

2.當家庭面臨流動性約束較弱時,加入新農保會使其減少農業勞動供給與時間,增加土地轉出和閑暇。

3.當家庭面臨嚴重流動性約束時,新農保的遠期養老保障預期收益和短期支出增加壓力,會激勵農戶通過增加勞動和收入以加入新農保,家庭資源配置表現為壓縮當期閑暇、增加非農業勞動時間和強度,而農業勞動時間減少和土地轉出增加效應并不明顯。

4.對當期有老年人家庭而言,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可按月領取養老金,可增加老年人生活保障和替代土地養老保障功能,降低家庭就業壓力,特別是老年人農業勞動供給壓力。

5.當家庭面臨嚴重的流動性約束時,新農保養老金對緩解老年人生活開銷壓力的作用顯著,能顯著替代土地保障作用,減少老年人農業勞動供給,促進土地轉出增加,同時還有利于緩解年輕子女的代際轉移(金錢和時間)支付壓力,增加其非農勞動時間。

6.對流動性約束較弱的家庭,土地保障功能相對較弱,農業勞動供給也相對較少,而新農保養老金對老年人生活保障和家庭福利的增進作用較弱,其促進家庭土地轉出的作用較弱。

(二)政策建議

本文研究結論具有以下幾方面政策啟示:

1.努力完善我國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高集體統籌和國家政策支持水平,提升農村老年人養老金領取水平和福利水平,強化制度性養老保障制度對土地養老保障功能的替代作用,促進農村土地流轉與農地資源的優化配置;

2.加強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宣傳力度,多渠道、多方式加強養老保險政策法規的宣傳教育,培育農村居民的養老保險意識,讓更多農戶了解制度性養老保障的特點和優勢,理解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內涵和規定,提高農戶對新農保的參與率;

3.關注面臨流動性約束嚴重的弱勢群體和人群的繳費承受能力,積極通過繳費基數優惠、政府救助等方式減輕這部分人群的繳費負擔,促進弱勢群體加入新農保,享受制度性養老保障成果。

四、邊際貢獻與未來拓展

與同類文獻相比,本文在以下三方面有一定新意和文獻邊際貢獻:

1.本文嘗試通過構建一個刻畫農戶參與新農保、勞動供給與土地轉出關系的邏輯分析框架,同時從農戶家庭人口結構和流動性約束兩個視角出發,系統分析制度性保障對土地養老功能的替代及其對農戶土地轉出的作用機制和影響,特別是對有、無老人家庭和流動性約束強弱不同家庭的差異;

2.本文采用匹配得分倍差法(PSM-DID)進行計量分析來識別新農保對農戶土地轉出和勞動力時間配置的影響,在技術上解決由自選擇產生的內生問題,消除了隨時間不變的不可觀測因素的影響,提高研究結論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3.本文采用農業部全國農村固定觀察點2008和2012年的大樣本兩期面板數據,提高了研究結論的代表性和外部有效性。

五、作者寫作、投稿與修改心得

這篇文章的選題得益于作者能把中國傳統的土地養老功能與近年來逐步推進的新農合這種農村制度性養老保障制度聯系到一起,并深入思考兩者替代性的約束條件。這篇論文在確定選題和完成初步實證分析后,作者就力求能夠發表在《管理世界》上。但是,《管理世界》作為國內經管類權威期刊,對論文要求很高,因此,論文從選題、研究思路、分析框架、實證分析和論證,到最后撰稿行文,每個環節都必須嚴格要求,耐心雕琢。為此,本文幾位合作者反推敲分析框架,檢驗實證結果的穩健性,行文成稿字斟句酌,幾易其稿,用時一年半才完成研究并定稿。投稿《管理世界》后,初審,匿名專家外審,終審,修改,到錄用又經歷了9個月。除了作者的努力和耐心,這篇文章能以較好面貌面世,還要特別感謝編輯老師們的嚴謹、專業工作。他們能在作者校對完的清樣稿上,發現打印公司排版疏漏的一個求和公式,這不僅令人佩服,更鞭策大家未來的工作進一步高標準、嚴要求,精益求精!

作者單位:南京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管理世界》2018年第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网站在线观看 |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亚洲v国产v天堂网 |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 在线视频中文字幕第一页 | 日本在线a综合免费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