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范紅強:六輪驅動構建農企利益聯結機制

[ 作者:范紅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6-29 錄入:王惠敏 ]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大力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促使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體,有效保障農牧業健康發展、農牧民持續增收。

一是“服務協作”增動力。政府圍繞資源優勢和特色產業,堅持產業發展與農牧民增收相結合,規范龍頭企業實行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企業通過統一種肥(飼料)、統一植保(防疫)、統一管理,為農牧民提供技術服務,從而擴大種養規模,農牧民發揮種養技能優勢,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農畜產品。以旗內東達公司為例,該公司積極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把養殖戶作為自己的第一生產車間,變養殖戶為產業工人。通過規模化養殖、產業化配套、專業化管理、系統化分割、現代化加工、資本化運作的“六化”模式,為養殖戶無償提供住房、兔舍、沼氣池等生產生活設施,對養殖戶實行保設施、保種兔、保飼料、保防疫、保銷售的“五保服務”,保障農牧民穩定增收。

二是“規模經營”提質量。由村集體牽頭,在充分尊重農牧民意愿的基礎上,將農牧民手中符合條件的土地,集中連片出租給龍頭企業經營,通過企業進行土地整理和基礎設施改造,或應用良種和技術,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寬農牧民增收途徑,促進土地規模化經營,提升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以旗內正時公司為例,該公司采取“政府牽頭、農牧民出租、企業承包、返聘工人”的模式,通過政府引導,經村集體協商,農牧民將土地流轉給正時公司集中經營,流轉出土地的農牧民可被優先聘用到公司打工,既增加財產性收入又增加工資性收入。

三是“訂單合同”促保障。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扶持、組織協調等方面職能,引導和支持訂單農牧業發展,帶動農牧民進入市場,與龍頭企業或中介組織訂立具有法律效力的購銷合同,農牧民根據合同組織生產,企業或中介組織則按合同要求收購農畜產品。以旗內金泰禾公司為例,該公司以合同、契約等形式與農牧戶開展訂單生產,承諾按時收購蔬菜,明確最低保護價格,形成了“公司+農牧戶+訂單”的生產模式。公司通過合約確定農牧戶為“原料”生產戶,并為農牧戶提供種苗、地膜、肥料等生產資料(種植戶繳納成本價的50%),組織農牧民種植蔬菜、瓜果等,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服務,全程統一供種、統一植保、統一收購、統一結算,并包收。

四是“股份合作”共當家。政府鼓勵農牧民以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入股龍頭企業,參與、監督企業的經營管理;龍頭企業以資金、技術、良種等要素入股合作社,采取按股分紅和二次利潤返還等方式,讓農牧民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環節的利潤。以旗內綠源合作社為例,該合作社鼓勵周邊農牧民以土地入股,對入股土地按股金比例分紅,農牧民務工經營、按勞取酬、按股分紅,同時還享受350元/畝的土地租金收益,既參加勞動,又集資入股,通過股權投入體現增值收益。

五是“訂單貸款”解民憂。采取訂單生產的企業、合作社,通過信譽擔保、資產質押、資金擔保等方式,為與之簽訂訂單協議的農牧戶(家庭農牧場)做擔保,銀行將保證金放大10倍或以訂單面積500元/畝的標準貸款給農牧戶(家庭農牧場)用于前期生產,政府為銀行、企業、農牧戶牽線搭橋,督促企業、合作社按照合同收購訂單作物后,農牧戶(家庭農牧場)自行還貸,實現“銀企農”三方“利益均沾、風險共擔”。今年以來,全旗發放訂單貸款1100萬元,涉及農牧戶257戶。

六是“以舊換新”保增收。政府在部分村社引導農牧戶使用滴灌,滴灌生產企業第一年將滴灌材料以不高于市場價格銷售給農牧戶,來年企業自行回收滴灌廢舊管材,農牧戶只需支付上一年價格的65%即可購進新管材,這種模式使企業得到了穩定供貨保障、農牧戶降低了生產成本、廢舊管材得到了回收利用,形成互贏機制。今年以來,全旗通過“以舊換新”模式,實施滴灌面積約9萬畝,為1800多戶農牧民節省成本約360萬元。

作者單位:內蒙古自治區達拉特旗農牧業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農評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综合色九九。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中文一级网站 | 亚洲AV第一成肉网在线观看 | 亚洲人成网站精品片在线观看 | 日韩一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