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城縣北團鎮孫臺村村部,一場別開生面的送技術種子、精準扶貧幫扶培訓會精彩上演,富潤生態果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揭水珍講的蔬菜科學種植技術指導課,吸引了25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前來參加。(閩西新聞網)
送物資下鄉、送文化下鄉、送科技下鄉,不管是給基層百姓送什么,它都是個技術活兒,群眾需要什么,我們都一一滿足,這送技術指導更是當前精準扶貧中的重點工作,是摘帽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直接方式。
技術幫扶是一項不容易的工作,因為我們得服務對象是很多個,人多自然需求不一樣,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服務計劃,就算是對口農業,也有不同的發展品種,不同的病蟲,不同的施肥措施等等。對于貧困戶來說,他們的需求很簡單,就是通過有效的方式,在短時間內脫貧并且能持久的保持良好的生活水平,所以他們的技術指導尤為重要,不能出現一絲的差錯。
農村之所以落后,有先天的條件不足和資金的缺乏,但農村之所以叫農村,他就必然少不了大自然賜予他種植業的發展條件,因為農民自身不知道那種條件下該種植什么,所以技術指導員就是發掘者和創造者,用他們的知識和智慧去測試發現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來改變貧瘠的土壤,讓它們變得肥沃起來;來改變貧窮的百姓,讓他們變的富裕起來;來改變農村,讓它們變得經濟化起來。
技術幫扶脫貧工作是精準扶貧的重點工作,相比物資的贈送,更能持久地為貧困戶促收脫貧,真正的體現出脫貧攻堅戰的精髓所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