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剛到就連續下了兩場大雪,大雪停后室外可謂寒氣逼人。小時候上學遇上這樣的天氣,總會給自己一些類似雞湯一樣的警句,諸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等等,以鼓勵自己戰勝嚴寒。因為在那個年代,不要說教室有空調,就是窗戶玻璃也極少有完整的,大多是用塑料薄膜加篾片釘在窗戶上用于抵御寒風。江西的冬天比較冷,手腳長凍瘡,開裂潰爛是常有的事,但即便這樣,大多數選擇來學校讀書的寒門學子是很少叫苦的,右手長凍瘡潰爛得無法握筆,就用左手寫字完成作業,這樣的學生大有人在。能吃苦大概是許多老師對農村學生的評價,我也這么認為,因為以自己的經歷與觀察,與我同齡的年代,許多來自農村的寒門學子,貧窮僅僅體現在物質上,在精神上卻始終有一股積極向上的“氣”在支撐著,人不倒則氣不散,很少被寒冷的天氣,物質的貧乏,事業的挫折所難倒。如今跟我這個年紀的博士們聚在一起,如果說起自己的求學經歷,個個都有一長串的苦難故事,能夠挺到如今,做出輝煌事業的,正是寒門學子心中的那股“氣”。我把這股氣稱為“寒氣”,大概只有來自農村的寒門學子才會有的一種努力積極向上的“精氣”!
最近幾天,西安交大一位博士生自殺的事件被刷屏,據說這位博士生是來自農村,因此被冠以“寒門博士”,使事件多了幾份悲情色彩。由于信息不足,我無意對這件事做評論。但十分惋惜這樣一位來自農村的博士研究生,據說由于學業壓力采取了極端手段。我在想,究竟是多大事情會讓一位農村寒門學子選擇走上這樣一條路呢?他在農村鍛煉出來的抗壓能力也就是我說的“寒氣”都到哪里去了呢?由此我想到了我身邊的農村學子,我所說的“寒氣”在身邊的農村學子身上還能找到嗎?說實話,自從做了大學老師尤其帶上碩士、博士之后,我選擇學生多少有些偏心于農村孩子,因為我總以自己的經歷去推斷,來自農村的孩子應該更能吃苦。我帶學生就希望學生能吃苦,有韌勁,不怕挫折,只要有這股“氣”在,家庭貧寒不會影響到學業,反而會成為一種向上攀爬的動力。不過老實說,現在的大學里,要找到身上擁有一股“寒氣”的農村學子,慢慢變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什么來自農村的“寒門學子”身上越來越缺少那股“寒氣”呢?在我看來,這不是孩子的錯,是社會變遷使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理由:
首先,社會變遷使農村逐漸喪失鍛煉孩子韌勁的條件。以前農村的“寒門學子”之所以做事情心中總有一股不服輸的“氣”,使他有極大的自信,因此做事情很少想到失敗,放棄和沮喪,即便不是那么順利,也會一遍一遍堅持,直到成功,這就是“韌勁”。這些孩子身上擁有的韌勁,跟生活經歷有關。提及小時候的我們,滿滿都是回憶的不是那激情的游戲,美味的大餐,而是干不完的農活,做不盡的家務。養豬飼禽,砍柴做飯,耘田除草,樣樣都要干,樣樣要精通,辛苦是辛苦,但也因此掌握了技能,鍛煉了身體,錘煉了意志力。因為掌握的技能多,身體素質好,做事情情緒高漲,熱情滿滿,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養成這樣的品質,之后在讀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顯然比農村干活遇上的體力上的折磨要小,因此總能堅持住。但是隨著農業技術的進步和制度變遷,農村孩子慢慢沒有了這樣的鍛煉機會:技術進步使拋秧替代了插秧,機械化替代了人工,家里做飯用上了煤氣、電、沼氣至少也是省柴灶;生產制度變遷使農民能夠進城務工,兼業賺錢,許多農村家庭開始不養豬不養牛,甚至雞鴨都少了,農民參與到社會化大生產的專業化分工當中,完全改變了傳統農耕社會的生活模式。這樣一來,現在農村孩子就已經很少有機會干農活做家務了。結果呢,身體素質差了,掌握的技能少了,甚至生在農村對農村的了解都很少。因此遇到一件新鮮的活,往往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失敗的機會增加。要是不幸遇到失敗與挫折,由于經驗累積少,便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會沮喪,泄氣。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物質上的窘境更是使自己感到自卑,慢慢地身上雖有寒,卻已聚不起“氣”。現在的農村學子里,不會做飯炒菜的多得是,沒有活干,生活閱歷累積就少,自然就缺乏自信而做事沒有韌勁了。
其次,社會變遷使農村出現“父寒子不寒”的代際生活差異。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實在是因為農村社會物質生活的“寒”,讓農村孩子有著極其強烈的改變意識,因此心中聚著一股“氣”。我們小時候在農村,父母窮孩子苦,一家人過的生活基本一樣,只不過父母多一層“心理上的負擔”,因為在家里揭不開鍋的時候,總是父母要想辦法,小孩付出的僅僅是體力上的苦而已。現如今情況不同了:一方面由于計劃生育,很多農村家庭的孩子數量不像我們那代人多,大家庭慢慢變成小家庭。大家庭里大人是核心,小孩得服從大人的,小家庭里小孩是核心,所有的人都圍繞著小孩轉。因此,小孩的家庭地位發生了變化;另一方面,由于農村改革,城鄉流動門檻變低,農村家庭可以通過進城務工增加收入。盡管較之于城市人,農村人是貧窮的,但較之于從前,農村人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所以,農村家庭一旦有了獲取收入增加的渠道,生活的改善首先就在貴為家庭核心的孩子身上發生,盡管孩子是農村的,但在物質生活上的苦大大減輕,對于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即便有物質上的貧寒,首先也是由父輩們頂著,孩子的生活是優先得到保障的,即所謂“父寒子不寒”。在現有的教育體制下,農村家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子女一旦考上大學,做父母的在物質上對小孩的滿足更是不遺余力。每年大學新生入學,都可以聽到農村父母被子女要求買蘋果手機、電腦等,不能滿足便父子母女反目的報道,大概可以印證這種現象的存在。沒有受過生活之苦的農村學子,盡管來自寒門,其實只是父輩的寒門,不是孩子的寒門,沒有經歷寒門之苦的農村學子,身上自然就不會有寒門努力向上攀登之“氣”了。
再次,社會變遷使來自農村的寒門學子很難感覺到奮斗的收益。從經濟學上說,每個人的努力總希望得到回報,預期的回報越高,愿意付出的努力就越大。以前城鄉差別很大,農村孩子跳出農門的難度很大,這種難度自然就增加了努力一旦成功所能夠帶來的收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一旦農村孩子確立了自己的目標就會為之付出艱辛的努力。我在讀高中的時候,就曾十分羨慕中學老師的悠閑生活:早早就可以洗完澡到學校的辦公室看電視,那時正在熱播功夫片《陳真》、《霍元甲》。老師們的這種悠閑生活是我這個農村孩子十分向往的,這種感知來自與父母的對比,老師們在看電視的時候,我父母還在田里干活呢!所以那時就想著自己要能通過努力做上一名中學老師,過上這悠閑生活,一輩子足矣!也許就是這樣的信念,維持著我堅持讀完那個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之后去縣里復讀,終于考上大學做上中學老師。后來發現做中學老師很苦,每天早上很早就要帶學生出早操,去跑步。最不喜歡跑步的我做夢都想擺脫這樣的日子,這時就想到自己大學時候的老師是多么的愜意啊!于是才有后來考研究生的我,今天終于做上了大學老師!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由于制度的變革,對于農村孩子來說,考上大學讀幾年書,不見得命運有多大的改變,因為大學畢業找工作已經市場化了,大學生多如牛毛,念完大學去打工的大有人在,起碼在短時間內沒有讓人感覺到讀書能夠獲取很大收益,因此沒有把讀大學當做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甚至碩士生博士生的頭銜放在自己身上也沒有了榮耀光環,所以不會特別在意。不像我們那個年代的人,要說自己是碩士博士生,那不得了啊,那可是十分神圣的稱號!所以一邊不敢怠慢,得狠命讀書,否則遇到困難走不出來,哪有臉面啊?另一邊覺得自己至高至尊,哪有碩士博士克服不了的困難啊?因此做事情特別有信心。努力加信心,做事情的“氣場”肯定是十足的了。現在由于社會變革,這種“高與尊”不太容易在農村寒門學子身上立起來,做事情的“氣”也就聚不起來了。
不過,我要說的是,中國城鄉差別仍然存在,農村相比于城市仍然是落后的,對于農村的學子,不管是不是依舊稱得上“寒門”,在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依然較之于城市的孩子有著不少的障礙,最起碼來說,在城市立足要難得多。因此我希望農村“寒門學子”那股“寒氣”不要消散了,一旦消散,再聚起來就十分艱難,就會面臨只剩下“寒”而沒有“氣”的局面,生活怎么能得到改觀呢?謹以此獻給農村來的學生們,時時的提醒自己,努力才能改變!如果你家不富有,請把它當做你前進的動力,“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當然,我在本文沒有論及城市的孩子,其實城市也是分層的,如果你是生活在城市,也已經沒有條件躺在城市的標簽里就能等來優裕的生活,該努力的都得努力,要努力去爭取的,就該趁年輕!
作者系江蘇大學教授 博導,廣西特聘專家,鎮江市政協委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莊園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