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論當前民族宗教發展與傳統文化建設
陳文勝 張利文
摘要: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與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問題的關系錯綜復雜。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佛、道、儒三種宗教或準宗教信仰形態存在,利弊相摻。近代以來,由于廟產興學、非宗教運動等內外因素的影響,傳統宗教日漸衰退;而與此同時,一些境外非法宗教勢力,在國外政治勢力的支持下,向我國不斷滲透。發展本土宗教、發揚其中的優秀文化傳統,對于促使外來宗教中國化、抵御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本土宗教; 國外非法宗教; 反滲透; 傳統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態。它與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問題的關系錯綜復雜。在古代中國,不僅有道教、佛教這樣的“神宗教”,還有儒教等“人宗教”。“人宗教”雖然不相信教主有超人的力量,但人們同樣對其崇拜。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民主思想的傳入,反對宗教的運動屢屢發生。如廟產興學、新文化運動、非宗教運動(包括前期的非基運動)等等,這些運動對于破除迷信、反對封建綱常、打倒偶像崇拜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總體而言,佛、道、儒等本土宗教或準宗教信仰在歷次運動中遭遇的批判相對更大,尤其在封建社會中占主導話語權的、具有準宗教性格的儒學信仰,不僅被邊緣化,而且被妖魔化。以至于“現今五大合法宗教中,宗教生態嚴重失衡,外來宗教的比重遠大于中華傳統信仰”[1]。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民間對宗教的需求日漸增長,但是本土宗教的式微給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提供了機會。盡管宗教最終會消失,但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宗教還會長期存在。尤其是傳統的本土宗教,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已與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價值觀念、道德規范交融在一起,成為了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我們不可能完全排斥傳統文化中的宗教元素,而應該挖掘其中的思想精華和積極因素,去偽存真,為促使外來宗教中國化、抵御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增添一道文化自信的屏障。
一、財富快速增長與精神迷失的時代困惑
隨著物質財富的快速增長,當代中國業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財富快速增長的進程中,人們的精神文化卻出現了迷失的傾向,使人們不但在財富發展的道路上無法繼續前行,更失去了自我成長的內在動力。
(一)財富快速增長背后的文化隱憂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財富快速增長。然而在財富快速增長的同時,世界各國的異域習俗、外邦文化也洶涌而至。例如,當今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年輕人中日漸冷淡,但是年輕人對國外的洋節日卻十分熱崇。圣誕節、萬圣節、情人節這些洋節越來越熱,很多年輕人甚至連節日的含義都沒有完全弄懂,也要追風趕潮流。這種文化崇洋的現象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面對物欲橫流的社會,國人心態越來越浮躁。從學者到官員,從草根到明星,從幼童到老者,物欲催生的是種種意想不到的群體病癥和文化隱憂,表面的繁榮和喧囂背后是基本精神的匱乏。經歷過長時間的戰亂、外來文化的沖擊和各種運動,許多優良的傳統都缺乏傳承,而傳統文化的缺失使我們如同浮萍一樣,失去了存在的根基。這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和面對的文化隱憂。
(二)社會凝聚力缺失的時代病癥
社會凝聚力是社會的粘合劑和穩定劑,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社會凝聚力決定了轉型期國家政策和制度的變革能力,也決定了一國的綜合實力和克服困難、迎接挑戰的能力。當前,不僅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缺乏共同價值觀、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而且社會成員之間缺失依賴、忠誠和團結,人們沒有自省精神,卻對現有制度和秩序懷有種種不滿,這是社會凝聚力缺失的明顯表現。當今,傳統的凝聚力日漸式微,國民心中的那種傳統的道德信仰體系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沉淪、消逝,價值判斷標準已然變成了金錢和財富。于是乎,功利和浮躁甚囂塵上,損人利己、巧取豪奪、誠信缺失、賣淫嫖娼、窮奢極欲、學術腐敗與官場腐敗、食品安全問題愈演愈烈。這些造成了社會道德缺失、社會公信力缺失、社會責任感缺失、政府公信力下降,從而導致各種國外意識形態蜂擁而至。
(三)社會矛盾影響國家歸屬感與民族認同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國家,只有民族認同才能實現民族大團結,才能有國家的統一,才能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經濟社會才能和諧有序發展。當前,伴隨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城鄉矛盾、貧富矛盾、官民矛盾也漸漸顯露出來。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經濟發展缺乏協調;城市居民與農村居民之間缺乏平等的交流;富裕階層與貧苦階層之間的財富缺乏理性的流通;既富且貴者與平民百姓之間缺乏理解和體諒;同級之間又相互爭奪資源,搶奪生存空間。社會矛盾迅速積累和擴張,成為了一種“并發癥”,不但別的國家和地區在同等發達階段的各種矛盾在中國幾乎都找得到,同時中國還出現了自己獨有的矛盾問題,而且社會矛盾問題之間往往相互影響,連帶性強,波及面廣,難以處理。這些社會矛盾不但危及了社會的和諧穩定,使社會的發展進程變形走樣,而且當社會矛盾與地區發展和民族問題交織在一起時,更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國家歸屬感與民族認同。
二、國外非法宗教勢力不斷滲透
冷戰結束后,宗教問題重新抬頭,出現了全球性宗教復興的勢頭,因宗教差異引發的地區沖突和社會動蕩此起彼伏。面對西方價值觀的強力沖擊,許多發展中國家應對國外非法宗教勢力滲透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一)以各種國際力量為有力后盾
國外非法宗教勢力滲透中國,大多有特定的國際力量作為后盾。美國國務:每年兩次要向國會提交國際宗教自由年度報告,在人權領域利用宗教問題對我國施壓,參眾兩:公開支持達賴集團在西南地區利用宗教搞西藏獨立。一些西方國家扶植中國境內的地下天主教勢力,拉攏和分化天主教愛國宗教人士,并把臺灣的天主教會看作是對抗大陸教會的主要武器。境外伊斯蘭極端勢力在在西北地區勾結國內民族分裂分子,以宗教為幌子,借口民族問題,不斷對西北特別是新疆地區進行滲透。國外非法宗教勢力通過國外各種政治勢力的支持企圖侵入中國的行徑說明,外來非法宗教組織的發展已經不是單純的信仰框架下可解決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中國政治經濟發展、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的問題,成為涉及意識形態和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
(二)地方各級政府步步妥協
在國外非法宗教勢力依靠國際力量加大對中國民間滲透的同時,我國地方各級政府對此卻缺乏積極、主動的防御。事實上,我國多年來的宗教政策外寬而內嚴,這客觀上為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提供了土壤和空間。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國外非法宗教勢力借助我國經濟優惠政策暗地進行宗教滲透,而有些地方政府完全從地方“經濟利益”出發,為了吸引外資以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和自身“政績”的需要而放任不管,覺得信仰宗教的大多是老弱病殘,不可能興起多大風浪,不會出大問題,不愿管、不敢管、不會管的現象還相當程度地存在;還有的接受了外來宗教與先進文明是相伴隨的想法,熱衷于搞“宗教搭臺、經濟唱戲”,認為宗教的發展有利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這也在客觀上助長了國外宗教熱。地方各級政府的步步妥協造成了外來非法宗教勢力的快速發展,甚至威脅到本土宗教的生存。
(三)在國內城市、鄉村搶灘占地
近年來,國外非法宗教勢力在我國發展迅猛,在國內城市、鄉村搶灘占地,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地區,地下教會、地下經文學校等規避政府管控的灰色地帶的非法宗教活動觸目驚心。由于廣大農民物質生活條件雖有提高,但是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沒有滿足,地方基層政權弱化、民間信仰缺失和其他一些社會因素的影響使得農民比較容易接受外來宗教,從而受外來非法宗教勢力洗腦的概率也同步增大。加之,在我國的改革進程中,農村地區被邊緣化,缺乏養老醫療保障,農民收入低,農村社會組織缺乏,這些問題使國外非法宗教勢力趁虛而入。與此同時,外來非法宗教勢力在廣大農村地區傳播中融入了一些帶有欺騙色彩的本土化因素,適應了中國的農村社會需求,致使農村居民對外來宗教良莠難分。
三、數千年的本土宗教日漸式微
中國延續數千年的傳統本土宗教,在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擠壓下,生存空間越發狹促。如何扶持本土宗教的發展,關系到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關系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更關系到邊疆鞏固和國內各民族大團結。
(一)缺乏對外抗衡的力量
當前,面對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傳統宗教由于國內支持力量弱小,難以肩負起抗衡的責任。中國本土宗教的排他性格不明顯,歷來對外來宗教都是非常寬容的,但是這種傳統的寬容和不排外的心態在當前反而給外來非法宗教勢力騰出了空間。以中國傳統的佛教、道教為例,這兩種宗教都不是排他性的一神教,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即使對外傳播,更多地是在哲學思想和宗教思想層面,不會有組織地傳教,宗教活動也局限在固定的場所,因此當本土宗教面對擁有國外政治力量支持的外來非法宗教勢力時,對抗能力弱小,難以承擔起抵御的責任。與此同時,我國傳統宗教中具有承擔繼承和發揚本土傳統文化的土地廟、龍王廟以及祠堂等傳統信仰的建筑物和神像,要么被拆之而后快,要么被莫名其妙地視為城鎮化進程的阻礙。民間宗教不僅受到外來非法宗教勢力的擠壓,還要面對國內眾多利益集團的侵害。加之,我國政府宗教管理部門自身的權力和能力有限,不可能有強大的實力支持本土宗教對抗國外非法宗教勢力。
(二)生存陷入前所未有困境
v中國傳統的本土宗教正處在一個特殊的發展時期,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擠壓之下,自身生存和發展已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首先是民間信仰日益萎縮,大大弱化了佛教、道教、儒學三大民族信仰的根基,弱化了外來宗教以及非法宗教勢力進入的障礙。香港學者梁家麟就曾指出:“民間宗教在農村遭到全面取締后,妨礙民眾接受基督教的社會和心理因素均告去除,于是農民便將宗教感情轉而投向基督教,基督教成了原有宗教的替代品。”[2]其二是宗教組織發展日益邊緣化。在很多地區,鄉鎮宗教工作水平較低,所謂的縣、鄉、村三級管理網絡基本名存實亡,傳統本土宗教的基層宗教團體建設弱化。領導人年齡偏大而后備力量薄弱,甚至后繼乏人,代表性人士青黃不接。另外,本土宗教還有極其嚴重的世俗化傾向。其三是不少宗教團體有脫離信教群眾、官僚化的傾向,與信教群眾的矛盾不斷加劇。這些傳統本土宗教的團體內部也存在著諸多矛盾和糾紛,最明顯的就是管理層的不團結,這甚至導致了教派陷入分裂。
四、本土宗教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是多民族融合的共同體,民族文化也是在多樣性文化不斷碰撞和交融中發展的,形成了多源匯聚和多元一體的結構。中國本土宗教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且具有自身的特點,歷史上一直影響著國人的精神生活。
(一)本土宗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之一
宗教不只是一種信仰,更是一種文化現象。本土宗教文化博大精深,是三千年燦爛的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之一,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本土宗教中的各種思想與學說、科儀與歷法、人物與事件、禮儀與倫理、服飾與器具、建筑與古跡等都各具特色,影響深遠,為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寶庫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中華文明史中,儒家思想和道教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儒家強調對天地君親師的尊奉,以六經為經典,具有祭壇、祠堂等重要場所以及祭天祀孔的崇拜儀軌,形成了家國同構的社會組織。儒家教理不講玄遠的來世,但將彼岸世界融入此岸,主張天人之際的合一。它雖然與超越性宗教有些區別,但經過歷代發展與演變,早已形成一定的宗教性格與社會功能,從貴族士大夫到鄉村百姓,無不浸淫在儒家思想的潛移默化之中,日用而不知。儒家思想作為一種準宗教的社會功能對傳統中國民族性格的養成影響巨大。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崇尚自然、本真,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個人的長生久視。佛教雖然來自于古代印度,但早已與本土的儒家、道家文化發生了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化佛教,構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中國,儒、釋、道三家鼎立而互補,儒家講人倫、道德、君臣父子,中心思想為仁愛;道教講道法自然、清凈無為、少欲知足;佛教則有慈悲濟世的宗教情懷,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始終脫離不了三家主張的范圍。因此,在中國,儒、釋、道三家不僅可以和平共處,在理論上的關系也日趨密切,最后能夠三家合流,普及于大眾。這是中國人信仰上的一大特點,也是兼收并蓄的中華民族文化的代表。三種信仰一起為中華文化中的和諧理念和傳統價值觀提供了信仰和心靈關懷,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和根基。
(二)本土宗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立于民族之林的軟實力之一
文化軟實力作為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科學和物質當道的今天,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首先,宗教起著維系民族生存和延續的重要作用。原始部落時期,在物質資源極為匱乏、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的條件下,宗教緩解了人們對于自然界認知不足的恐慌;封建社會兵荒馬亂時期,宗教是人們堅強生存下去的強大精神支柱;近代內憂外困時期,眾多宗教人士和信徒不僅積極投身于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宣傳活動,而且身體力行奔赴革命的前線,有的甚至為此付出了寶貴生命。其次,宗教文化是提供信仰支撐、傳遞和諧理念的載體。本土宗教中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其中“天人合一”“浩然之氣”“道法自然”“一花一世界”等思想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軟實力。這些宗教哲學思想在歷史上不僅影響了亞洲周邊地區,而且被翻譯介紹到了西方世界。最后,由于宗教在中國的歷史久遠,既聞達于廟堂,亦服務于百姓,除了它們的理論體系和哲學思想外,還保留了大批的宗教建筑、文物典籍、宗法禮儀等等,這些都是本土宗教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我們的宗教軟實力資源。
(三)本土宗教是催生國家歸屬感和民族認同感的凝聚力之一
著名神學家、哲學家,英國人沃德(GrahamWard)曾說過:“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宗教使人們有了一種集體歸屬感,宗教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國家認同感問題。”[3]宗教的同一性被認為是民族認同的基礎性要素,而且是文化中較為能夠持久的基礎。宗教往往會通過某種特定的信仰、組織及宗教禮儀等來強化民族意識和調節民族心理,從而加強民族凝聚力和認同感。我國傳統的本土宗教一向具有熱愛祖國、慈悲濟世等優良傳統。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和宗教認同相互作用,催生國家歸屬感和民族統一的精神,產生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與此同時,宗教對民族的發展還有重要的整合作用。宗教在民族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通過其特定的信仰、宗教組織和宗教禮儀等來強化民族的認同感,進而加強民族的凝聚力。宗教凝聚民族的力量主要是通過民族文化、民族心態、民族精神等來體現的。共同的宗教信仰和特定的宗教禮儀強化了民族的基本特征,增強了民族凝聚力。[4]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信仰中,不管是主流的儒家信仰,還是佛、道信仰,都具有強烈的熱愛國家的品質。佛教提倡“莊嚴國土,利樂有情”,不論是南宋面對金兵入侵,還是民國的抗戰時期,每當遭遇國家民族存亡的危難時刻,總有愛國沙門與主戰將士聲氣相投,他們集合緇素為抗戰將士念誦《葉仁王護國般若經》,募捐救護,甚至組織僧兵直接上馬殺賊。道教宣講“弘揚道教,即所以救國”,他們把愛國同信教緊密結合起來,凝聚民心,努力維護國家的主權,維護民族的尊嚴。
(四)中華民族的復興有賴于全民精神的復興
本土宗教是一個民族存在的基礎,也是一個民族認同存在的根基。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崛起,就必須設法找尋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并努力與現時代實現有機的結合,從而達到融會貫通,最終形成中華民族特有的信仰體系和核心價值理念,這才是中華民族崛起的關鍵。對于中華民族而言,儒家精神的精華是全民精神的重要基礎和源泉,也是我們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資源來源。根據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張岱年的總結,儒教精神包括:剛健有為,即“自強不息”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平和中庸,即“和實生物”“中庸為法”;崇尚道義,經世致用以及天人協調,既改造自然,又隨附自然等等。當前,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席卷著人類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如何不被西方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湮沒并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鍵在于民族精神的覺醒。
五、扶持本土宗教抗衡國外非法宗教勢力需全社會協同努力
(一)政府層面要有正面應對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措施
應對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政府首先要正確區分國外宗教的性質,認真區分其是利用非法宗教勢力進行的滲透,還是正常合法的宗教組織的友好交流。對于正常合法的宗教交流,我們應以包容的胸懷,海納百川,以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為引導,積極吸納其中的哲學、文學、音樂、繪畫等外來文明的優長,并改造其中不適宜中國環境的因素,促使其中國化,融入中國的和諧社會;對于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則應提高警惕,堅決抵制。在具體的宗教工作中,政府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積極引導宗教和社會主義相適應。針對現在信息化社會的特點,應及早研究和解決互聯網上的非法宗教滲透問題,并加大抵御非法宗教滲透的人、財、物等方面的投入。首先,各級政府要加大政治宣傳力度,揭露國外非法宗教勢力滲透所造成的危險,加深廣大民眾對獨立自主自辦宗教原則的理解和認識,從而有效抵制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政治和思想滲透。其次,嚴格規范對外國投資機構尤其是國外宗教機構的管理以及宗教活動場所、宗教組織相關人員出入境的審批工作。如若發現其有非法宗教滲透企圖和相關活動的,應予以堅決制止。最后,加強對接受國外宗教組織捐贈資助活動的管理。宗教、公安、安全、外事等部門應積極協同運作,牢牢把握住抵御國外非法宗教勢力滲透的主動權。
(二)讓本土宗教與國外宗教具有平等發展的機會
新形勢下,我們要用新的眼光來審視和評價民間信仰和傳統宗教,辯證地看待土地廟、孔廟、祠堂、神像等建筑物、信仰載體對傳承我國文化、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功能,努力維護信仰市場、宗教市場的平衡發展,使本土宗教為我國社會的和諧穩定服務。為此,要讓本土宗教與外來宗教具有平等發展的機會,加強愛國宗教團體的建設,堅持獨立自主自辦。這是我國信教群眾的自主選擇,也是我國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國外勢力支配和控制的重要保證。應鼓勵和支持我國各宗教團體自覺堅持這個原則,幫助和支持各宗教團體結合自身特點加強自身建設。首先,強化各宗教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既不能用行政力量發展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消滅宗教;保護正常的本土宗教活動,維護本土宗教界的合法權益,確保本土宗教在法律上擁有與外來宗教平等發展的機會。其次,幫助本土宗教提高自養能力,夯實抵御外來非法宗教勢力滲透的物質基礎。各級政府部門應在財力、物力上給予各本土宗教團體和場所必要的資助和扶持,對那些生活確有困難的信教群眾進行有針對性的扶持。最后,支持本土宗教團體和教派抓好自身的制度建設,夯實抵御國外非法宗教勢力滲透的組織基礎。
(三)從保護民族文化的高度扶持本土宗教發展
文化是中國現代化發展的軟實力,要從弘揚民族文化的優良傳統、保護民族文化的高度出發來扶持本土宗教的發展,進而使其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一是要弘揚本土宗教的傳統文化精神。扶持本土宗教發展,既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保護。我國傳統宗教信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等清律戒規,倡導憐憫、慈愛、平等、超越自我等和平理念,所有這些中華民族的瑰寶在我們的本土宗教文化中都得到了良好的繼承和體現。二是把本土宗教納入民族文化系統強化認同。宗教不僅僅是一種有神論,一種社會歷史現象,還是包容性巨大的文化現象,要把本土宗教文化和宗教哲學、宗教倫理、宗教文學、宗教音樂、宗教美術、宗教建筑等文化等同相視,作為人類精神文明的寶貴財富,加強認同和保護,防止其被邊緣化。[5]三是保護本土宗教的傳統精神。中國的本土宗教,飽含著我們先輩幾千年摸索、實踐出來的智慧精華。要加大宗教文化的開發和整理,整理有文化意義的本土宗教文化遺產,把本土宗教承載的巨大精神財富傳承和發揚光大。
(四)“回歸廟堂”的本土宗教要學習西方宗教“走向民間”
中國本土宗教發展面臨的挑戰是方方面面的。在面對外來非法宗教勢力侵襲之時,本土宗教未免行政氣息有余而服務觀念不足,難以及時應對。首先,本土宗教要學習西方宗教的運作方式,培養高素質的骨干力量,建立社團組織,參與社會生活。本土宗教應認清自身功能,擺正位置,積極從宗教的角度參與社會生活,而不是作為一個行政組織或者經濟發展的附庸。其次,為了滿足現實社會的需求,宗教僅僅依靠傳統的內容和形式是難以支撐的,要與時俱進,大膽吸納當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成果,提高自身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從而達到解讀人們的行為,使人們反思自己的行為和動機,為人們解除精神困惑的目的。再次,要恢復和發展中國模式的宗教生態,必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復興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使各種健康的宗教文化各得其所。最后,宗教管理者應積極采取措施來有效扶持及引導民間宗教信仰的發展,充分發揮其所具有的整合社會及維持社會穩定的功能,要在包容、理性對待的基礎上加強對本土宗教信仰的內容和形式的引導和管理,并以此抵御外來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
(五)吸納本土宗教的優秀理念,構建中華文明核心價值體系
一個國家真正的力量并非來自擁有的武器或者國民財富的規模,而是來自其核心價值體系。當前,我們面臨著重構中華文明核心價值體系的艱巨任務,而要重新構建中華文明核心價值體系,就應該吸納本土宗教之中的優秀理念。一是拓展包容力。我國優秀的傳統宗教文化有著難以想象的包容性和同化力,具有極其開放的胸襟和汲取外來文化的博大胸懷。要充分發揮本土宗教化解外來宗教排他性的積極作用,抵御國外非法宗教勢力的滲透,并且深入敵后,吸收國外宗教文化的可取之處,促使其中國化,將其融入到我國民族文化中來。二是保持宗教文化的獨立性。保持本土宗教在中華文化中的獨立地位,不斷推動本土宗教的發展和壯大,為中華文化不斷發展夯實深厚的本土宗教基礎;同時,提升本土宗教也是對中華文化的豐富和充實,要加速本土宗教與中華文化相互促進、互為補充的辯證發展。三是本土宗教與馬克思唯物辯證法要求同存異。宗教思想中的進步道德觀是一種積極的意識形態,它提倡人們凈化心靈,穩定情緒,善待他人,與物共處,這包含著教導人們遵紀守法、以人為本、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先進理念。因此,應正確對待本土宗教的有神論,用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對待本土宗教,求同存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宗教的積極因素,促使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略
作者簡介:陳文勝,湖南衡陽人,湖南省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鄉村治理與農業發展;張利文,湖南省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副研究員,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云夢學刊 2017年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