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宋圭武:絕對地租問題探究

[ 作者:宋圭武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9-20 錄入:王惠敏 ]

摘要:研究馬克思的絕對地租理論,必須聯系和創新勞動價值論。要提高農業剩余,必須加大農業創新力度,提高農業資本的有機構成。

關鍵詞:馬克思;絕對地租;勞動價值論

馬克思絕對地租理論是馬克思地租理論的一個有機構成,而馬克思的地租理論是對古典經濟學地租理論的批判和繼承,它以馬克思建立的科學的勞動價值論、生產價格論和剩余價值論為理論基礎,賦予了地租理論以完全嶄新的內容。所以,研究馬克思的絕對地租理論,必須聯系勞動價值論。

一、馬克思絕對地租理論的主要觀點及需要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馬克思的絕對地租理論,概括起來主要有:第一,土地所有權的壟斷是產生絕對地租的原因。土地所有權對于絕對地租所起的作用,不同于它對級差地租所起的作用。在級差地租的場合,土地所有權只是商品價格中早已存在的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的原因。“在這里,土地所有權并不是創造這個價格組成部分的原因,也不是作為這個組成部分的前提的價格上漲的原因”①。但在絕對地租的場合,如果最壞土地不提供地租,就不可能讓人耕種,那末土地所有權的壟斷就是引起這個價格上漲的原因。因此,“土地所有權本身已經產生地租”②。

第二,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資本平均構成是絕對地租的形成條件。因為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低于工業的資本有機構成,在剩余價值率大體相同的條件下,“農業上一定量的資本,同有社會平均構成的同等數量的資本相比,會生產較多的剩余價值”③。這樣,農業與工業相比較,同量資本生產的商品價值就大于生產價格,由此產生超額利潤。并且由于土地私有權的壟斷,限制了資本的自由競爭和農業剩余價值參加社會的平均化,這就使價值超過生產價格的超額利潤能穩定地留在農業中,形成絕對地租。

第三,絕對地租的源泉是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農業資本家從大土地所有者那里租來土地,購買生產資料,雇用農業工人,經營農業。生產的結果,由農業資本家把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一部分作為平均利潤據為己有;另一部分作為地租交給大土地所有者。“在任何情況下,這個由價值超過生產價格的余額產生的絕對地租,都只是農業剩余價值的一部分,都只是這個剩余價值到地租的轉化,都只是土地所有者對這個剩余價值的攫取”④。

第四,如果農業資本的平均有機構成等于或高于社會平均的資本有機構成,這時,“上述意義上的絕對地租,也就是既和級差地租不同,又和以真正壟斷價格為基礎的地租不同的地租就會消失”⑤。但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土地所有權的壟斷仍然存在,只要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仍然分離,那么絕對地租仍然存在。這時絕對地租的來源(學術界有不同爭論)從馬克思的論述看,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絕對地租“只能來自市場價格超過價值和生產價格的余額,簡單地說,只能來自壟斷價格”⑥。(2)對平均利潤和工資的尅扣。馬克思認為:“如果在一個國家,農業資本的構成與非農業資本的平均構成相等,……在這種場合,農產品的價值就會同它的費用價格相等。這時只可能支付級差地租。那些不提供級差地租、只能帶來(真正的)農業地租(指絕對地租——引者)的地段,這時就根本不可能支付任何地租了。……這樣一來,土地所有者只好自己耕種這些土地,或在租金的名義下,把他的租佃者的一部分利潤甚至一部分工資刮走。一個國家可能發生這種情況。”⑦上述馬克思關于絕對地租理論的論述,存在以下問題需要進一步思考:1、壟斷價格能否構成絕對地租長期和真正的來源?因為馬克思也認為:“只要真正的農業地租單純是壟斷價格,那么這種壟斷價格只能是微小的。”⑧2、在自由競爭條件下,租佃者和工人有很大的擇業自主權,在這種情況下,土地所有者能否對平均利潤和農業工人的工資進行長期的尅扣?值得懷疑。3、既然從理論上來說,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工業資本有機構成是產生絕對地租的一個重要條件,那么,為什么在經濟實踐中,土地所有者或農業資本家總是要致力于提高農業資本的有機構成?而且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等于甚至高于社會資本平均構成的情況已經不僅僅是理論上的假設,而且已經是當代某些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現實。具體表現在:(1)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超過工業的速度。以美國為例,從1940年到1967年,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了3.5倍,而工業則只增長1.5倍。從1950年到1977年,美國農業中按工時產量計算的勞動生產率增長3倍多,平均每年增長5.6%,而制造業平均只增長2.5%。其他如英、法、意等國家,二次大戰后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也超過了工業。至1989年,美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平均每個農業勞動力可養活83.6人,比1980年的59.9人提高40%。(2)農業資本投入增加,而農業勞動力減少。據統計,美國自1940年到1977年,全國農場的資產增長了10倍,而農業勞動力卻減少了60%。這就是說,農業勞動者不僅相對減少,而且絕對減少了。如果再從1955~1982年美國主要農業資本投入的指數比較來看,在農業總投入和固定資產投入指數沒有較大變動的情況下,1982年農業勞動力投入大幅度減少,只是1955年的32%,而同期農業機械的投入卻增長約20%,明顯反映了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3)每個勞動者平均的生產性資本,農業已超過了工業。如1977年,美國農業資本投資已達到平均每個勞動力為12.1萬美元,而工業中每個職工則不到10萬美元。又如,聯邦德國近30年來,按每個勞動力計算的固定資本額,農業部門的增長速度,超過了工業部門。如果不計農業中的土地價格和牲畜投資,那么,從1950~1973年,農業部門由9550馬克增至57570馬克,而工業部門則由17670馬克增至60950馬克。⑨

二、解決問題的關鍵:創新勞動價值論

上述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核心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情況下的絕對地租來源問題,這也是學術界研究馬克思絕對地租理論時爭論的焦點所在。這里筆者認為,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其實質就是農業中的不斷創新,而在勞動是價值唯一源泉的前提下,要正確界定絕對地租的來源,就得研究在創新條件下的勞動價值論問題。下面談談分析過程。

首先,在創新條件下,勞動價值論將有新的表現形式。直接原因是創新改變了勞動的質和量,這里不僅是指改變了具體勞動的存在形式,而且也使抽象勞動具有了不同的涵義。事實上,不管什么樣的創新,其最終結果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提高勞動生產率;(2)提高資本生產率;(3)增加市場需求。在第一種情況下,假設某企業勞動者原來1個小時只生產一件商品,勞動生產率提高后,可用1個小時生產兩件商品,這時花在每個商品上的勞動時間變為半小時,如果按照勞動價值論原來的理解,這時單個商品的價值量將下降。其實,問題的關鍵也在這里,經過勞動生產率提高后的勞動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前的勞動顯然是兩種不同質的勞動,這里暫且不論他們二者在具體形式上可能存在的差異,就是在抽象勞動層次上,二者本質上是屬于不同質的勞動。這里我們不能因為在相同時間內支出的勞動都是同一的。勞動不僅表現在生產不同種商品的勞動有復雜勞動和簡單勞動之分,復雜勞動將取得簡單勞動的倍加形式;而且,生產同一種商品的勞動,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其勞動也在改變著其存在的形式,也應有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之分。勞動生產率提高后的勞動顯然屬于復雜勞動范疇,而在此之前的勞動應屬于簡單勞動范疇。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上述例子中,勞動生產率提高后的半小時的勞動應等同于提高前的1小時的勞動。如果我們再假定工作時間不變并且市場需求能容納多生產出的商品,這時某勞動者在1個小時創造的價值量將是原來的兩倍,并且都得到了實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不僅沒有使單位商品價值下降,而是增大了在單位時間內勞動者創造的總價值。在第二種情況下,資本生產率的提高其結果是導致以前的勞動與資本的結合變為在新的情況下的勞動與資本的結合,這種新的情況就是資本的生產形式有了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勞動形式本身也不會一點不變,總會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所以,資本生產率的提高,其最終結果仍是體現為使現在的勞動不同于以前的勞動,現在的勞動將取得以前勞動的倍加形式。也許有的同志會說,先進的機器設備使勞動更簡單化,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首先,投入商品形成商品價值的勞動是生產這個商品的各個生產環節勞動的總和,而不是僅指某一生產環節的勞動;其次,先進設備只能使生產的某一環節的勞動,如操作簡單化,但同時設備的維修等方面的勞動投入會復雜化;再次,先進設備減少的多是勞動的體力含量,而勞動的腦力含量并不一定減少,而是多半表現為增加。因此,從總體上看,和復雜設備結合的應屬復雜勞動范疇,和簡單設備相結合的,應屬簡單勞動范疇。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資本生產率的提高其最終結果仍表現為在單位時間內勞動創造的總價值的增大。在第三種情況下,如果假定前兩種情況固定,則市場需求的擴大只能導致勞動時間的延長,這時的勞動表現為與以前的勞動具有同一性質,但這時由于勞動時間的延長而使總的價值量增加。上述三種情況總起來的情況就是創新的結果要么是改變了勞動的質,要么是改變了勞動的量,或者二者兼有之,其最終結果都是體現為社會總價值量的增加。所以,創新也為在全社會范圍內普遍縮短工作日創造了條件。同時,上述情況只是表現在一個企業率先創新的情況下,可使價值總量增加并得到實現。如果全社會企業都普遍進行了創新,并且假定創新的程度都一樣,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全社會的需求能容納下這些創新的結果,則所有企業都將得到好處(雖然企業間商品的相對價格可能不變,但至少可得到更多的時間支配)。當然,如果某企業的創新程度高于其他企業,則在相對意義上該企業的勞動者將創造更多的價值,在得到實現后將會得到更高的回報。如上述例子,創新后,某企業勞動者半小時的勞動回報應等同于創新前1小時的回報。上述討論總體上的結論是:(1)創新使勞動的質和量發生了改變,所以,創新并不帶來單位的商品價值量的下降。(2)創新既增加了社會商品的使用價值總量,也增加了商品的價值總量,二者具有同向性;在勞動價值正常實現的前提下,創新將帶來高額回報。(3)利潤平均化和利潤率下降都是競爭的結果,而不是創新的結果。(4)創新是擺脫利潤率下降的根本途徑。(5)創新為改變全社會的福利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如縮短工作日,提高勞動者福利等)。所以,不斷的創新為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包括福利國家與縮短工作日)提供了直接的現實基礎和可靠保證。(6)從長期看,引致勞動生產率提高和資本生產率提高的創新是較易得到實現保證的,而要實現消費者需求的不斷開拓則是一件較難的事,并且消費需求不足會越來越重要地影響創新的整體效率,從而導致勞動價值無法順暢的實現,此時,勞動價值只能以一種自我毀滅的形式求得暫時的平衡。

其次,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不斷提高其實質表現就是農業的不斷創新。這種農業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最終結果具體表現為二個方面:一是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二是提高了資本生產率。這兩個方面的結果使農業工人的勞動具有了不同的質的內涵,從而使農業工人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比以前更大。這樣,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情況下,馬克思的“上述意義的絕對地租”⑩并沒有消失,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仍然構成了絕對地租的主要來源,而不是其它。

三、若干結論與建議

綜合上述討論,筆者認為,總的來看,馬克思絕對地租理論的建立,在經濟理論形成史上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它以勞動價值論為理論基礎,科學地闡明了絕對地租產生的原因、條件及源泉;但由于沒有認識到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條件下,勞動的性質已經有了變化,即這時單位勞動創造的價值是以前勞動創造價值的倍加,從而使學術界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條件下絕對地租來源問題上的討論顯得莫衷一是,爭論紛紛。經過對勞動價值論問題的進一步討論,上述問題得到徹底解決。下面是本文的一些結論與建議。

1、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低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的情況下,農業工人的勞動是相對簡單的勞動,從而農業工人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也較少。在這種情況下,農業工人將提供較少的剩余價值,這時絕對地租的來源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的綜合:(1)農業工人提供的剩余價值;(2)農產品的壟斷價格;(3)對社會平均利潤和工人工資的尅扣。

2、在農業資本有機構成等于或高于社會平均資本有機構成的情況下,農業工人的勞動是相對復雜的勞動,從而農業工人在單位時間內創造的價值也較以前要多。在這種情況下,農業工人將提供較多的剩余價值,這時絕對地租的來源將變為:(1)農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2)農產品的壟斷價格。二者以前者為主。

3、農業只有不斷地提高資本有機構成,才能使農業越來越具有競爭力,也才能使農業得到更多的超額利潤,從而為土地所有者創造更多的絕對地租;所以,土地所有者會盡力提高農業的資本有機構成,這也是符合當前現實的一個結論。

4、在我國,由于土地所有權的存在和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所以絕對地租是實際存在的。這也說明,要提高農業剩余,必須加大農業的創新力度,提高農業資本的有機構成。這既是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也是整個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基礎。

5、壟斷現象不僅存在于農業中,而且在工業中也是普遍存在的。隨著工業化的進一步發展,工業中的壟斷性整體上要強于農業中的壟斷性,又由于農產品需求收入彈性的特殊性,所以,這時工業中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是由農業創造的,所以,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具有天然合理性。在我國,隨著國民經濟現代化水平的提高,應逐步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

6、國家應采取有效措施推動農業科研的發展,應加大對農業科研的投入,提高農業科研人員的待遇。這既符合勞動價值論的要求,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需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如雪生活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丝袜综合久久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三级乱子国语在线观看 | 免费在线黄a网站 | 午夜一区二区免费福利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