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國內不同地區的人如何評論和看待對方,還沒有一個社會科學學科專門去研究,比如從統計學角度研究上海人或北京人怎么看外地人等。也就是說,現有的一些所謂地域偏見,并無嚴肅或確切的“正見”與之對應,更多只是不同區域人群相互之間的一種印象性判斷。
歷史上,中國曾長期存在夏夷之間的地域或民族偏見,即華夏民族把周邊民族稱為夷蠻戎狄等。新中國成立后,在民族平等原則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下,這個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現在基本上不存在某個少數民族因地處邊境等原因遭遇偏見甚至歧視。
現在不同區域尤其不同方言間的所謂偏見古已有之,過去主要是南北差異。這在南北朝時期開始形成,隋唐兩宋等時期都比較尖銳,直到明初開科取士時還有,當時曾出現有名的“南榜北榜之爭”。近代以來,南北差異逐漸變小,尤其新中國成立后,地區差異不再以南北分,而是東部、西部等。這主要是基于經濟發展或居民生活水平,由此形成的偏見并不突出。
改革開放之后,區域差異以及相應的地域偏見又開始凸顯,這跟人口在較大地理空間的快速流動有關。比如上世紀90年代以后,大量安徽人跑到上海或大量河南人到別省務工等,大量人口迅速流動會使語言、習俗等方面差異變得突出,尤其是大規模人口流動往往容易引發社會治安事件,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對某省或某地區人的印象性判斷,比如河南人怎么樣,上海人怎么樣等。
從過去二三十年來的情況看,地域偏見一般都是人口導入區對人口導出區的評價,背景就是人口快速流動下暫時的相互不適應。但現在,當初的偏見或不適應已漸趨平和。比如過去,有上海人指責外省人不講規矩、把他們稱為“鄉下人”的現象,但最近幾年已經越來越少。這種變化背后,是在經歷人口快速流動之后,不同地區人群相互融合,語言、習俗和日常生活習慣慢慢趨同,過去的暫時性不適應消解,誤解和偏見隨之消失,不再能引發相互間的負面評價。
我也注意到,近些年來東北區域發展遭遇轉型陣痛,在此過程中,輿論場在討論振興東北的問題時,有時把板子打到了東北的區域文化甚至東北人的性格上。但回顧過去20多年的變化我們就能清楚,這種偏見也將是暫時性的。
因為這種偏見的產生原因主要是經濟因素,而東北經濟轉型這個“經濟因素”也只是一個暫時性過程。原有經濟結構決定了一個地區經濟轉型的難度,東北過去以重工業為主,這導致它現在的經濟衰落相對嚴重,轉型過程曲折,但這顯然不是因為“東北人不行”。
過去我們已經有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等,東北振興也是類似。網上的一些負面評論甚至對東北人的偏見,顯然是它們的分析不夠全面,尤其沒能認識到東北振興需要一個過程。
作者系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環球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