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以來,一系列政策的出臺,逐漸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農業發展體系,農業發展已經進入黃金期,從2004到2015年,我國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4%,農民收入年均增長8.8%。但是,農業的快速發展,也積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在日前舉行的國研智庫論壇2016·湘江論壇暨世界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峰會上,以“休閑農業與區域經濟新格局”為主題的演講中指出,其中包括國際競爭能力下降、可持續發展能力下降、供需匹配能力下降、增收支撐能力下降等問題。
“在這一輪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展休閑農業是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葉興慶認為。
這在多個文件中均有體現,2016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當前我國發展正處于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要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加快成長,以體制機制創新促進分享經濟發展。 2016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大力推進農村奔小康,必須充分發揮農村的獨特優勢,深度挖掘農業的多種功能,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進農業與旅游休閑、教育文化、健康養生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創業農業等新業態。
而剛剛公布的 《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年)》,也再一次對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作出了部署。從補助、鼓勵社會資本以市場化原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等方式,對鄉村旅游進行投資,對旅游建設提出了要求。
如何理解把休閑農業作為一個重要選項?
葉興慶認為,首先,從農產品的產品功能來看,農產品特別是大宗農產品的基本特點是同質化。大宗農產品的競爭力主要取決于一個國家的土地資源稟賦,嚴格講土地是不可貿易的,所以說一個國家的大宗農產品競爭力是很難改變的。
“但是如果拓展一下視野,看農業的第二個功能,即休閑功能。它跟產品功能的重要差別就是休閑這個屬性的均值相當低,在空間上也是不可移動的,是不可跨區域貿易的,必須到這個產品的所在地來休閑。農業休閑功能的競爭力主要取決于地域和文化因素、民族因素,而大宗農產品是面積大就有競爭力。 ”葉興慶認為。
“中國的農業,到了這樣一個階段,我們的工業化、城市化到農產品對外依存度長期持續上升的階段,而且上升通道是不可逆轉的。在此情況下,我國農業競爭力單靠提升面積和勞動力市場不足以提高農產品競爭力。所以,農業休閑的功能是增強小規模農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他說。
葉興慶認為,發展休閑農業也是提高農業就業密度的必由之路。
2015年底,第一產業就業人數21919萬,占比為28.3%;增加值60863億元,占比為9%。 “農業勞動生產率低導致農產品成本高、農民收入低。應該進一步降低比重,但是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常態,農民轉移就業難度在明顯增加。同時,我國農業勞動力轉移還面臨城鄉二元體制、農村集體所有制的影響。這種情況下,要增加農民勞動力的收入,關鍵是要提高農業勞動力。發展休閑農業,促進農村三次產業融合,就是增加農業勞動力的必由之路。 ”葉興慶表示。
他認為,這也是釋放后發展地區比較優勢的必由之路。在注重農業產品功能的時代,民族地區、邊遠地區和貧困地區是處在比較劣勢的狀態。產品成本高、規模小,而且離市區比較遠,國家大宗產品的主要政策也重點投向東部地區和糧食主產區。那么,發展休閑農業為主的新產業,以三次產業融合為主的新業態,有可能為重新塑造農業的區域格局帶來契機。
目前,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現階段還在城市郊區,但是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提高,隨著城鎮居民對休閑產品需求的增加,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的地理邊界會逐步的向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貧困地區拓展,人們出門的距離會進一步增加。把鄉村旅游作為精準扶貧的重要選項,也有利于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向外拓展。
如果把休閑農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選項的一個重要考慮,那么如何判斷全社會特別是城鎮居民對農業的休閑功能的需求是不是在上升。葉興慶認為,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看。
其一是城鎮居民對休閑產品的購買力。現階段來看,城鎮居民對旅游特別是休閑觀光的需求是在明顯上升。
其二是購買意愿。葉興慶認為,城鎮居民對良好空氣、青山綠水的向往和渴望在明顯增加。生態產品的稀缺性和相對價值已經上升到了一定水平,城鎮居民愿意為生態產品、生態優良地區的農產品付出更高的價格,這是個普遍的現實。
其三是購買力的實現條件。具備了有購買力和購買意愿,那么,隨著交通和網絡的發展,把這樣一種購買意愿變為現實的條件也在逐步成熟。
此外,從土地、資金、人才和農村的基礎設施這四個角度把休閑農業作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選項,為休閑農業注入新動能。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