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柞水縣朱家灣村為例
1、導言
山地型鄉村由于特殊的地形及氣候條件,多具有秀美的自然景觀、獨特的農田景觀及富有地方特色的鄉村聚落景觀。近年來,鄉村旅游越來越受到游客的青睞。然而在生態復雜、脆弱的山地地區,鄉村旅游的開發必然會打破原有的生態平衡,對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本文從生態承載力的視角出發,以柞水縣朱家灣村為例,通過構建旅游生態足跡模型,對旅游型山地鄉村的生態壓力做出評估,并從規劃視角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
2、相關理論與研究點概況
2.1 相關理論研究
2.1.1 生態承載力
由美國的 Park和Burgess于1921年提出,即某一特定環境條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間、營養物質、陽光等生態因子的組合),某種生物個體存活的最大數量。
它是在一定時間、一定空間范圍內,生態系統在自我調節以及人類積極作用下健康、有序地發展,生態系統所能支持的資源消耗和環境納污程度,以及社會經濟發展強度和一定消費水平的人口數量。
2.1.2 生態足跡
由加拿大學者Mathis Wackernagel于1992年提出的一種依據人類社會對土地的連續依賴性,定量測度區域可持續發展狀態的一種理論和方法。一個區域的生態足跡是生產本區域(計算模型視為封閉)人口所消費的所有資源和吸納這些人口所產生的所有廢棄物所需要的生物生產的總面積和水資源量。該方法目前廣泛應用于計算生態對人類活動規模和強度的承載力研究。
生態足跡包括生態足跡需求和生態足跡供給兩部分,生態足跡需求是指一定區域內特定人群的消費對生態資源的占用,生態足跡供給是指一定區域內生態系統為人類及生物可持續發展提供的最大生態服務能力,也就是最大生態承載力。將生態足跡需求與供給之間的比值定義為生態壓力指數,用以定量測度生態壓力大小。若供給大于需求,則為生態盈余,生態系統壓力小,生態系統處于安全狀態;若供給小于需求,則為生態赤字,生態系統壓力大,生態系統處于不安全狀態。
2.1.3 旅游生態足跡
旅游生態足跡是生態足跡概念在旅游研究中的應用。是指在一定時空范圍內, 與旅游活動有關的各種資源消耗和廢棄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產土地面積和水資源量, 即把旅游活動過程中旅游者的生態消耗用形象的土地面積進行表述。旅游生態足跡實質上是一個整合參數,既包含旅游活動中土地、水源等方面的一次消耗,又包括廢棄物吸收等方面的二次消耗,可以更加全面地測度旅游業和旅游活動的環境影響。同時,這種土地面積是全球統一的,具有直接的可比性,也是一種形象的面積觀念,通過這種面積觀念可以容易理解旅游活動的生態消耗和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深刻內涵 。
2.2 研究案例點概況
①自然條件
朱家灣村位于陜西省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村莊地域面積 126 平方千米。地處乾佑河源頭老林河段,溝長16.5公里。北臨長安,西接寧陜,距包茂高速營盤出口僅4公里,S102省道穿境而過,距離西安市僅一小時車程,具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全年日照1860.2小時,年平均氣溫14度,最冷月平均為5.1度,最熱月平均20度。年平均降水量933.4mm,平均濕度74%,夏季降雨豐富,約占全年70%-80%。平均海拔1500米以上,其中最高點牛背梁,海拔2802.1米,相對高差為1300米。生長著各種林木,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
②社會經濟
朱家灣村原本是一個偏遠山村,交通閉塞、生產落后。全村下轄4個村民小組,共448戶,1544人。近年依托牛背梁景區開發發展起了鄉村旅游產業。從2008年牛背梁國家森林公園建立直到今天,朱家灣村全村已有126家農家樂,高峰日接待游客8000余人,旅游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10月。全年接待游客近100萬人次,旅游業可為村民帶來平均每人8000多元的收入,占年人均純收入13451元的60%。現在鄉村旅游已經成為當地支柱產業,村莊經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村民的生活條件也大大改善。
隨著旅游的開發,游客在進行旅游活動的過程中會占用和消耗各類旅游資源。因此,旅游活動對朱家灣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通過測算朱家灣鄉村旅游地當前的旅游生態足跡,分析朱家灣鄉村旅游業的生態可持續性,并對其未來發展戰略的制訂提供必要的參考和依據。
3.旅游生態足跡模型構建
3.1 朱家灣村旅游生態足跡
根據生態足跡方法基本原理,以2016年朱家灣村生物資源消耗及能源消耗為基礎,對區域人均旅游生態足跡進行估算。
依照旅游活動的六大要素即食、住、行、游、購、娛,朱家灣村旅游生態足跡模型的公式構建如下:
T =T food+T accommodation+
T transpotation+T shopping+
T visit+T entertainment
式中T為旅游生態足跡,Tfood表示旅游餐飲生態足跡,Taccommodation表示旅游住宿生態足跡,Ttranspotation表示旅游交通生態足跡,Tvisit表示旅游游覽生態足跡,Tshopping表示旅游購物生態足跡,Tentertainment表示旅游娛樂生態足跡。
在上表中,a、b、c分別代表房屋占地面積(建成地面積)、化石能源地面積及消耗各類食物所需要的平均土地面積轉化為可以比較、可以相加減的生物生產性土地面積的均衡因子, S表示鄉村旅游地各類旅游餐飲設施/住宿設施/交通設施的建成地面積總和,N表示鄉村旅游地旅游人數/車數,D表示旅游者在鄉村旅游地的旅游天數,C表示鄉村旅游地食物的日消費總量,P表示各類食物對應生物生產性土地的年平均生產力的均值,E表示各類化石能源的日消費總量,r表示世界上單位化石能源地面積的平均發熱量,L表示旅游者從客源地到鄉村旅游地的平均路程。
根據筆者實際調研獲取的情況,朱家灣目前的旅游項目主要以食、住、行三方面為主。因此在研究朱家灣村旅游生態足跡時,筆者認為可以從旅游餐飲生態足跡、旅游住宿生態足跡、旅游交通生態足跡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3.1.1 旅游餐飲生態足跡
旅游餐飲生態足跡的計算包含鄉村旅游地各類旅游餐飲設施建成地面積(不包括該地旅游住宿設施內提供餐飲服務場所的建成地面積),旅游者食物消費的生物生產面積和提供餐飲服務所消耗的化石能源地面積。
由于朱家灣村的餐飲和住宿幾戶全部是由農家樂或酒店一體化提供,故在旅游餐飲生態足跡計算中我們一并考慮,不再在住宿生態足跡中單獨出現。
根據調研資料及世界糧農組織公布的各類土地世界平均生產力,再引用現在普遍采用的均衡因子,即耕地2.8,林地1.1,建設用地2.8,草地0.5,能源化石地1.1,水域0.4,參照旅游餐飲生態足跡模型計算出2016朱家灣村人均旅游餐飲生態足跡為0.0049986hm2。
3.1.2 旅游交通生態足跡
旅游交通生態足跡可以從旅游交通設施的建成地面積和旅游交通工具在旅游活動中消耗的化石能源地面積兩部分來計算。根據調研資料,朱家灣村道路面積約54.26hm2,已建成停車場總面積約0.9hm2。通過訪談,筆者了解到,來朱家灣旅游的人多數都會選擇自駕游,且平均出行距離約80km。根據旅游交通生態足跡模型,計算出2016年朱家灣村人均旅游交通生態足跡為0.0004712hm2。
3.1.3 旅游生態足跡匯總
將以上各項進行匯總,我們得到朱家灣村旅游生態足跡為5469.838hm2,人均旅游生態足跡值為0.005469838hm2。
3.2 朱家灣村旅游生態承載力分析
根據調研,由于朱家灣村的大多數村民都參與到了鄉村旅游業的開發之中,所以可以認為該村的全部土地均用作發展鄉村旅游業。故我們可以算出朱家灣村的旅游生態承載力。
經前文分析計算可知,朱家灣村旅游生態足跡為5469.8hm2,而其旅游生態承載力為7299.836hm2。
從表面的數值上來看朱家灣村的旅游生態足跡并未超過旅游生態承載力,生態壓力不大,但是在對來此休閑游憩的游客的調研中我們發現,目前游客總量較多,對牛背梁景區的評價也較高,但是對村莊中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游憩服務評價一般。受訪者普遍認為其接待水平不高,接待能力欠缺。在分析了公服設施欠缺和村民自營水平有限兩個因素后,我們試圖從空間分布上進行重新剖析,試圖重點考慮鄉村游憩服務所導致的線性空間上人類活動的增密導致的生態承載力矛盾。
調研后我們發現,在鄉村旅游業及政府政策的雙重影響下,朱家灣村的聚落空間分布已經從之前農業產業主導下的在整個村域零散分布逐步演變為現在游憩產業主導下的在主溝等區位條件較好的線性空間上集中分布。由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村民在聚居點的選擇上逐步減少甚至擺脫對耕地的依賴,具體表現為從之前三兩戶較為均質分布在村域面狀范圍內,以開墾耕地獲得更多的種植面積為第一考慮,到現在的搬遷至村內主溝道路兩側,以獲得更好的區位優勢從而從事非農經營業。在統計后我們發現截至2016年末,在村子主路兩側100米范圍內,住宅數量所占村域總住宅數量的比例已經達到90%以上。也就是說,整個村域范圍內幾乎所有村民已經居住在主路兩側100米內的線性空間內。對應的,朱家灣村目前村民開辦的126家集娛樂、餐飲、住宿三者一體的農家樂,均位于主溝上,而游客除了對牛背梁景區的游覽外,在朱家灣村村域的活動類型也停留在休憩上,也就是說游客的活動范圍也是與農家樂的分布耦合的,在村域主溝線性空間內。
由上文分析可知,如果我們將研究范圍從朱家灣村村域面積進一步縮減至主溝及區位條件較好的次溝等線性空間上的話,考慮在整個村域內生態壓力未超標的前提下,是否會出現個別重點區域壓力過大的情況。首先我們對朱家灣村生態承載力的數值進行校正,在林地這一項目中,我們僅對牛背梁景區面積和村莊主路兩側各500米的林地面積進行加和,得出下表:
在對數值進行校對后,我們發現鄉村游憩發展下的朱家灣村游憩服務經營與游客活動范圍內的生態承載力為3372.72hm2,而其旅游生態足跡為5469.8hm2,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雖然在整個朱家灣村域范圍內,生態壓力并不大,但是由于目前村域內實際的建筑分布及人群活動范圍為主溝線性空間,在承載朱家灣村鄉村游憩產業的線性空間范圍內,生態壓力已經過大,旅游生態足跡已經達到旅游生態承載力的162%,而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朱家灣村目前仍然有60余家農家樂經登記準備營業,如果任由其無序發展下去,那么生態環境遭到破壞,朱家灣的旅游吸引力將會喪失,因此在未來的村莊發展中,要對其進行嚴格的引導與管控。
4.規劃引導策略
4.1 政策層面
針對朱家灣出現的局部生態壓力大的問題,從宏觀上來看,應以滿足生態足跡控制在生態承載力以內為導向,因此生態恢復、生態整治是重要的工作。首先應該從生態保護角度出發,遵從生態規律,保持村莊的原有風貌,杜絕建設用地無節制的蔓延。其次政府應加強對旅游開發的管理,對農家樂的無序化開辦實施控制。在上述研究計算中我們不難發現,朱家灣村旅游生態足跡中旅游餐飲生態足跡占了較大比重,究其原因是現有旅游服務方式主要以農家樂為主,同質化趨勢明顯。在規劃引導中要盡量避免這一現象,促進旅游服務的多元化開發,提高服務水平。同時可實施諸如限定每日最高游客上限等條例。以此來保護和整治朱家灣村的生態環境,使其實現可持續發展。
4.2 空間層面
由于朱家灣村現狀生態壓力處于安全狀態,但其區域內經過研究發現確實存在局部生態壓力過大的現象,故在規劃引導中應充分考慮這一問題。高山溝壑型的地形決定了其空間分布的流域化發展,且基于生態安全角度出發次溝內雖然生態條件較好但安全性差,的確不適宜人的居住與活動。因此在朱家灣村空間層面的規劃中,提出以下幾點策略:
①在范圍較小的可建設用地內進行建設時要充分考慮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要避免大拆大建,杜絕建設用地無序蔓延,妥善處理鄉村發展與鄉村生態保護的關系。
②村莊建設時考慮留出一定的生態斑塊,使其保持原生態狀態,既作為生態基礎設施,又能提升村莊的景觀形象。
③應結合帶狀山地地形,打造轉折變化豐富、空間錯落有致的鄉村空間,同時又有較強連續性的場所環境,體現山地鄉村景觀自組織、非秩序化的發展特征,創造多樣的景觀視覺感受。
④在功能上考慮餐飲服務與鄉村游憩相結合,可將有條件的農家樂改造成特色民宿、茶社等,更新其功能需求,提升其使用價值,增強朱家灣村的旅游接待能力。
⑤建筑設計上做到肌理尺度和形式風格等空間界面整體上的協調統一,避免繁雜凌亂。同時要注重各個界面局部的裝飾和變化,避免單一沉悶。
⑥注重庭院空間的打造,在這種私密空間和公共空間過渡的場所中體現特色,吸引游客。
⑦針對已經建成的舊建筑進行適當改造和更新,完善水、電、氣、暖等的功能性基礎設施,減少化石能源的燃燒排放,對緩解其生態壓力也有相應的作用。
⑧對于鄉村廣場這一類的公共活動空間,不一定追求大而敞,而應根據鄉村規模和實際空間,因地制宜。不應一味追求廣場形態輪廓的規則性,應結合山體、建筑等營造與鄉村環境高度契合的休憩空間,再配以景觀小品、休閑設施和景觀植物,既為當地人們提供具有生活氣息的公共場所,又可成為發展鄉村旅游的特色景點。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北斗城鄉規劃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