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溫嶺市東部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個案分析
【內容提要】海綿城市建設與綠色發展理念之間,具有高度的邏輯契合性。綠色發展理念可統領和指導海綿城市建設實踐,而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和舉措,在未來美麗中國建設和城市化推進中必將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對溫嶺市東部新區的個案調查,發現新區在經濟開發的過程中自覺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應用各類生態化工程措施,嘗試以生態本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經過幾年的創新實踐,初步建成了“道路、建筑、濕地、產業”四大體系,形成了雨水自我積存、自我滲透、自我凈化的“海綿城市”生態本底,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指導更廣范圍的海綿城市建設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綠色發展理念;海綿城市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花園”系統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正式將綠色發展理念上升為解決我國環境與發展問題一個基本理念,主要基于兩點:一是為了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的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二是為了堅持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結合有機起來。回顧過往,粗放型的發展方式已經使得我國的資源環境不堪重負,經常制造大范圍的霧霾天氣、水體嚴重污染、土壤重金屬超標等比較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制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瓶頸。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核心是要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而傳統城市建設模式帶來的水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水生態失衡、內澇頻發等水危機層出不窮,已成為影響城市環境質量、經濟發展質量和人民生活質量的重要短板。面對日益嚴峻的水安全問題,海綿城市建設已成為未來城市發展的必然選擇。近年來,為科學推動新型城市化的需要,加之應對水環境的危機,海綿城市建設成為社會各界一個熱門和繞不開的話題。不難看出,海綿城市建設與綠色發展理念之間,具有高度的邏輯契合性。綠色發展理念可統領和指導海綿城市建設實踐,而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綠色發展的具體行動和舉措。在未來美麗中國建設和城市化推進中,海綿城市建設必將發揮其應有的和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海綿城市的概念、特點及意義
海綿城市,簡而言之,即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本質上說海綿城市建設就是要實現城市化與水資源環境的和諧共生。
海綿城市的特點,就是在城市化中既能保持原有的水生態,又能對周邊水生態環境造成低影響,還能使地表徑流量保持不變。
建設海綿城市,迫切需要從基本理念、主要技術和實質等重要維度,準確厘清綠色發展視域下海綿城市的科學要義,這將對推進我國海綿城市的理論研究與建設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海綿城市的優勢,在于通過低影響開發模式防治內澇,可有效地減少進入排水管網的雨水總量、單位時間內的雨水徑流量,使得雨水利用率提高3倍。具而言之:
一是可減輕排水管網壓力,減少擴建排水管網的巨額投資;二是可增加雨水下滲量,減少城市地面沉降現象,緩解地面塌陷現象,強化城市自然水系的循環,解決城市缺水難題;三是海綿城市依托海綿體調節給排水,可大大減少新建設排水管道和鋼筋混凝土水池的工程量;四是調蓄設施往往與城市既有的綠地、園林、景觀水體相結合,“凈增成本”比較低;五是能夠大幅減少水環境污染治理費用,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巨額損失。
二、溫嶺市海綿城市建設的背景
根據國家“防總”統計,過去三年我國超過360個城市遭遇內澇。2016年以來,已經有41座城鎮因暴雨內澇受淹,因暴雨洪水已經直接造成了約353億元的經濟損失。目前,“逢雨必澇”已經成為我國城市重大災害之一。一方面,隨著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造成的“熱島效應”和“混濁島效應”增強,城市暴雨現象頻率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存在大量的硬質鋪裝,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時水滲透性不好;儲水體較少,無法滯納短期急劇增加的雨水。國內許多城市排水管網設計標準普遍較低,有的地方排水設施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統建設滯后;在城市建設過程中,自然水體破壞嚴重,變為城市建設用地后,水面率普遍降低,給城市排水造成徑流量增加、調蓄能力下降的雙重壓力。再加上管網改造成本高,施工難度大,費效比低。這是近年來城市內澇頻繁發生的重要原因。事實上,習近平總書記早在2013年12月12日舉行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就強調指出:“提升城市排水系統時要優先考慮把有限的雨水留下來,優先考慮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設自然存積、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2014年12月31日,根據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海綿城市建設”的講話精神和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要求,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決定開展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
個案發生地的溫嶺市,地處浙江東南沿海,常受臺風影響出現城市內澇。為提高城市排水防澇水平,根治城市內澇頑疾,自2010年起,溫嶺市將灘涂圍墾而成的36.9平方公里的東部新區作為試點,從零開始探索實現生態安全、城市建設與產業發展共生共贏的新路徑。著力啟動全新的生態城市建設規劃,進一步推進東部新區“海綿城市”建設。在東部新區建設過程中大力推行低影響開發建設模式,通過源頭分散控制的方式,實際應用各類生態化工程措施,嘗試以生態本底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經過5年實踐,初步建成了“道路、建筑、濕地、產業”四大體系,形成了雨水自我積存、自我滲透、自我凈化的“海綿城市”生態本底。2016年6月,該市被列為浙江省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系臺州唯一。今年1月,該市東部新區“海綿城市”獲批國家新型城鎮化標準化試點,為浙江省兩個入選試點之一,也是臺州首個試點。目前,已建成有生態化排水系統的市政道路15公里,雨水生態化利用系統“雨水花園”設施的企業11家,尾水深度處理系統的人工濕地80畝,保留并正在修復占地8640畝的省級濕地公園“龍門湖生態濕地”。同時,通過創新產業準入審核體系進行源頭預防,已落戶的全部企業共80家均符合“環?!钡?2項綜合指標。2015年6月3日,浙江省建設廳、財政廳牽頭的浙江“海綿城市”建設調研組考察該新區后,認為溫嶺的做法可成為浙江省“海綿城市”建設樣板,值得推廣。
三、溫嶺市東部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創新實踐
(一)構建海綿道路體系,實現雨水慢排緩釋
傳統路政設施在雨洪管理設計上以快速排水為主要目的,雨水直接進入市政管網,一旦降水量過大,就會造成泄洪壓力。東部新區引進美國“低沖擊開發”理念,從市政道路著手,結合新區實際,編制了《東部新區生態基礎設施規劃》,對全區主干道路全部部署生態化排水方案,使單一的硬質不透水路面升級成為海綿體質路面,獲得滯水、凈水、透水三重功能。目前,千禧路、金塘北路等2條主干道路已率先完成施工,其余12條正在施工。以金塘北路為例(見圖1),在機非分隔帶內設置了雨水塘,讓雨水“停一?!?,實現自然積存的滯水功能;在道路兩側綠化帶內另設8至12米寬的植草溝,當路面雨水徑流進入雨水塘發生溢流時將進入綠化帶內植草溝得到緩沖和過濾,讓雨水“滲一滲”,實現自然凈化的凈水功能;在充分發揮滯留凈化作用后,被過濾的雨水再流入市政雨水管道或河道,讓雨水“流一流”,實現自然滲透的透水功能。三重功能層層遞進又同時作用,最終可達到減少暴雨徑流量、延緩地表徑流洪峰生成時間、減少面源污染及涵養地下水的目的。統計表明,2015年9號臺風“燦鴻”期間全市過程平均降雨量147毫米,未部署生態化排水系統的松航中路等道路有輕微的路面積水,而千禧路、金塘北路等2條部署過該排水系統的道路則完全無路面積水。
圖1:金塘北路生態化方案橫斷面示意圖
(二)打造海綿建筑體系,提升水資源利用能力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視雨水為害,“一排了之”的做法不僅流失了大量的雨水資源,同時也破壞了城市水資源的良性循環。溫嶺雖然地處東南沿海,但本身也缺水,生活用水均從周邊水庫引入,提升水資源利用能力迫在眉睫。東部新區在仔細研究并吸收了美國、新加坡等國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實例后,結合實際改進了“雨水花園”應用技術,使城市建筑(企業廠房)變身綠色海綿體,獲得吸水、排水、用水三重功能。2013年6月率先在浙江金鴻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和浙江聯合齒輪有限公司2家企業試點。以浙江金鴻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的“雨水花園”系統為例,一是屋頂的雨水通過企業廠房屋頂的虹吸系統匯集于一處,經過過濾凈化儲存于主廠房北側的500立方貯水池,蓄滿后經管道流到廠前區的人工湖中;地面的雨水經綠化帶到集水井沉淀、自流、三次沉淀過濾后再匯集到人工湖,實現吸水功能。二是暴雨時,人工湖滿載后會自動溢流到市政雨水管道中,實現排水功能。三是平時可從人工湖抽水,經過濾后用于企業綠化、沖廁等,或從貯水池抽水到屋頂用于廠房室溫的物理降溫,實現用水功能。據初步統計,該企業建造“雨水花園”系統僅額外耗資30多萬元,該系統雨水收集有效容積3900立方米,年可利用雨水近1萬噸約合7萬元,該企業用于生態化排水系統的投資,通過5年左右的水資源回收利用,就可以實現成本回收。
(三)建立綠色濕地體系,完善水生態保護能力
生態保護和修復能力是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目標。利用灘涂圍墾區這一獨特的濱海生態優勢,在編制規劃時,注重水生態與濕地的保護,使之從單純的生態水文景觀轉變為兼具海綿體質的生態蓄水區,即能充分吸收區內多余雨水,又能起到污水處理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城市的“呼吸”能力和“解毒”能力。一是盡可能保留了原有海溝,與新開挖的生態河道形成有機的生態網絡,嚴格保障區內水面率達12%以上;二是保留了占地8640畝的“龍門湖生態濕地”,并不斷的進行生態修復和保護;三是先于企業投產前建好污水處理廠,配套部署尾水深度處理工程“人工濕地”,尾水經過由水生植物、微生物、微型動物以及處于水飽和狀態的填料層處理后再排入污水管道,不僅提高出水水質標準、具有較強的抗沖擊能力,還能增加綠地面積,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近期可以滿足水環境景觀功能目標,遠期區內的河湖蓄水可以作為儲備水源。目前全區擁有河道26條,其中新開挖湖泊4個,新開挖河道1個,水面率達到13.6%;龍門湖生態濕地修復一期工程等3個項目已基本完工,植被恢復面積約6.6萬平方米,種植苗木52000株,棲息生長了多達40多種的野生鳥類和30種的水生植物,并于2012年和2014年分別獲批省級濕地公園和入選首批浙江省重要濕地名錄;人工濕地已在北區建成80畝,出水水質可以達到四類和三類的水環境目標。
(四)創新產業準入體系,源頭防控環境污染
改變傳統的產業園區開發模式,在企業建設過程中,推行“生態、環保、循環、可持續”的建設理念,以“提早防控”代替“事后治理”,避免“局部改善、總體惡化”的短視發展,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的長遠效益。一是實行“生態設施建設納入合同條款”,推廣“雨水花園”設施。明確區內所有購地的規上企業必須建設雨水生態化利用系統,將該系統建設納入合同條款,嚴格落實并監督企業建設,驗收合格的將按照企業用地面積獎勵每畝5000元。在2家企業“雨水花園”試點的基礎上,通過企業家座談會、現場會等各種途徑,逐步推廣成功做法。目前,在建規上企業中已經有11家企業建成雨水生態化利用系統,另有20家企業已經完成方案設計并正在建設。二是實行“項目合格性評估制度”,設立項目準入門檻。實行專家集體評估論證,對入區購地項目的基本條件包括產業、產值、稅收、設備、能耗、環保等12項指標進行現場量化評估,評估通過后列入產業轉型升級項目庫。進入項目庫的工業項目才可參加東部新區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拍掛。截至目前,共組織評估企業250家,已落戶企業80家。通過準入途徑上實行嚴格的專家評估制度,從源頭上控制環境污染。
四、海綿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實踐案例
(一)金鴻機械園區雨水收集系統
園區雨水收集利用與補給系統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凈化、利用、排水、補水系統。浙江金鴻食品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鴻機械)占地50.7畝,廠區綠地率15%,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已建主廠房屋頂面積約7000平方米。以企業與園區之間的雨水交互為例,通過這些子系統的運作,達到充分利用雨水資源的目的(見圖2)。
圖2:“雨水花園”系統
該雨水收集系統主要包括五個環節:收集---凈化---枯水期雨水花園的水量不足時,則通過補水系統從園區河道取水并通過凈化處理,補入人工湖,然后泵送至地下儲水倉,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和科學使用。
1.雨水收集和凈化
園區針對不同雨水收集源采取相應的雨水收集技術,構成一個高效的雨水收集有機整體。雨水收集來源主要是地面徑流和屋面雨水,通過凈化系統,基本能夠達到地表水Ⅱ類水質標準。
(1)路面雨水收集和凈化。園區按照生態化排水的理念,改變傳統“以雨洪的快速排除為主要目的”的設計方法,利用下凹式植草溝、廣場和綠地透水地面、綠化帶內設置穿孔管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排放徑流雨水,以“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式”控制為主,形成系統的生態化排水措施。在部分廣場、地上停車場鋪設植草磚,同時在車位分割線栽植喬木,以提高遮陰效果。植草磚鋪筑材料是一種透水混凝土構件,具有40%-50% 的開孔率,承載能力異常優越,對削減地表徑流,補給地下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干道雨洪管道口設置掛網,以攔截雨洪徑流攜帶的樹葉等較大垃圾物。
(2)屋面雨水收集和凈化。金鴻機械的屋面水收集系統,將綠色、生態化的“柔性”設施,與傳統的“剛性”設施進行有效銜接。通過“剛柔相濟”,建立和完善屋面的雨水收集系統。所謂屋面水收集系統,是將現有屋面作為雨水收集面,并在構建的天溝內設置虹吸斗,利用虹吸原理高效率收集雨水。初期雨水進入儲水倉的沉淀池,經過池底凈化水槽的生化棉、活性炭、玻璃球等多級凈化后,再進入容量為600噸的地下儲水倉。儲水倉的結構主要為鋼筋混凝土,沿廠房邊緣布置,便于快速儲存和利用雨水。
(3)園林雨水收集和凈化。將雨洪蓄滲工程技術與綠地景觀相結合設計,構建以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為目標的生態雨水收集系統,使綠地成為天然的雨洪初期蓄水面和初期凈化過程。下凹式綠地結構為綠地高程低于周圍硬化地面高程5-25厘米,在綠地、花壇設置配備以砂石過濾圍繞的集水井,雨水穿過開口的路緣石流入綠化帶,經綠地蓄滲、補充消耗的土壤水分后,多余的雨水進入集水井,通過預埋的雨水管進入人工湖,既可用來灌溉綠地,也可作為清潔用水。
2.雨水利用
儲水倉中收集到的雨水,利用水泵送至水塔給企業提供生活用水。這部分水還要經過水處理裝置進行深度過濾等特需的處理以便達到消毒和水凈化。這樣處理的雨水才可以用來洗衣服,洗臉,洗菜等。綠地中布置噴淋設備,并通過管道直接從雨水花園取水灌溉,實現綠地、湖泊之間的雨水循環利用。
3.排水、補水循環系統
企業通過建成的人工湖來調節園區與企業之間的水量平衡,起到一定的蓄洪排澇作用,人工湖儲水量為500m3。湖內科學配置水生植物用以凈化水質,起到功能與景觀相協調的作用。人工湖的水,來自儲水倉滿載后通過溢流管道進入和地表徑流經過下凹式植草溝凈化后進入,湖的周邊采用本地粘土替代傳統工程技術,修筑寬2.5米左右的防滲墻,從而起到有效防滲水作用。
(二)東部新區海綿道路
堅持從市政工程著手,應用各類生態化工程措施,以達到減少暴雨徑流量、延緩地表徑流洪峰生成時間、減少面源污染以及涵養地下水的目的。一是市政道路設計融入生態理念。東部新區北區的金塘北路、千禧路、22-27街、松航北路等工程,南區的第1街到第7街、松航南路金塘南路、鷺海路 等工程按照生態化排水的理念設計施工圖,以及原來按照傳統做法的松航中路、標準廠房一期、管委會大院等5個項目都按照海綿城市建設要求進行了適當的改造,改變傳統的以雨洪的快速排出為主要目的的雨洪管理設計方法,利用道路內綠化隔離帶和道路兩側的綠化帶形成系統的生態化排水措施,讓雨水“停一停、流一流、滲一滲”,能夠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
圖3:金塘北路生態化方案橫斷面示意圖
圖4 :金塘北路淺草溝起始端斷面圖
圖5:金塘北路淺草溝未端斷面圖
五、溫嶺市海綿城市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設計差強人意
由于我國海綿城市發展時間短,建設力度大,因此設計院對于海綿城市的設計出圖多是借鑒國外經驗,難免存在不符合我國國情,設計重形式的問題,而且圖紙設計與景觀脫節,最終效果不盡如人意。溫嶺市東部新區位于沿海地區,在氣候上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受海洋性氣候影響明顯,全年雨量充沛。由于東部新區地質地形限制,底下全是淤泥,滲透性不好,且地下水位較高,因此東部新區的海綿城市設計要求在滲、滯的基礎上,需重蓄、凈、用、排。由于設計單位對東部新區的地形地貌了解不足,海綿城市設計經驗不足,在施工中按照圖紙施工會存在不合理的問題,在聯系設計單位進行變更時,造成工期延誤與資源浪費現象。
(二)施工經驗欠缺
施工是海綿城市得以實現的非常重要一環,隨著國家公布海綿城市試點,并予以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可謂如火如荼,但是施工質量卻參差不齊,無法達到圖紙設計的效果。在東部新區也會出現施工質量的問題,包括生態草溝的坡度不合理,雨水井的高度達不到設計要求,路緣石的開口間隔距離太大,且開口位置正對著雨水井,進水口未做消能碎石的鋪設,雨水花園的鋪設碎石的厚度不符合設計要求,盲管的鋪設偷工減料與雨水井接口做法不合理,施工現場的整潔度不夠,透水鋪裝坡度及透水做法未按要求,蓄水池的溢流口做法不符合設計要求等。施工質量的不達標直接影響海綿城市的建設效果,因此需要重點監督管理。
(三)監管機制不夠完善
對施工過程中的監督管理是保證海綿城市建設得以保質保量實現的重要手段。目前,東部新區海綿城市建設中存在兩個監管方面的問題:一是由于東部新區海綿城市建設面積大,進行監管質量問題的人員不足,無法做到定點定量的全程重點控制,只能泛泛巡視,施工的進度快的時候,往往會顧此失彼,只能抓看到的表面問題,無法依照圖紙進行更深入層次的監管。二是需要施工負責人員的配合,提供詳細的現場施工記錄資料,包括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式,并及時保持與監管人員的溝通交流,而非擅自處理,隱瞞不報。
(四)統籌協調不夠系統
海綿城市建設涉及場地開發、小區、道路、園林綠化、水系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就水論水”。海綿城市建設涉及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維護等,是一個閉合的系統,不能“各管一段”。應避免碎片化與條塊化,而要形成合力。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性強、創新性強,單一的設計院所還未跟上新的理念要求,準備不足;技術標準體系尚未形成,各專業間缺乏相互融合,特別是專業間已有的標準互不協調;應用產品尚未形成規?;?。這些均需要在未來逐步完善。
(五)海綿城市宣傳不夠到位
海綿城市雖然成為網絡熱詞,但是與之相關的建設人員也存在對其只知其名,不知其意的情況。在城市改造中的舊小區,景觀與設計的不協調使得居民的反對意見很大,因為東部新區從開始的規劃和設計就做海綿城市,屬于新城建設,因此就不會有這方面的阻力。但是在施工人員中和企業業主的宣傳還不到位,一些企業業主無法舍棄傳統的做法,對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不予認可,因此在監管過程中的難度很大。這就需要定期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對企業業主座談,使他們充分了解海綿城市建設的意圖和方法。對于已建成的并取得成效的海綿城市設施,可以通過一些標示牌來對過往民眾或外來參觀人員進行展示,一方面展示新區建設取得成果,一方面向民眾普及海綿城市凈水和蓄水理念。
六、進一步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借鑒國外經驗完善相關制度措施
可以借鑒德國柏林的有關獎懲做法,鼓勵企業和公眾就近收集和儲存雨水。柏林市在德國較早實行了“雨水費”制度,無論是私人房屋還是工廠企業,如果要直接向下水道排放雨水,都必須按房屋的不滲水面積交納每平方米約1.84歐元的費用,采取雨水處理措施的用戶可獲得減免優惠。房地產開發商則紛紛建造綠色屋頂。比如在波茨坦廣場的19棟高層辦公樓中,適合建設綠色屋頂的都種上了綠色植物,以滯蓄雨水并且增加空氣濕度、降低城市溫室效應,不適合建綠色屋頂的建筑則用雨漏管過濾雨水后,將雨水儲存到地下水庫,5個水庫每年可儲水2.3萬立方米。這些雨水一半被用來沖刷辦公樓廁所和灌溉植物,另一半則被抽到廣場旁邊的人工濕地,形成城市景觀。我們也可采取類似的激勵措施,鼓勵居民、房企小區與入園企業建設海綿城市設施,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和經濟上的鼓勵,對于污水亂接雨水管道的企業做出嚴厲懲罰。
(二)加大海綿城市的宣傳和推廣力度
要動員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雨水與建筑中水再利用工程,并愛護已建成的海綿城市設施。加強向企業宣傳“生態、環保、循環、可持續”的建設理念,可以參照東部新區編制的《工業企業設計、建設和管理準則》等作為項目的基本要求。該準則涉及設計報批、建設施工、廠區管理三大方面,其中對企業生態化排水系統作了詳細的要求,讓建設業主認識到項目實施海綿城市相關規范,總體成本不高,收益多,可操作。在保證城市基礎設施安全運行和水安全的前提下,選擇條件成熟的區域作為建設試點,比如對新建設的部分項目引入海綿體設計理念,對市民關注的內澇區域實行海綿體技術改造,加快形成一批新型海綿體項目,打造一批海綿城市建設的示范區域。在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運行的過程中,認真總結海綿城市建設的可行性經驗,逐步做到規范化、標準化,不斷提高海綿體的規模、質量和效益。
(三)加強全市海綿城市建設的規劃與實施
將海綿城市的理念要求,貫穿于城市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各類規劃的全過程,在充分考慮城市水文條件、基礎設施、規劃指標、項目操作等實際情況的基礎上,盡快制定全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確定符合自身需要的建設目標,全盤考慮、系統設計、因地制宜、統籌實施各類低影響開發設施建設。要盡快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東部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相關做法,在總結已有建設經驗的基礎上,統一由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部門進行推廣。采取強制與自愿相結合的辦法,在全市三大開發平臺、重點的產業集聚區、新建設的公建項目、舊城舊村舊廠區改造、美麗鄉村建設等建設項目,分階段強制推廣海綿城市建設的規劃與規程,并監督其實施。對于居民、中小企業未納入重點項目管理的零星投資建設項目,采取倡導自愿的方式進行推廣。
(四)強化綜合實施推進
一是注重“海綿體”的保護,尊重已有的山水格局,最大限度地保護原有的河湖、濕地、池塘、溝渠、山林等自然“海綿體”不受開發活動的影響,對受到破壞的應盡量運用物理、生物和生態的手段逐步修復。二是對城市新建和改造項目,可先啟動各類具有末端微循環功能的“海綿體”建設,如建筑、小區的雨水收集利用,城市、園區的下凹式綠地建設,道路、廣場的透水鋪裝等等。三是大力推廣綠色建筑,從綠色屋頂、蓄水設施等抓起,為雨水利用及地下水回補提供滲透路徑。
(五)鼓勵推進社會參與共建
對公園、廣場、道路、綠地等公共領域的海綿項目建設,要創新投融資模式,運用PPP等方式,將社會資金作為財政投入的重要補充形式,納入到建設海綿城市的資金范疇。對企業設施、普通建筑、商住小區等社會領域的海綿項目建設,通過適當的政策激勵,組織社會力量自行實施,政府加強監管評估來確保落實。同時,充分運用宣傳、示范、推廣等多種途徑,不斷推動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具體要求轉化為城市發展的一種思維習慣、行為模式和文化自覺,不斷提高民眾和企業的參與意識和建設熱情。
參考文獻:
[1]巴爾波.海綿城市[M].夏國祥,譯.桂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伍業鋼.海綿城市設計: 理念、技術、案例[M].南京: 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
[3]周曉敏、楊先農.綠色發展理念:習近平對馬克思生態思想的豐富與發展[J].理論與改革,2016(5).
[4]方世南,戴仁璋.海綿城市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7(1).
[5]魯長安,占令.試論海綿城市的綠色要義[J].成都工業學院學報,2016(3).
(作者簡介:陳鼎,溫嶺市委黨校市情研究室主任、副教授作者;王奭劍,溫嶺市委辦室務會議成員、市委改革辦主任;李律,溫嶺市委辦(改革辦)調研科科長,兼職溫嶺市委政策研究室工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