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報看過這樣的一則信息:有一位住在某家農村敬老院里孤寡老人想通過報紙向社會好心人求贈春秋穿的衣服。這位孤寡老人50多歲,身患嚴重的風濕病,喪失勞動能力多年,現在又中風癱瘓在床。這位老人說,他來到敬老院已經6年了,由于自己行動不便,身邊沒有親人照顧,加上經濟拮據,多年來一直沒有添加過一件新衣服。老人很想向家里有閑置衣物的市民求贈幾件春秋穿的服裝,無論新舊,只要能穿就行。
入住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竟然缺少衣服穿,不得已向社會求贈衣服,怎能不讓人對這位孤寡老人產生同情之心。但我又想,農村敬老院是由政府創辦專門為農村特困老人提供養老的場所,按照國家有關政策的規定,特困老人的吃、穿、住、衣、葬等日常生活都由政府提供保障,就是說住進敬老院的老人平時不應為穿衣犯愁。可6年的時間,孤寡老人竟然沒有添加過一件新衣服,真的讓人難以想象。不知道老人平時在敬老院是怎么生活的?敬老院又是怎么為老人提供服務的?難道敬老院的管理人員在6年的時間沒有一個人發現有一位老人需要添加衣服?難道敬老院拿不出為老人買一件服裝的錢?由此可見,這樣的敬老院在日常管理和為貧困老人服務方面一定存在著不少問題,說明敬老院管理人員對困難老人的日常生活漠不關心,沒有把心思放在全心全意為困難老人服務的工作中。
眾所周知,農村敬老院是地方政府或農村集體專門為農村中那些無兒無女、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活來源的老人、殘疾人創建的集中養老服務機構,一般是由鄉鎮政府指派人員去擔任院長、副院長等主要的管理職務。也正因為敬老院是為農村貧困老人服務的機構,算不上一個什么政府的正規單位,也是讓很多人瞧不起的一個單位,所以,鄉鎮政府指派的敬老院管理人員大多是來自下面各個村委會因落選或即將退職的村干部。這些原來的村干部有不少文化程度不高,道德素養缺乏,平時又自高自大,他們怎能放下架子一心一意地為貧困老人服務呢?而敬老院里那些普通服務人員,又都是由敬老院從社會上找來的普通群眾,他們的文化程度更低,道德素質更缺乏。加上他們在敬老院打工的工資待遇也不高,就更沒有真心實意為貧困老人服務的信心和耐心了。
所以,要改變農村敬老院管理和服務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應從以下這些方面去做:
首先,地方政府要保證救助特困老人的各項資金按時足額發放。特困老人因為沒有生活來源,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種費用全靠政府的救濟,如果政府不能及時足額的發放給他們生活費用,老人就會陷入生活的困境之中。所以,保障特困老人日常生活的正常開支是地方政府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其次,應改變由鄉鎮政府指派任命敬老院的管理人員為選聘錄用。尤其是敬老院的第一責任人,應當像政府部門招聘公務員那樣通過考試競爭上任。不僅可以讓那些農村落選或退職的村干部參加競聘,更可以從政府的公職人員中選聘,還可以讓社會上愿意為農村養老事業奉獻力量的各類人參加競聘。一句話,就是讓那些文化水平高、道德素質良好人擔任敬老院的管理者。
第三,對于農村敬老院普通工作人員也應通過考試招聘。對擬錄用的人員不僅要對他們進行道德倫理教育,提高他們的職業素質,還要對他們進行養老護理員的專業培訓,讓他們學習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護理知識,如對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心理護理等。
第四,政府有關部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對敬老院工作人員的管理能力和服務質量進行考評。請敬老院的老人做監督員,可以采用不記名投票的方式對工作人員的服務滿意度進行打分。對考評不好的敬老院工作人員要進行批評教育,給予一段時間的觀察改善;對確實不能勝任敬老院工作的人員要堅決地清退;對那些使用不正當手段侵犯老人權益的工作人員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第五,要保障農村敬老院工作人員的生活待遇。對一心撲在敬老院工作的服務人員,政府要保障他們的生活待遇,必須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給他們發給工資,并且要根據當地的用人市場行情不斷提高他們的工資待遇,還可以按照行政事業單位發放績效工資的模式,按照他們為敬老院作出的成績和受老人們的信賴的滿意度增加獎勵工資。
總而言之,提高農村敬老院的管理水平改善服務質量,就是要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提高敬老院工作人員的文化水平、文明程度、道德素質,培育他們用真情為每個老人服務的責任意識,讓他們自覺地把每一位敬老院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一樣看待,想老人所想、行老人所樂、急老人所急全心全意地為老人們服務。只有讓每一個生活在敬老院的老人心甘情愿地把敬老院當作自己的家,時時刻刻感受到敬老院如家一樣的溫暖,這樣,老人們才能安心幸福地度過自己的晚年。
(作者地址:江蘇鹽城市射陽縣阜余六份居)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