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市平谷區的一項制度創新,引來外界廣泛關注:街道鄉鎮一旦發現什么問題,只要發出一聲信號,就能喚來各個委辦局,集中前來“會診”。而一旦召集信號發出,各相關部門執法人員必須在30分鐘內趕到執法現場,根據職責拿出具體執法措施,“事不完,人不走”。這一機制被形象地稱為“街鄉吹哨、部門報到”。
“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聯合執法機制,讓基層執法有了統一的主導者——街鄉。在基層執法中,一個問題往往涉及到轄區的多個部門。然而,多個部門往往是各自為戰,由此導致執法力量相互推諉、扯皮,執法效率低。而在聯合執法模式下,管理不再分散且再也不能“你來他不來”“腰來腿不來”,如此“抱團執法”勢必效果顯著。
“街鄉吹哨、部門報到”還能夠解決基層執法責任與權力不匹配的問題。據報道,在平谷,非法盜采金礦、盜挖山體、盜偷砂石等行為多年來屢禁不止。過去,鄉鎮雖然最容易發現上述問題,但沒有執法權。而執法部門雖然有權,但不可能天天到鄉鎮轉。如此“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導致基層執法往往陷入不及時、易死灰復燃的困境。“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無疑有助于快速發現線索、快速解決問題。
有人也許會擔心,鄉鎮處于行政序列末端,把基層執法主導權下放給它們,又拿什么保證“街鄉一吹哨,部門即報到”?為此,平谷創設了多個機制:清單式執法機制——根據每個委辦局的權力清單,來確定“哨”應該吹給誰;督查問責制——每次“吹哨”都要記錄電話打給誰了、誰打的、誰接的、幾點到現場、都有哪些部門到;力量下沉機制——相關執法單位必須派專人到鄉鎮,形成一個臨時小組,直到問題徹底解決,等等。這些機制落到實處,鄉鎮“一聲哨”喚來相關部門,不是難事。
其實,我省不少地方也面臨著基層執法不充分、不主動、不積極的老大難問題,各地不妨借鑒借鑒平谷區的做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聲在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