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在由科技日報社、科技部火炬中心、浙江省科技廳聯合主辦的“2018中國創新創業峰會”人工智能發展論壇上,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表示,智能農業已成為我國農業領域發展的主要方向。今后,農業生產也要按照工業發展方式理念轉變,要以信息和知識為核心要素,借助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深度跨界融合,生產全過程智能控制、精準投入、個性化服務。
趙春江介紹,農業4.0時代就是以物聯網、人工智能、自動化為特征的智能農業。我國正處于從機械化農業3.0時代向農業4.0時代邁進的關鍵時刻,隨著我國土地流轉、農業模塊化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為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農業創新應用提供了良好條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深入實施,未來我國將在智能農業關鍵技術研發、農業機器人等智能農業重大產品創制、典型農業大數據智能分析決策系統、農產品智能加工車間與綠色智能供應鏈等智能農業技術集成應用四方面進行攻關突破。
趙春江院士說,綠色、品質、精準、安全是農業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智能農業的發展,也將為我國打造綠色農產品供應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農業經濟發展質量變革中的應用,這一全新農業生產方式,最終將打通供應端和消費端流通渠道,建立起從田間到家庭餐桌的農產品監控體系,平衡供給端和消費端需求,優化供應鏈條,讓國人的餐桌更健康,更安全。(記者孫玉松)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機化導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