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貧困、環境差,留在人們腦海中的鄉村印象該變了!未來的農村要生態宜居,必須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將農村打造成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這樣的鄉村怎么建設?環境美化、產業清潔、留住鄉愁缺一不可
在每個人心目中,鄉村的模樣不盡相同,可以是幸福生活的家園,也可以是休閑旅游的樂園。2017年底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就是要全面提升農村環境、產業、文化、管理、服務,實現凈化、綠化、美化、亮化、文化,將農村打造成為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讓城鄉居民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
環境要美 村莊變公園
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既要美化農村環境,又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
時近農歷新年,在浙江安吉縣遞鋪街道魯家村干凈整潔的街道上,不時可見一些來采購鄉土風味年貨的游客。走進魯家村大路橋村,一幢幢白墻黛瓦的二層小樓,統一建造了土黃色的院墻,讓村子顯出幾分古樸的韻味。不僅如此,村里全部鋪設了地下雨污分流管道,建造了村級污水處理站,每棟樓房里還都安裝了抽水馬桶。村黨支部書記朱仁斌說,村里雇用了專業的衛生清掃隊,配備了清掃車、灑水車、小鏟車,對周邊環境實行常態化整治。修建、完善了基礎設施,安裝太陽能路燈、鋪設水泥路、修建路邊溝渠、村內綠化、美化,徹底改變了以往農村臟、亂、差的局面。
環境就是民生。為了提升鄉村的“顏值”,一場建設美麗鄉村的熱潮近年來在全國各地興起,像魯家村這樣發生“蝶變”的村莊數不勝數,這些村莊緊緊抓住美麗鄉村建設機遇,以環境綜合整治為突破口,大力推進農村清潔衛生和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開展墻面白化、路面硬化、路燈亮化、水體凈化、宅前屋后綠化以及河道整治等一系列項目建設,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不是簡單地搞“村莊建設”或者“新房建設”,而是要從根本上縮小城鄉差距,既要美化農村環境,又要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在河北柏鄉縣龍華鎮后渤海農業公園的親子游樂園內,附近村莊的四五個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正在盡情地玩耍。龍華鎮鎮長韓利鋒說,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農民也愿意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生活。只整治農村環境,清除遍地的生產生活垃圾,已經無法滿足農民的需求,農民更向往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便民的美麗鄉村。于是,他們開始在農村普及文化廣場,修建文化書屋、草坪,讓村莊真正美起來。現在,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看到村里環境好了,開始陸續返回村里,主動翻修老屋,進一步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
應該清醒地看到,現在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只是剛剛起步,已經建成的美麗鄉村還存在著資金短缺、建設緩慢的問題,農村垃圾污水設施建設和運行管護相對滯后問題,部分基層組織存在“等靠要”思想問題,個別地方環境衛生狀況出現反彈問題,等等。美麗鄉村建設需要足夠的耐心,堅持不懈地完善地方清潔鄉村、生態鄉村長效機制。
產業要美 田園變樂園
有了產業作支撐,綠水青山才能變成“金山銀山”,農業產業生態化、發展清潔化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必須要有產業作支撐,農民增收有渠道,創業有保障,就能夠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技術、資金回流農村。”浙江遂昌縣人大副主任趙文明說。有了產業作支撐,綠水青山才能變成“金山銀山”,農村才有生命力,才能實現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
走進“東北第一村”吉林省吉林市孤店子鎮大荒地村,一排排花園式的院落,一座座滿族風情的樓宇,一片片規劃整齊的稻田躍然眼前。大荒地村的蛻變得益于現代農業的發展。從2010年以來,大荒地村與東福集團實行村企合作,東福集團把全村的土地流轉過來,實行規模化經營,種植綠色、有機水稻,發展農產品深加工、生態農業觀光旅游,發展循環經濟,完善農業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了產業作支撐,農民收入增加有了保障。
農業產業生態化、發展清潔化是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重要舉措。發展現代農業,要加大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改變過去圍湖圍海造田、過度放牧、過度養殖、過度捕撈、過度種植等粗放發展方式,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快修復東北黑土地、重金屬污染土地和華北地下漏斗區問題。要著力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的綜合治理,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等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徹底解決農村過量使用化肥農藥的問題,提高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農田殘膜資源化利用率。
農村生態產業的發展,加速了人才、技術和資金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催生了觀光農業、有機農業、鄉村旅游、民宿、農村電商等農村新業態。“單純依靠農業很難富裕農民,要把生態農業與創意農業、鄉村旅游結合起來,發展休閑觀光農業,把農村建設成為養生養老的地方,把田園變為公園,農房變為客房,農產品變為旅游產品,有效提升農業溢價能力。”趙文明說。
人文要美 留住鄉愁
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并不是要摧毀舊的農耕文明,要以改造為主、以新建為輔,突出農味、土味、原生態味,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建設生態宜居鄉村,不僅僅是要保護幾棵樹、幾條河流,還要保護根植于鄉村的文化生態。我國是一個有著濃厚農耕文明的國家,農耕文化深植于每一個中國人的靈魂深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讀書人的理想與追求。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并不是要摧毀舊的農耕文明,用城市文明代替農村文明,一定要避免重蹈一些城市建設對歷史文化破壞的覆轍,尤其是對歷史文化村落、古樹名木、古老建筑的破壞,要以改造為主、以新建為輔,盡量不改變地形地貌、道路水系,不破壞植被,突出農味、土味、原生態味,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
趙文明說,對于一些傳統農耕文明保持得比較好的鄉村,要依托豐富的農耕文化資源,著力挖掘至今稀存于世的農耕器具、戲曲、耕作傳統、民俗風情及各類祭祀活動等資源,發展農耕文化旅游產業,讓游客親身體驗扶犁耕作、推磨碾米、踩水車灌農田、制作農家酒、腌制農家菜、住農家屋、吃農家菜、干農家活等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鄉村生活。
地處海拔1080米山區的浙江省遂昌縣高坪鄉茶樹坪村是典型的山區貧困村,村里320多畝保留原始風貌的梯田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農民仍然采用水牛犁田、手插秧、鐮刀割稻等最傳統的耕作方式。“這些原生態的農耕文化是吸引游客最重要的資源,也是我們村脫貧的重要依托。”村黨支部書記黃久富說。
茶樹坪村在古老的梯田里圍繞水稻種植舉辦開犁節、插秧節、割稻節,開展泥巴大賽、拔河比賽、排球比賽、接力賽等活動,吸引游客體驗久已失傳的農耕樂趣。“一位游客體驗一天農耕花費50元,游客盡興了,農戶也發財了。茶樹坪村生產的高山大米每斤12.9元,仍然供不應求。全村300多農戶都在發展農家樂和民宿,農戶一年的旅游收入多的高達10多萬元,少的也有四五萬元。”黃久富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