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的大幕已開戶,產業興旺又是鄉村振興之本。處于城市與農村“結合部”、鄉村振興“樞紐”的城郊,農業面臨空間繼續縮減、資源約束趨緊、安全環保壓力加大、農業供給質量較低、農民增收后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弱等老問題與新挑戰,解決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尤為重要更為急迫。在廣泛調研、深入思考的基礎上,本文把發展現代城郊型農業和特色高效農業,作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對加快提高通川區城郊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一、通川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現代農業基礎薄弱
一是生產條件差。在家庭聯產承包基本經營制度下,丘陵山地起伏、耕地細碎化程度高是當前農業發展的一個主要特征。全區耕地面積40.91萬畝,但地塊面積僅0.37畝,農民人均耕地1.53畝,但戶均土地達15塊,“簸箕田、雞窩地”,農民只能“東奔西跑”,加之水、溝、渠、路等基礎設施差,機械化作業、轉移、運輸受限,農民濃郁的戀土情節,不愿種地又不想丟地,制約著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到2017年,全區土地流轉率僅26.2%,比全省全國分別低8.7、11個百分點。尤其北部山區9個鄉鎮的農村基礎建設欠賬多,水利設施嚴重不足,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弱,基本是“靠天吃飯”,農業的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等功能拓展不足,農村一二三產融合不夠。
二是產業化水平低。新型經營主體培育滯后,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最大制約是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缺乏有機銜接,使得普通農戶在種養技術推廣、病害防治、對接市場等方面面臨許多問題,一家一戶“零耕碎種”想做做不了、做不好、做起來更不合算的事越來越多,尤其老、小、殘、幼人群面對農業生產中體力、精力要求較高時往往無能為力,導致現代要素引入難、標準化落實難、勞動生產率低,區域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集中度不高、優勢不明顯,糧油適度規模經營比重低,畜禽規模化養殖面不足,農業良繁體系建設滯后,在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益增加等方面遇到很大困難。同時,農產品原產地與食品加工、市場營銷脫節,不同程度存在跟風種植養殖習慣和農業產業同質化現象,大路貨、資源性傳統產品多,土特農產品沒有深入挖掘、做精做優,無品無牌或有優品無名牌,銷售僅靠路邊擺攤設點、小商小販收購或農民“提藍小賣”,品牌培育模式和手段單一,農戶遠離市場、抗風險能力低,菜賤傷農、果品滯銷現象并存,生豬價格周期更難以預測。
三是集體經濟薄弱。一方面家庭聯產承包尤其農業稅取消后,曾經的村辦企業大面積虧損關閉,村集體資產閑置浪費,致使集體經濟長期以來面臨“無錢辦事”的難題,“空殼化”現象尤為突出,經濟薄弱村村干部組織動員、教育引導群眾難度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另一方面,擁有大量集體積累資金和經營性資產與資源的部分城郊村、城中村、經濟發達村,由于人口流動增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構成日趨復雜,加之管理監督滯后,導致集體資產產權歸屬不清、權責不明,集體資產又面臨流失或被侵占等風險。
(二)農村發展短板明顯
一是勞動力短缺。雖然強農富農惠農政策層出不窮,但資源環境雙重約束、價格成本雙重擠壓、自然市場雙重風險,傳統種養模式效益低,種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50后只能種地、60后被迫種地,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談種地問題凸顯。加之,工業化城鎮化的“虹吸效應”使得城郊可用耕地逐年減少,農業產值份額下降,大量青年才俊向非農領域流失,通過進城務工安居樂業,甚至整個家庭都搬離農村,鄉村發展面臨農業兼業化、農村空心化、農民老齡化難題。始建于明朝、鼎盛時擁有140多人的金石鎮柳潭村9社,就曾因只剩下2位老人而被外界熟知。
二是農業技術缺失。在農業發展由小農生產逐步過渡到規模經營的過程中,隨著現代農業生產標準化、功能多樣化深入,對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服務內容、服務方式要求更高。而基層農技推廣機構建設滯后,保障條件相對較差,工作環境更為艱苦,新的人才進不來、留不住,農技人員年齡老化、能力參差不齊,擅長市場拓展、加工營銷和互聯網應用等人才尚顯不足,適應農業新產業新業態的復合型人才更顯稀缺,加之鄉(鎮)臨時抽調(抽用)人員多、次數多,導致農技推廣服務效能不高、作用發揮有限。特別是堅守農業人員年齡老化、文化堪憂,農業生產經營只能沉醉在老“農”自家圈子里、老典型老套路,靠經驗、憑感覺的傳統耕作遇到先進技術或市場變幻,老經驗就嫁接不上新科技,老把式更難以操控新設備,老思維難以適應大市場,新品種推廣難、新技術應用難。
三是農業投入不足。以前傳統農業,農民頂多缺幾袋化肥、缺個噴霧器。以信息、網絡、機械、規模化的特色現代種養,動不動好幾十萬、幾百萬,回報周期長、風險多利潤低,加之涉農企業用地難、缺乏抵押物,傳統銀行成本高、流程復雜、手續繁瑣,新型經營主體、項目業主在適度規模、集約化經營時,不同程度地遭遇選址難、銀行授信難、資金鏈緊張、涉農保險不全面等困擾,制約了結構調整、產業升級和現代農業發展。
(三)產品安全形勢嚴峻
一是產品質量安全備受關注。農產品安全無小事,從種植養殖到物流運輸、加工銷售,過程環節復雜、主體眾多,尤其是農產品追溯難、去向查證難、違法成本低,加之農業執法力量弱、監管手段軟,標準化、規模化難以掌控,跨區域流動產品安全難以監管。
二是農業生產環境不容樂觀。產業布局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匹配,依靠資源消耗和超施濫用化肥、農藥、添加劑,單純追求產量增長,導致農業資源長期透支、過度開發和土地、水源質量下降,嚴重影響農產品的口感與品質,農村生產生活環境遭到破壞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過去農民既種地又養豬,一家一戶挖一個坑,豬糞尿直排坑內,“水泡糞”發酵后做農家肥,農牧結合、種養循環,基本上不會造成環境污染。隨著專業化分工,傳統散養戶逐步退出,集約、專業化規模養殖發展加快,現在種地的不養豬、養豬的不種地,加之畜禽糞污腐熟占用場地大、時間長,田間施用有機肥成本高,受人力、資金等限制使得種養形不成供給關系(即養殖所棄變不成種植所用、種植所棄又變不成養殖所用),為圖“撇脫”方便,露天焚燒秸稈、養殖場糞尿亂排和農膜殘片等廢棄物隨處丟棄,“自掃門前雪”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農村面源污染。
三是居民升級消費要求更高。一方面是面對消費升級的客觀趨勢,以及互聯網、共享經濟帶來的農業大變革局勢,人們的食物觀逐漸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愉悅”轉變,現代農業不僅要滿足人們對綠色、健康、放心農產品的需要,還要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滿足人們對農業觀光休閑等服務性需求;另一方面卻是“農藥殘余”“激素催長”“衛生不達標”,總成為人們的心頭之痛,原有的發展方式難以為繼,拼資源拼環境消耗的老路已行不通,現代農業亟待提質增效。
按照生產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的要求,堅持種植與養殖協調、生產與生態并重、質量和效益齊抓,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這對于資源總量少、環境容量小的通川城郊型農業意義重大。
二、加快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的對策建議
(一)在“優”字上下功夫,提升農業供給質效
一是調優調精種植業結構。實施穩糧優經擴飼戰略。把握市場需求與資源稟賦,立足種養互動優化結構,以玉米為重點加大“糧改飼”實施力度,加快種植業換檔升級發展,形成環城經濟帶、北部山區優勢互補的農業區劃布局。在環城經濟帶,以高端果蔬精深加工和農村“雙創”為重點,挖掘農業內涵與功能,做強以魏興為核心的食品加工聚集區,鞏固提升草莓、食用菌、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優勢特色產業,加快由點狀散狀向帶狀塊狀集聚,促進“三產”融合發展,發展特色循環種養、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在北部山區,搞好品種熟期搭配,因地制宜錯季生產,建設現代設施工廠化農業、標準化生產菌蔬果基地;實施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建設優質糧(油)綠色高產高效示范片,打造糧經復合核心示范區,引導農民從單一糧食種植向糧經復合轉變,引導農民由中低端一般性產品的過度生產,向高端特殊性產品的生產過渡,增加無公害、綠色、有機和特色農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日益高端化的消費需求。
二是加快特色養殖業發展。實施退郊進溝上山戰略。按照“穩豬禽、興牛羊”的思路,優化生豬品種品質,大力發展草食牲畜,積極發展特種養殖;關停、取締禁養區內畜禽養殖場(大戶),引導業主向產業發展有基礎、資源條件有優勢、環境承載有空間、布局選址更容易的宜養區轉移搬遷,加快畜禽養殖場標準化(大戶)改造,推廣應用自動化設施設備。按照1畝地3~5個豬養殖單位的比例協調種養布局,鼓勵養殖場(大戶)流轉周邊土地種植葡萄、蔬菜、林木等種養一體化的就近就地消納循環,或與種植大戶簽訂糞污消納協議的轉運異地循環,或通過有條件的養殖企業、第三方提供有償服務,促進更大輻射范圍內的循環利用、變廢為寶,推廣畜—沼—糧(果或菜或牧草)、山地養雞、果園養羊、稻田養鴨和種草養畜、秸稈過腹還田等可持續發展模式,從單向式資源利用農業向著循環農業轉變,實現農業不同產業相互依存、減少廢棄物產量、降低處理成本,實現收入多元化、風險分散化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多贏目的。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推進漁業結構調整,引進適銷對路、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排放的名特優新品種,拓展池塘健康養殖、水庫生態養殖、稻(藕)漁綜合種養,申報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巴河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等項目,加快發展增值漁業和休閑漁業,提升水產量質、推進漁業提質增效。
三是推進農業品牌化建設。實施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從消費端倒逼生產端,健全產品準入、監督管理、有序退出等體系,推行“生產設施化、技術標準化、經營集約化、質量可追溯”的生產經營方式,適度擴大保豐大米、聚家獼猴桃、江陵蘆笙、鐵山黃羊、蜀宣花牛、黃龍飛雞等特色種養面,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建設“三品一標”、原產地保護產品基地,推動七星椒、鮮毛肚、牛奶草莓等地方特色美食提檔升級,提升“達州農產品加工”區域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和知名商標打造優質品牌,注重產品包裝形象設計、規范產品包裝標識,組織新型經營主體進展會、闖市場、尋商機,打造特色農產品線上知名品牌,走精品、優質、品牌化的發展路子,擴大優質糧油、生態果蔬、現代畜牧、特色水產等通川農產品的美譽和影響力,實現從“吃飯農業”到品牌農業轉變,提升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速提振農業農村經濟。
(二)在“補”字上下功夫,夯實產業轉型基礎
一是強化科技支撐。采取政府補貼、有償服務等方式,對接大專院(職)校、涉農科研院(所),以解決行業、產業和區域性重大問題為導向,構建“產學研推用”產業聯盟農技入股創業機制,提速藍莓科技產業園、苗源科技創業園、達州臺灣現代農業科技研發中心建設,促進農業產業鏈逐步向中高端延伸,協作推進技術集成創新與成果轉化;加強農民技(夜)校等資源資金整合,利用好各類平臺,多渠道、多形式加強農民職業教育和技術培訓,強化基層農技推廣隊伍建設,創新農技人員離崗機制,推行科技特派員、專家大院等服務模式,完善“專家+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戶”農技推廣服務體系,加大生態循環、優良品種引進、高效安全生產技術和農業機械化的示范推廣覆蓋面,緊跟農時、重點解決當季易(多)發病蟲災害問題,加速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全面向農業滲透,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在增產提質、節本增效和保護生態的作用,依靠科技引領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二是激發雙創活力。城郊現代農業連接城鄉、融入二三產業,具有率先承接城市要素下鄉,推進城市新技術、新業態與農業對接轉換的先天優勢。以吸引年輕人務農、培育職業農民為重點,借助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契機,發揮城市輻射帶動作用,引導城鄉有志青年、院校畢業生、農技人員、復退軍人等返鄉下鄉,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通過創辦家庭農場、領辦專合社和經營企業,將現代農業急需的新理念新技術引入農業農村,把產業鏈建在循環經濟和“互聯網+”上,加快發展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和現代信息服務、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變農村資源為創富資本、變鄉村為創業樂園、變農民為合作股東,推動傳統“老農民”向新時代下的“新農民”轉型。
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圍繞促進產業發展,做好項目策劃包裝、宣傳推介,回引在外成功人士、返鄉企業家進入農業創業興業,引進培育一批整體實力強、市場占有率高、行業排位靠前的重點龍頭企業,撬動更多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鼓勵社會各界人士投身鄉村建設,把重點放在產前產后領域,吸引上、下游新型經營主體集群互動,形成涵蓋全產業鏈的生產經營體系,加快“名特優新”產業基地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建設,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推動傳統農業加速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指導引進業主與當地老百姓建立利益鏈條,讓農民深度參與社會分工分業、分享增值增效收益,做強老百姓自己的產業、激發內生動力,吸納更多農村剩余勞動力致富奔康。
(三)在“融”字上下功夫,拓展產業鏈價值鏈
一是推進農工對接。依托農產品加工集中區、秦巴冷鏈物流產業園、秦巴智慧物流產業園、復興農產品批發市場,圍繞主城區百萬城市消費群體,以產品為單元、產業為主線,在原產地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或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共建分選、清洗、包裝、儲藏、烘干等商品化處理設施,推動農超對接、直供直銷等多形式產銷銜接,實現從農貿市場走向超市、甚至餐桌,解決農產品產銷脫節、產后損失嚴重、品質品相下降、集中上市價低等問題,減少儲存不當導致農產品腐敗變質。其中重點是支持環鳳脆李、秦巴藍莓、江陵蘆薈等特色農產品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探索開發旅游商品,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和副產品、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水平,增加對優質農副產品原料的需求,擴大種養基地和訂單農業規模。
二是促進農旅融合。緊扣“巴人故里、錦繡通川”整體形象,加快鄉村的路、電、水、氣等公共設施改善,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快速向農村延伸,以“吃農家飯、住農家園、采農家菜、摘農家果、干農家活”為主題,以牡丹文化節、新村梨花節、北外脆李采摘節、磐石草莓采摘節等節會為載體,加大休閑農業資源開發力度,培育一批設施先進、功能齊全,集自然景觀、觀光旅游、休閑垂釣、度假養生于一體的農業主題公園、現代農業示范園、田園綜合體、特色鄉村酒店。在環城經濟帶,加快巴國水鄉(雙魚湖雙河口水庫)、巴人農耕(盤石都市農業體驗區4A風景區)、巴人植物園(提升打造蒲家食用菌產業園和秦巴植物博覽園及藍莓產業園為省級農業綜合示范園區)、巴醫園(復興中藥產業園)等一批有規模、上檔次市民下鄉踏青、都市農業體驗的近郊休閑旅游體系;在巴達高速經濟帶,打造巴人狩獵場(金石野生動物園)、巴人探險谷(龍灘鹽井河谷)、巴人野生天際游泳池(青寧云門天寨農旅綜合開發)、巴人農耕場(金石梯田與青寧空中草原)、巴漁碼頭(江陵)等休閑康養帶、鄉村旅游勝地,推動農旅(文)融合由“景點”近郊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在不斷適應城市人走進自然、認識農業、體驗農趣、科普教育等需求升級的同時,重新聚集農村人氣和資源要素,將農業農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更多農戶分享發展“假日經濟”帶來的紅利,以“一三互動”“以旅助農”成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的突破點和鄉村振興戰略落地的支撐點。
三是加快電商發展。搶抓“互聯網+”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支持和龍頭企業帶動等系列措施,對接國家標準、嚴格質量把控,統一規范生產技術,引導新型經營主體開展產品質量安全認證,提高農產品生產的標準化;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消除城鄉之間的數據鴻溝、信息孤島,加快實體農業的數據化、在線化改造,建立工廠化、立體化的高科技農業和訂制農業、智慧農業等新業態,實現耕種作業精準化、基礎設施智能化和產業發展現代化,推動主導產業或特色產品向著更加精細、自動化和綠色、高效方向發展;將“三品一標”認證的農產品納入網上追溯,以視頻直播、圖文直播、邀請消費者參觀體驗等方式,讓農產品安全“摸得著”、“看得見”,加快發展農業眾籌和個人、集團定制等互聯網營銷;以秦巴電商谷、川東北電商快遞分撥中心為載體,推動商貿、供銷、郵政、電商互聯互通,借助本地電商平臺和知名三方平臺,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消費、管理、服務方式的智慧化轉型升級,形成線上農業和線下農業融合發展格局,實現產業鏈重構、供應鏈疏通、價值鏈提升,以農村電商激發農業轉型升級強勁動能。
(四)在“綠”字上下功夫,保駕護航農業安全
一是強化生態環境安全、源頭嚴防。以就地就近用于農村能源和有機肥為主要使用方向,大力推行農業項目通過PPP、第三方集體處理等模式,支持建設區域性沼液配送服務中心,開展沼液儲送、原料供應、管網管護等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建立健全病死畜禽、畜禽糞污、農作物秸稈等廢棄物收集、存儲、運輸等無害化處理、綜合利用深加工的全產業鏈,化害為利、變廢為寶,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機質,回收利用農藥廢棄包裝、農膜殘膜,優化農產品產地環境,實現綠色生產與生態環境協調雙贏。
二是推行農業綠色生產、過程嚴管。加大技術指導和宣傳教育力度,加快完善農業投入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等領域的相關標準和行業規范,強化有機肥(微生物菌肥)替代化肥、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和飼料、獸藥質量安全規范管理,成片建立蜜蜂授粉、稻鴨共作、稻漁共棲和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范區,示范推廣節能環保、秸稈還田、生物農藥、精準施藥、測土配方施肥、土地輪(歇)作、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推行糧食的綠色種植、養殖環境的生態無公害、加工環節的衛生無添加,推進農業導向由增產向提質加速轉型。
三是依法監管社會共治、風險嚴控。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強化農產品質量監管屬地管理、部門監管、企業主體三個層次職責,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組織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三品一標”規模生產主體入駐省級追溯平臺;嚴格執行產地、屠宰、引種申報檢疫及四不一處理等制度,加大農業執法和監督力度,強化農資打假及農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和農(獸藥)殘留專項整治;加強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管和農產品生產經營過程監管,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獸藥休藥期、漁業禁捕期等規定;加強與公安、食藥等部門協調配合,構建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協同工作機制,用法律法規為市場主體劃定行為邊界,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五)在“改”字上下功夫,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一是強化支持保護。堅持重中之重戰略地位,建立城鄉融合發展政策體系,建立涉農資金整合長效機制,健全農業農村財政支出優先保障和穩定增長機制,完善以市場為導向和農業激勵、支持、補貼政策制度;綜合采用政府購買服務、定向委托、擔保貼息、一事一議(以獎代補)等方式,以交通水利為支撐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抓好渠系配套、通社入戶路建設,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對機播機收、疫病防治等生產服務給予補助,重點支持綠色農業、生態農業、循環農業和率先實施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社會化服務支撐、“與互聯網+”緊密結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的新型經營主體;探索推進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鼓勵金融機構創新融資、貸款產品和擔保服務方式,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解決好發展現代農業貸款難、融資貴、保險少等問題,改善生產儲運條件,提升農業裝備水平,促進農機農技融合,加快糧油作物全程機械化,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加快彌合城鄉發展短板。
二是深化農村改革。探索農村承包土地“三權分置”多種實現形式,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向縱深發展,健全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監管和集體經濟發展制度,引導村(社區)和農戶將土地、山林、房屋、農業基礎設施等生產生活資料向種養大戶、專合組織、龍頭企業流轉,推廣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在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完善集體資產股份權能和促進農村產權要素流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同時,落實農民財產權、增加財產性收入。建立農村土地流轉信息、監管運行平臺,推廣該區東岳鎮玉鐘村土地互換并地試點經驗,支持農戶在村組內自愿互換并地、聯戶經營,加快發展土地流轉型、土地入股型等多種形式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解決農村地塊細碎化和土地撂荒、農技推廣難等問題。
三是培育經營主體。建立新型職業農民遴選、培育機制,扶持提高生產技能,擴大經營規模、轉變生產方式,加快推進“戶轉場、散升規、場入社”進程。健全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服務、管理、監督制度,定期清理“空殼”主體,鼓勵和引導農戶合作與聯合,組建農民合作社,完善專合組織功能,扶持發展服務型合作社、專業服務公司、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民經紀人隊伍,通過土地托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等社會化服務,解決單家獨戶缺勞力、缺技術、缺資金、缺市場的問題,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鼓勵龍頭企業構建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鼓勵用資金、土地經營權、交售產品等入社(股),通過合作制、股份制、訂單合同、風險防控等利益聯結機制或組織化方式,增強新型經營主體在組織、帶動小農戶增收方面的引領作用,規避產業規模化對小農戶的擠出問題;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組建產業協會或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股份合作、產業化經營等方式,將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各類主體、資源有機整合,實現共建共享、集群集聚和挖掘潛能,加快發展標準化、集約化生產,破解農民小規模兼業經營盲目性、分散化的困局和解決生產同質化、誰來種地(養豬)等難題。
(作者單位:達州市通川區農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