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種植的糧食作物種類,多數是歷代從國外引進馴化而成的。
我國最早引進的是小麥。甲骨文中就有小麥的記載,說明小麥在我國種植的歷史遠在文字出現之前。世界農業考古證明,小麥是1萬多年前,在西亞地區的兩河流域,即今天的伊拉克、伊朗一帶,從野生小麥草馴化而成的。今天遍布世界的“普通小麥”或稱“面包小麥”,都帶有西亞小麥草的遺傳基因。
高粱的引進要晚于小麥許多年。高粱是原產于非洲北部的古老作物,3000年前傳入印度河流域,后來沿著我國西南地區的佛教傳播路線,由印度進入我國。我國文獻中第一次提到高粱是公元4世紀的《博物志》。書中記載,晉代首先在四川種植的“蜀黍”就是高粱。
玉米源于中美洲地區,16世紀中期,輾轉傳入中國,隨后在各地傳播種植,逐漸代替了粟的地位,成為我國重要的旱作糧食作物。玉米進入我國以后,各地給它取了許多別名:玉蜀黍、玉高粱、玉麥、玉粟、棒子、苞谷等。
紅薯原產南美洲,在我國的傳播路徑比較清晰,由南向北逐漸推廣。16世紀初,西班牙人把甘薯帶到菲律賓。16世紀末以后,我國的《閩書》《農政全書》《閩政全書》《福州府志》等均有記載。清代《采錄閩侯合志》的記述最詳:“按番薯種出海外呂宋。明萬歷年間閩人陳振龍貿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種之法入中國。”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紅薯是我國主要的救災度荒作物。紅薯也有幾十個別名:白薯、地瓜、山薯、回回山藥、紅山藥、紅薯蕷、黃薯、番薯蕷等。
馬鈴薯也是原產南美洲。16世紀中期,馬鈴薯從南北兩條線路傳入中國。一條線路是薯由荷蘭人從海路引進華北地區。16世紀,北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外國的政治家、商人和傳教士紛至沓來,荷蘭和日本的使臣經天津入京覲見中國皇帝,把馬鈴薯作為珍品貢獻。另一條線路是1650年荷蘭人將馬鈴薯帶到中國臺灣,分送給當地人種植。當時臺灣是荷蘭的殖民地,故稱馬鈴薯為荷蘭薯。臺灣與閩粵地區交往頻繁,馬鈴薯很快就被引進東南沿海地區種植了。
馬鈴薯當前是主要淀粉作物和快餐業薯條薯片的主要原料。馬鈴薯在我國種植的范圍小一些,因此歷史上它的別名比玉米和紅薯少,常見的別名有: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藥、山藥蛋、饃饃蛋、薯仔等。在西方許多地區,馬鈴薯是主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江河RIVERS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