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農資價格走勢分析預測
受到國內與國際宏觀經濟及產業供求變化影響,2016年9月以后國內農產品價格走勢依然延續先期收縮。化肥價格總體上漲,農藥和柴油價格大幅,這些變動對農業生產成本產生一定影響。農資價格同整體工業品價格走勢更為接近,2016年10月以后的央行的貨幣收緊,后續的美聯儲的加息對總體價格的上漲產生遏制,但是依然會出現上漲肯能。
化肥方面,環比來看,2016年9月份以來月度環比累計平均值為上漲0.43%;其中11月-3月化肥持續環比出現上漲。1-5月總體平均價為0.47%。
同比來看,9月-5月累計月度平均下降2.91%,冬播作為化肥成本有所下降;1-5月累計平均上漲的0.39%;其中2-5月總體同比出現上漲,春播作物化肥成本上漲明顯。
具體來看,氮肥價格9-12月同比下行,1-5月同比明上漲。9-5月平均下降0.64%,1-5月同比平均上漲6.11%,春播作為化肥上漲明顯上漲同2016年度作物年度價格下降形成鮮明對比影響2016農戶種植積極性。
鉀肥方面,仍在持續價格同比下行,9-5月平均下降4.77%,1-5月平均下降3.28%;復混肥9-5月平均下降3.32%;1-5月平均下降1.66%。總體來看,2017年的不同品類的化肥價格出現上漲或者降幅縮小。
柴油方面,9-5月平均上漲12.17%;1-5月平均上漲16.52%,燃油價格上漲對農機服務價格產生明顯推動作用。
農藥方面,價格猛漲,9-5月累計同比上漲22.40%;1-5月累計同比上漲31.32%。
種子和糧食價格,受到單一市場的供求及國家政策影響的呈現不同的變化,存在一定幅度的下滑,影響各產品成本收益變化。
2、糧食價格走勢分析
受到國家政策調整影響,2016年主要糧食作物總體價格出現下滑,收益明顯下滑,按照當上半年價格核算,2017年的收益將會進一步下滑,影響糧食的生產。2017年成本增長,收益預計下降影響糧食作物生產,最終帶來后期總體價格的同比回升,帶來實際價格和收益出現回升。
2016/17年度(5-4月)市場監測作物年度價格持續下滑,同比價格降幅由12.38%降到1.09%;扣除貨幣影響的降幅有19.85%縮小到1.46%。作物年度均價為2310元/噸,同比下降7.24%;扣除貨幣因素影響實際價格降幅為11.81%。作物年價格變動對2016/17年的糧食作物的收益產生的明顯的影響。
3-5月名義價格出現環比回升,利于遏制2017年生產過度下降;1-5月均價為2295元/噸,同比下降2.82%;扣除貨幣因素的影響的同比下降4.31%,降幅明顯低于上年度價格降幅。
3、2016年度糧食作物收益和經濟社會影響分析
依據作物年度糧食總體價格的變動情況測算,2016年單位主要糧食種植收益為15452元/公頃,較上年下降7.24%;其中農戶現金收益為8047元/公頃,較上年下降13.00%,產值和現金收益連續兩年出現明顯下降。不考慮土地租金和雇傭勞動的現金利潤為642元/公頃,處于歷史的低位水平。
單位面積總成本為16554元/公頃,其中的現金成本為7405元/公頃;物質服務成本為6436元/公頃,人工成本為6962元/公頃,土地成本為3156元/公頃。單位面積凈利潤為-1102元/公頃,為2000以后首次出現的糧食種植行業總體虧損,單位面積成本利潤率為-6.73%。1990年以來僅有2000年2016年兩次出現虧損,2000年成本利潤率為-0.99%。
2016年成本利潤率為負值帶來大規模土地流轉進行糧食生產經營者出現嚴重的虧損,需要引起的決策部門的關注。
4、糧食種植產業社會影響分析
勞動就業分析:考慮2016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12363元,城鎮居民人均收入33616元,依靠土地經營進行糧食生產考慮種糧利潤和人工折價收入,實現農村和城鎮地區收入水平勞動者需耕種的糧食作物的面積為2.3公頃和6.25公頃,實現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需要種植糧食為8.97公頃和24.38公頃。2016年中國糧食播種面積1.09億公頃,可以支撐勞動者數量分別為4741.1萬人和2162.5萬人,較上年分別26.8%和26.5%;連續兩年糧食生產勞動承載能力大幅下降,帶來的農村地區的隱性失業大幅增長。
行業產出分析依據單位面積種植收益和糧食作物的面積測算,2016年我國糧食作物種植的種植的產值為1.68萬億,較上年下降10.73%,占到種植業總產值的28.40%。全年糧食作物種植行業的凈利潤為-1201億元,糧食行業的現金收益總額8770億元。其中農戶商品糧銷售折合收入總額為11564;商品糧總量為5.43億噸。
商品糧收購方面及政策調整影響,國家統計主要糧食主產區收購期間銷售總量為2.76億噸,較上年減少12.12%,占到全部商品糧總量的50.9%;國有糧食的收購總量為1.37億噸,較上年下降40.75%,玉米大豆取消最低收購價制度國有企業的直接糧食的收購的明顯的下降。國有糧食收購減少國家財政支出減少2426億元。同期國家的在東北地區的糧食生產直接生產者補貼為390億元,國家實際財政支持減少2036億元。
2016年種糧農民凈收入較上年減少1533億元,考慮2016年農產居民的全年消費傾向為0.82,農民種糧收入進一步帶來的全社總需求下降8479億元,占到2016年的GDP的1.14%,當年社會總需求的0.89%。社會宏觀總需求減少對國家財政收入影響國家財政收入下降1424億元。
糧食價格回落對下游產業來帶來的畜牧業、糧食深加工成本的大幅下降,帶來下游產的健康發展,社會就業回升,居民生活成本的下降。政策調整,糧食價格回落對宏觀總經濟影響明顯需要引起關注,國家需要采取的項目的收入穩定政策保證農民收入穩定,從而為宏觀經濟穩定奠定基礎,同時實現整體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5、糧食種植產投入分析
根據單位面積投入和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考慮,2016年中國糧食生產環節總投入1.80萬億。其中現金投入為8070億元,用于物質與服務投入7014億元;其中農業服務投入3530億元,化肥投入2089億元,種子投入949億元,農藥投入452億元,農膜投入42億元。
化肥、種子、農膜等主要物質消耗量(注:化肥為折純量,下同。)總計5185萬噸。其中化肥4023萬噸,種子1123萬噸,農膜消耗39.18萬噸。化肥分類消費折純量來看,復混肥2481萬噸,氮肥1347萬噸、鉀肥137萬噸,磷肥58萬噸。
6、2017年度成本收益分析與預測
依據2017年9-5月農資、居民勞動工資價格同比變化情況核算,2017年糧食生產單位面積總成本為16785元/公頃,現金成本為7507元/公頃。其中,物質與服務成本6588元/公頃;人工成本7230元/公頃,土地成本2967元/公頃,按在目前的單產預期和1-5月的價格預測,單位面積凈利潤為1650元/公頃,單位面積的成本利潤率降到-9.94%,為新的歷史的低位水平。
按照當前的居民收入的變化情況和本年糧食作物的播種面積,糧食生產承載的農村勞動力降到4162.8萬人,實現城鎮收入勞動力為1539.5萬人,較上年分別下降12.2%和11.7%,帶來農村地區潛在失業率的進一步提升。
從宏觀經濟增長的角度來看,2017年糧食生產的產值可能下降1.66萬億,農民的種植糧食的虧損總額擴大到1812億元,可支配收入較上年下滑612億元,帶來的總體社會總需求下降3385億元。
糧食種植種植業的物質總投入達到1.84萬億,包括現金投入為8248億元。物質服務投入為7239億元,分類投入來看,農業服務3667億元,化肥2049億元,種子981億元,農藥556億元,農膜投入46億元。
化肥、種子、農膜等主要農資投入消耗總量5182萬噸,其中化肥消費4006萬噸,種子1135萬噸、農膜48.5萬噸。化肥的分類消費來看,復混肥2477萬噸、氮肥1327萬噸、鉀肥152.95萬噸,磷肥48.50萬噸。
7、糧食及農業產業政策建議:
1、如果糧食價格繼續下滑,較大規模的土地流轉經營者進一步虧損可能出現破產,人工成本增長雇傭勞動土地經營者破產。雇傭勞動規模土地流轉不符合中國國情,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以大數據、物聯網、高效農業裝備和現代生物技術為支持現代農業服務業為支撐是農業現代化符合當前我國經濟的基本現狀,伴隨農村地區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可以大量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情況下,家庭農村的規模可以進一步擴大,但是仍然是以家庭為最基本的生產單位。
2、為解決糧食種植收入下降帶來的農村地區潛在失業率進一步提升,我們加速推進農村地區的二三產業發展。當前中央提出的雙創工作不僅在大中城市推動,同樣需要在農產地區推進,農村地區雙創活動創業推進隱形失業農民無需離開居住地,這樣的就業、創業成本較低,不僅解決農村地區的隱性失業問題,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的社會問題。更重要農村地區就業增長可以大幅提升農村地區社會總需求增長,更重要解決大型企業基礎材料產品產能過剩的局面,這才是解決當前我國產能過剩的根本出路。
3、面對國家壟斷高價收購給總體經濟帶來負面影響,我們必須盡快全面推進糧食的生產者直接補貼政策,同時降減少政府直接收購的財政資金轉向農民的直接補貼,可以有效的維護農村地區的社會總需求的穩定,同時大幅降低社會運行成本,實現總體經濟的健康發展;糧食生產補貼依據農村地區確權的土地面積為基準,單位面積的補貼額度依據全國范圍的糧食生產的成本收益情況資金補貼,從而實現全部糧食品種生產的市場化,解決當前主要品種過剩,非政策支持特定品種引起非補貼產品走向消亡危險局面,從而確保我國農業生產的多樣化。
4、基礎政府應放開農村流轉承包費,讓土地流轉的價格跟隨土地經營收益變化而發生變化;當政府采取將糧食生產者自己接補貼土地承包者后,可以大幅降低農村土地流轉的成本,從而推動更加有效的土地流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糧食行業研究周報》2017-06-20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