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們一直對武漢市新洲區徐古鎮某一個山區村的醫療改革進行調查,這個村位于高寒山區,全村140戶,524人,耕地面積210畝,有山林面積3280畝,2016年全村人均收入突破了一萬元。實現了提前搞掉貧困帽。
近幾年村民反映的突出問題,是醫療改革中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去年反映的問題是:一是不少村民認為每年每人交了170元的合作醫療費,沒有真正享受到服務。二是醫療部門的服務質量有待提高。如診刷卡付費等便民舉措不及時,不少村民在當地醫院看完病后,醫療部門沒有及時辦理支付事宜,有的要等好幾天才能把卡還給村民,村民也不知道到底扣了多少錢,不公開。三是反映大病報銷比例過低,如在武漢一些大醫院就醫,規定只能報銷10%—20%,。在當就醫報銷85%。
經過反映,這些反映的問題部分得到解決。如反映到大醫院就醫報銷比例低的問題,今年提高到了40%。
今年我們繼續到這個村調查,仍然是反映農村醫療保險問題,一是看病不方便,鎮上的衛生院不配套,條件差,有病只好到縣區醫院去就診。二是反映醫療保險收費之后,農民享受得到的實惠少。報銷難,有門坎,如同濟和協和醫院,今年報銷提高到40%,但到大醫院要辦轉院手續,要審批,進院之后各種檢查費用不報銷。有的檢查下來費用上萬元。三是村干部反映征收此項費用難,由于農民得到的實惠少,所以交費有阻力,有3戶干脆不交費,也不參加醫療保險改革。四是全村人均收費220元,一年收9萬元。去年只報銷4萬元。過去合作醫療收費15元,可以留轉5元以下年使用。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農村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完善農村醫療、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因此,他們建議一是農村居民每年交220元,可以留50元結轉到下年繼續使用。二是加強鄉鎮衛生院醫療質量,方便當地居民看病。三是減少醫院的各種檢查,減少檢查費用,允許檢查費用報銷。四是減少不必要的住院開支。五是提高醫療教育部門的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公立醫院和教育部門的服務能力建設,在醫療方面,要增加醫務人員數量、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
(作者傅光明系湖北省財政廳,高級經濟師,省作協會員,省詩詞學會會員,省財稅審詩詞分會副會長;付博文單位:湖北麻城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