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敏等:農村婚嫁高價彩禮現狀、治理邏輯與矯正路徑

[ 作者:王敏?李坤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8-03 錄入:吳玲香 ]

【摘要】隨著農村居民消費觀念的轉變,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發了婚嫁彩禮的大幅度上漲,誘發農村地區出現了相互攀比、買賣婚姻、早婚等不良風氣,影響了農村社會治理績效的提升。這既有經濟的原因、人口流動所致,也和政府對風俗管控不到位等有關。因此,針對高價彩禮,從基層政府治理的角度,政府應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引導形成良性婚俗;出臺相關法律制度,杜絕不良婚俗發生;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培育健康向上婚俗文化;加強社會宣傳引導,營造良好婚俗氛圍。通過多舉措同時發力,多主體積極參與,形成交叉性政策網絡,從而提升高價婚俗治理的水平,為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農村社會基礎。

【關鍵詞】農村婚嫁;高價彩禮;攀比心理;婚俗治理

彩禮,也叫做財禮、聘禮,是在結婚前,一般男方家庭給女方一定的金錢等作為迎娶聘禮。婚前送聘禮的習俗自古有之,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理念的畸變,婚嫁彩禮也隨之水漲船高。但是,在現實中,由于彩禮過高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甚至影響了新婚夫妻的生活,給雙方及家庭帶來了許多困擾。近幾年來,因為彩禮過高出現了一些經濟糾紛和刑事案件,給基層農村社會治理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高價彩禮在全國各地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引起了社會學、法學、經濟學等領域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但對于其引發的政治效應關注不足。本文以基層政府職能為視角,以期通過政策激勵、法律制度建設、婚俗文化培育、經濟建設等方面營造良好的婚俗環境,為農村婚嫁禮俗的健康有序發展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良好社會基礎。

一、農村婚嫁高價彩禮的現狀

(一)農村欠發達地區較為突出,一些村民不堪重負。農村地區嫁娶的時候男方家庭需要給女方家庭一定的聘禮,這已是幾千年來的文化傳統,各地區幾乎都有這樣的民俗。然而,近幾年來,彩禮整體一直呈飆升態勢,尤其是欠發達農村地區較為突出,如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江蘇北部以及西北、西南的大部分農村地區普遍存在高價彩禮的現象。短短的五年時間里,男方需支付的結婚彩禮由幾萬元漲到了幾十萬不等,如在華北農村,10前,華北很多地方彩禮在2~3萬元比較普遍,到了現在,很多農村地區的彩禮已經超過10萬元,甚至在局部農村地區已經飆升到10~20萬元不等(賀雪峰,2018)。這種高價彩禮使相當多的農村家庭不堪重負,有的家庭因婚返貧,欠下巨額債務。婚嫁所要彩禮逐漸演變成了買賣婚姻,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生產、生活。一些村民為了早日給兒子娶上媳婦,全家不得不節衣縮食,降低生活標準,甚至拼命工作掙錢,對其生存和家庭運轉構成了嚴重威脅。由于農村索要高價彩禮沒有受到相關約束和控制,導致了這種風氣蔓延,由小地方蔓延到其他地方,甚至影響了城市的婚俗嫁娶。

(二)攀比現象較為嚴重,彩禮數額逐年走高。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地普遍出現了彩禮大幅度上漲的情況。從村民個體、家庭看,婚嫁彩禮在短短幾年內飛速上漲,不得不說和互相攀比有很大關系。有的家庭或者區域經濟條件較好,結婚時花的錢多,彩禮也高,增加了自家的臉面。一些經濟條件相似的家庭也紛紛效仿,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了不成文的習慣。在此基礎上又有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增加彩禮,以博取關注,進而引發了新一輪的攀比,彩禮隨之跟著上漲。普通家庭為了臉面,只好隨著出同樣多的彩禮。從村莊類型看,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若是一個村莊存在若干競爭性的結構,競爭的雙方往往試圖援引外力來打擊對方,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若是村莊屬于聚族而居而形成的多宗族性團結型村莊,因血緣關系所形成的這種團結力對自上而下和自外而內的力量將產生不可忽視的抵抗力,在這種類型的村莊,族群對彩禮的增加具有一定抑制力,但是對于大多數村莊而言,彩禮呈現出水漲船高之勢。如新疆:20萬+房+首飾;甘肅:6-18萬;陜西:3-15萬;河南:6萬起;山東:3-15萬;山西、內蒙古:6-20萬等。在局部地區,如河南、山東部分農村地區彩禮更是呈爆炸式的增長。由8800元(寓八八大發)到11000(萬里挑一),再到17000(萬里挑妻),甚至出現用秤稱百元大鈔的斤兩,要達到三斤三兩,講究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不動等要求。

(三)彩禮逐漸轉為負擔,引發的糾紛案件增加。近些年來,農村家庭糾紛的案件逐漸增加,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由于婚嫁高額彩禮引發的矛盾。高價彩禮帶來了因婚致貧、因婚生怨,甚至因婚犯罪。男方家庭在支付了巨額彩禮后,背負債務,往往經濟條件下降,影響了生活水平,使新婚夫婦生活上出現不滿,經常為了經濟問題發生矛盾,甚至造成家庭破裂。為了維持生活、償還債務,一些人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走上了歪門邪道。有些家庭在解除婚姻后通常難以收回相應的彩禮,由此造成了兩家產生矛盾,關系變得僵化,甚至發展到了老死不相往來的地步。通過研究發現,近三年來農村彩禮糾紛案件具有以下特點:占派出法庭案件比例較大、涉案標的額逐漸增大、結案方式判決多調解少(王鋒,2016)。因高價婚嫁彩禮導致了民眾關系的緊張,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卻并沒有使高價彩禮現象有所收斂,逐漸演變成為影響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因素。

(四)農村出現娶妻難,早婚抬頭并有擴大之勢。近幾年來,農村大齡青年日益增多,但結婚的比例較低,許多女青年都隨著打工潮進入了城市,并且很少再回到農村,加劇了農村的剩男危機,出現娶妻難的現象。多數男青年到了適婚年齡卻討不到媳婦。幾乎每個村都有將近10~30名不等的適齡男青年沒有娶到媳婦。與此同時,早婚現象在農村有所抬頭,未過二十便結婚的青年男女逐漸增加。一些家長為了防止兒子成年后娶妻難,便早早的為他們張羅婚事。高價彩禮現象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極大的影響了正常的生產、生活。原本已經消失的不良現象在一些地區又死灰復燃并有蔓延之勢,沖擊了當代社會良好的婚嫁風氣。

婚嫁中的高價彩禮現象主要分布在兩種地區:一種是暴發戶集中的地區。這類區域由于資源、產業等優勢在短短幾年內經濟迅速發展,當地居民經濟實力高,具有很強的優越感,因此,對親家婚姻彩禮的要求較高;另一種發生在經濟社會發展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當地生活貧困,把女兒出嫁當作脫貧致富的機遇。通過出嫁女兒獲得一筆數量不菲的資金,用作兒子結婚支用,或者進行高檔消費。

二、出現高價彩禮的原因

越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落后地區,高價彩禮的現象就越突出,已經形成共識。經濟貧困是推動天價彩禮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交織重疊導致了高價彩禮現象的發生。

(一)農村青年男女比例失調,女方在婚嫁市場優勢地位凸顯。改革開放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農民從高度集中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體制中解放出來,個體的活力得到了激發和釋放。市場經濟的確立,使得農民從鄉村土地上分離出來走向城市,由于城市資源稟賦較好而形成了極化效應和擴散效應,相反,農村則產生虹吸效應,因生產要素包括資本、人力、勞動力、資金等的大量外流而加劇了農村的衰敗。農村與城市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這種馬太效應,誘使農村青年男女大量的外流,但受農村養老觀念、集體產權制度、婚嫁習俗等的影響,男青年流動整體比女青年低,在外流的這一部分人當中女青年占據較大比例,相當一部分女性并不想最終也沒有回到鄉村。因此,久而久之,就加劇了男女比例的失調。近十幾年來,中國男女比例一直呈上升趨勢,特別是適婚青年群體中和廣大農村地區比例失調的現象更加突出。農村地區普遍有重男輕女的傾向,在允許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時候,為了得到男孩,不少采用非法技術鑒別胎兒性別,男孩留住,女孩就悄悄流掉。此外,一些地區實行所謂的“1.5孩”政策,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就允許再生,如果是男孩,就不再要孩子。這幾種現象使男女比例失衡加劇。因此,長此以往,使得女方家庭在婚姻市場上處于優越地位。女方可以從多個男方家庭中挑選中意的青年男性,甚至可以開高價。男方家庭為了迎合需求,達成親事,只得接受不理性的要求,由此使彩禮一直處于居高不下的狀況,甚至推動了彩禮不斷攀升。

(二)地方政府對高價婚俗的管控不到位,以致越演越烈。地方政府擁有法定的行政管理和執行權力,可以運用行政法規、行政措施、行政命令等手段,利用行政系統的縱向、橫向關系,對整個社會事務具有普遍的約束力和強制力。民俗是社會中的重要部分,政府對其管控主要停留在其對社會穩定的影響上。盡管高價彩禮現象一直存在,但是起初并未對社會穩定產生較大的影響,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當地的虛榮、攀比消費,政府對高價彩禮現象并未引起重視。而往往以為婚嫁彩禮出現糾紛時,也認為只是個案,并未出臺相關規范措施。政府做出的宣傳大多停留在標語和口號上,這種依靠感召來達到抑制彩禮不斷走高的目的,在傳統習俗比較濃厚的地區,宣傳在民眾之間并未形成共識,遵守自然枉談。由于宣傳口號缺乏約束力,高價彩禮現象愈演愈烈。

(三)不良觀念導致婚嫁風俗的嬗變,推動高價彩禮不斷攀升。一些地區彩禮攀升,受到了一些不良思想觀念的推波助瀾。其一,盲目跟風,隨大流心理。一些村民對于自己的實力缺乏明顯的估計,對婚俗嫁娶缺乏理性的認識,加之,大家都幾乎居住在一起,四鄰街坊舉辦婚禮的規格、檔次,使他們容易從眾,甚至多時即使影響了正常生活,也難以抵制,認為自己搞的不能太差,否則被別人說,覺得沒面子。其二,婚事大操大辦的不良風氣。在計劃生育的影響下,獨生子女和兩孩家庭占大多數,父母有動力為子女舉辦隆重婚禮,普遍認為子女這一輩子也就結一次婚,一定要搞得氣派,風風光光,加之,父輩那會結婚因為觀念、經濟條件的束縛,父輩們大多沒有經歷過大操大辦的儀式,覺得有些遺憾,所以,在子女舉辦婚禮時就想不留遺憾,大操大辦認為是合理的,也能夠理解的。婚禮大操大辦的現象在多個地區層出不窮。婚禮鋪張、面子消費等風氣在一些地區深刻影響著當地人的心理,使一些人不得不面對這種風氣的奴役。

(四)農村人口流動性增加,青年女性進城多返鄉少。上個世紀,農村外出務工的人口比例還不是很大。進入新世紀以來,市場經濟持續放活、多媒體的多領域運用、交通工具的極大改善、通訊手段的不斷革新等,農村居民接觸到了外界很多的信息,開闊了眼界,外界尤其是城市的豐富多彩的生活,增加了他們對城市的向往,因此,農村外出務工的人口大幅度增加,甚至有些村莊只剩下老人和兒童。城市里較為優越的生活、工作環境吸引農村青年人口流向城市,特別是青年女性,極少回到鄉村。女青年大多數都選擇留在城市工作,或者干脆嫁到城市,甚至到了適婚年齡也不回到農村。而男青年數量較多,考慮到日后父母年邁或養老,有相當一部分沒有進入城市,進一步加劇了農村青年男女比例的失衡。

三、遏制高價彩禮的治理邏輯

(一)政府對民俗有管控的義務。地方政府具有主權性、獨立性即地方政府依照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政權,具有獨立自主地處理本層級內外事務的最高權力,同時,地方政府還具有強制性和約束性即作為權力機關執行機關的地方政府可以憑借軍隊、警察、監獄等暴力工具強迫全社會服從它的統治,對轄區內的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的約束力。這些特性的存在也正是政府相較于其他主體的優勢所在。十九大報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明確了“政府負責”在社會治理體制中的地位與作用。政府是公共領域的管理者,同樣對民俗有管控的義務。在中國古代,政府就對婚嫁作了相關的管制,提出一些措施,以促進社會發展。宋朝時期,如果青年男女成年后還未成婚,其家人就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懲罰。嫁娶雖然屬于公民個人行為,但是群體性的公民行為如果造成不良影響,政府就必須運用政策、法規予以糾正。婚禮習俗屬于政府公共治理的范疇,它是一個地方社會文化的重要體現。高價彩禮已經演變成了陋習,對社會的穩定和家庭的和睦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它扭曲了正常的婚姻風俗,擾亂了社會秩序,敗壞社會風氣。各地區的兩會已經有人開始討論這個問題,并提出了相關議案,當地政府也逐漸關注這種現象。

(二)高價彩禮對社會發展有很大的負面作用。高價彩禮看似是一種消費行為,但這種消費行為的存在往往會產生巨大的負的外部效應,一旦產生,短時間之內很難消除,與受影響者之間具有某種關聯性。婚嫁所要高價彩禮,婚禮講排場看似促進了消費,而實際上帶來了一些問題。高價彩禮使男方家庭支付了高價財產,男方因此負債,生活水平下降,影響了青年夫妻的穩定,增加了離婚率。有些家庭因此產生了經濟糾紛,進而影響了社會和諧。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高價彩禮導致許多適婚男青年無法成家,尤其是兒子多的家庭,結婚更是十分困難。男光棍大幅增加給社會穩定造成了一些潛在的威脅。婚姻是影響人口的重要因素,彩禮過高會影響人口出生率,使新生兒的數量減少,進而加劇人口老齡化。

(三)高價彩禮阻礙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及“鄉村振興戰略”是近幾年以來從中央至地方政府始終在實施的惠民工程。鄉村振興的中長期目標是“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要順利實現目標任務,不僅需要社會各界的持續關注與努力,更需要良好的社會支持氛圍的形成。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需要良好的鄉村社會環境,然而,現實中農民的高價彩禮逐漸成為阻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支付高額彩禮,使一些農村家庭背負債務,嚴重影響了農民的正常生活。結婚后,家庭狀況非但沒有改善,反而令新婚夫婦與父母因為經濟問題發生矛盾,影響了家庭的和睦。即使經濟條件稍好的家庭,因為子女的婚姻問題而不敢把資金拿出來投資,嚴重影響了農民經濟的進一步改善。

(四)規范基層社會秩序是地方政府的責任。規范基層社會秩序也就是以政府為主體的公共部門通過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措施等有條理地、有組織地安排基層社會各構成部分,以求達到正常的運轉或良好的狀態。規范社會秩序,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社會良好的發展是任何一個時期政府的責任與義務。高價彩禮現象是由于不良的民俗文化反映在現實生活中,給社會帶來了一些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這種現象的影響游離于法律邊界,政府有權運用法律手段、行政措施去規范這種行為。

四、遏制不良婚俗的可行路徑

要遏制天價彩禮,不僅需要政府的“有形之手”,也需要社會各界協同共治,扭轉這種不良習氣。消除不良風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政府應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引導形成良性婚俗。地方政府應當結合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制定合理地彩禮標準,并向全社會通告。對于違反政策的,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批評教育、懲戒,推動新的婚俗在社會中的傳播。政府在出臺彩禮標準時,應廣泛征求民意,讓標準出臺的過程也成為凝聚共識的過程,使標準獲得廣泛的認同。如在四川省通江縣,2014年空山鄉各村(社區)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來規范酒宴操辦,并進行監管。實效顯著,村民對規范濫辦酒席很支持,普遍認為“人情負擔”得到了大幅度的減輕。

(二)盡快出臺相關法律制度,杜絕不良婚俗發生。自古以來就有政府運用法律手段調節婚姻習俗的先例。古代為了促進人口增長,規定男子二十歲、女子十八歲未婚配就要受到懲罰。新中國成立初期,政府也是通過政策法規廢除一夫多妻制,取締了封建時期的繁文縟節。進入新世紀,政府依然有義務運用政策法律規范婚姻嫁娶風俗。相關部門應當深入現實,調研風俗的實際狀況,并深入研究,制定可行性高的政策法規。頒布實施后,有關部門應當密切關注政策的落實狀況,并及時反饋。如四川省通江縣根據“紅白理事會”運轉的良好效果,縣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國家公職人員和群眾操辦酒席的通知》,獲得了社會高度認同,通過獎懲舉措的實施,高價彩禮、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惡習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三)加強社會宣傳引導,營造良好的婚姻習俗。良好的婚姻習俗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首先,民政和司法部門要加強法律宣傳教育,特別要加強對《婚姻法》的宣傳力度。增加農民對法律的認識,讓農民知道哪些行為違反法律規定。其次,充分發揮鄉賢等名人的模范帶頭作用。當地的干部、企業家、知名人士在舉辦婚禮時應當率先垂范,帶頭遵循良好的婚禮習俗,杜絕攀比和浪費。簡化婚姻儀式,降低結婚的成本,厲行節約。

(四)加快當地經濟發展,培育健康向上婚俗文化。高價彩禮的出現,說到底還是和當地的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有關。因此,當地政府應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引導民眾通過勞動、創業等形式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增加居民的收入。使女方家庭不再通過索要婚姻彩禮來提高生活水平。同時,要加強健康婚嫁文化的傳播。政府不僅要在宣傳上大力提倡良好婚禮風俗的推行,還要在實際操作中對遵守良好習俗的家庭予以物質鼓勵。

結語

農村出現高價彩禮是當代社會轉型期衍生出來的異常現象,它揭示了城鄉二元發展格局下的失衡以及人口問題帶來的綜合因素。婚嫁彩禮應當量力而行,不應該盲目攀比。一些農村家庭原本十分排斥這種天價彩禮,卻礙于情面、外部環境等因素不得不屈從于這種風氣。從多地泛濫成災、根深蒂固的彩禮頑疾來看,單靠民眾個體基本無力與這種“惡俗”相抗爭。單純依賴鄉村彩禮的習俗進行自我凈化,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這種陋習應予以取締,只有消除不良風氣才能促進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個別縣市已經意識到高價彩禮帶來的一些弊端,并開始采取一些措施。河南東北部地區一些縣市開始限制彩禮的最高標準,并開始執行。要想全面的扭轉不良婚俗,不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以及民眾的支持。

【作者簡介】王敏(1987—),男,陜西商洛人,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教師,助教,政府經濟學碩士, 農業經濟師,主要從事農業經濟與基層政府治理研究;李坤明(1991-),男,西華師范大學政治與行政學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地方政治發展研究。


原刊于《河南農業》(教育版)(原<河南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8年第7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非常黄的永久网站 | 亚洲人成网国产最新在线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 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 | 日本一卡久久伊人大国麻 |